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84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些装在大车上的小型火炮的射击声。大车排成了一条长达几十米的壁垒,火枪兵就在大车侧面形成的空隙里进行密集射击。虽然这与阿扎姆突兰沙苏丹使用火枪兵的方法不同,也许火力密集度上,会因为数量而少些,但总体上来说因为马车阵的存在,也让骑兵的突破变得极为困难。
大将军蒙哥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赵旭的演习固然没有邀请任何人参加,但在自己兵营附近的演习,这何止是一种示威那么简单。
“轮回炮”的长杆子轮起来,带着诸多小炮弹的弹囊被抛出去。仅仅只有几秒钟的时间,赵旭的营地前面那一片大大的空地就被炸的坑坑洼洼。这当然震慑不了谁,因为蒙古的诸位亲王与将领们,早已经受到了过师志冬的震撼式教育。
不过下面的行动就能看得出来,赵旭比起蒙古使用火器的手段,那是优秀的多了。随着火海里飞沙走石,他的火枪步兵们开始向前推进。甚至那些装载着步兵的马车也在向前推进,很快再一道防线形成。刚刚列队前进的步兵们,这时又缩回到了大车的后面。
几个蒙古亲王都看出来了,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对付对方的反攻。而手段就是逐步推进,步兵一直推进到对方的防线附近,然后使用“轮回炮”进行密集的火力完成进攻。虽然不能能够把敌军完全歼灭,但击溃敌军是有把握的。尤其是那种大车上的大炮,他们三个与手下亲眼看到那样的炮射出的霰弹居然可以把一块拿来做靶子的木牌几乎完全打成粉碎。
与此同时,负责这一次演习的哈桑看着这些场景有一个感触。当时他听到过,赵伏波派人回到大宋去开拓那儿的商路,他就认为是一个高明之举。随后又听到宋人的工匠让华夏岛上的制造火器的手段大为提高,他以为恰东西合璧的配合,才是华夏岛火器制造进步的原因。
倘若要是赵旭真的回到大宋起,并在那儿找到足够的工匠,只怕他的火器制造也就变得厉害起来了!如果把赵旭留在阿拉伯附近,并在随后赵伏波大军来到之时,一举歼灭赵旭的力量,是哈桑一直在想的问题。
“倘若被他把这支军队以及那些工匠们带到大宋的话,只怕……”
不管哈桑如何想,此刻赵旭为了展示武力进行的演习却已经到了尾声。随着铜号的声音,赵旭手下的火枪兵们上了大车,又如同他们演习开始时的那样,大车拉着赵旭的手下向他的营中走去。
空旷的地下留着他们演习的痕迹,黑色的被火药炸出来的弹坑,以及那些充当靶子的木板就那么碎了一地。大将军蒙哥偷眼看自己的两个兄弟,赛因汗拔都拈着胡子的时候有些高兴,亲王忽必烈则是一付若有所思的模样。
“大概他已经在想,是不是该把有烈的金刀再给眼前的赵旭呢?”
想到这儿的时候,大将军蒙哥蓦然一惊。因为他彻底明白了师志冬之死事件里,疑问到底在哪里了。师志冬得到了亲王忽必烈的金刀,这件事固然师志冬做的非常小心,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么师志冬死后,他所有的东西都被收集在了一起,唯独没有见到那把金刀。
“难道……”
大将军蒙哥有了一种不好的猜测,但他脸上的表情一点也没有变化。对于兄弟忽必烈的作法,他充满了厌恶。就他来看,宋人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他们内部的不合。倘若蒙古人也学来了宋人的“本领”,那这“黄金家族”不也就要出大问题了吗!
带着这种想法,他并没有多说话,而是带着自己的手下当选向营中回去了。倒是亲王忽必烈与赛因汗拔都对视了一眼,仅从眼神上两人就会了意。那就是赵旭的手下是值得同盟的,虽然他仅仅只有5oooo万军,但在对付木刺夷的作战里,他们用得上赵旭的手下。
当然重要的是如同前面商量好的那样,要设法让赵旭的力量在木刺夷那里大大的受损。大概只有寄到这个目标,才有吞并他势力的机会。
第9o章 这是一场秀
“旭爷,您的招还真是高啊!”
哈桑军师对赵旭一向都是相当敬重的,只是他越是敬重赵旭,就越高贺齐反感。
“我是不是该找个机会杀掉他,省得他老给赵旭出坏主意!”
在他的眼里,哈桑这个眯眯眼老给赵旭出点子。要按他所说,就不该让赵旭与蒙古人合作。倘若他们要是合作了话,将来赵伏波的大军来这儿的时候,又要多生出许多事来。最好他们不要合作,然后打个两败俱伤,将来那个济王千岁率领大军来时,只消收拾下残局就好了。
赵旭听到哈桑的推崇,一阵哈哈大笑。
“哈桑军师,这哪里是我的本领啊!倒是你想的周到,把我们营里的长火器都调集到一起,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本领!可真正的主力那支火枪骑兵却不叫他们知道,到时他们真有个什么想法的话,保证让他们大吃一惊。”
今天白天的演习当然不过是一场“秀”,不过是让蒙古诸王小小的紧张一下,然后再震惊一下的“秀”。
“哼,也让这些个蒙古鞑子知道,我们的火器还是厉害的。不要欺负我们大宋无人,将来有一天旭爷回到大宋的时候,才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贺齐说起蒙古人的时候,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不眼,大概是因为他是一个纯种汉人,所以对蒙古人有着天生的厌恶。对此赵旭倒也不怪他,因为身边顶用的人也就那么一个两个。
“贺龙卫不必如此恼怒,我们就算与他们合作,也不进为了将来进行打算。至于蒙古人,说真的我也不大喜欢他们,他们身上的马汗味真大,让他们在我帐篷里坐坐,让人老感觉那里有一股子怪味。我已经叫香莲连着熏几天香,不然臭不可闻!”
听到赵旭的话,贺齐不再说话。这件事自己说在太多了也不合适,反而容易让人起疑。倒是哈桑眯起不眼睛一阵怪笑,仿佛看透了贺齐的居心一样。
“哼哼,贺龙卫倒是个有心人哪,回大宋去,只怕不解决了眼前的事情,永远也不能回到大宋去。我看要解决眼前的事情,与那些臭烘烘的蒙古人,还要在一起多呆些时候。要知道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我们回大宋的时候呢!”
贺齐嘴角撇出来一抹冷笑,看着哈桑的时候,眼底透出一股子冷芒。他心中已经实实在在的动了杀机,倘若有机会的话,一定饶不过哈桑。赵旭可不想他手下的大将起内哄,只是笑了几声摇了摇头扇子。
“不必……不必,二位,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此刻我们与蒙古人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如同贺龙卫所说,有朝一日回到大宋去,却才是与他们较量的时候。在这儿合作,就像是哈桑军师的安排,一点也没有错。这会让他们傻傻的帮我们做了事,将来有一天,我们再要他们的命!两位不必再争了吧!”
赵旭的话让贺齐与哈桑沉默了下,这显然是一种告诫。以他们熟悉的赵旭来说,他是这样的人。起先会笑,可在笑过之后才会杀人。而杀起人来,赵旭是从来不手软的。
“谨尊旭爷吩咐,此事便无须在提了!”
贺齐与哈桑两人一同弯了下腰,向赵旭答应他们不会再因为这件事争执了。转而他们把话题转到其他地方,正在说话间,却见香莲迎了上来。别看此刻已经从勃撒罗的宫廷里逃出了出来,香莲似乎倒是变得开心了许多。一见到赵旭,她倒是喜孜孜的笑起来。来到三人近前,向赵旭盈盈一礼。
“旭爷,已经备好了午饭呢!”
赵旭看着香莲,目光之中流露出一丝愉悦的模样。手中大扇子“哗”的一声合上,向哈桑与贺齐遥了摇头。
“瞧瞧这香莲,一天就是把吃饭记得牢,不知道要催人吃多少顿呢!两位,一起吧。就算想到什么,咱们也好一起坐在饭桌上去说个明白。”
离开了勃撒罗,香莲彻底得到了赵旭全部的信任外加宠爱,毕竟是她带领火枪骑兵,把赵旭从乱军之中出来的。天下还有什么比这样共患难更让人满意的呢,因此现在的赵旭对于香莲,已经好了许多。甚至也不在再像在勃撒罗宫廷里那样,还打算找个比她更好的皇后。这大约是香莲最满意的地方,甚至来到这儿之后,对赵旭变得更加忠诚也更加上心。
“瞧您说的旭爷,到了吃饭时候呢,您只顾着催工匠们打造兵器,又带着他们练兵,只怕久了身体熬累坏了呢!”
香莲的抱怨颇有些主妇的味道,大概赵旭此刻已经完全占据了她的心。受到赵旭邀请的贺齐与哈桑,再度一起向赵旭行礼,表示他们的感谢。
“谢旭爷赏赐!不过……”
两人对视了一眼,依然还是那种带着敌意的眼神。不过同时也都收到了对方的信息,看起来他们还有一场架要打的。不过由于是低着头,赵旭和香莲都没有看到。
他们恭敬的表现更让赵旭喜欢,因为自从离开了勃撒罗之后,似乎他的地位变得更高了。而没有人因为他失去了地盘而小看他。不过此刻赵旭一路打过来,的确是得了不少的金银、物资、人马。而且几个城打下来,也颇展示了他的本领。大概是因为这些事情,才让他在诸人眼中被高看一眼吧!
“好吧,两位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强求,那么我们饭后再聚吧!”
看着赵旭走开之后,哈桑才望着贺齐,两只小眼睛之中闪烁着仿佛不怀好意的模样。
“贺龙卫,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就实说了吧,你是主子是谁。不过你可不要说是旭爷,因为那骗不了我的!”
哈桑的话让贺齐吓了一跳,他以为哈桑已经看起来自己真正的心思了,手不由的就伸手摸向腰间。那儿有一支短铳,是赵旭因为他在勃撒罗的功劳赏赐给他的,也是他把他任命成为那支火枪骑兵统领的象征。
“是么,我的军师大人,那您倒是说说,我效忠谁呢?”
第91章 别开枪是我
贺齐保持着脸色不变,但心却已经跳得突突突的。他已经开始担心,哈桑是不是看破了他的行藏,甚至也已经安排好了手下在等着自己下手呢。然而,当他的手摸到枪柄的时候,哈桑的小眼睛飞快的向四周扫视了一眼,接着声音低低的说了一句话。
“贺龙卫,您打死我不要紧,只怕您那兄弟高林在赵伏波那儿就太过于孤单了呢!”
只一句话,就让贺齐把手中的短铳抽了出来。他只以为哈桑已经看破了一切,这时候却是要拼命的时候了。只要自己能够冲回到火枪骑兵那里去,那么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火枪骑兵作为赵旭看家的部队,此刻已经被交到了贺齐手中,这说明了赵旭对他的信任。毕竟在勃撒罗城下时,他贺齐表面上依然是拼死作战的,虽然不幸落败甚至他自己还中了一枪。这一枪给他造成的伤害没有多大,但在赵旭心里他却是一个可以依赖的人。
恰是因为此事,火枪骑兵就到了贺齐的手中。随后在连番作战的时候,贺齐借着缺编补弃的机会,从自己过去的骑兵那儿调来了自己的手下,正在慢慢替换着赵旭任何的军官。这也包括了那个刘千,作为提拔此刻他已经去负责了一支万人的骑兵队。
由此来看可以明白赵旭的用人特点,最信任的人掌握数量最多的军队,最强悍的将领掌握攻击力最强的军队。此刻就算是贺齐有心作乱,他手下的骑兵不过5ooo余人,与赵旭手下45ooo余的骑兵相比,数量实在是差了一大截。因此贺齐只好隐蔽起来,慢慢调整自己的势力,甚至赵伏波有朝一日来这儿的时候,能够暗中响应,给赵旭来个釜底抽薪。
只是现在被哈桑叫破了行藏,这让贺齐大吃一惊之下,就想开枪解决了哈桑。眼见他目光之中凶兆暴涨,哈桑积善知道自己的试探有结果了。他刚刚如此说,不过是要看看贺齐是不是真的像高林所说的那样,他们是三娘安排在羽林庄里的卧底。而且,经过了这么久,赵旭对他又是封赏又是掌军,会不会让他的内心产生什么变化呢。
倘若不试探,让贺齐知道了他的身价,会不会坏了自己卧底的事情呢。结果小小的试探倒是试探出来了,不过看贺齐的模样,只怕立即就要干掉自己了。
“别开枪,自己人!”
哈桑低低说了一句,倒让贺齐又吃了一惊。他不明白,眼前对于赵旭似乎是死忠的,自己带领大车队追赶而来的哈桑,怎么又成了自己人的呢?
“高林让我给你带话,说那边呆着挺好,尤其是你的家眷都挺好。法蒂妮还让我带话,说等着你回去!”
当哈桑说到法蒂妮的时候,贺齐才轻轻的吁了口气放下心来。因为法蒂妮的事情连赵旭都不知道,自然哈桑就更不可能知道了。手从短铳上放下来,贺齐脸上警惕的意思已经少了许多,不过他还是追问了一句。
“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些,难道……”
哈桑的小眼睛眨了眨,接着就把自己的真正身分告诉了贺齐。
“我是殿下的人,准确的说我是殿下父亲的人。他父亲就在这木刺夷山中做国师呢,我混进来的目的是掌握赵旭的行踪,另外让他不能好好的攻木刺夷人,但又要让木刺夷人的实力受损。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殿下来的时候,才能轻而易举的击败赵旭、蒙古人以及木刺夷派。如果不打败这些人,只怕殿下父子难以父子重逢呢!”
贺齐听到这消息,就更加震惊了。赵纬南的生死,早在十几年前就不是秘密。谁能想到他不但没有死,甚至还在木刺夷派那里做了国师。不过这就让贺齐更不明白了,倘若赵纬南在木刺夷派做了国师,赵伏波来时为何又要消灭他们呢?
哈桑附近再看了看,虽然这附近没什么人,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些秘密的事情,实在不是个好机会。因此他没有再,只是又给贺齐交待了一下。
“我们还要扮冤家,这样的话赵旭总会信一个!”
贺齐尽管心中还有许多疑问,不过他已经明白了哈桑的意思。他们二人在别人眼里一向是水火不容的,倘若这时突然之间变得友好起来,倒是不能不让人起疑呢!
“好吧,就是如此,有机会再详谈吧!”
贺齐嘴里嘀咕了一句,随后就放开了嗓子。
“怎么,您是军师又如何,有些事情老贺就是看不惯。虽然你能给旭爷出些主意,可打仗的都是我们这些军官、士兵。而且你难道也不用好好想想,旭爷手下士兵十之八九都是阿拉伯人,倘若按你所说与蒙古人合作,只怕军心不固,倒是要坏了旭爷的大事呢!”
哈桑对于贺齐的话立即就反唇相讥,他晃晃胖脑袋,两个胖胖的脸蛋甚至也跟着微微的直颤。
“贺龙卫,您是一军之将,就做好你将官的事情。至于如何安排,我出的主意好不好,那不是你的问题。那得要旭爷说了算。而且我劝您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些,别给旭爷添堵惹事就是好的!”
两人的吵架声音,由小变大,围观的人也由少变多只是没人敢劝。因为他们两个全都是赵旭身边的红人,其他人可不像是他们那样有身分,这会无论站到哪一边吵架,显然都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他们吵架的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正在吃着一桌丰富午餐的赵旭那儿。
“旭爷,要不要找人悄悄给他们说说,要他们不要这样吵闹?”
香莲坐在赵旭身边吃饭的同时,把他伺候的好好的。听到这个消息,她借着夹菜的机会,悄悄在赵旭身边说话说话。此刻赵旭正用筷子夹了一筷子的铁板烧向嘴里送,好容易把滚烫的肉片吃进去之后才回了一句。
“让他们吵去吧,我还担心他们关系太好呢!香莲,这你可就不懂了,席勒这御下之法么……!”
第92章 永远的过去
赵纬南这几天心内是轻松的,他成功的夜袭,不但击溃了蒙古亲王旭烈兀的大军,而且还让亲王旭烈兀阵亡在炮火之下。蒙古军因此而结束了进攻,整个木刺夷派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对赵纬南进行了封赏,各队的军官们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只是赵纬南知道,山外的蒙古人并不会放过本刺夷人。一来他们刺杀蒙古军官,又袭扰蒙古军的粮道这必然被蒙古军所厌恶。而且,随后蒙古军倘若要攻向阿拉伯帝国的话,也会让他们的粮道不畅。无论蒙古军在未来会不会与赵伏波决战,他们在攻打整个阿拉伯帝国的时候,都需要解决木刺夷派才可以。
因此虽然蒙古军退出了木刺夷派盘踞的山地,但赵纬南并没有放松情报工作。因此赵旭的手下刚刚出现在木刺夷派山外的时候,赵纬南就得到了消息。
“赵旭来了,他已经到了山外面……!”
对于这件事,他的心情激荡起来。赵旭是杀死的母亲的凶手,但同时他也是兄弟赵无极唯一的骨血。原本赵纬南已经指示过哈桑,如果赵旭真的悔改,就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哈桑的报告让赵纬南又一次失望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娥吉塔妮与师诗。
当师诗听到赵旭来的时候,她的脸色完全改变了。虽然过去那些事情,她一件不漏的讲给赵纬南听了,但赵旭的到来,还是让她脸色苍白的如同裹尸布一样难看。而这件事,对于娥吉塔妮则有一点影响也没有。
“哎呀,师诗妹妹,他来了就来了,那有什么担心,回头他要是进山的话,我就把他做成狗肉之酱。像他那样的混蛋……”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赵纬南看了一眼。娥吉塔妮唉了口气,自己在自己光洁的脑门了拍了一巴掌,表示吸取教训,只是心里不以为然,打算一生不改的!
看着娥吉塔妮那一付毫无心机又毫无杂念的模样,师诗轻轻叹了口气。她不知道如何可以做得到如同娥吉塔妮那样的水平。她可没有本领像娥吉塔妮心中不存事,就算是赵纬南刚刚因为她的粗口,而瞪她一眼,转脸之间早就被他不知道扔到哪个杂旯里去了。
“我刚刚接到消息,他不但对过去的事情没有悔意,还打算与蒙古人合作一起来攻击我们。另外他恐怕将来还想回到大宋……”
说到这儿,赵纬南就不再说下去了。毕竟再说下去就是打仗之类的事情,与师诗没有多少关系。师诗看着赵纬南,从她的眼神里看得以感激与恐惧。感激自然是对赵纬南的,他没有嫌弃自己过去的所做所为,也完全原谅了自己,甚至给了自己幸福的家族。
至于师诗恐惧的事情,恰恰是赵旭知道的那些事情。那些事情在她的心中,是永远的耻辱。虽然赵纬南已经不再怪她,但她自己的心里却无论如何也难以原谅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
“纬南……”
此刻她已经是赵纬南正经用轿子抬回来的妻子,甚至娥吉塔妮也赶趟又坐了一回。反正木刺夷人都不懂得大宋这种礼节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他们只是感觉,有女人坐那红轿子之后,国师哈桑大师请大家吃了顿好的,常常让他们难以忘怀。
赵纬南听着师诗那软绵绵的,含着泪的呼唤,向她笑着摇了摇头。
“诗,不必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而且已经永远过去了。不必再为过去的事情伤心,至于赵旭,看起来们我们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再重新合好了,我只希望你……”
师诗看着赵纬南的时候多少有些惶恐,她担心赵纬南会不会怀疑她还念着赵旭。虽然脑海里明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实在是不正确,无论如何也不该怀疑自己的丈夫。然而,她的心里最害怕的,却恰恰就是这件事。
“纬南,对赵旭……不管怎么说,三娘也是我的婆婆,赵旭犯了这样的大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饶的!”
娥吉塔妮一旁又插嘴,看起来她对于那结过于细腻的事情,实在是不大习惯的。
“是啊,赵旭那个混……”
这个词一出,却又被丈夫瞪了一眼。把她剩下的话堵回嘴里,两只大眼睛眨啊眨啊的,想不出来解释的办法。看到妻子娥吉塔妮的模样,赵纬南不知道该如何表示。因此只好再度摇摇头,他知道像妻子娥吉塔妮这样的人,是叫不得真的。
“算了、算了,娥吉塔妮我看你这些年也忍的辛苦的很,今天我便听听,你骂得出什么新花样来!”
“真的,我骂你不再拍我了么?”
娥吉塔妮眼睛一亮,随即又开始了她的“骂人大业”。
“赵旭这个混蛋……他混蛋的……这么混蛋的……”
娥吉塔妮骂了半天,总是没脱出个混蛋这人词的范畴。也是当年她在赵家的时候,跟着魏臻学过几句粗口。其他的人,尤其是丈夫赵纬南根本就不说粗口的。过了这么多看,当赵纬南放开让她骂的时候才发现,娥吉塔妮使用中文骂人的词汇翻天覆地就那几句。
“好了,好了,这样吗娥吉塔妮,以后除过这几个词之外,再骂其他的粗口,我便不说你了!”
娥吉塔妮眨了眨眼,才刚刚一欣喜,随即又把欣喜完全隐去。她算是知道了,丈夫依然是不许自己骂人。说是给自己放开了,实实在在自己就会的那几名,居然还不让说。一双眼睛眨啊眨的,完全是一付被人欺负了的“萌”模样。
师诗看到娥吉塔妮的模样,也感觉到好笑。来到娥吉塔妮身边,悄悄在她耳朵边上说了一句。哪想到,娥吉塔妮回头就把她给卖了。
“哦,我知道了,原来赵旭是个乌龟王八蛋!”
陡然看到赵纬南苦笑起来的表情,娥吉塔妮与师诗两人一起吐了下舌头,接着都伸手在自己脑门上拍了一下,异口同声说了句。
“不许的汉话骂人!”
第93章 天神的军队
阿米娜手里捏着情报来到了赵伏波的身边,这时赵伏波还在看着他的手下正在进行新装备的训练。四匹马拉的大车,里面装着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车顶上架着一台“诸葛连弩”,车厢上还开设着步枪射击的小窗口。这当然是来自马丁的步兵战车的理念,只可惜没有发动机,也就不可能真正的“自行化”。
说到连弩这倒是极简单的东西,毕竟在罗马人的记载里,这是很常见的武器。车上的步兵可以在车上作战,虽然没有马匹那么快,但绝对比骆驼要快得多了。里面的步兵除过手动步枪之外,还有左轮枪,大概在真正的连射武器出现之前,这才算是可以保持密集火力的武器。
那么这一次步兵的马车上,除过这种武器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相当奇特的武器。说起来这玩意就是一个大号的左轮手枪。只不过口径实在是大了些,5o毫米的榴弹被装在6发的弹轮里,有效射程3oo米。这已经与现代的榴弹发射器有些像了,只不过一没有膛线,其次它的重量一个人根本掂不起来。
所以这玩意也架在马车上,成了步兵们的近距离火力压制武器。使用起来很简单,只要搬动扳机的护圈,就可以让下一发榴弹到位,扣动扳机榴弹就发击发。75oo名步兵,赵伏波配备了1ooo辆大车。因为步兵之中,有2ooo人的辎重队。他们就使用了25o辆大车,作为物资运输的辎重队。
毕竟赵伏波2oooo万人编制的军队,已经不像是过去那样。仅仅子弹、炮弹的运输,就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步兵守卫着主要的物资某地,2ooo人的辎重队负责运输以及护送弹药到“枪骑兵”与“幽灵军”所在的地方。这样的军队是不容易对付的,毕竟在他们周围有着1oooo人的骑兵活动,倘若这时的军队看到了“华夏虎贲军”步兵的大车营地时,就说明他们已经陷入到了“枪骑兵”、“幽灵军”的包围之中。
这样的军队形容起来就是,“枪骑兵”现“幽灵军”是两只打人的胳膊,而步兵与掷弹兵,就是要人命的腿脚。倘若某城真的被“华夏虎贲军”的步兵靠近了城市,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掷弹兵”与幽灵军所属的“天女散花式火箭炮”进行猛烈攻击,以这时城市的防御水平,基本就已经完蛋了。
阿米娜来到赵伏波身边,此刻他的75oo名步兵已经用大车组成了车阵。四四方方的阵形,想攻破根本就不可能。别说是1o倍的大军,只要“掷弹兵”的炮弹充足,1oo倍的兵力也没有用。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势力,恐怕他们只能被称为“天神的军队”。
“当家的,我们已经接到了报告,这是赵旭的打算!”
阿米娜交给赵伏波的是,哈桑与贺齐两人分别送回来的情报。赵伏波看了一眼,估算了一下时间。
“看起来他们还要大约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才会开始进攻木刺派,我们还可以把部队再好好训练一下,我感觉他们的作战反应还有些慢。另外设法给木刺夷人送些榴弹发射器去,那种东西对我们来说不算是什么,我想要是在山上用的话,恐怕效果会非常不错的!”
原本赵伏波想给父亲送的是“轮回臼炮”与“地狱使者野炮”,可问题在于,木刺夷派的“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到现在还没有流露与华夏合作的态度。那么他们的打算是什么呢?如果不使用,把那两种火炮给他们,会不会给阿拉伯帝国里的盟军造成什么影响呢?
这都是赵伏波要考虑的事情,最少他不能给阿扎姆突兰沙苏丹,这阿拉伯帝国里真正的盟友找什么麻烦。而且阿扎姆突兰沙苏丹实在是一个有远见的,他打算立他的大儿子为储君,不过打算让他的儿子到赵伏波身边去学些治国的本领。
这引起了赵伏波以及“华夏科学院”里的学者们的担心,倘若说放在其他地方学习,那不是问题,但要是在华夏学习的话,恐怕就是问题。因为那儿的知识以及见闻,足以拓开他的眼界,也足以给阿拉伯人带来科学上的革命。就仿佛华夏有了马丁一样,就开始了科技的探索,倘若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儿子不笨的话,那么华夏岛上学成一个学者,是很轻松的事情。
为此,赵伏波还真伤了一番脑筋,不过在随后他就想到一个办法。
“这样吧,把他的儿子以及其他愿意送来的公主、王子们,全都送到亚丁城去。我会要那儿的执政官办一所大学。主要教他们礼仪以及四书五经!”
当马丁听到赵伏波这么说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在华夏岛所谓的《四书五经》根本已经不再属于学生们必须学习课程,只不过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与欧洲、阿拉伯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一起讲的。
这还是马丁安排的,倘若按赵伏波的意思,就要“焚书坑儒”了。对于赵伏波这种不理智的行为,马丁给他提的问题是。
“你说是儒家的文化影响了汉人的热血,那么我倒想要问一下,刀何以能够杀人呢?什么学说是一回事,不懂得自己分析,以利用有用的学问,反而接受了一些愚昧的东西,那怪谁呢难道还要怪‘书’吗?”
果然,当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把他的儿子送到亚丁学习之后,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也送来自己的儿子。还有一些想要与华夏打好交道的欧洲的王子们,同样在这所学校里。那里不教什么科学,教的是礼仪、四书五经以及所谓的权谋之术。
那些东西在华夏几乎已经被淘汰,因为在信奉科学的人眼中,那些东西不过是一堆糟粕,因为面对科学研究出来的武器,它们什么也算不上!
第94章 发展的基础
“当家的,我们得快些去呢,不然的话我担心……”
赵伏波当然想立即去援助自己的父亲,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无论他是否养大了自己,也无论将来他回来会产生什么难以预料的变化,赵伏波心里都急着想要尽管与他见面。只是此刻他已经不再是曾经只有25oo人军队的首领,他拥有了2oooo余人的军队,除过常规的编制之外,赵伏波本身的司令部还包括了他的近卫以及5oo人额外的步兵警戒部队。
他们同样是以大车为运输的基础,并会在步兵的营地之中,形成单独的内部营地以作为司令部的存在。另外5oo人则是“枪骑兵”,他们主要负责的是通讯。这样的话,整支“华夏虎贲军”的营地,就会形成一个“回字形”。门户则以可以移动的大车充当。
士兵们扎营的时候,无须再去砍伐木材又或者寻找石料。他们只需要把大车首尾相联,就可以形成完整的车阵。这样的车阵布置起来的营地易于机动,也易于布置。
这种方法来自马丁的建议,当然这依然不是他的首创。这是德国人闵采尔于1525年进行的建立德国“永久议会”的战斗时,就采用过这样的战斗方式。只不过“华夏虎贲军”使用的马车,样式更加古怪而已。如果抛开这些马车的行动方式不论,那么这些马车的模样与现代步兵战车就有些像了。
它们同样是8个大板轮的轮子,虽然没有橡胶,但木制的也能凑合。沙子会在行动时从轮子里漏出来,不会造成什么麻烦。加上车顶部安装的武器,还真有些像现代的步兵战车,唯一的问题在于没有行走机构就是。这些车里背靠背乘座5人,他们的面前有可以向外射击的射击孔。其中两人一人负责赶马车,另外一人负责顶部的武器。
它们形成的营地会是非常结实的,更别提营地之中还有“掷弹兵”的4o门火炮。正如同前面所说的,这样的营地是不可被攻陷的,最少这个时代里任何势力都没有这个本领。还是那句话,科技的领先造就军事的领先,而军事的领先就决定了这个世界资源的分配权。
这恰是看明白了这个道理,赵伏波才会在华夏实行法治以及自由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法治才能名保障科技发展,没有法治就没有公平,科技也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意思的发展。就算有,也不过是跟在别国之后,拾其牙惠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科技领袖国家。
此刻华夏岛上的“华夏科学院”里的科研成果,除过马丁主持的研究项目之外,多数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通过研习欧洲、阿拉伯、中国的书籍,并从中找到研究的方向以及资料。这了为了未来“华夏皇家科学院”里的学者,可以有持续研究发展的可能,而专门进行的安排。
至于马丁的研究工作,那是另外一个层级的绝密研究。只有诸如疯子伊瓦以及艾奇逊医生的妹妹维罗尼卡之类的“疯子”们才能研究的,自然马丁给他们看的科技,同样是另外一个层级科技。
有了这样的基础,相信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轻易在科技上超越华夏帝国,那么也就是说,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与华夏帝国形成牢不可破的友谊。否则,相信华夏帝国会很愿意消灭掉他们,以给世界省些粮食。在这里请大大家千万别提什么放在全人类的高度上的狗屁人道主义,在华夏人没有得到真正的人道主义之前,那这个世界上也不配提这样的词汇。
“虽然我们军队的装备换了,但阿米娜我想我们还可以有1o来天的训练时段,最好是2o天。魏叔你知道好多士兵现在连枪还不会放呢。虽然枪骑兵没有问题,但步兵们的问题可是一大堆呢!”
赵伏波此刻带在身边的“华夏虎贲军”,“枪骑兵”与“掷弹兵”都是他从华夏岛带来的部队,早已经训练多时了。相对而言,步兵们过去曾经使用火枪训练过,但那与此刻乘车作战以及使用的步枪、左轮完全是两种概念物武器。因此赵伏波才格外重视此刻的训练,以前那是因为保密的需要,而无法对“欧洲军团”进行适当的准备。
魏臻对于新式火器当然比较熟悉,毕竟他过去身边的近卫们用的就是这些装备。但不容置疑的是手下的步兵们对于这样的武器并不熟悉,甚至刚拿到步枪的时候,还有人直接把子弹装进枪管里。这真是让人头痛的概念的麻烦,矣此魏臻也相当着急。那边自己的大哥在受到蒙古军以及赵旭的围攻,想来也会在盼望援军,而自己的手下偏偏没有准备好。
“是的殿下,我已经告诉他们了,就算是不吃饭、不睡觉也得给老子练了!”
魏臻恰属于那种在大宋并不吃香的直爽的人,但在华夏岛他这样的人却是重要的人。因为玩科技,就不需要太多的权谋,甚至喜欢权谋的人还要进行多多的压制。因为权谋很容易就会演变成不择手段的阴?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