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273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73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号猎物。可他们之间,似乎也没有发生呢。

  “喂,伏波,这么多年你不会还是傻的吧,你们……”

  面对多少有些八卦的老师,赵伏波只好苦笑一声。此刻他哪里有那么多心情再谈什么儿女情肠啊,舒钰儿还被关在勃撒罗城,而现在蒙古人对阿拉件帝国明显不怀好意。

  “马丁教师,您知道,我……

  赵伏波面对马丁老的询问却说不下去了,因为那到底是马丁老师的女儿,固然她依然保持着师雪容的名字,但在名分上却是他不得不关照的小师妹。

  “好了,好了,我不问!我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想法。说起来,这个时代的男人们是幸福的,只是懂得珍惜幸福的人可不多呢!”

  听着教师隐含深意的话,赵伏波只好苦笑一声叉开话题。他实在没有心情谈这些事情,不过他也知道,马丁老师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与自己谈。而且这件事不大好让别人听,因此其他人才有眼色的离开这儿。一般来说,他们师徒谈话的时候,往往都会在夜深人静之后才进行,不过老师今天能谈,说明这件事相当重要。

  “老师,您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呢?”

  马丁叼着雪茄烟,赵伏波在桌面划着火柴给他点燃,然后师徒两人一起吞云吐雾酝酿了一下感情之后才开始正式交谈。

  “伏波,你该记得我给你讲过的那些悲惨历史吧?”

  赵伏波一听到老师如此说,他便沉重的点了一下头。这事实上是他最害怕,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此刻搞什么议会又或者说其他制度,根本就是胡扯蛋。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允许搞这些,而且硬要搞的话,那也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选择下来的话,自然就是君主立宪制要好一些。

  这也是为何要在亚丁与华夏岛做实验的原因,那不过是为了将来华夏帝国建立政权之后,能够迅速而又稳定的建立社会秩序,使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不受到巨大的冲击与影响。这也是马丁一个老成的想法,而且同样是对这时的中国人一个负责任的想法。

  因为如果贸然回去搞那些所谓现代的手法,是不是能够迅速的如同黄沙城这样产生足够的效益,是不是能名迅速扩张都是一个问题。此刻已经有了阿拉伯帝国以及欧洲固定商路外加大宗军火交易的市场,可以说回去中国建立一个强大的华夏帝国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唯一的问题在于,两支军队需要战争的洗礼,以及人口持续增加并武装起更多的军队。正如同前面所说,仿佛“华夏羽林军”这样的军队不需要多,1o万大约也就足够解决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如果这样合理的话,那么解决中国的事情,有6万人也已经足够了。

  这是一种托大吗?当然不是!

  一边已经进入到了tnt时代,另外一边连火药的“爆燃”与“爆炸”之间的区别都没有弄明白,这不具有可比性。而且拥有“华夏皇家科学院”的成就正在逐步显示出来力量,真的有了飞行器的话,那便不用打了,只用吓得也要不了几天,其他势力就会完全投降的。原因在于,科技的差距为本质级别的时候,战争不需要打,吓唬一下就足够了。

  不过马丁今天要说的事情,虽然与军队有关,但却不是告诉赵伏波该如何征服中国的问题。而在于如此强力的军队,倘若被赵伏波用来控制国内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违反了法治的体系也将必然会促成极权的形成。说起来这对于赵伏波的统治或者不是大问题,但对于未来的科技、社会的发展,绝对是致命的危害。

  对此,马丁的担心是非常严重的,毕竟“华夏羽林军”的质量已经绝对不是这个时代任何军队可以对抗的。用来对付各势力军队不是问题,但用来残暴统治那就是巨大的问题。

  “是的老师,学生从来没有敢忘记过。虽然那些事情未必会出现,但对您来说那是历史,您告诉我,无论是当成故事还是历史,都是值得借鉴的事情!”

  赵伏波的回答颇使马丁满意,他了解自己的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在科技园的时光里,他与赵伏波时常会聊到深夜。他们聊的那些问题,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而马丁告诉赵伏波自己真实的来历有两重意思,一是自己的作用,二是自己的目的。

  说起来,中国人在国内的时候,往往难得真正热爱这个国家。比方说,对这个国家一些不好的事情进行斗争,然后始终进行社会的改良。但在人数众多的中国,往往难以做成任何事情。可是,当中国人漂泊在外的时候,往往都是热爱这个国家也热爱中华民族的时候。

  这似乎是一个怪圈,而事实上这些事情也并不难于理解。虽然人们的理解各自不同,就如同苏联的解体与柏林墙的倒塌一样,几乎没有人的理解是完全相同的。但不容置疑的是,解体了,倒塌了。这就是历史事实,不可被更替的地方。

  马丁慢条斯理的吸了口烟,然后对赵伏波提出了正式的要求。

  “伏波,老师不需要你在建国之后给我如何,我只有一个要求。无论什么理由,建国之后对于华夏国的百姓,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动用军队。除过救灾以及其他帮助性质的行动,也就是说,华夏军永远不会向华夏的公民们动用他们的武器。伏波,不知道你是否理解这件事呢?”

  第28章 真诚赤子心

  赵伏波有些不大明白,向着马丁一阵苦笑。

  “老师,你知道我笨。我理解您不让军队对付公民,是怕出现什么残,难道这件事不是有些早了吗?”

  马丁捋着自己的胡子,看着眼前的学生。回味着自己被他买来的经过,想来如果不是被他买来的话,残废的自己可能早已经客死异乡了。与他接触之后,当时的赵伏波虽然还是个少不更事的少年,但其心地相当纯正,同时也是个胸怀大志的少年。

  从他在赵家祠堂里比试时,往往都不胜过赵旭,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且当马丁听说了赵伏波为了救出穆克的所谓时,就更加肯定这是个胸怀大志的少年。不然的话,他干什么救穆克呢。如果不是看上穆克是个人物的话,他为何要不惜自己冒险呢,仅仅只是出于同情吗?

  “哼,那未免太小看这小子了!”

  “是有些早,但伏波你知道,我不可能永远跟随在你身边。也不可能永远当你的老师,人的生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事情。可是我不放心,你知道我们中国的皇族,往往会对内强压,对外软弱。或者说对内使用一种蛮不讲理的手段,对外却讲究策略又多示心仁义。虽然我不敢说,那百分之百是错的,但纵观中国皇家短暂的命运,纵观中国未来之耻辱,那才是我真正害怕的地方。”

  这也是马丁与赵伏波师生的恳谈,换另外一个人,比方说王文统,打死也不会向赵伏波说这样的话。有的时候中国的暴虐之君,事实上是被中国的百姓们“惯”出来。就像是中国的无良工厂主一样,倘若中国的工作像是欧洲的工人那样有工会的保障,像是巴黎人因为张了几法郎的车票,就可以在工会的领导下全体罢乘,最终让政府妥协。

  那么中国还会那么容易出现那些无良j商吗?如果中国的官员就像是某国的总统那样,因为“拉链门”而被弹劾下台,那么中国会出现那样“我爸是xx”的xx之家吗?实在来说,中国人太善良,换句话说中国人太软弱!总归来说,全都是所谓的手腕、谋略惹的祸。

  根治的手段也简单,唯一一条——力行真正的法治!

  赵伏波听了马丁的话,他沉默了。他知道马丁老师的意思,不过在于强调中国的军队不再是“家军队”,它是“国”军队。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战的武装团体,而不是国内政治团体来争权压利的工具。也不是那结愚蠢的帝王们用来压迫自己人工具,而可以说是中国每每动乱之时主要悲剧的来源。

  比方说民国共和之初的督军们,比方说满清末年的那些所谓义军们,比方说太平天国之类义军,最终无不是如此的结局。他们不再是维护整个团体利益的强力武装集团,而成了某人或者说某一群人夺取利益的工具。

  刚听到这样的话时,赵太波心中多少有些不大舒服。因为这可以说是一种不信任,即马丁老师不相信他赵伏波对于华夏之国有着与老师马丁一样的赤诚之心。

  “老师,您是知道我的啊,我不会……我不是那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做那样的事情呢?”

  马丁是一个老师,是一个受到过现代正规训练,而又没有把书当成是学历的老师。最少教育心理学,他算是读明白了,最少不像是其他人那样,读那本书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

  “哼,我就知道,您根本没有看透这件事。伏波你我是什么样的人有关系吗?那样一条规则就是为了明天的你制定的?伏波我看这才是你的症结所在,恐怕想通了这一点,你也就明白了为何我们要对外强硬对内仁德了!”

  赵伏波听着老师的话,他的大脑迅速从一件事的点上扩散开来。对外强硬对内仁德的原因在于,国内的环境好,那么军队在国外争夺利益的时候,就可以放手大干。倘若国内生活困苦,自然会引起社会动荡,那时对外自然也就只好愈发的软弱。

  而在处理国内事件时,许多事情或许眼前看不到将来的恶果,但做下去之后将来的恶果根本不是“遗害无穷”四个字可以形容的。比方说马丁老师曾经说过的,南京的助人被告的案件,导致的是中国道德的巨大滑动。而社会道德的滑坡必然在未来导致凝聚力丧失。

  倘若一个国家没有了凝聚力,对外什么也别争,因为一旦相争,国内必乱。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甚至造成积重难返。倘若不当机立断,拨乱反正,那么国之必亡。

  恰恰相对,对外强硬,对内仁德的原因根本就在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凝聚力。而拥有了凝聚力的中国,任何国家也不必怕他,因为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承受得起全世界最多人的愤怒。归要结底,是凝聚力的问题。想到这儿,赵伏波也算是想通了,与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相比,个人的权利算什么呢?而且将来自己死掉的时候,难道自己的孩子就一定一个懂得仁德的人吗?

  与其寄托在个人的能力上,不如把权利下放给议会,不如禁止军队对内使用极端的武力。这样的话,国家就可以得到最强的凝聚力,有了全世界最多的人口的凝聚力,那么对外还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吗?

  “我懂了老师,您所说的这个问题,不过依然是法治的问题。我看在建国之前,我们还有机会修改宪法,这是不是该写进宪法里去呢?”

  马丁听到赵伏波的话,他是深感满意的。他的学生虽然依然年轻,虽然有的时候反应还不那么快,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得出来,以于华夏之族,他依然有着一棵赤诚的心。

  “是的伏波,与整个华夏族的未来相比,个人的权利根本什么也不算。但这不是说明个人权利与荣辱并不重要,那样的话就又犯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问题了!”

  第29章 新的战舰

  在谈谈说说之下,战舰很快就到了亚丁行省。虽然这里不算是华夏正式的土地,但这儿沿海数城,却可以说是阿拉伯最为繁华的城市。数年之间,这里人口激增。许多人开始申请移民往华夏岛,但除过学者、匠人以及美女之外,华夏岛的天堂之门已经对多数人关闭。

  同样的事情出现在科西嘉岛上,只不过是那里的移民还没有被限制而已。除过学者、匠人、美人之外,其他人中与亚丁行省相同的是,唯一只有一种那就是勇猛的军人。这当然不是谁都接收的,比方说在欧洲有过华夏帝国盟国推荐的武士。在阿拉伯帝国同样,有过盟国君主推荐的勇士。

  作为各个盟国,当然愿意自己手下的勇士前往华夏帝国服务,并最终成为华夏帝国的人。当然,他们也希望的是这些人,将来可以成为华夏帝国里亲他们的人。虽然他们并不懂得,在华夏帝国凭得是本领以及忠诚,那对于个人会有着极严格的考核。

  倘若除过华夏岛之外,亚丁与科西嘉,可以算做是第二类的天堂。那里同样允许宗教自由,但不像是移民华夏帝国一样,必须效忠华夏帝国,而不论上帝、真主的号召,都必须排在华夏帝国之后而且还不允许与法律相抵触。仿佛“第二天堂”那样的地方更宽松一些,当然福利也就更少一些。基本上是华夏吃肉,他们闻闻味就算了。

  尽管如此,亚丁行省的人口一直在增加。毕竟在这里有着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较为公正、公平的法律系统。最少这里不会有j商,而且亚丁行省对于j商的处置力度极重,往往都会没收家财,一杀了之。按说这亚丁行省不就没人来了,可是这人哪就是贱,面对好的生活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赶都赶不走。

  因此当赵伏波到这儿的时候,看到的亚丁已经绝对不是曾经那个亚丁了。亚丁港口的两座山崖上,那可是正规的射程达8ooo米的雷神。几门火炮就中心封锁整个亚丁港的入口。而且那里也没有什么旗帜,炮台直接是在山崖上的平台上,用水泥钢筋浇注而成。并配备了大倍数望远镜对入港口进行观测,港外还有小型军用船舶进行巡逻。

  赵伏波知道,亚丁港炮火的布置是面对狭口共有6门“雷神”重型火炮驻扎,它们的交叉火力足以对入口处的敌船工进行毁灭打击。除些之外,一侧还各有5门“地狱使者ii型野炮”以及同样数量的“天女散花火箭炮”。把个亚丁港防备的如同铁桶一般,按照此刻世界各国的科技水平,想攻进去大约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对于这种过度依赖武器系统的想法,在华夏军中并不允许存在。所有的战斗勤务必须被严格执行,例如海外的小艇巡逻以及灯塔上哨兵的了望,都是必不可少的观察手段。倘若在夜间,则有所谓的“阿拉丁神灯”与探照灯把整个名狭口照得雪亮。想要从这里进港,绝对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如同这样防御的,还有不远的坯林岛与苏伊士城。当然这两个地方本身就驻扎有舰队,想打下它们比登天还难。此刻赵伏波搭乘的战舰,已经长达6o米,名为“汉武”级战舰。它的驱动系统进行了优化,里面的设备相对较复杂,但工作的效率更高一些。至于发动机却依然没有,正如同前面所说,华夏岛上的加工能力,依然达不到要求。

  但这一次换的是火炮,海军的火炮这时与6军使用的火炮正式有了区别。它们使用的主要是大口径加农炮,更适合在海上进行远射。而且海军方面火炮的名称,更富有中国的特色。比如6军所有的火炮被称为“地狱使者ii型野炮”,海军方面的火炮则被称为“阎罗追魂”简称“追魂炮”。

  “追魂炮”的射程达到了1oooo米,使用火箭增程弹的时候,最大微微距离达到了12ooo米。除此之外,战舰三根大桅之间的空甲板上,布置着总共6门“轮回臼炮”的海军改型。它们的射程比起6军使用的“轮回臼炮”的射程要远些,几乎达到2ooo米。至于火箭炮,海军则没有在战舰上装备。

  相反因为双体船的优势,他们在船腹之下,藏了三艘15米的小艇,上面各装2门火箭炮。倘若真的发生海战,这些行动迅速的小艇,就可以突然之间迫近,向敌方战舰倾泻大量炮弹。固然准头差些,但倘若真打起来,那绝对是致命的攻击。

  毕竟,这时各国的风帆战舰,为了提高抗风浪的能力,以及航行时的稳定性。大多都建造的相当高大。就算是诸如华夏帝国欧洲的盟国,当他们看到了“大鲸级快速运输船”后进行了仿造。同样身形巨大,对付起那些油滑的小艇依然是件困难的事情。

  当然如同“汉武级”新式战舰的数量并不多,此刻正在加紧制造之中,新舰一般都被编入到各个分舰队里充当它们的旗舰。而且这一次在底舱里,已经设置了未来安装蒸汽机的地方。以便于将来拥有了蒸汽机之后,它们能够迅速进行改装。

  不能不说,原本就强悍的华夏帝国海军,因为这样的变化就变的更加强悍。事实上赵伏波知道,战舰、火炮以及蒸汽机,不过是马丁老师为了未来的大航海时代装备的东西。而大航海时代,则会是未来华夏帝国真正在世界崛起的机会。赵伏波相信这一点,因为他的马丁老师说过,一直只把眼睛放在国内争权夺利的民族,永远不会有机会成为世界的强者。

  这也是赵伏波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原因,倘若按照一些愚昧的人所想,赵伏波获得了马丁的知识之后,有了比较好的武器就应该打回大宋夺江山,那未免太幼稚了。

  第3o章 你是我岳父

  “伏……千岁……”

  当舒柏安见到阔别几年的赵伏波时,起初想像早先那么称他为伏波。不过此刻的赵伏波,身上穿着新式军装,更加衬托起他高大而又强壮的体格。只不过他的皮肤继承父亲赵纬南多些,居然没有那么旺的体毛,胳膊虽然粗壮倒也干净。

  舒柏安看着跟随在赵伏波身后的成群的官员,他原本打算叫“伏波”的声音缩了回去。虽然赵伏波没有称帝,但显然他肯定是已经继承了“济王”的名号。他身后那么多的官员,如果叫他的名字是不是太过托大了呢!尤其自己那个“伏”字刚刚出口时,这时还站在船舷边上的王文统的眼睛就看向自己。

  固然舍柏安也不算是大宋传统的官员,但他还是颇颇的读过些宋人的传统书籍。因此才一出口,就转了风向。因为他还看到的是,附近那一群群的,穿着新式盔甲的枪骑兵。这些枪骑兵,会在亚丁举行一次演习。目的是告诉亚丁附近的势力,固然华夏岛在黄沙城吃了一点小亏,但华夏帝国的力量还是强大的。别的不说,海军射程达到12ooo米的“追魂炮”绝对是令人担忧的。

  海军火炮犀利的原因在于,近时主要升级和装备的是6军,海军的升级将会在回大宋之前了。那恐怕是最少3年之后,华夏军回中国之前的事情了。相信看过这样的武器装备的火力之后,任何势力再想打华夏的主意,就不得不好好想想才成。

  赵伏波猛然一见柏安,却不由的心中一阵辛酸。看得出来,这一向因为舒钰儿的事情,让他担了许多心。原本乌黑的头发,此刻居然已经有了些花白。倘若透过他去看身后的亚丁,城市里马车是车来车往,大平板车拖着沉重的货物,在奔向民用港口。

  与民用港口相配套的,是军用港口。这是华夏帝国所有沿海城市港口的一个特征,同时具有民用与军用港口。相对而言,民用港口大军用港口小些。而且军用港口一定连接着海军基地,包括了有仓库、炮台碉堡等等防御设施。华夏帝国的每个港口里,必然有一支5艘军舰的舰队。它们将会在港口附近5o公里海面巡逻,这里不许非本城人员打渔,不许任何船只路过,除非接受检查。敢于武力相向者,就地击沉。

  这只是诸如亚丁这样的非华夏领土的规定,倘若是华夏岛的话,那么方圆1oo公里之内,不允许任何船只打渔、路过,除非是在华夏岛领过允许执照的船只。否则就不是打沉一艘的问题,那是要到他该船所属势力去,掠夺之后要求对方承诺,永远不再违反时为止。

  原因在于《华夏律》对于领海主权极度关注,别说是战舰路过,就算是渔船打鱼误闯,都必然会引发战争。至于说军舰误闯,限期道歉立即赔偿巨额款项,否则华夏军就会发动进攻,直接到对方的地盘里去取了。而且必然会推翻对方的政权,另外换一个愿意亲华夏岛的人来成为君主。

  毫无疑问,这是霸权主义,可在国际政治斗争里,华夏岛政权没有“人道主义”这个选项。因为按照宪法的规定,这个选项仅仅及于华夏帝国之内,至于国境领海之外,原则上永远是敌人。除非肯给华夏帝国巨大利益,否则都是迟早要消灭的敌人。

  至于说像埃及这样的盟国,那就得是更加诚恳的盟国,否则处罚力度会超越其他国家1o倍不止。因为他们相对其他国家廉价采购的装备,比起其他国家那是要厉害得多了。也就是说,华夏岛支持他抢别人,但倘若他们的君主不识相,那就灭了换一个。

  也可以说,赵伏波的目标是自己的盟国将来都是地区性强国,然后他们掠夺附近国家,用他们的掠夺所获来华夏帝国采购装备。当然,倘若他们发现有人侵犯了华夏帝国的利益,主动予以攻击。就像是那位叙利亚的苏丹——阿扎姆突兰沙,又或者说像埃及的国王——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那样,自然能够从华夏帝国在军火装备上的奖励。

  赵伏波从军港以及街上的人流,轻易就看得出来舒柏安在亚丁所费的心思。这里作为赵伏波当年卖掉亚丁行省多数内6城市之后,使用一部分投资建立起来的城市,此刻在整个阿拉伯帝国来说是最欣欣向荣地方。有了这样的成绩,赵伏波还能说什么。

  陪同在舒柏安身边的是宁馨儿,作为一个亚丁日报的主编,此刻的她风采却更胜往昔。虽然目光里依然隐隐的透露出某种忧虑。但柔韧的女人,承担起压力的时候,往往要更胜男人一筹。

  “岳父、岳母!”

  一声岳父、岳母,立即就为舒柏安夫妇奠定了身分。当然华夏帝国不存在什么太师之类的职务。作为女方的父母,能够得到贵族的称号,但事实上担任什么官职却是要凭自己本领的。毕竟爵位与官职那是两码事,而且华夏帝国的爵位除过一定的补助之外,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利益。

  而且这还牵扯到一个最为主要的问题,那就是土地的问题。关于这件事,华夏帝国有着最为严厉的法规。即土地国有,买卖都必须以国家作为中间人,同时将会足够的税赋。这是制止土地兼并的前提,当然此刻的华夏事实上更注重的是工业,但农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还会起到相当的作用。

  因此华夏帝国的土地不允许被大量兼并,对于在土地上的违法,处罚结果唯一。没收财产,无论买卖双方皆斩。这对于此刻华夏岛上的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作为工商业起家的他们,对于地产原本就不大上心。倒是将来回到中国之后,或者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牵扯到了土地的赎买问题。

  但总之一条,不会因为金钱多就拥有土地多,就成为地主,这一发展方向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31章 全民的战争

  一声“岳父”,舒柏安的眼泪差点下来。他很清楚自己这一段时间的状态,白天拼命的工作,只有夜间才有机会为女儿担心。当然他知道赵伏波绝对不会放任这件事继续下去,因为华夏帝国的《宪法》就是这么规定的。以赵伏波一向的作为来说,那是他也不得不遵守的规则。

  另外,舒钰儿在赵伏波心中的位置,他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不相信赵伏波能够允许舒钰儿受到赵旭的伤害。自己的女儿是个什么性格,作父亲的是很清楚的。但问题恰在于舒钰儿的性格,她的性格实在是够烈性的,倘若受辱的话,那么就一定不会再生存在世界上。

  也许赵伏波对舒钰儿的感情并不会因此而有所变化,就像是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那样,赵伏波也不会嫌弃她。何况是舒钰儿呢,然而原本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未来的华夏大帝的皇后,就现在舒柏安看到的华夏势力的发展,那么将来他们根本不会屈居于华夏一隅,而是会设法让整个世界按照他们的规则来运行。

  倘若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一个小小的大宋皇帝,一个小小的蒙古诸王之王,都不过是只配给他们夫妇舔鞋的角色而已。据说还有这样的传闻,将来华夏帝国定都之后,盟国的君主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忠诚。会把儿子送到华夏帝国国都的学校里学习,也会把女儿送到华夏帝国的宫廷里充当宫女。

  想想看,全公主宫女,那是什么样的概念!甚至舒柏安认为,那不过是希望被赵伏波选妃,又或者说被他儿子选为太子妃。如果是那样的话,能够与当世最强国家成为姻亲,自然更有希望成为世界某一区域的首脑。所以别在国际政治里谈什么仁义道德,那未免有些太过于愚蠢了。在国际政治里,能谈的事实只有利益而已。倘若哪一个政府搞错了这一条,对内高压对外软弱到丧权辱国的话,那么就是sb

  看看我们的琉球、看看敢于在我们缰界里划出来的“麦克马洪线”,看看与我们争岛礁的事情。对此赵伏波只有一揽子解决计划。华夏帝国的领土允许争议可以谈判,但需要足够的礼貌以及诚意。即没有华夏帝国点头,就算是渔船出现在争论岛礁之所在,都会被华夏帝国派出军队进行战争。

  领土争端在谈判之外的动作,这一条无论是不是盟国,都是一个必死之线。华夏帝国发动的战争结束之后,就别提什么领土问题了。而是连绵不绝的巨额赔偿,一直到该国力消耗一空,最终亡国时为止。

  “殿下,请!马丁先生,请……!”

  喉头多少有些酸楚的舒柏安不再说更多和客套话,他怕说的太多眼泪流淌下来。在公众场合,那多少是有些不当的举动。与此同时,宁馨儿招待了师雪容与姚芷琳。随后的大员们自然有其他官员关照。但这里有个前提,官员们要请客,就自己掏钱。倘若动用一分钱公款,除过赵伏波个人之外,无论吃的、请的——皆斩!

  至于赵伏波,自然是政府掏钱,但只及于赵伏波及其随员,随后把整个账目在当地报纸以及被戏称为帝都的华夏城的报纸上公开接受社会坚持。

  至于反腐败,在华夏体系内使用的是“人民战争”的手段,人人皆可匿名举报。整个程序之中,规定了1o8条死罪以及与之相对应的1o8条附加没收所有财产及直系亲属所有财产的附加刑。例如,将举报人的姓名告知被举报方,无论哪一级官员包括被举报人在内,皆没收财产,当事人斩!这样的举报,在进行调查时,完全绝密进行。敢于泄露者斩、同谋者斩、知情不报之上下级皆斩。

  对于贪腐,除过社会监督、人人监督、酷法监督之外,还有一条举报属实有奖,奖励额为狗官守财1/3至于举报不实并不犯法,用任何手段打击报复者斩。被举报人、施行人、知情不报上下级,皆没收财产,并处斩。而且高官及有爵位者,贪者必杀。即便逃出华夏帝国,也会全球追杀。任何国家协助、藏匿、帮助,则发动战争一并消灭。

  想来无论赵伏波还是说马丁,对于那些贪官污吏,都痛恨非常。而且倘若想要真正发展科技,没有一个稳定而又自由的社会,那纯粹只能成为口号。既然牵扯到立国之基础原则,制定《廉政条例》的时候,就制定了1o8条死罪。一股来说只要犯了贪罪,最低刑期2o年,而且任何理由不得减免,但可以延长。而且官越大,犯了贪罪处死的数额就越小。

  倘若是个村官贪污,也许判个2o年苦役就差不多了。但倘若是某城的执政官,则为华夏币1oo元者绞,并处没收直系亲属所有财产,同时追究部知情不报之责任。倘若是一省之官出现这样的问题,贪污1o元者斩,罚没直系亲属家产,同时驱逐所有直系亲属离开华夏。

  说白了,出了华夏帝国的国境,就不受《华夏律》的保护,自然他的直系亲属也无法存活下去。而且相信到时华夏帝国周边的国家,也绝对不会愿意他们入境。因为搞不好这就会成为华夏帝国入侵的依据。而这些掌握了新式武器的人,可不会讲什么道理的。

  所以,华夏帝国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携款潜逃,又或者说里通外国之类的事情。也没人愿意招惹他们,因为他们本身就喜欢打仗,而且一旦打开就收不住,而要打到一方亡国的程度才肯罢手。即便是新的政府,也得要向他们一再保证,一再赔偿才肯接受。不然的话,华夏军也很乐意把一群人从地球上清除出去。

  因为很简单,华夏军占领的土地,地下的东西就是他们的,谁想采都需要付给他们大批的资金。说白了,他们就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强盗而已。

  第32章 兜什么圈子

  如今的亚丁城,可以说是整个海岸附近的第一大城。原因在于,它是赵伏波最早建立的城市,同时也是唯一的阿拉伯人可以在不改变宗教的前提下,能够进入的城市。不像是亚历山大城、达米埃塔城等等,只允许华夏人存在的城市。那些地方,无论过去是什么宗教,都会受到相当严格的限制,而且也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进的。

  因此这就造成了亚丁城,几乎整个阿拉伯帝国里商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因为商人的集中,城内的房价是一个劲的涨,城内的地产商人们则是一个劲的在盖,然而这依然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此刻完了接风宴的舒柏安与王文统一起站在高楼的晾台上,看着整个亚丁城的车水马龙。

  作为“纵横家”的王文统,自然会更加关注舒柏安。作为执政官,可以说舒柏安是第一个,亚丁城此刻治理的也不错。虽然在华夏的体系内,不会尊什么国丈。但舒柏安其人如何,只消看看这诺大而又繁华的亚丁城,就该知道他肯定是个前任不可限量的人。

  本着老见识,王文统刻意寻找机会与舒柏安独处。他知道赵伏波对于官员的勾结也最为讨厌,但如此正常的交往,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不然的话,总不能让官员们都不说话吧。

  “执政官阁下,不能不说这亚丁实在是一个出色的城市,在您的治理下……!”

  他的话没说完,舒柏安已经已经淡淡的摇头。

  “王先生,虽然我是执政官,但还是殿下在这里的时候定下的规矩,我不过是顺着他铺好的路走下来而已。说起来,如果不是在亚丁这几年,我也想不到一个城市居然可以这样管,而且一个城市居然能够创造如此多的财富。王先生,说起来这亚丁,虽然被殿下打下来时遭受了战火,我却要说殿下是把他们送进了福窝里呢。现在我敢打包票,随便问一个人,都不会离开这儿!”

  舒柏安的话一点也挑不出毛病,看得出来读过大宋传统儒家典籍的他,还是很懂得为人、为官之道的。

  只不过这种东西在华夏岛上信奉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多数年轻人甚至都已经把头发像赵伏波那样剪成了精神的短发。崇尚法制的华夏岛上当然不强迫他人留什么样的发式,但此刻新组建的军队,却是清一色的短发。而且那种短发是近乎光头模样的,同样胡子也不允许留。这当然不是出自于什么宗教的考虑,而出于卫生的需要。

  “当然,当然,如果不是殿下的新政,只怕这华夏岛也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所以……”

  王文统拈着自己的胡子,还在说个不停。舒柏安却是已经在想,眼前的王文统倒是个什么意思呢,说这些不咸不淡的话做什么呢?

  “王先生,您倒是有话直说吧。虽然我说过这亚丁行省的进展我不敢居功,但却绝不是像大宋那样的官员在虚与委蛇。我那是实实在在的意思,这里的一切全都是当年殿下打下来之后,与马丁先生想出来的。我那时还在大通布岛上当岛主呢!”

  王文统听到舒柏安的询问,他倒是拱了拱手,脸上流露出一些不好意思的模样来。

  “好吧,既然执政官阁下如此痛苦,在下也就不再兜圈子了。说起来惭愧的很,在下的女婿此刻却是蒙古人那里任官,虽然心已经向着殿下,此刻却还等待反正时机。在下担心的却是此事,只怕他在蒙古人那里呆得久了,不懂得殿下的新政,将来却是要误事的呢!”

  王文统说了这些话,倒是勾起了舒柏安一直思考,但却没有给赵伏波说的事情。那就是此刻亚丁以及华夏岛上的官员们,与大宋的那些所谓官员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产物。一边是崇尚专业的官员,另外一边玩的是手腕权谋。倘若按赵伏波的脾气,将来回到大宋去,只怕那官就死得多了。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将来华夏帝国庞大的国土以及庞大的人口该如何管理。以前赵伏波在欧洲,想要通个信也得几个月?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