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272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72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蒙古兵们条件反射式的,把手中长箭射出去。数百枝长箭飞行在空中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那些“木刺夷刺客”全都又隐起身形。而且他们这一次藏起来的地方很安全,因为那是路边的挖出来的坑,直接跳进去,什么箭也伤不着。

  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天空里这时飞来一大群的箭枝,而且他们不是蒙古人射出来的。不用问这群刺客在上次受到了弓箭的攻击之后,这一次就想出来这么个办法。刺客的突袭与远程攻击一起使用,这让坐在马上正在赶路的蒙古兵大为不爽。

  他们他们停下再抽箭的手,眼睁睁的看着空中那些带着油囊的“触发式火箭”从天而落。一篷篷的火箭落下来,或者在人身上,或者在战马身上,又或者根本就是在队伍中间的地上,立即就腾起一团团的火焰。受伤的人惨叫着从马上掉下来在地下翻滚着。受伤的马嘶鸣着,驼着主人飞快的跑出去不。更多的战马因为蹄下腾起的火焰,一下子就乱了套。

  这依然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当蒙古军队的行军大队出现混乱的时候,刚刚隐起身形的“木刺夷刺客”成群的腾起身来,向蒙古军已经混乱的大队里扑了过来。他们三个人一组,手中长刀并不像那些被烧伤的人下手,反而他们扑向那些还骑在马上,在混乱之中没有回过神的士兵。这些蒙古士兵这时已经在弓上搭上了箭,只是他们茫然的不知道该向远处的敌军开火,还是射死即将到身前的刺客。

  是的蒙古军在面对欧洲人、阿拉伯军队,往往大家都会排开阵形之后。进行最酣畅淋漓的厮杀,但在这里他们面对的是根本什么也不顾,只求战死好升入“天堂”的“木刺夷刺客”。

  只这稍稍几秒钟的茫然,混乱的蒙古军的行军大队立即就被“木刺夷刺客”扑了进来。手中的斩将刀或刺、或劈,把一个个蒙古兵斩到马下。紧接着“木刺夷刺客”又挥舞着长刀,发出尖叫声扑向那些还没有受伤的蒙古人身边。眼见此情此景,一些蒙古军中的勇士挥舞着弯刀朝这些“木刺夷刺客”扑过来。可这时天空里又掠过了攻击的“触发式火箭”,在这样远近交接的打击下,蒙古军甚至第一次出现了混乱。

  “轰轰……”

  这是受伤的“木刺夷刺客”自杀攻击时的作法。当他们失去了作战的能力,受到重伤的时候,他们会立即拉着自己身上的带着1o枚“手榴弹”的引信。面对这样的攻击,蒙古兵第一次退却了。在他们从大漠一直打到罗斯,打到欧洲,打到阿拉伯的作战之后,他们如此狼狈的退却了。

  远处的山上,这时有个漂亮的穿着紧身盔甲的女人,看着这一切他冷冷的笑了。

  “哼,你们难道没有听过,什么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么?”

  第22章 要他们小心

  骤然之间,赛因汗拔都老了许多。眼下他对于这样的情况已经无话可说了,这样的袭击不但影响了进军的速度,重要的是更影响了进军的计划。蒙古四个亲王兵分四路,齐头并进。意图在切断鹫巢所有对外联系的通道之后,会攻鹫巢。在那时也不必担心它什么山高城厚,只消一阵大炮上去,一切都很容易解决。

  这个计划不能说不好,但谁也没有料到,这山路居然如此难行。几天里虽然连破几道关隘,但手下士卒伤亡实在是太大。尤其是那些“木刺夷刺客”,他们晚上不睡觉,也不让别人睡。晚上不但有弓箭攻击的时候,还有放炮、敲鼓、鸣锣,就是不让你休息。

  几天下来赛因汗拔都,都让他们整治的有些神经衰弱了。无奈之下,只好于夜间派出大批巡逻兵巡逻。尽管如此,可是熟悉地形、地貌的“木刺夷刺客”们,却总能找到地方发动进攻。尤其是他们那种悍不畏死的“自杀式攻击”,让人防不胜防。不但造成极大的伤亡,而且对于士气是一个极严重的打击。

  因为自己的进军速度落后,此刻正在喝酒,希望能够借着酒醉好好休息的赛因汗拔都正在要手下写一封信。他深知倘若其他诸军贸然深入的话,那么少了照应的他们极有可能会遇到围攻。到时其他三路救应不及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这些信件一定要送到其他几位王爷的手下。诸位,无论如何路上不心,能不与敌军交战就不要交战,只要把信送到,那就是大功一件。”

  赛因汗拔都前面单膝跪倒了好几个人,他们分别是几个赛因汗拔都最信任的百夫长。俱都是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勇士,此刻知道重任在肩,在赛因汗拔都说罢之后,全都轰然而应。

  “定尊大汗之令,把信送到几位亲王手中,倘若做不到的话,卑职情愿被大汗割去项上头颅!”

  对于眼前的几人,赛因汗拔都是信任的。他的手虚抬一下,接着又轻轻挥了几挥。几个百夫长都知道,军中最近的事情实在是让赛因汗拔都心情郁闷至极。空着雄兵数万,在这个山中险要之地却是施展不开。而那些“木刺夷刺客”一个个悍不畏死,他们的决死攻击,往往也让人防无可防。

  几个百夫长都不在说话,星夜从军营里悄悄出来,随后兵分三路匆忙奔去。这时“木刺夷刺客”已经消停了好久,蒙古人他们早已经休息去了。然而,事情并不像是蒙古人想的那么简单,因为当他们离开军营的时候,一块山石之后无声无息的出现了几个人影。

  不久,消息就到了他们的圣女——娥吉塔妮那里。这时她刚刚带着人,给蒙古军营里射出几拨箭,这时却在一处山泉之中洗澡呢。

  “圣女……圣女……”

  她的手下当然知道,她不会愿意在这个时候被他们这些“臭男人”打扰。可现在的情况因为事关生死,就不得不打扰她一下了。

  “哼!”

  重重的冷哼声,把来人的匆匆的脚步吓住。要知道这个圣女在整个鹫巢里,大概只除了国师一人之外,看着谁都不顺眼。虽然娥吉塔妮与赵纬南的关系,在鹫巢里没有什么人知道。但大家都知道,圣女一向都是尊重国师的。至于其他人,他们得要尊重圣女才成。

  木刺夷派的圣女并不允许嫁人,当然也不允许有孩子。只是当时娥吉塔妮生赵伏波的时候,还在大通布岛呢。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也不会在好里呆那么久。后来赵纬南到鹫巢是打算向“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明说的。然而令他没有料到的是,到了这儿他却被软禁了起来。结果,他与娥吉塔妮的事情也就没有向“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明说。但来对方可能也猜出些眉目,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大家都愿意装糊涂而已。

  这声重重的冷哼,吓住了来人的脚步。他可不想被圣女所杀,那样的话不但去不了“天堂”,甚至还要沦落到“山中老人——阿剌瓦丁穆罕默德”所说的地狱之中,永远受地狱之火的煎熬。

  “是什么事情!”

  一道厚纱遮住的清泉那儿传来的了他们的圣女娥吉塔妮的声音,虽然圣女种种的不好相处,但对于所有的木刺夷派的男人来说,这才是最美的典范。而且这一次打仗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他们的“圣女”还是有着相当的本领的。最少打起来仗来,一点也不比其他男人差。

  “回圣女的话,蒙古人派出三队骑兵,分别向三个方向奔去,我们不知道他们打算去哪里。大约总是要向其他几路求援、示警,又或者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只听帘幕里的圣女声音冷清的吩咐了一句。

  “去吧,叫我们的人做好准备,另外用灯光通知我们其他地方的人,要拦住前往那个旭烈兀亲王的那一路,其他两路就随他们去。最好他们再慢些才合我们的意!”

  外面的“木刺夷刺客”面对他们的圣女的时候,哪里还有一点悍不畏死的劲头。娥吉塔妮吩咐一句,他就应一句。得了令之后,就急急的离开去按照吩咐办事。一点也不敢拖沓,怠慢。直到他的脚步消失之后,娥吉塔妮才从帘幕里悄悄出来。

  这时她才刚刚穿好衣服,整个头发根本还是湿的。四周看了看,甚至还缩了缩脖子。

  “幸亏……要是让别人看到的话,那我丈夫多吃亏啊!”

  看看四周没人,她才如同老鼠那样,鬼鬼祟祟的溜回去穿衣服去了。至于她为何只拦截前往亲王旭烈兀那儿的骑兵呢,原因在于这几天来,她一直在对付赛因汗拔都这一路的大军。大家知道,为了给孙子报仇,她的劲头实在是非常大的。但其他几路,却并不像她所看到的那样轻松。甚至赵纬南给她的消息是,要设法打击亲王旭烈兀的大军。

  第23章 有了好消息

  “夫君,喝些饮料吧,这几天你熬着不睡,仗打不完人却要垮了呢!”

  师诗小心的端了一杯饮料来到赵纬南身边,此刻的赵纬南在看着眼前的沙盘紧紧皱着眉头。的确这几天仗打的,并不像是事先预计的那么顺利。蒙古人的作战勇猛程度,显然大出赵纬南的预料之外。他虽然听说过,蒙古兵打起仗来悍不畏死。但眼下他是真正见识到了,而且用了火器相助的蒙古兵,打起仗来更是急如星火。

  唯一只有赛因汗拔都,因为娥吉塔妮的昼夜马蚤扰,而不得迅速前进,反而拉在了后面。现在的问题是,赵纬南倘若抽兵打击赛因汗拔都所部,其他几路定然因为缺少阻力而可以迅速前进。如果是那样的话,只怕打败了赛因汗拔都的军队,鹫巢却也就要丢了。到时被赶到平原上,以木刺夷国打野战的本领,只有被蒙古人消灭的份。

  可现在要怎么想个办法,能够让其他几路也慢下来才好呢?

  赵纬南深锁之眉,倒是让师诗叹了口气。她同样没有想到,蒙古人的进攻如此之快。在这之前她与娥吉塔妮一起去看过路上的那些隘口,厚墙高山应该不甚难攻。只是此刻看来,想要挡住蒙古大军却是困难重重。普通的木刺夷军队,并没有能力与蒙古人对抗。全凭的是那1oooo敢死之士。

  但近日的作战,却是伤亡大增。可以说战死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将近3ooo人。倘若再下去的话,只怕这仗也不必打了,木刺夷国定然不保。

  看到这件事,师诗却不难不轻轻叹了口气,毕竟她与赵纬南真正相处的时光不过半年有余。在她的人生之中,恐怕也只有这半年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也最像是一个女人想要的那样活着。可惜好日子眼看这就要到头了,如果再想不出来办法,只要这蒙古人打到鹫巢这里,却就要玉石俱焚了。

  师诗不怕死,能够与赵纬南死在一处,却也是她心中所希望的事情。她也知道赵纬南同样不怕死,他肯定只是遗憾,没有能够回到黄沙城去,没有再回到柳苑去,看看那儿的风光,看看三娘的墓。

  “是啊,怎生想个退敌的法子呢?”

  师诗带着焦虑去看沙盘,虽然她玩起手腕,耍起阴谋的时候,还满有些板眼的。但眼前的战争,面对悍勇的蒙古人,却并不容易想到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双长眉斜起,眼睛之中同样满了焦虑。恰在这里,突然有人进来送给了赵纬南一个消息。

  “国师,这是刚刚收到的,来自圣女的消息!”

  赵纬南一听,刚刚还浓眉紧锁的他,眼中顿时露出希望来。就整个战局上来看,木刺夷派的末日却已经近了。倒是妻子娥吉塔妮那边打得有声有色,心中却只是可惜。可惜自己手下的那些少年们,都已经被派到儿子那里。现在猛然之间,手下却没有当用之人。

  虽然木刺夷派的士兵多数都能够悍不畏死的作战,但他们也仅仅只能够如此。想要他们做些如同妻子娥吉塔妮那样的事情,却没有一个办得成的。赵纬南派出了四路马蚤扰之军,结果仅仅只有妻子那一路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其他几路,无不是夜袭之时,以“自杀攻击”为主。结果蒙古军的损伤比起他们也多不到哪里去,倒是他们自己几次袭击之后,就因为元气大伤,而无法作战。

  此刻当他看到妻子娥吉塔妮送来的情报时,却不禁喜上眉梢,刚刚的愁眉顿展。

  “有办法了,有办法了,如此一来满盘皆活,师诗,我们有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局了!”

  听着赵纬南的声音,师诗刚刚提起的心这时也完全放下。看到赵纬南高兴起来,她的担心也随之而去。这时还不知道情况到底为何的她一叠声催着,只想要看看眼下的战局到底是什么情况。

  “给我看看,给我看看呀,让我也高兴高兴!”

  赵纬南随手把手里的情报递到师诗的手中,她仔细一看才知道,那个看起来好玩的姐姐——“百变圣女”娥吉塔妮居然有这样的本领。她率队袭击了赛因汗拔都派出给其他几位亲王大营送信的骑兵,拿到了消息不说,而且她消灭的恰恰是给亲王旭烈兀送信的那一路。

  如果眼下的情况不出所料的话,恐怕就是亲王旭烈兀的大军会快速前行,甚至为此赵纬南可以减弱他当面的军队。等到亲王旭烈兀的大军前出,其他诸军无法支援的位置时,就集中兵力攻其一路。正合兵法之中的,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的说法。

  倘若此战可成,那么随后就可以依法炮制其他几路兵马。逼得他们诸军合为一军,等得他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从其前后左右一并进行马蚤扰攻击。虽然那时蒙古军的势力更大,但相反攻击以及防御都会变得容易许多。比方说“飞燕3型弩炮”就可以布置于要紧的地方,进行猛烈攻击。

  听到这个消息,赵纬南喜得在沙盘前面来回踱着步子,眼睛看向沙盘的时候,也有了更多的希望。如今却只是希望拖得一天是一天,就等赵伏波处理完勃撒罗的事情来到这里。赵纬南倒不担心赵伏波不会来自己这里,他倒是担心赵伏波一旦听到自己在此处,而且此处受到蒙古人的攻击,就舍了赵旭来这里,那却是一件大大不应该的事情。

  因为那时赵旭与蒙古人作为赵伏波共同的敌人,对他进行前后夹攻。因为这两方的敌军,都不共戴天。赵旭那是杀害三娘的凶手,自然绝对不可放过。蒙古人则大宋的仇敌,他们这大宋的皇家自然更不能相让。无论如何这两方的敌军都必须被消灭。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赵伏波在华夏岛上准备的如何呢?如果他已经准备好了,那么他打算什么时候向赵旭控制的勃撒罗下手呢?

  第24章 我不是万岁

  “立正!”

  随着军官一声响亮的命令,站在马侧的骑兵们立正起来时就只有一声。这5ooo枪骑兵,大部分来自于不断从大宋涌来的汉人青壮。当然他们此刻已经不是什么汉人,他们是庇护了所有愿意归化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族。不存在其他任何族,无论阿拉伯人无论欧洲人的加入,到了这儿唯一就只有华夏族。

  但在华夏族之中,主体为汉族,而华夏族的正式全部名称为——华夏上古初祖炎帝黄帝之族。并由他们一脉相随而至今天形成炎黄子孙为主体的汉人,并以汉人为主体,包容吸纳天下愿意归化之人组成华夏之族。显然这是一个极具包容力的定义,不过赵伏波随后将发表的,对于出征的演说,将会表明华夏之族真正的心肠。

  赵伏波骑着他的飞火燃天兽来到阵前,他看着自己手下的5ooo枪骑兵实在是深有感触。记得马丁曾经说过,有这样的军队不需要多,1o万就足以荡平整个天下。心情激荡之下,感觉自己很有必要说些什么。虽然宫紫给他预备了演讲稿,不过赵伏波一激动就给扔到一边去了。

  “战士们,你们也许认为,你们是华夏皇家的军队。但我要说的是,你们更是华夏族的军队,更是华夏百姓的子弹之军。你们的使命就是维护维护华夏族之尊严,华夏族是上古炎帝与黄帝的子孙,有着世界最多的数量。今天作为华夏一族最为精锐的战士,我希望你们能够记得,华夏之族以仁治族,以德治天下,但须以刀兵对不敬,此乃你等存在之原因。因此,我华夏之军如山军令第一条便是,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

  当赵伏波话音落下的时候,一股豪壮之气从他眼前的士兵身上散发出来。赵伏波知道,那不是因为自己是未来华夏的皇帝,而是因为最后那一句——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此话出自于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后对汉元帝的上疏中。

  当时两人因为假传圣旨调兵伐匈奴,而犯有欺君之罪,此言出于他们向汉元帝谢罪之文之中。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是一种中国军人的悲哀。因为中国的历代君主,从来没有真正把他们的臣民放在心上,他们的军队主要的是维护他们的统治。

  这些对于赵伏波而言,却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根据他的学习,小民们需要的不过是安定、安全的生活。就如同今天的华夏岛一样,想要岛上的人造他赵伏波的反,那倒要拿出更好、更多的东西才成。相对华夏岛的,科技极端落后的世界任何一个势力有能力吗?就算是再有钱,同样拿不出来这些东西。

  因为一个小民就会向那些封建统治者问——“有法治吗”“有人权吗”“有安全吗”“有保险吗”“有义务教育吗”,如果都没有,那么这些小民跟着他是不是犯了脑病。

  而赵伏波明确的华夏军的宗旨之后,令人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士兵们不知道是谁领得头,开始欢呼起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万岁这大概是诸如赵构那种混蛋和sb最喜欢听的话了,可放在丧权辱国、诛杀敢战之士,又抬举秦桧、史弥远之流的大宋朝,小民们真的希望那样的东西就“长命百岁”到“万万岁”了吗?这不但耻笑了中国人的智慧,同样也嘲笑了历史的严肃。

  待得欢呼声定,赵伏波并不知道,他下面的话会带来会样的反应。不过他还是深深吸了口气,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也许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造成动荡,也许有人担心,这样是不是皇权失威,且听赵伏波如何说罢。

  “万岁么?士兵们,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里,万岁是一种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我赵伏波也不会去求什么仙丹,我想做的就是华夏军总司令唯一要做的事情。守土、保境、平四海。我华夏之军,唯一的任务就是为了我华夏之族开缰辟土,诛杀不敬我族之人于千里之外。而今,华夏军的任务就是光复整个汉家江山,有一日华夏之境沦于胡匪手,便一日没有赵伏波称皇帝之时。从今天起,请诸位士兵们与我一起共勉之!”

  当赵伏波说出他不是“万岁”的时候,整个华夏军沉默了,整个华夏岛同样沉默了。他们终于明白,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华夏军总司令,并没有把皇帝那个称号看到眼中去。光复旧日山河,才是他想做的事情。远诛不敬华夏者于千里之外,才是他与他的华夏军该做的事情。

  同样,华夏岛的平民们,尤其是来自大宋的那些饱受狗官欺凌,饱受向民族纳贡之耻的汉人,则对于赵伏波变得更加赞同起来。

  “我命令,兵发黄沙城!”

  赵伏波最后一挥手的命令结束了他的演讲,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一段即兴的演讲,但对于整个华夏来说,这却不是什么空话。毕竟赵伏波迟早有一日是要称帝的,那么他今天的话可以看做是一种承诺。作为其他少数民族的归附者而言,赵伏波杀外面人杀多少,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华夏岛的日子不要变,就比什么都强。

  大宋虎贲军的多达75oo人的军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是5ooo人的枪骑兵与25oo人的“掷弹兵”。与之想对应的是,在黄沙城的“华夏虎贲军”里的许多士官、军官都会回到华夏岛军校里学习。赵伏波这一次带去的,除过给他们的装备之外,还有大量的军官。这一行大约有25oo人左右,这会让整个“华夏虎贲军”的军官来一次大换血。

  当然这不是出于不信任,而是出于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打算。赵伏波带去的军官,多数都是有过作战经验,又在华夏岛军校学习过的,无论经验与理论都相当成熟的军官。

  而战争,随着准备工作的完成,就到了要开始的时候了!

  第25章 新时代盔甲

  风扯紧了帆,高高的桅杆上,软帆兜了两篷满满的风。船尾处的甲板上,摆着马丁时常要用到的玻璃房子。他是嫌舱里气闷,在这没什么人的甲板上,更容易工作。

  他饶着兴趣的看着眼前的赵伏波,这一次马丁并没有留在华夏岛上,他要与赵伏波一起前往黄沙城。大约在他看来,华夏岛上的事物已经告一段落,是时候该近距离与学生讨论一下未来。而今天马丁想与赵伏波讨论的是,未来的华夏军,应该用到哪儿的问题。

  此刻赵伏波正对华夏军的新制服表露出更多的兴趣,这与新宋装、新宋裙没有一点关系。而且它根本就是分为上衣与裤子两件,甚至这种军装还是迷彩的。

  那是来自欧洲、阿拉伯、大宋的画师,甚至还包括了扶桑的画师。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艺术角度。当马丁要他们画出一幅,无论扔在哪一处沙漠里都不容易被看出来的图画时,迷彩就出炉了。沙黄铯的底色上,一些细小的褪色、黑色、红色斑块组成特殊的图案。

  大家可能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迷彩的伪装效果。事实上,无论多好的迷彩,在极近距离的时候都会被发现。那么迷彩的好坏,事实上是体现在中远距离上。马丁设计的指标就是,在15o米左右的位置上,要获得良好的隐蔽效果。这件事从华夏岛开始建设,6续前来的画师们就在考虑这样的问题。

  因此这些画师在亚丁、黄沙城附近、甚至深入过阿拉伯帝国各地,刚各式各样的图画,几年前就画了近万张。顺带着画师们也在各地画出了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画法的画。他们画过了埃及的狮身人面与金字塔,也画过了巴格达的宏伟建筑,更有沙漠之中曾经的古罗马、古希腊的踪迹。

  不得不提的是,这些画因为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融合,以及使用材料的多样性,现代颜料的出现,一切都被迅速改变。同时这些画法创造出来的作品,被各地的君主制们大量收藏,因为绘画、音乐等等东西方艺术形式在华夏岛的融合与发展,这一时段在后世被称为“开创了艺术的黄金时代”。

  大概这个时代对于艺术是不是黄金时代赵伏波不关心,要说关心他得说自己的夫人那才叫艺术,至于其他种类的艺术他欣赏不了,也不打算明白。他只是奇怪,此刻的军装比起过去的军装来看,颜色中透着十分的古怪。而现在的盔甲,不得不说十分难看。比起自己被老师马丁强扒下来,成为礼仪性盔甲的战甲,要难看许多。

  不过善于打仗的赵伏波,在看过穿着这些盔甲的人,与过去的黑色板式盔甲以及披风的组合对比之后,他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这种隐蔽性良好的盔甲。虽然在15o米距离上不会说绝对不能发现,但要保持静止要与门边一块石头分辨出来,却不是容易的事情。

  此时的盔甲给赵伏波的感觉,并不像过去那种板式盔甲的组合那么安全。它是一种半硬式盔甲,而且不能防备重型武器的近距离攻击。当然此刻的“华夏虎贲军”也根本不在乎近距离的重型武器,倘若谁真的要掂这么一个重型武器来到拿着左轮手枪的他们的身边的话,那真就叫犯傻了。

  但这种半硬式盔甲,对于箭枝、铅丸的防御力大为增加。可以说对于箭枝的攻击,完全是免疫的。通过水压机压制的钢盔已经脱离了原始的形态,马丁给两位也装上了支撑系统,外部带有与军装一样的盔套。脸上带带着一层半硬式的带有风镜的脸甲,只不过在平时可以推到头顶上。盔甲类似于现在防弹衣的模样,没有魔术贴就使用帆布带子来连接。按马丁所说,这是适应于现代火器战争时的装备,至于冷兵器时代的装备,已经到了淘汰的时候了。

  对此赵伏波没什么好挑的,因为这种半硬式的软甲穿上之后,比起过去的那种盔甲是舒服太多了。而且因为没有板式盔甲的阻碍,汗水散发起来也容易些。赵伏波的改变还有还有一件事值得说,那就是雪茄烟已经正式上市,烟斗开始告别华夏。

  手中掏出火柴来,在自己的靴子底上轻轻一划,就着了起来。这是一种新型安全火柴,别看在靴子底上很容易就划得着,但想要让它自燃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种火柴的销量,居然比起老式的火柴更大得多。据赵伏波知道,马丁的手下还在研究那种纸火柴,那当然是为了节省木柴的原因。

  而赵伏波当然不是关心那种火柴真正的原因,他关心的是那种火柴因为使用纸来制造,会更加便宜也更加便于携带。最重要的是,它的生产成本更低,价格也相应更低。

  就着火柴点燃嘴里的雪茄烟,赵伏波美美的吸了一口,他倒是挺享受,要是马丁就要受苦了。

  “瞧吧父亲,我就说了,他要是看到了雪茄烟,烟瘾一定会见长的,这可会都怪您呢!”

  与这个时代的父亲相比,马丁对于女儿那简直是溺爱。当然要是拿宋代的小娘子们与未来的那些小妞们去比的话,未来的小妞可以说是无法无天的。

  面对女儿的埋怨,马丁只好捋着胡子嗬嗬直笑。倘若说赵伏波几年前不过17岁,自然不能吸烟。如今5-6年过去,而且已经有了妻室。虽然还没有大婚,但也已经算是成了人了。按照中国父母的习惯,自然不会再管他吸不吸烟了。不过女儿这么一埋怨,马丁却不能不出声的。

  “我说伏波,你好了啊!看看你面前的烟灰缸,搞得这么烟雾重重,倒要雪容埋怨我老人家,你该当何罪啊!”

  知道老师说这话并没有批评自己的意思,只是要他注意一下,要顾及师雪容的感受而已。听到老师这样说,赵伏波忙拿起一瓶饮料。

  “雪容,呛到你了吧,来喝瓶饮料败败火!”

  第26章 华夏的铁律

  “哪个要你来献殷勤啊,你啊,你父亲那么多好本领你没有学会,倒是吸起烟来不用人教的!”

  赵伏波有些挠着了,他不大明白这些小丫头们怎么了,就马丁教师一句“吸烟有害健康”她们就一个个全都不依不饶的。尤其是师雪容这丫头,不但她自己要跟来,还带着穆克的恋人肖红妍。

  此刻的穆克担任着华夏军副司令的同时又兼任着军法官这个职责,将来的赵伏波打算由他率领未来的“华夏羽林军”至于魏臻的话,经过了这一次的作战,自然将来是“华夏骁骑军”的领袖。不过由于生产速度以及新兵训练的问题,“华夏骁骑军”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如果往长远里说,将来的骁骑军、虎贲军会常驻海外,保护华夏的世界利益。至于羽林军拱卫京师,边防除过一些警察部队之外,并不会有正规军。倘若有任何国家与华夏帝国发生边境纠分,就以武力相向并重新建立亲华政府。总之一句话,千里之内敢于挑衅的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种族,都当斩尽杀绝而后快之。

  这绝对不是什么大民族主义者,因为如果世界上人类的权利平等,那么华夏人的权利就不容侵犯。倘若说人类世界只向强权低头,那么华夏族成为强权的存在,有什么不妥呢?最少想从将来想拿走华夏帝国的任何一片领土,就要做对对付这个世界最强大国家的打算。

  至于华夏帝国的未来,那打算是十分清楚的。以发展科技为目标,以民生为基础,对内施以仁义,对盟友施以德治,对于敌人就只有一种手段——斩尽杀绝而后快之。因为所谓的“大国风范”绝对不是只知道于人友善,而丝毫不懂得国际权谋。也绝对不是允许别人与他共同开始自家的领土,那样一种愚蠢的手段。

  最少赵伏波不打算向任何人、任何势力与国家妥协。他的想法很明确,全力攀登科技,同时建立“合理富裕”的华夏帝国,即不是少部分占有多数财富的富裕。至于国境线之外,是盟友可以在华夏帝国的管理之下分配利益。但倘若是敌人,就不妨集中力量一次性彻底消灭。即不问信仰,也不问他们的理由,只有一条伤我华夏帝国利益者就该死。

  作为理科出身的马丁,在这件事上可以告诉赵伏波自己的看法,但他的看法远不及老谋深算的,深得中华传统“纵横家”精髓的王文统知道的深刻。只不过此刻的王文统知道,这种手段在华夏帝国国境之外随便使,拿回来多少利益都不是问题。但用到国境之内侵犯了法律,那就是天皇老子也救不下。

  因为赵伏波公开在华夏帝国的《华夏日报》上说过,《华夏律》就是天理,他赵伏波就是将来的天子。奉天之命,维护人皆生而平等的权利。谁违反了《华夏律》那就是逆天,作为天子绝对不会坐看不理。

  倘若被今天的哲学家看到的话,一定会说赵伏波的这套想法即不唯物,也不唯心,甚至可能他自己都说不通。但赵伏波不是哲学家,尽管这种说法学者们在学院里,报纸上是争个不休。但谁了不敢违反《华夏律》,因为掌握着枪杆子的赵伏波,他说的话就是理。

  况且,作为“天子”,他都要循“天理”,自然其他人就更需要循“天理”了。学者们虽然在争吵,但平民们感觉得到,在这华夏帝国的境内,不用听别人的,包括了他赵伏波的也不必听。因为他说的话不再是传统皇帝的“金口玉言”,而只有《华夏律》才是金科玉律。

  此刻的《华夏律》,已经不再是最初的那个由《唐律疏仪》改编过来的东西,它由一部《宪法》规定了华夏之国的基本规则,同时也分别厘清了“实体法”(刑法)与“程序法”(刑事诉讼法)。例如以下《宪法》各条所提,已经颇有现代《人权宣言》的味道。

  性命乃父母所授,妄取者诛。异族犯者,族之。这说的是安全权,即国内杀华夏人者死,国外杀华夏人者诛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妄称尊者、妄犯他人尊严者诛!这说是的人人平等的概念。

  华夏故土乃祖先所留,新拓可也,失之片土则玉石俱焚。假如华夏帝国将来有了核弹,根据这一条,发生侵占华夏帝国领土,就会立即爆发核战争,而不论世界是否毁灭。而且根据此条,华夏帝国的领土可以增加,但绝对不允许减少。就算是皇帝点头,同样属于违宪。

  最后一条却是最为严重,对于皇权也是最严格的限制。即:华夏军负有维护宪法之稳定的职责,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更改。无论任何人,包括华夏军总司令在内,违反宪法规定者,定斩不饶。

  华夏军总司令就是华夏帝国的皇帝,既然皇帝都不可以违宪,那违宪的罪就大了去了。为此华夏帝国专门有宪法法院,任何人都可以因为某条法律违宪,而申请法院裁决该法条无效。而且最后一条最重要的就是,法律想通过尤其法律,没有帝国公民的认可,那是不可能存在下去的,否则就等于向华夏军宣战一样。

  说真的,与华夏军作战,不如直接去跳太平洋!

  同样这宪法之中,还表示出更加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华夏军的总司令虽然是华夏帝国的皇帝陛下,但绝对不是家军队的问题。而是属于华夏帝国的军队,这与大宋的家军队问题严重的情况,恰恰是相反的。在大宋,名义上军队是皇帝的,但事实上是地方实力派的。

  这也是大宋为何重文抑武的原因,但事实证明,这不可能“制造”出来国家的军队。只可能出现狗官手里的军队,并让国家的局势变得越发不稳。

  华夏岛的以法治国的理念,却恰恰与大宋的结果相反。最少想让国之军队选择,谈何容易的一件事哪!

  第27章 你是否理解

  师雪容的娇嗔过后,马丁与赵伏波才能真正谈及今天的重要话题。

  “好吧,好吧,我不在这儿呆了,你们两个一老一少,完全不顾人家的感受!”

  师雪容说着离开了这个玻璃小间,但却拿去了赵伏波陪礼的那瓶饮料。看着自己女儿的背影,马丁有些疑惑。因为像师雪容这样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姑娘,自然应该是赵伏波这种人的头号?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