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65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前途。
“我看不必担心,大约当家的心中早有了主意。听他的意思,回头是要你去华夏岛的。想来是要安排什么事情,我看这是好事!”
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的话让魏臻暂时放下心来,此刻只好等着赵伏波的命令前往华夏岛。
“好吧夫人,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便要回去了!”
送走了魏臻,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又开始想刚刚来自勃撒罗的情报。这些情报是来自于紫云庄的哈桑庄主,这让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常常感觉到奇怪,似乎那个哈桑庄主还知道些什么不引人为知的情报来源。到底是什么呢,这对于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来说,是一个让她非常好奇的事情。
眼下,作为蒙古人的敌人,此刻她新套又成功了。这个圈套让赛因汗拔都失去了与黄沙城媾和的机会,也让蒙古人最终必然要遭受赵伏波所率军队的打击。而且这一次的打击,在将来归国之后的大战里,可能会起到极大的作用。蒙古大军的实力,最好在这里被严重消耗。如果不是阿拉伯人消耗,那么就必须是华夏岛方面的军队来消耗。
卖给蒙古人武器装备的原因在于,倘若他们没有足够的火器,那么在面对巴格达哈里发木斯塔辛的军队里,肯定会大败而走。甚至让他们保留下多数的力量,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大不是意思了。最好的事情是,蒙古人与阿拉伯人打个两败俱伤,然后华夏岛坐收鱼翁之利。
这才是在华夏岛上,“华夏皇家科学院”里那些“聪明脑袋”想出来的大战略。这一战略形成在蒙哥大将军第一次派来儿子、女儿与郭侃的到访之后,大意就是设法促使再度来的蒙古使者,与勃撒罗的赵旭结成盟友。这样会让蒙古人放心大胆的深入黑衣大食,并最终与装备了火器的阿拉伯军队进行激烈的对抗以损失大量军队。毕竟火器时代的对抗,比冷兵器时代的对抗伤亡要大得多。
“嗯,那个艾达倒是个满有意思的姑娘,不是说她还有个妹妹,那么她的妹妹在哪里呢?”
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不愧为玩弄阴谋的“黑寡妇”,在看着来自勃撒罗宫廷里的消息时,心中就不由的动起坏心眼来。那个光头女艾达能够被赵旭送给孛儿只斤阿速台,自然相貌和其他各方面来说,都会是有着不错质素的女人,那么这是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呢?
“看起来我得找个机会与这个光头仙子好好聊聊才成,如果可能的话,大约她总会有些用处的!”
想到这儿事的时候,她又要自己身边的侍女去吩咐。
“向紫云庄的庄主哈桑发绝密消息,要他设法查明那个艾达妹妹的下落,如果能够找到的话,就碰到黄沙城来。另外要他设法查明,赵旭与赛因汗拔都之间联盟的具体条件以及交易内容。我想有了这些,这件事就会更加好玩了!”
侍女听着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说话的口吻,心中不禁一阵发寒。她实在想不明白,这位珍珠夫人为何会如此喜欢玩弄阴谋诡计呢?
“当家的一点也没有说错,这实在是个黑寡妇!”
第163章 华夏岛奇迹
华夏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与赵伏波一起回到华夏的人,许多都只是听过它的名字。现在当它展开在大家的面前时,所有人都明白,为何所有的人说起这里,都带着绝对和自豪。所有第一次见到这儿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因为它的壮丽而震惊。
“这……这真是一个奇迹!”
在华夏岛明朗的天空下,一道道黑色的烟雾升上天空,那是华夏岛上的金属铸造厂。此刻华夏岛上的金属铸造厂已经有许多,铅、锡、铜、铁、金、银。其中除过钢之外,其他金属的冶炼,在这时已经能够达到相当的水平。尤其是在马丁进行了适当的改造后,质地纯粹了许多,而且产量也有所提高。
当然,因为动力的问题,工厂都被建立在沿海位置。在这儿海风使那些污染的源头——黑烟,被远远吹走,这里天空的湛蓝并没有受到什么毁坏。此刻华夏岛上的炼钢,不过是提高了的坩埚炼钢法,而且这种方法也不是马丁“创造”的。讲起理论来他倒是满强,但说起实干来,炼钢这种事对来说那就是高科技。
炼钢对于华夏岛来说,并不是困难到不得了的事情。来自中国芜湖的熟悉灌钢法的铁工,与来自大马士革的懂得生产大马士革钢的铁工,外加来自印度大马士革钢产地的铁工。他们在华夏科学院的学者们参与下,把印度人使用的坩埚炼钢法,结合了马丁知道的现代化学、物理的理论进行了提高。
而这才是华夏岛上发展的真正原因,集当世最优秀的学者、工匠,加之以理论方面的先进知识,重新对这个时代的技术进行整理、结合与改造升级。就好比大马士革钢的生产方法,加上中国的灌钢法以及焦炭冶金技术,使华夏岛上的钢材生产,已经达到了这个世界早最先进的程度。
而马丁对于这件事提供的唯一知识就是——实验,这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次就是他脑袋里的那些现代的理论知识,至于做的话,那是其他人的事情与他没有多少关系。
这时华夏岛上的,被赵伏波从欧洲、从阿拉伯抢回来的学者、工匠,他们很快就被这里自由而又美丽的生活所征服。并在随后开始他们个人的研究探索,有了这时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相信没有什么是研究不出来的。那么在这儿,就又有了一个论断。
那就是国家、民族的强盛之本不是经济、不是政治,唯一最根本的前提,就是科技。那么也许从这个论断就会推展出下面这个问题,科技是哪里来的?
放眼看看125o年的世界,为何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速度相当慢?比起以及的古希腊、古罗马、中华的汉唐,为何这个朝代的科技发展慢,原因就只有一个——宗教极权。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天下,欧洲是基督教的天下,在中华则是儒教的天下。虽然这些“教”的极权手段各自不同,但对于社会的影响,都起到了同样的结果——阻止科技的发展。这是这个时代里制约科技的一个前提,另外一个前提就是,世俗君主的集权统治。
前面已经论述过,这样的极权下,必然会出现秦桧、史弥远那样的,不把民族、国家放在心上,只知道进行争权夺得的官僚。在随后英国的《大宪章》签署之后,它的科技才逐渐开始呈现加速度发展。在欧洲的“教”权受到控制之后,文艺复兴也是科技发展的来源,并最终导致了工业革命。
就像李大钊先生说过的那样,“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向永远流动传播,不能消灭。”
此刻华夏岛上的以自由为基础,以法治为前提的社会,恰恰是构成了“相对公平竞争”的社会模式,而这种“相对”的“公平”,恰恰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就如同欧洲反掉了宗教、世俗君主的极权之后,在签署报《大宪章》之后,就有了文艺复兴乃至工业革命的道理一样。
华夏岛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建立在马丁的所谓超前的知识上,而他提出的最超前的理念——发展科技所需要的社会形态!就好比秦桧、史弥远这样的佞臣,他们的脑袋事实上非常聪明的,倘若用来搞科技的话,也许能够赶得上爱因斯坦又或者说爱迪生。
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做呢?
安全感,在极权下对于安全的渴望,使他们不得不经营自己的势力。而随着势力的膨胀,又必须要去面对势力膨胀之后面临的各项挑战,解决的办法就是势力的继续膨胀,最终为了势力的膨胀而不择手段,变成了背负千古骂名的佞臣。那么社会的安全感哪里来,法治,稳定、公平、公正的法治社会,是解决这件事的唯一手段。
但没有自由的法治社会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受监督的法治绝对不可能“公平”、“公正”。那么在没有社会安全感的情况下,诸如秦桧、史弥这样的聪明人,就只能成为佞臣而已。从这一点上大概就能够说明白,为何中国贪官多,而真正的学者少的根本原因。
其实贪官多,学者少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就是把我们历代积攒的财富给洋人,不过是允许他们奴役我们,掠夺压榨我们,最后还要侮辱我们!
如此而已!
华夏岛的科技发展,实在是建立在一个法治为前提的,在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地方。除过法律没人在意别人去做什么,也没有人有权利去干涉别人没有违法的行动。即便是官位们的司法、执法行为依然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而这也许是华夏岛奇迹的由来,有了华夏岛奇迹。
有了科技,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昭示了这么个真理,掌握了高级科技的种族,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对于这个世界,这就是真理!
第164章 我来做导游
面对壮丽的华夏岛,不但没有来过的人表示震撼。甚至就是师雪容这样,从华夏岛出来的人,她当然见过华夏岛,也几乎要挥舞着胳膊跳起来,因为现在她自己也几乎要认不出来了。看着华夏岛,一种游子归家的心情油然而生,女人们爱哭的天性立即就让她红了眼睛。
从跟随着父亲马丁与母亲姚芷琳到过亚历山大港之后,截止目前已经在外几乎有1年半的时间。在这一年半紧张的生活里,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她时常因为相信母亲,而一个人悄悄落泪。现在船终于已经靠近了华夏岛,她心中的激动保能通过两行热泪流淌出来。
并不是师雪容吃惊,其他从来没有来到过华夏岛的人,直接被震惊的目瞪口呆。他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一处地方。
岸边一排排的风车伸展着仿佛巨人胳膊一样的风叶,随着海风在不住的旋转着。赵伏波曾经听说过华夏岛海岸上有许多风车,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些风车会建得如此高大。王文远倒没有师雪容那么激动,他在赵伏波的身边,用手里的扇子指着那些风车给赵伏波介绍。
“殿下,那些风车下面都有管道的,可以一直通到机器那那儿,让机器转将起来。这是马丁老先生说的……说的……”
王文统到底是古代人,对于一些名词并不像赵伏波他们那样熟悉。说了几句话就卡住了。倒是一旁的,这时已经止住泪水的师雪容在一旁颇自豪的来了一句。
“这是咱们机器的动力系统,风车下的管道把水泵到高处,然后水又让机器的水泵动作,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机械能力。比如锻打、滚压,都是这些风车的力量。虽然起初铺管道的时候费了些事情,但现在用起来的时候倒也不错。这样吧,我来给你当导游,有什么不知道的尽管问我吧!”
当船靠近了华夏岛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到,那些风车的后面都是一片片的厨房。虽然因为海浪听不到厂房里的声音,但却已经可以看得到,那些厂房里都有着高大的写着水塔字样的建筑,想来那地方就是师雪容说的高处储水之所。根据自己自己所学的数理化知识知道,倘若有2o或者3o米的水塔,那么就可以持续输出2-3公斤的压力,而这些压力足以提供足够的扭矩让机械动起来。虽然显然比蒸汽机原理里那个蒸汽机的力量要差许多,但有动力的机械与没有动力的机械。那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那些水塔只能提供2-3公斤的压力,难道就可以让机器动起来吗?”
赵伏波问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白脖,果然他话一出口,已经让师雪容笑了起来。
“哪里啊,那些水塔都是工厂的生产或者生活用水,根本与机械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虽然你说的原理倒也正确,只是太也小家子气了!”
“怎么,吃的水也要放那么高吗?那时候在白堡的时候……”
那时候在费莱凯岛的白堡时,建设是赵伏波与马丁一起进行的。他知道,白堡的水箱是装在楼顶的,而且采用了虹吸原理进行补充。那么这儿呢,这儿是如何做的呢?对于机械赵伏波知道原理,但要说到详细的内容,他可就不大清楚了,完全是门外汉的。
师雪容看他窘迫的模样,抿嘴一笑接替了王文统这半调子的“导游”。
“嗯哼,我的赵大殿下,听雪容给你细细的说,我们的大风车把水扬到附近的山上。那儿有个大水池,与我们建立在海岸附近的工厂,落差大约在1oo-15o米左右的距离,大约能够提供1o-15公斤的力量。这一连串的工程可是浩大的很呢,全都是青铜的厚管道,而且经过挤夺,我爹说都是可以拿来做炮管的材料……”
师雪容光顾说了个高兴,却让赵伏波一下逮住了话头。
“哦,我说我们怎么只能用飞燕弩炮,原来炮管全都是用到那里去了!”
是啊,赵伏波说的一点也没错,在海上就能够看到那座小山包。上面也的确有许多建筑物。甚至他能够想象得到,风车下面有着变速箱,把风力的力量变成给水泵加压的手段。随后因为高度的落差,而在管道里形成了足够的压力,以推动机械。
有了这样的动力,将会是在蒸汽机出现之前最强大的机械加工能力。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要受海风的制约。好在山上修筑了足够多的巨大水池,平时被泵到这里储存的液体,就可供企业在没有风力时使用。
赵伏波的感叹倒也没有错,那儿使用的青铜管道占用了过多的金属材料以及加工的工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赵伏波手下的装备总也没有改善过。大量的青铜被用在这个工程之中,而且用以对铸造青铜管加工的机械,也被安排主要进行这项工程。
当时管理过华夏岛发展的师雪容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那么有再好的武器设计都没有用。大概这就是大炮与黄油的分配问题,或者说是资源的分配问题。对于赵伏波的反应,师雪容作为“黄油派”的管理者,自然对于赵伏波这只知道大炮的家伙难以有好感的。
“是吗?我的殿下大人,那些管道要是都用来造大炮你倒是高兴了,可是这华夏岛,它会发展成什么模样呢?如果这样的话,你还要大炮吗?没有了华夏岛的工业体系,我的大炮殿下您可成了什么大炮殿下啊!”
面对师雪容的调侃,倒是赵伏波望着她哈哈一笑,结束了这个争论。
“嗯,这个问题提的……啊,这是个值得好好讨论一下,才能有结果的问题!不过么雪容,你这个导游可不合格呢,是不是该到皇家科学院里好好回回炉呢?”
第165章 你会懂什么
在船上看着壮丽的华夏岛,不仅仅是赵伏波在感叹。好在他与师雪容在那儿,还有人给他解释。但一旁的从来没有见过华夏岛的人,他们的话可就有得瞧了。
“瞧瞧吧,这么多风车,难道这里有许多面来磨吗?”
说话的时小塔克,作为蜂蜜酒的酿造大师,被赵伏波这对人才有错抓,没放过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把他留在欧洲的。相信有了英格兰的蜂蜜酒酿造大师,将来华夏岛的蜂蜜酒品质会进定步提升。
倒是那个见到技术就多少有些疯狂的维罗尼卡,这时已经从她钻了多日的底舱里出来了。在这一段海程里,她一直在潜心研究“秦皇ap”级战舰的动力系统。甚至当她从船舱里钻出来的时候,已经不再是那个“英格兰女巫”了。她的身上干脆的穿了身军装,然后还戴了顶帽子,脸上则被机油涂的花里胡哨。
他一出来就听到了小塔克的话,也顾不得约翰拦着她要给她擦脸上的油污,而是追着小塔克,大声冲她解释。知道是的她要为小塔克解决掉他错误的认识,不知道的是以为小塔克把她怎么了。
“小塔克,你懂他什么,那是马丁先生想出来的液压动力系统。我不得不说,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像你这样的笨蛋自然理解不了的!”
维罗尼卡欺负小塔克,这时常是叫约翰头痛的事情。而且维罗尼卡正是那种不大谙世情,而且又颇为直率的人。也是,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也难以钻研什么科技。照例小塔克见到了这样的野丫头,自然只好缩缩脖子一脸的委曲。倒是这时的约翰,趁着维罗尼卡把小塔克训的不敢出声时,伸手给她擦脸上的油污。
“我的上帝,维罗尼卡瞧瞧你的脸!”
突然之间,维罗尼卡的目光一滞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华夏岛上那海岸上遍布的风车她倒是说了一句。
“上帝,我看无论是上帝还是真主,都已经远离了这个世界!”
小约翰有些担心的向四周望了一眼,他还真有些担心。因为船是什么人都有的,即有阿拉伯人,也有欧洲人,更多的则是赵伏波手下火枪队里的汉人士兵。他担心维罗尼卡这样口无遮拦,终究是要吃亏的。
船的人还有那位热那亚的原执政官克里斯蒂亚诺先生,虽然他不是什么自然科学的学者,但相信在华夏岛上同样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除此之外,与赵伏波一起来的,还有曾经在克里特岛到手的那些奴隶们。他们已经完成了地中海几个洲际信号塔的节点。
有了那些建筑,欧洲与华夏岛的通讯,就变得方便了许多。可以让赵伏波时常知道欧洲的消息,满足自己盟友的同时,要他们保护好华夏帝国的商路。
此刻他并不打算称帝,但“华夏帝国”这个招牌是不是该适时打出去,最少在除过大宋之外的地方打出去。这样比起一个不沦不类的华夏岛,又或者说大宋的济王千岁有着更好的效果。不过现在可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因为码头已经近了,那儿等着他的人可不少呢!
看到码头,大家可能会猜想,赵伏波会想到宫紫这美女蛇一样的女人。而事实上,当赵伏波看到码头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马丁老师。如果说是三娘赐予了他生命存续,那么就是舒钰儿赐予了他勇气,可是他的马丁老师,赐予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智慧。
尤其当赵伏波在阿拉伯帝国,在欧洲进行了这么多场战争之后,他惊讶的发现,马丁老师所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尤其是欧洲的教会力量对于世俗的影响,尤其是当教会、君主的力量完全施加在平民身上时,对于社会发展的制约。那实在是一种相当恐怖的模样,尤其他们的军队在赵伏波手下的枪林弹雨和犀利炮火之中辗转求生的时候,那已经残酷的令人感觉到恐怖了。
“欧洲人与华夏的差距,绝对不是来自于马丁老师的神喻,他们是那么愚昧,只用一点点没见过的东西,就可以把他们吓得乱跑!但那不仅仅是来自于武器、装备的问题,而是在教皇以及国王们的管理手段下,在科学上缺乏进取的可能,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赵伏波说的没有错,这一次他回来的时候,把欧洲的所谓“大学”里的,对于自然科学有着深厚兴趣的年轻人带来了许多。他对他们的承诺就是,到了华夏岛上,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没有任何限制。只要遵守《华夏律》那么生活就一定是美好的!
事实上赵伏波的感觉没有错,他想到的恰恰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某个社会形态,是否适合科学的发展。比如说,奴隶社会、封建极权都不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机会。这一次的欧洲之旅所看到的欧洲的社会形态,就证明了赵伏波的这个看法。
而科学,在赵伏波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因为没有科学就没有大炮,而没有大炮,没有大炮在这个时代里就必然会受到他人任意凌辱、掠夺、奴役。这不存在什么公理,也别提什么全人类的高度那样幼稚的提法。因为在国际政治里,说那些话是极端无知的。没有足够保护自己的力量,就不必希望别人会尊重你的利益。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里的人全都是如来佛祖,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耶稣基督。历史证明的,恰恰是这个世界事实上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作为一个未来的君主,心中最需要明白的就是,外面的世界是残酷而又无情的,内部的世界是自己可以控制,可以改良、可以改造的。
而这恰恰是一个民族、国家真正发展以及进步的基础——即对内实施以发展科学为目标的仁政,对外以强大的武力以及足够的权谋来保障本国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哪个当政的人看汪懂这一点,就是大sb!
第166章 他的这一跪
“请接受我的尊敬我亲爱的老师,没有您的指引,我就不会获得这所有的一切!”
当赵伏波在码头当着所有人的面向马丁行大礼的时候,不但所有人都愣住了,甚至包括马丁自己也愣住了。他不明白,几年不见自己这个学生,他为何突然要如此呢?
在华夏岛上,已经废除报跪礼。可赵伏波这头一天回来,就给摆这么大个乌龙。其实这也不过是发自赵伏波的内心,当三娘故去,舒钰儿落到赵旭手中的时候,这让赵伏波的心里充满了悲伤。只可惜作为一个男人,他不能轻易流露自己的悲伤。
那不是因为面子的问题,那种忧郁让他一直难以真正欢乐起来,真正见到老师的时候,心中那种忧郁完全暴发出来。同时对于老师的感激,也尽在这一拜之中。
在华夏帝国,跪礼虽然可以在官员以及其他方面上被消除,但“跪天、跪地、跪父母”却不在法律的硬性禁止之内。关于这件事的规定,唯一的就是不得强迫。而赵伏波的这拜就如同跪了自己的父亲一样,或者在他的心中,马丁起到了某种父亲才能起到的作用。
所有的人都为这件事而吃惊,他们惊讶的相互看着,大概是询问自己效忠的皇帝都跪在了马丁的面前,那他们是不是也该跪上一跪呢!然而,马丁并没有给他们这些机会,反而当赵伏波一拜之后,他就一把拖住了打算再拜的赵伏波。
“回来了就好,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做,好好站起来看看周围,那都是你的臣民,他们在等着你呢!你现在已经是他们的领袖!”
说着坐在轮椅上的马丁拖起来赵伏波,看着自己高大健壮的学生,这几年不见不但脸上曾经的年轻气盛失去了踪影,眼底里有一股深深的倦容。而且更多的悲伤只是不能发泄出来,这让马丁感觉得到,赵伏波心中的疲惫。马丁心中悄悄的叹息了一句,一个孤苦伶仃的少年,此刻却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任何人也难以接受的。
无言的用手拍拍赵伏波的手背,要他注意一下眼前的情况。因为他这一跪,曾经敲锣打鼓欢迎他的人,这时全都安静了下来。他们惊讶的看着赵伏波,不知道他这一跪是什么样的名堂。
赵伏波面对诸人的目光,他迈步来到早已经准备好的讲台上,那儿有许多记者在等候着他的发言。虽然除过纸喇叭之外没有什么扩音的设备,但由于安静,赵伏波的话还是能够传出相当远的距离。
“我的这一跪,除过表示对教导我的马丁老师的尊重,同样也是对整个华夏岛建设者的尊重。说真的,当看到华夏岛的时候,我几乎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会存在这样一个壮丽的地方。这里,华夏岛这里已经不能用美丽来形容,这是一个壮丽的城市,是一个代表着未来的美丽的城市。今天我这一跪,除过跪我的老师,同样是跪华夏岛所有的建设者,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壮丽的城市!”
赵伏波的这些话完全没有经过编排,也完全没有经过润色,看得出来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只这一小段话,整个华夏岛上的所有的都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那就是他们的努力,不但得到了君主的肯定,甚至他们受到了他最直接的感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荣耀,是一种让所有人感觉到振奋的荣耀。
面对赵伏波的这一跪与刚刚的这段话,整个迎接的人群起来。不但如此,许多人的眼睛之中包含着泪水。多少个世纪以来,平民们总是承担着一切苦难,承受着所有不幸。他们的努力与他们的泪水,从来就没有被君主真正的看到眼中。那么今天,则预示着旧时代的终结,一个新的全新的人生正在展开。
“向您致敬陛下……!”
“我们效忠……!”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已经占据整个华夏岛人口1/2强几乎要达到2/3的宋人,面对如此尊重他们的赵伏波,一个个激动的何止上热泪盈眶,他们立即就齐声呐喊起来。而且这一次的呐喊,大约是他们此生之中第一次真正的想要喊出来“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来。
毕竟在这华夏岛上,他们渡过了可能是他们人生之中最有尊严,也最为公平、公正的时光。即便是为了这样的生活,他们也愿意向赵伏波喊出“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更何况,他们的努力在今天全都得到了回报,甚至是他们的君主向他们行了华夏岛上已经废除了的跪礼。
“跪天、跪地、跪父母!”这对于平民们来说,该是多大的一种光荣。他们的君主正在把他们当父母一样去跪,这又是一种何样的荣耀。有了这样的尊重,有了这样的荣耀,华夏岛上所有人的士气高涨到了极致。相信就算赵伏波此刻要他们与自己一起上阵战死,他们也没有二话。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会降低了赵伏波的威信,事实上在华夏岛上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华夏岛上的人,有许多来自于赵伏波各次战争中的战俘。对于战争的武器,他们在华夏岛上看到的是太多了。甚至许多人单凭武器的威力就已经断定,这个世界不过是华夏帝国的附属品。无论华夏岛外面的那些人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他们不过是迟早被征服的材料。
试问,拥有一个征服世界能力的皇帝,会被人瞧不起,会没有威严吗?这是一个可笑的结论,是一个华夏岛上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结论。
听着华夏岛上的人“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赵伏波原本有些忧郁的心,这是变得如同华夏岛上的天空那样突然开朗起来。他同样也明白,自己在埃及、在欧洲在所有地方的征战全都有了报偿,他不禁在心中问自己。
“难道这就是老师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吗?”
第167章 我心有忧虑
碧空如洗月华如练,在华夏岛上的夜晚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尤其是在高高的楼顶上,周围除过一盏小小的带有粗蜡烛的提灯之外时,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最先出现在这儿的,是带着侍女的琳达,看起来她把这个总管的位置履行的不错。
此刻这里还没有什么人,只有先来布置的琳达与手下。一会接风宴会之后,一家人的团聚才是最重要的时候。赵伏波自然与马丁坐在一起,一小圈椅子围着一张矮几。上面放着些酒水、零食,在这儿赵伏波是要与他的家人们团聚一下的。
这会马丁一家,还有诸如王文统等几个幕僚,至于所谓的官员们,赵伏波没打算把他们留到接风宴后,这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哈,我们无所不能的济王千岁连自动楼梯都不会使了,倒是你该好好补补课呢!”
随着宫紫圆润妩媚的声音,赵伏波带着苦笑当先打开了顶楼的门。即便是顶楼,顶上也铺着神话传说的彩色瓷砖。这种产品此刻正在热销全世界,而且尽是些贵族、皇家的订购。当他们从商人带来的瓷砖的画册之后,很多人不远万里,派人前来订购这样的大型图案的地板砖。
华夏岛同样给了他巨大的震惊,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唯一的感觉就是自己是一个原始人。他不会使用那些液压的自动楼梯,也不知道家在哪儿,根本就像是一个异乡客一样。如今他还没有来得及到华夏岛上去看过,不过用想的这里也有许多他不曾见过听过的事情,虽然他的心中想的是武器试验场,想的是前往黄沙城的军队该是哪一路。
今天夜里来的人并不多,除过马丁一家之外,还有来到这儿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小儿子曼弗雷德。整个楼顶上的聚会,基本上就只有家人在这里。
马丁笑嗬嗬的叨着自己的烟斗,看着自己学生稚气全脱的脸膛。尤其是今天回来的时候,摆下的那个大乌龙,居然让他转化成了满像回事的演讲,这是马丁“老怀大慰”的因此,此刻他在师雪容的推动下,来到楼顶。一是要听听赵伏波在欧洲的作为,其次也想知道他对于阿拉伯帝国此刻的局势想要如何处理。
倒不是他逼得紧,不让赵伏波有片刻的喘息。只是此刻阿拉伯帝国那边的情形是满混乱的,蒙古大军正在进攻阿拉伯帝国,而且还有舒钰儿的事情。只是此刻整个华夏势力所及范围之中,只除过哈桑与阿米娜、舒钰儿三人之外,并没有人知道赵伏波的父母——赵纬南与娥吉塔妮依然好好的活在木刺夷国里。
虽然鲁铿丁以及他的师弟兄姐妹都已经到了华夏岛,只是大家只是知道这是哈桑搜集来的有才学的少年男女,而没有人知道,他们实实在在是赵伏波的父母给他训练的手下呢!
坐在楼顶上,吹着温柔的海风,“晒”着美妙的月亮,听着身边莺莺燕燕的笑语,这当然是使人羡慕的生活。不过赵伏波此刻可不想享受与女人们的温柔,他担忧了一路上的事情,倒是要和老师以及自己的幕僚们常常商量一下才成。不解决了这些危局,赵伏波是放不下心的。
“这么说赵旭还不敢对钰儿如何,只是马丁老师,我想早些去那儿,你知道……”
说到这儿,赵伏波脸红了一下。打了这么久的仗,只有想到舒钰儿的时候,他的心依然还会澎澎直跳。这倒不仅仅是因为舒钰儿的美丽,而是因为回想起曾经那段只有小黑炭与舒钰儿陪伴的日子,居然也带着些甜蜜的感觉。
赵伏波从来没有想到过,当年就为了索菲娅的父亲去了一趟塞浦路斯,居然会做被那么多事情缠住,几年之后才能够回来。可惜三娘却已经去了,虽然小时候对三娘有一种说不说的亲切感,但面对严厉的她时,赵伏波也敢躲在一个角落里看她的背影。如今当自己已经长大成丨人,有了如此大的事业时,她却已经离开了他,再也看不到了。
对舒钰儿是担心,对三娘是思念。这种感觉牢牢的抓住赵伏波的心,虽然一路之上有许多美女的陪伴,也有许多快乐的理由。但他的心中还是急着去看看新的军事装备,急着赶快前往黄沙城,解决了勃撒罗的事情之后,也许他才能真正放下心来。
“是啊,不解决勃撒罗的事情,对于我们终究是十分不利的。不过你才回来,我倒是希望你有时间见见官员,理理你的朝政。虽然我们这里不必上朝,但你也得要看看,听听你手下的官员们的建议和想法。再者,新军的装备我们还要讨论一下,就算装备完了,也得最少2-3月练兵,如此……”
赵伏波一听老师的想法,就不禁发急。这要是再等两三个月,只怕舒钰儿就要被赵旭逼死了。如今小黑炭死了,三娘也死了,在赵伏波心头里最重的人,恐怕就是舒钰儿了。当然还有老师以及眼前的诸位未婚妻子,只是倘若要是再死了舒钰儿的话,那他赵伏波真的不明白,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乐趣呢。想来想去,自然一如那个被抛在马厩的幼儿一样,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走在这世间。
倘若是那样的话,还不如不走了罢!
这当然是一种负气的想法,只感觉自己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开,心中的恐惧并不是一件容易负担的事情。没有失去过亲人的人,无法理解这样的忧虑。尤其就赵伏波来说,他最亲爱的已经失去了两个,倘若再失去了舒钰儿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了。
“不然这样吧老师,事情就如同您所说的那样,不过最后在费莱凯岛上或者干脆就在黄沙城练兵。您知道,在那儿的话,有些什么事情也好照应!”
马丁听到赵伏波这样说,他心中当然明白赵伏波的意思,只好轻轻点了点头。
第168章 露骨的女人
这是一只大大的扳指,只是它此刻并没有戴在主人的手指上。反而它被人拿着,沿着女人的红唇慢慢向下运动。
“这嘴角上的该叫美人痣吧……唔我怎么看不像呢,这像美女蛇的……便便呢……”
男人不厚道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