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61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那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与他那个时代的人相比,一点也不笨。虽然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不能展开更加科学的研究、探索,也不可能生产出更多的机器设计以及武器。但随着各地学者的增加,这里的探索总算是有条不紊的开展。
这是马丁最为满意的地方,他并不认为凭借着新式武器装备就能够让整个民族得到振兴,但开始了科技的探索,才是一个民族真正振兴的时候。
因此到了夜间,在“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往往是他与这里的其他学者们聊天、交流的时候。
“嗯,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飞机才能真正飞上天空!”
说话的是疯子伊瓦,此刻他的生活是舒适的。当然大概是要除地马丁给他配备的,照顾他生活、起居的人催他吃饭、洗澡除外。艾奇逊医生此刻也在这儿展开了他的医学研究生涯,尤其让他感觉满意的是,赵伏波已经传回来消息,他的妹妹维罗尼卡正在来这里的途中。甚至他已经想到,妹妹来到这儿的话,一定会为了这里所有的一切而疯狂的。
从“华夏帝国科学院”顶层的,供学者们休闲的地方向外望去,整个华夏城就像是一个有着生命的城市那样。一栋栋高楼上,由风车提供的液体压力形成的升降机,正在把人们送到他们在高层建筑的家里去。虽然这些建筑因为是水泥预制构件方式拼装生产而略显单调,但建设速度无遗是世界上建造最快的建筑。
明亮的灯光出现在那些玻璃窗上,窗帘上显示出来人影。街道上明亮的街灯下,自行车、马车就像是阳光下的小溪那样,闪动着点点星光,在一刻不停的流着。华夏城,作为这个世界唯一的明珠,它有着最多的人种,也有着最为公平、严厉的法律制度。无论来自于遥远的东方,西方不是附近的非洲、阿拉伯,无论任何人都会沉浸在这充满了活力的城市里。
“飞机上天?”
马丁想到疯子伊瓦的疯狂想法,就不禁要摇摇头。这个家伙看到火箭弹之后,居然找马丁商量,是不是可以用火箭把他和他的已经在风洞里完成了实验的飞机送上天。马丁当然知道这是荒谬的想法,毕竟元朝的时候一个万户就曾经有过这个想法,只不过在当时它使用的是风筝,想来结果并不会太美妙。
那么现在,使用黑火药助推的滑翔机能不能上天呢?当然是不可以的,毕竟仅仅一个火箭推力的稳定性,就不知道要研究多少年才能成功。显然疯子伊瓦的想法,因为见识以及科学基础的问题,这一次真提疯想了。不过马丁也知道,直接否定这家伙的想法,搞不好他会背着人悄悄试验的。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指条路出来,让他慢慢试去吧。
“唔,我想这个想法是可行的,但有一个问题,火药助推相当不平稳,那么就会影响飞机的飞行效能。因此我看你还是先在风洞里试验成功再说上天的话吧!”
疯子伊瓦知道“华夏帝国科学院”里,马丁说的话是算数的,自然也不敢和他硬抗,保好又说出一个条件。
“好吧,我答应你,不过倘若我在风洞里能够实验成功的话,那么你就不要再阻止我了!”
“当然,你要是在风洞里能实验成功,我自然不会拦着你的。但前提是要有救生伞,这样你要是上了天出,万一出了问题还能活下来,你可是咱们科学院里的宝贝呢!”
马丁说话的时候,语气里虽然带着调侃。但在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因为疯子伊瓦实在是一个相当疯狂的家伙,而且对于任何自然科学又或者说机械之类的事情,都有着疯狂的喜好。
听到马丁的话,疯子伊瓦带着些怡然自得的模样。只不过看起来他是不打算在这里在呆了,而是极有信心的打算去用火箭,把他制造的那架使用木骨架与绸子蒙皮的飞机送上天空。至于说将来这东西会用来运输还是用来打仗,那对他他疯狂的脑袋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够制造出来,对他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好吧好吧,我就是个宝贝,不过呢我现在要去忙了,我可不像你们这么清闲!”
面对茶几上摆着的酒水、小吃、水果,他这丝毫没有生活情趣的人是不懂得享受的。在得到了马丁允许之后,他打算回自己的试验场地去,对他来说那儿的药品、机械以及自己那些苦不堪言的学生们,显然比起这里在坐的人更加吸引他。
马丁当然不相信火箭能够把那个使用目材与绸布、钢丝制作的飞机送上天空,只不过看着疯子伊瓦的背影时,他想到了即将回来的赵伏波。与疯子伊瓦不同,马丁还必须要考虑华夏岛的发展,以及他的学生对于未来的把握。
“伏波就要回来了,只是不知道他会武装哪一支部队。想来大约欧洲军团总是合适的。一来人数不太多,而且现存的武器也将就够用了。只是他要是允许向蒙古人出售火器的话,那么在未来与对方开战的时候,会不会造成什么重大的影响呢?”
第141章 我看不一定
就在赵伏波回到了达米埃塔城的同时,在钦察汗国的亲王之间,也在争论是与华夏是否采取一种比较平和的态度。而在这其中,几个亲王的利益以及各个势力不同的要求。
“也许我们不该和他发生冲突,你们得知道他敢卖给我们火器,就不怕我们用。倘若他连这样恢复的火器都不在乎的话,那只能说明他有更好的东西。我恐怕……”
蒙哥大将军并不想与赵伏波为敌,虽然赵家是大宋的赵家,但已经拥有了罗斯以及中亚正打算向西亚、东欧拓展势力的他认为,与赵伏波为敌是不当的,最少就现在来说是不合适的。
试想赵伏波可以打败十几万十字军的话,那么他军队的力量绝对是不可被小看的。虽然蒙古军队就算没有诸如“城城炮”或者“轮回炮”之类的热兵器,他们也能够对付那十来万的十字军。虽然他们的重骑兵很厉害,这一点不容否认。但他们打野战以及机动作战的能力,比起蒙古军来说就相当差了。
游牧民族出身的蒙古军队,作战方法是飘乎而又诡异的。虽然可以肯定,与十字军的骑士们正面对抗未必能够胜利,但辅之以骑射,并使用骑兵在对方阵形散乱时进行侧袭的战术,蒙古军队在对付欧洲的骑士时,依然无往而不利。
当然,在马丁到来,并改变了历史进程之后,那已经是老皇历了。倘若蒙古军队面对的是法兰西皇帝又或者说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装备了包括火枪、“地狱使者野炮”、“轮回臼炮”的得到全套“基本型出口火器”的新式军队,那么毫无疑问必败无疑。
毕竟射程3ooo与15oo米的火炮存在时,什么样的骑射都不过是找死。尤其面对火枪横队的时候,没有压制火力的骑兵冲锋同样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毕竟武器已经升级换代,那么战争的方式就必然要产生变化。这倒是一件毫无疑问的事情。
“大将军,虽然您说的话非常有道理,只是大宋呢,如果我们不与赵家为敌的话,那大宋会不会与我们为敌呢?”
说话的是忽必烈亲王,他掌管的区域恰恰是“漠南”,也恰恰就是大宋的北部边境。甚至他还在打算在此次这里用兵结束之后,可以使用新式的武器,再度进攻大宋。
倘若说到蒙古帝国的架构的话,他们这时候还没有能力进行一个真正国家的建设。毕竟他们始终无法脱离游牧民族的,那种劫掠以及以战养战的手段。这也就注定了,他们必然会失败。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攻,游牧民族的这种作战方式,受到高科技武器的屠戮,那不过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而已。可就这时南宋的科技发展水平,远远无法对抗蒙古民族的,带有强烈游牧特征的战法。其实整个世界对于这种作战方法都难以克制,甚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中国明末之后。
蒙哥大将军看了一眼自己的兄弟忽必烈亲王,他摇了摇头,用下巴示意了一下前面桌子上的武器。那是一枝由华夏岛打造的,使用青铜枪管的火枪。在它旁边还有一枝短筒的火枪,再过去是拉发式的手雷。倘若说到探路的伯雅鲁罕、敦侃与孛儿只斤阿速台带回的关于武器的消息里,还有就是让蒙古人担心的“飞燕3型弩炮”。
6oo米的射程,已经超过了这个时代里所有投向式兵器的射程。尤其在配备了拉发式的引信之后,虽然不如华夏军队使用的撞击引信,但相对来说却可以比较准确的控制弹着点。这比之师志冬盗版出来的“霹雳炮”,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尤其狡猾的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在给充当使者的伯雅鲁罕、郭侃与孛儿只斤阿速台演示的时候,使用的是纯粹的华夏军队的炮弹。tnt装药炮弹的威力,比起黑火药不知道要大多少倍,自然给伯雅鲁罕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尤其得到了第一手汇报资料的蒙哥大将军与赛因汗拔都、亲王旭烈兀,对于他们的描述之中,关于费莱凯岛上这些武器的印象就更加深刻。
曾几何时,他们把赵伏波视做眼中钉肉中刺,第一个转变来自于通过阿米娜得到了来自费莱凯岛的商品。那时他们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制造出那么精美的产品。虽然这时的蒙古帝国已经侵占了不少的地方,但那些精美的商品他们从来没有见过。
至于基本的三种武器,对他们来说那是相当不错的东西。最少使用大马士革钢锋刃的武器,比起他们的蒙古弯刀那是好太多了。而且在这一次的交战之中,他们发现羽林铠系列铠甲、以及华夏出产的武器,对付传统的阿拉伯军队,那实在是一种相当轻松的情形。
在短时间里,他们占领了大片阿拉伯人的土地。可当派出的伯雅鲁罕带回的,新式火器的消息之后,几个人都震惊了。尤其是那长短的火铳以及手榴弹,更让他们担起心来。倘若面对这样装备的军队,该如何对付呢。这也是几人都对赵伏波的势力,起了担忧的原因。
但问题在于,此刻入侵阿拉伯帝国的他们,则担心在阿拉伯区域,会不会产生与赵伏波的强烈对抗。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肯定就要面临那些强力武器的攻击。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赵伏波肯销售的武器,绝对不是他手中最好的武器,那么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武器,就令人不能不担忧了。
亲王忽必烈可不像他们这样了解情况,而且他放不下的,始终是大宋那人口巨大,出产丰富的国家。因此在今天谈及是否与赵伏波为敌的时候,他的意见是坚持要打下去的。而他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除过师志冬“发明”的火器之外,他还想到了另外一路人马,那就是此刻盘据在勃撒罗的赵旭!
“我看不一定!”
第142章 没有王八气
“那依你的意思呢?”
蒙哥大将军面对亲王忽必烈的反对,不由的皱了下眉。按说他才来这儿没有多久,定然不知道这边的情况。只是看他的模样,他可没有闲着呢。不然的话,他为何会如此说呢。因此蒙哥大将军反问了一句,想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大将军自然比愚弟要英明的多,试想赵氏兄弟之中,还有一个大的,可与我们合作过。说起来比起那个二郎伏波,那是要好打交道的多了!或者我们该舍了二郎,虽然他的武器犀利,只是听说那个赵旭也知道火器的制法,想来也不会比那个二郎差到哪里去!”
一席话,说的蒙哥大将军以及赛因汗拔都、亲王旭烈兀全都不再说话。就赛因汗拔都而言,师志冬曾经在赵旭那里呆过。虽然师志冬喜欢把事情搞得神神秘秘,但他多少也听说了一些。
如果按他猜测的话,赵旭那里的火器,应该比师志冬知道的强不到哪儿去。虽然他凭借火器的威力,就夺了勃撒罗。也算是有些本事,毕竟勃撒罗乃一个行省之都,其防御力量绝对是不容小看的。此刻的蒙古诸军,之所以在阿拉伯帝国这里无往不胜,原因不过是因为阿拉伯帝国的总督与苏丹们,一个个心怀叵测,往往相互之间见死不救。
呵呵,这种情形不知道会让大家想到什么,事实上内斗的久了,就会希望假侵略者之手,毁灭自己的敌人。至于自己将来也会毁于侵略者之手,那不是还要往后排排么!大宋朝的大臣、军官是如此,大明朝的大臣、军官们是如此,大清朝大臣军官们同样是如此。
国家与他个人有个屁的关系,自己的荷包地位才是真的。什么国将不国、民将不民,在他们心中不过是扯蛋而已?那么一次次的屠戮、掠夺,难道这就是东方人的宿命么?真要国破家亡了,谁人的尊严得以保持呢?
没有民族主义、没有爱国主义、没有严刑酷法,那么东方将来永远也不会是东方人的东方!
“唉,忽必烈,我想说一句,那个赵旭不是一个可交之人。他原本给我们萨莱城供应商品和武器,只一转脸就什么也不是了。倒是那个二郎伏波,虽然难说话些,但说起话一是一、二是二,倒是可以相与的人物!”
说到“人物”二字的时候,亲王忽必烈不由一阵冷笑。看了看几位亲王,似乎心中有什么话要说的,只是不便出口而已。这时的蒙古亲王之间,那种草原上坦荡荡的胸怀尤在,不似当时繁荣王朝中的大臣、武将,总督、苏丹又或者说国王、公爵们,早已经习惯了所谓的谋略、手段。
之所以蒙古人当时能够大杀四方,大约与他们不会见死不救且又落井下石的作风有着相当的关系。最少当年的蒙哥大将军、亲王旭烈兀不会杀掉郭侃,虽然这一次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下了药,但他们总还是有那种草原上男儿的心胸。关于郭侃被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下药的事,咱们后面再说。
“他倒是值得相交么,倘若他真的有冲天之志,恐怕早就该去除身边之异己,不然的话此刻能够沦落到连妻子都无法保护的状况之下么?”
亲王忽必烈说的话是现实,毕竟去了黄沙城的人蒙古人不止伯雅鲁罕、孛儿只斤阿速台与郭侃三人。想来亲王忽必烈想知道点消息的话,那是易如反掌的。不过此刻他的话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打听的那个人地位并不高,不然话如何不知道伯雅鲁罕、孛儿只斤阿速台、郭侃他们知道的一些更加隐密的事情呢。
这又是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聪明的一点,她带三人去参观真正的武器——“飞燕3型弩炮”的时候,就仅仅只带他们三个人去。理由是他们三人才是阿米娜的朋友,也才是她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会给面子的人。至于其他的从人所见,不过是黄沙城城防的一些东西。纵使让他们看到“飞燕3型弩炮”,没人给他们演示,他们也不会懂得那东西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看看其他三个亲王似乎不大同意自己的意思,亲王忽必烈决定最后再说一句,因为那个赵伏波在他来看,并不是一个成王成候的英雄,如果按照马丁来的那个时代所说的话就是,赵伏波缺乏“王八之气”。即心不够狠辣、歹毒,也嫌不够无情。
这显然是忽必烈受了宋人一些极端愚昧的影响,就好比赵伏波对付欧洲人的时候,他需要对自己手下的人狠辣、歹毒、无情吗?那是技术水平相当之时,才有可能谈到的所谓手腕、谋略的原因。当一个核文明面对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野蛮人部落,需要手腕与谋略吗?
看看印地安人的遭遇吧?看看北美的发展吧!什么狗屁公正、正义又或者说放到全人类高度去考虑的事情?别说这么多屁话,看看真正的现实是什么模样的吧!
“那个二郎伏波,对大宋之地深具野心。倘若我们与他合作,必失去大宋那锦绣江山。与那里,这黑衣大食可算个什么呢?难道那个巴格达哈里发木斯塔辛的巴格达还能比临安城里更富饶吗?”
这话说的倒了的确是有道理的,倘若去与2亿人创造的财富相比,恐怕黑衣大食就好像是乞丐拿到讨到的几个钢板炫富一样。与临安比,巴格达的财富,实在是有着数量级别的差距的。毕竟2亿人创造财富的能力,比起多数人还在游牧的阿拉伯帝国,创造财富的能力自然是极为不同的。
“照这么说,也还是有些道理,为了这漫漫黄沙之地,失去了大宋那富甲天下的地方,实在是有些划不着的!”
蒙哥大将军的话一出口,倒是让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吃了一惊。因为这可不是他们商谈这件事之前,曾经商量好的策略呢!
第143章 到底选择谁
蒙哥大将军的转而赞同,这让亲王忽必烈心中有些担忧。他看看蒙哥大将军的脸色,担心自己说的是不是太多,太明了。这会不会引起蒙哥大将军的不高兴,毕竟现在蒙古诸王之中,他成为“诸王之王”的可能性最大。倘若惹恼了蒙哥大将军,是不是有些划不着呢。
尤其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两人惊异的神色,大概是说明蒙哥大将军偏离了他们事先说好的计划,不然的话他们会露出这样的神色。心中一警之下,亲王忽必烈说话的时候,就加了十分小心。
“大将军,您想的也许更有道理,毕竟那个赵旭做什么事情都先要看看那个二郎伏波的脸色,所以……”
他这一拐弯,让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又都把目光转向蒙哥大将军。蒙哥大将军这时没有说话,他却在回想女儿、儿子以及郭侃前往黄沙城之行的结果。
“父亲,黄沙之中有精兵一支,俱以羽林铠、滑轮弓与斩将刀为兵,只是他们有弩炮若干可以及远,一但施放之时声及十里,一里之内人马俱飞火烟灭!而且如同下雨一般,竟是连绵不断,其声势颇为惊人!”
有的人说过,中国的古书里记载那些火炮的威力之时,往往含混其中,相对于欧洲的记载,缺乏准确的数据可言。而事实上在于,无论大明还是大清,整个国家把南宋被扭曲过的儒家学说抬到了最高。终明、清两朝,没有真正的精通器物之学的人,就算有一两个仿佛疯子伊瓦一样的人,也被冠以喜欢“奇技滛巧”,而偏离道学最终为社会所不容。
而所谓的程朱理学,最终的结果不过是维护了社会表面的平静,尤其是朝廷之中的平静,最终却被层出不穷的民乱、倭寇以及外族的入侵而攻灭。使人不能不扼腕空叹的是,那些个时代无一不是中华富甲天下,且又繁荣一时的时代。最终被愚蠢的官员们断送了科技的发展,使整个民族沦落入被劫掠、奴役的浩劫之中。
相对于孛儿只斤阿速台的报告,郭侃所报的就又要多一些。只可惜孛儿只斤阿速台看到魏臻下的药之后,却不能不告诉他父亲,郭侃与那儿一个宋人惺惺相惜。
“父亲,郭千户与其交往甚频,时常饮酒对枪,倒是相合的很!”
对于宋人,蒙古人天生有一种警惕。那个庞大而又人口众多的国家,一旦觉醒之时,往往是非常容易使人害怕的。想当年鼎盛一时的大金,如果不是常年与大宋的交战使其国力受损过甚,恐怕当年的蒙古也不会有机可趁。所以说蒙古人对于宋人不喜欢之中,隐隐带着一些对其灿烂文明的恐惧在里面。
只是那文明虽然灿烂,虽然精美、富裕到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这仅仅只说明华夏人创造财富的能力是第一位的,但这些精美的财富往往因为缺乏保护,而使华夏民族成为了被掠夺、被侮辱的原因。
“有这回事!”
蒙哥大将军说这句话时,眼角稍稍向女儿伯雅鲁罕斜了一眼。他倒是很清楚女儿的心思,可可惜作为一个大将军他不得不关注全局的发展。有的时候,所谓的儿女情肠对他来说,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呃,那个……那个魏……魏骠骑只是……只是因为他……郭侃,就是郭侃会宋人的大枪,那个魏骠骑也是个好的,所以才时时找他比试。女儿每次都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倒也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
女儿对郭侃卫顾的心,在蒙哥大将军的目光下一览无余。看到女儿伯雅鲁罕的模样,蒙哥大将军在心中悄悄叹了口气。想要在乱世之中成为一世的英雄,却不得不做些不喜欢的事情。这其实是一种无奈,在实力相差不远的时候,手腕与阴谋就无处不在。
“嗯,我知道了,放心吧,一个勇士不会因为猜忌受到伤害!”
听到父亲的话,伯雅鲁罕才算放下心来。只不过借着低头的机会,瞪了孛儿只斤阿速台一眼。不明白他为何要把这么小的事情告诉父亲。
此刻蒙哥大将军回味着儿子与女儿的话,也算是对黄沙城的实力略有了解。仅只那射程达到1里(5oo米)开外的弩炮,就已经足以让蒙哥大将军吃惊了。尤其连绵不断的射击,更让蒙哥大将军感觉到担心。虽然“霹雳炮”的威力相当不错,但想起来与那可以连射的弩炮相比,却是多有不如。
想到这儿,他停下思索,转过脸来面向亲王忽必烈。
“王弟之话颇有道理,只是你看这些火器,哪一样我们能轻易的对付得了。且不说他将来回到大宋,只说眼前倘若他给黑衣大食诸国卖出,只这最简单的手掷震天雷,便已经是件要人命的东西。更别说这迅发火枪,却也让人难以应付的!”
听到蒙哥大将军如此说,亲王忽必烈即不再硬辩下去。他却拿眼睛去看赛因汗拔都,毕竟倘若他们向黄沙城采购军火的话,只怕那师志冬却是没有什么用了。搞不好还会被搬掉脑袋,那自己是不是有机会把他收入麾下呢?而且赛因汗拔都要是放弃了自己“钦察炮军”的统帅,只怕就有些失势了吧。
说到根本,亲王忽必烈的心没有放在这里,他的心却是放在大宋的。比起这千里之地全都是没有人类的沙漠相比,大宋那锦绣山河,却才是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地方。
“即是大将军如此说来,弟便再没有其他的想法!”
蒙哥大将军转首看看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知道事先商量过的他们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不过唯一的问题却是,赛因汗拔都是否愿意为了黄沙城的火器而放弃自己“钦察炮军”的统帅呢?
赛因汗拔都看大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耸耸肩事实上当他知道了师志冬与其他人合谋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放弃了他!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还是亲王忽必烈,给了师志冬一线生机。
第144章 救救他小命
“叫我去,会不会是又打算封赏我呢……?”
在前往赛因汗拔都的大帐之中时,师志冬的眼皮跳个不停。虽然他一向不大相信这件事,但心中总是感觉不大妥当。此刻他在赛因汗拔都的军营之中,处于颇为重要的地位。
在进攻之中,骑兵清扫了敌方的机动兵力之后,他的5ooo“钦察炮军”就会出现在敌方城下,连串炮火的打击下,往往对方就会轻易投降。短短时日之中,已经有有续1o余城轻易而下。现在回想起来,1oo台“霹雳炮”投出的弹药一起爆炸的时候,那是何种样的威势,几乎只要一次齐射,城内的守军就会开城投降。
越是如此,师志冬越是感觉到自己的前程似锦。赛因汗拔都也时常当着众将,以及诸位大臣夸奖他。然而他却完全没有想到,对于他这样希望在蒙古诸王之中“左右逢源”的人,却最为几位亲王讨厌。毕竟这与蒙古汉子的那种肝胆相照,是差得太远了。让蒙古人感觉到,他这个人实在是非常不可靠的。
虽然在师志冬的“钦察炮军”初现锋芒之际,几个亲王对他无不刮目相看,只是他随后货卖几家的打算,又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诚意。也恰是因为这件事,因此才会被几位蒙古亲王所抛弃。大约唯一只有看上了大宋锦绣江山的亲王忽必烈,才会真正不顾忌他的“左右逢源”,毕竟倘若赵伏波回到大宋去,最先要与之对抗的却是他的手下。
亲王忽必烈远远的看着步向大帐的师志冬,他向自己身边的谋士侧转过脸去,轻轻的来了一句。
“仲谦,你看此人可救之乎?”
张文谦此人号称紫金山派的学者,曾经与郭守敬一起对制定《授时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只可惜,他作了亲王忽必烈的幕僚,并在随后于元入仕。事实上来说,这算是汉j中的一类,然而却是情有可原的一类。毕竟如果不论及当时大宋王朝的失误,恐怕也说不到汉j这个词去。
就如同本书开篇不久就说过,宋高宗是个只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sb皇帝。他在j佞秦桧的阴谋之中,杀掉了岳飞也就此杀掉了忠诚之心。在当时的大宋就一个问题,如此糊涂混蛋的皇族,到底值不值得保呢?这也就是随后在面对蒙古人的进攻之时,没有忠勇之民、没有忠贞之臣的根本原因。
民之于国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就仿佛男女之情爱一样,倘若不相恋的话,哪里来的爱呢?
法之不存,则国之必灭,族之无威,则他人恒辱之!
也许有人说这是“民族主义”,但事实上民族主义却是国家主义又或者其他任何主义的基础。你中国这样的国家,没有民族主义,谈个狗屁国家主义!倘若一个人连他的家人、他的族人尚且不爱话,他会真正去爱谁呢?就好像一个太监对某美女说,“我爱你”,什么狗屁,拿什么爱啊?
张文谦是邢州沙河人,与刘秉忠、张易、王恂、郭守敬合称为“邢州五杰”。只可惜此刻都已经随着北宋的灭亡,而沦于蒙古人的手中,自然“邢州五杰”也就与大宋朝无缘了。就好比某个时代,大家都会说,我们爱国,但我们不爱xxx
还是那然话,只知道对外软弱,而对内强压的政策,必然让整个国家失去凝聚力。无论再富有的国家,当失去了凝聚力之后,那么将什么也不是。历史早已经用事实论证过这件事,无论大宋、大明、大清,无不富甲天下,在抵抗入侵的时候,又无不未战先溃。
倘若总结一句,却是个“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话而已!
依然留着大宋式三络长髯的张文谦微微一笑,悄悄反问一句。
“王爷,如此一个小人,却是救之何益的呢?”
亲王忽必烈知道,张文谦看不上师志冬的人品。就在当时打算用自己的女儿月烈换来师志冬时,张文谦就曾经反对过。一句话“三姓家奴”尚中忠否,只可惜亲王忽必烈却是因为“钦察炮军”之故,而颇为看重,此次又要他来救命,因此他倒是来这么一句。
不能不说,亲王忽必烈有着一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能够纳人之言,而又允许手下畅言不罪。恰是因为这个特点,他倒是更加具有“王八之气”。历史也是如此证明的,然而在这个时空里,他永远也没有机会再摇身一抖,把“王八之气”放出来。毕竟面对tnt装药的炮弹,什么“之气”全都没用,唯一可以对抗的,就是科技。
因此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之中国,没有全世界最好的商人并不是问题,但倘若政府没有设法培养、重用全世界最好的学者,那不但是愚蠢的,而且必然要再度倒下去的。
“仲谦(张文谦字仲谦)哪,虽然他有诸多不是,只是他去是知道那轮回炮以及其他火器的造法的。倘若我们一样去买的话,虽然强得一时,却终究无法强得一世的。仲谦,想你大才却看不透此事么?”
张文谦捋着自己的胡子,微微笑着点头。眼前只是亲王的忽必烈在这件事上却让他最是满意,识人、用人都是忽必烈亲王的长处。就他来看,有了这样的长处,即可夺了天下成为一世的雄主。只是此刻做事却是要小心翼翼,不可锋芒毕露才是。
“王爷,其实救他的小命也不难,只消来他个李代桃僵。想来作为一个万户候,当不至于在军中就杀。此时大战方酣,定找个因头要他的军权。想来随后会假托山贼杀之于野也就罢了,王爷要救此人性命,却是要在有另外一股山贼,事情还需要巧妙些才好,不然……”
说到不然的时候,张文谦不过是拈须而笑,但他的目光却远远的看向中军之帐。其余的话不必说了,倘若忽必烈连这都想不明白,那也就不必保他了!
第145章 被人抛弃了
看着赛因汗拔都,跪在那里的师志冬心里突突直跳。他有一种担心,担心的是自己一手托几家的事情被几位亲王知道,而且还担心被他们知道之后会不会用些什么手段除去自己呢?
“这可能么,难道就是因为我与亲王忽必烈暗通款曲么?如果没有了我的话,钦察炮军却又如何呢?我想不会是要除掉我吧?”
来到赛因汗拔都的大帐时,师志冬放下了心。因为赛因汗拔都桌子上没有什么酒杯,不可能玩什么“摔杯为号”。而且大帐四周也没有什么异动。因此他放心的进到钦察军的中军帐中,只是当他跪倒行礼之后,赛因汗拔都的话却让他的心里忽的变成了一片冰凉。
“即是如此,你便交卸了差事回去训练新军。志冬啊,这一次出征你的功劳是极大的,回去之后好好把其他火器搞出来,我等着你给大汗我报好消息呢!”
赛因汗拔都说话的时候,不温不火让人一点怀疑都不能起。可恰恰就是这个模样,让师志冬心中感觉到一阵担心。他跪在那里,向赛因汗拔都陈情。要知道这个年代里无兵之将却是最为可怜的,因此师志冬一点也不想离开战场。
“大汗,眼睛炮军作战手法才刚刚有了眉目,那等新火器我却已经打算画出图样试着打造。却好拿这里的敌军来试试,倘若侥幸成功的话,便可于军前大用起来……”
师志冬给赛因汗拔都说话的时候,带着一些惶恐的模样。他心中知道这是剥夺自己军权的举动,他师志冬如何不明白这里面的事,此刻他只想尽力挽回。虽然说亲王忽必烈给了他金刀,但此刻要自己回去,只怕搞不好是要丢掉性命的。
赛因汗拔都看了师志冬脸上的惶恐,心中对其人其事只是大摇其头。尤其此刻蒙哥大将军却是已经从黄沙城搞来的火器,看起来是只比那些“霹雳炮”要强。这蒙古的炮军虽然不再是自家独有,但总算有了更好的,那么师志冬的利用价值也就到了尽头。
“志冬,不必做此小儿女之态,回去再训一支炮军,而且重要的是把新式火器做出来才更加重要。所以不必再说了,回去整备行装,不必来辞行了!”
听到赛因汗拔都的话,看着他不打算与自己再深谈的模样,师志冬心中感觉到一阵的冰冷。他知道赛因汗拔都已经抛弃了自己,这钦察法国恐怕将不会再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身上的金刀,却也让他想出一些门道来。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我得到了亲王忽必烈的金刀,这样更好,倘若被他们知道了的话,难免不被他们杀了去。如今既然已经不被他们信任,有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难不成我还非要呆在这儿吗?”
想到这儿,师志冬也就不再彷徨,反而心中定下计来,却是不打算再回到萨莱城去。甚至那儿家积攒的金银也就不打算要了,相信交还烦忧了亲王忽必烈的女婿,金银财宝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可恨潘建安这个混蛋,如果不是他的话,只怕还不会被别人知道我与亲王忽必烈有了关系,唉,今后……”
想到今后,师志冬只觉这天下人之间,再没有一个可信之人。自己倒是再也不必管他人死活,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罢!想到这儿,他心底里却一阵没由来的轻松。
离开赛因汗拔都的大帐之后,师志冬却没有向自己的营帐走去。只是先分别往蒙哥大将军、亲王旭烈兀以及亲王忽必烈那儿去辞了个行。虽然先去了蒙哥大将军以及亲王旭烈兀那儿,事实上重要的只是最后辞行的大帐。虽然入侵黑衣大食的大军里有专门的中军大帐,但那不过是战时才会由四个亲王一起坐镇的地方,平时他们都在各自的营中。
“王爷,末将因被大汗分派回去训练新军,不能在随侍王爷左右因此特来辞行!”
亲王忽必烈脸上没有更多的表情,似乎眼前这个不是自己选定的什么金刀附马,而是什么不相干的人。面对师志冬的时候,就只说些不相干的闲话。
“唔,既然王兄要你回去,自然是要大用起的,只是不知师候回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