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243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43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再这么伤亡下去,那么唯一真正受到损失的是英格兰。尤其倘若儿子的话没有错,那么在将来他们还要受到那个东方来的皇帝的报复。

  至于说他们的本领,这几天约翰王亨利三世也看得非常清楚。他们绝对不是好对付的人,只看看城内如此强悍的武力,就能够想象那个东方皇帝的武力是个什么模样。那么现在就牵扯了一个问题,这场仗还值得打下去吗?

  第41章 那是个陷阱

  约翰王亨利三世心中有些赞同眼前的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的说法,眼前的战争有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但他可不能轻易把这件事表达在脸上。虽然如此,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的意思,不妨多听听也好。

  “公爵阁下,您这样认为吗?说说吧,如果真的情形如此糟糕的话,你打算怎么办呢?”

  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耸耸肩,没有说出什么,大概这也是他来找约翰王亨利三世的用意。摆明了眼睛教皇宠幸的是那个亨利七世,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因为最初的狂妄,此刻已经失去了他几乎全部的步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进攻的除过英格兰的步兵之外,“都灵城”这个方向上已经没有什么更多的部队。

  “公爵阁下,看起来我们大家得想想办法不是吗!”

  约翰王亨利三世有点生气,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这个家伙一点办法都没想出来,居然就来找自己,难道不成自己还有什么办法吗?此刻约翰王亨利三世的感觉,有点骑虎难下。心中实际已经颇为后悔不该来参加这一次远征,但苦于没有借口离开这儿。

  倘若说,英诺森四世教皇的手下都如同自己的手下那样奋勇进攻的话,那么这件事还另当别论。但战场上,最少就这一面城墙下的进攻,还不是自己的英格兰兵在拼死进攻么!约翰王亨利三世心想,自己恐怕得想个什么办法,把这件事拖下去。等到别处的援军到了,自己的手下也可以减少伤亡。

  “公爵阁下,您提到的事情真的是再正确也没有的了,我有一个想法,也许您伐木头慢些的话,我们这里攻城也会慢些,这样……!”

  “这个笨蛋!”

  假意答应下来的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望着约翰王亨利三世狠狠的啐了一口。他来这儿的目的是,要得到德意志王国国王的位置。而这个目标就让他,只能在打败了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皇帝之后才能够得到。可眼下,照这样围攻下去,就算打败了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他自己也没有丝毫功劳,那么也就无法得到任何的奖赏。

  他的打算是想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商量,大家一起撤退,让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皇帝率军离开防御坚固的都灵城,也以那才是打败他们的唯一手段。可显然约翰王亨利三世并没有那么聪明,他想不到这个办法。

  恰就在他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突然营地里传来报警的声音。号角、铜鼓还有大声的叫喊,使整个营地之中立即就变成了混乱。仰起头就看得到,天空里一枝枝带着火焰的箭飞进营地。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一惊,立即就钻到附近一座大车的底下。

  来袭击的是谁,他知道的十分清楚。那是康拉德四世皇帝陛下率领的军队,在“都灵攻防战”里他们是负责在城外进行袭扰的军队,几乎每天深夜,他们都会上演这么一出。只不过前几天都是在袭扰他的手下,只是不知道怎么今天想起到这儿捣乱了。

  在营地之外不远的地方,几个火堆在地下燃烧着。有人还在不断的给它添柴,让火焰变得更加旺盛起来。一群群骑兵排着队飞一般的掠过火堆附近,当他们离开的时候,手中滑轮弓上搭着的箭上却已经燃起了火焰。随着他们跑动起来当达到射程之后,立即展弦而射,长箭带着火焰乱糟糟的飞向营地之中。由于火堆有几十个之多,一次射向营中的箭枝也有1oo来枝。

  随着射入火箭的增加,营地之中一些车辆以及帐篷燃烧了起来。受到袭击的大营,显然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士兵们叫喊着跑来跑去,拿着水桶等物前来救火。一些骑兵正在集合起来,显然是打算追出去交战的。

  “这些个蠢货!”

  直到天空里最后一排火箭落地之后,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才从大车下钻出来。这样的袭击只有一小会,而且也就是一千来枝火箭。这样的袭击他已经遇到好几次,只是来袭的时间与方向不同。每次都是几十个火堆,然后火堆两败两侧的轻骑一跃而过,只几秒钟他们就会射完一千枝左右的火箭,然后就会消失在黑暗之中。

  这当然不会给营地造成什么更多的损失,不过就是烧几顶帐篷,毁几辆大车。但重要的是不要去追,因为他们的那个方向上,肯定有些什么软些的地面。那些狡猾的家伙会在地下开一些土坑,或者下一些绊马索。稍一不注意就会上他们的当,然后付出几十甚至上百的伤亡。而且他们还有一些顶可怕的东西,会在骑兵追到的时候发生爆炸。

  对于上万大军的营地当然不算是什么,可是要是天天这么折腾,谁能受得了啊!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感觉,自己已经让那些混蛋折腾的有引动神经衰弱了。

  这时营地的大门打开,大队的骑兵飞快的向那些火堆亮着的地方驰去。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来到营栅边上,向外而张望。那些个火堆依然燃烧的极为旺盛,借着那儿的火光,隐约可以看得到那些追逐出去的骑兵。至于那些袭击的家伙,此刻早已经跑远了。

  就在火堆那儿,几个木桩顶上,摆着一些火药制造的地雷。与其他地雷不同的是,它有着定时的引信。之所以摆在木桩顶上,是为了较好的杀伤力。

  都说仗越打越精,起初康拉德四世只是带着手下用火箭袭击。随后康拉德四世就在袭击的时候,事先挖好一些陷阱,布置一些绊马索。按赵伏波告诉他的,袭扰就是要造成敌军无限的麻烦与不断的损失。最后就用上了这些从河边的补给基地找来的定时地雷。

  这一点也不神奇,不过是一小截香火与火柴组合成的延时引信,按照敌军出动的大约时间引他们进陷阱就好!

  第42章 这是个危机

  不太远的爆炸声中,追逐去的骑兵大队被炸了个人仰马翻。偏偏头次遇袭的人,并不知道不要每个火堆附近都派人。最少就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来说,他的手下晚上受到了袭击,不会直奔火堆去,按追击的士兵说——那就是找死!

  战马的腿会因为那引动小土坑而折断,那些顶缺德的土坑只比马蹄大一点,马儿一脚下去,来不及抽出腿来,惯性就会轻易把马儿的腿折断。至于把人摔个半死的绊马索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倒是木桩上的炸弹,倘若在人群中爆炸,那就会炸倒一大片。

  当然这样的挨揍规模比起赵伏波在米兰之战中,用“飞燕3型弩炮”和“触发式火箭”搞得袭击的规模与效果绝对不相同,只不过结果相似。因为救了半夜火的人,明天打仗肯定精力不集中。

  “唉,真是笨蛋,对付这些家伙实在是麻烦!”

  想着这些的时候,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不禁怀疑,自己来这里远离德意志对付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到底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与他想法相似的还有一个人,只不过这个人比他得到的帮助多的多,因为他有一个聪明的好儿子。

  轰隆隆……夜空里爆炸声会传出老远,约翰王亨利三世侧耳听听,感觉没有什么危险,他这才端详起眼前这个,打着儿子派来信使旗号的家伙。

  “您是……”

  约翰王亨利三世皱眉看着眼前的这个家伙,他不大记得自己手下有这样的一个郡长。虽然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家族也还是有些名声,他们家族是与罗宾汉家族对抗之中,屡屡吃亏而出名的。

  面对爱德华王子的父亲,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表示的恭敬异常。打着英格兰信使的招牌,他没费什么劲就进到了这里。面对约翰王亨利三世审视的目光,他恭敬的说明了自己的来由。

  “陛下,我是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奉爱德华王子的命令,带来了他和路易九世皇帝陛下、华夏帝国皇帝陛下给您的信件。另外卡斯提尔王国费尔南德三世国王,同样给了您一封信!”

  听着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嘴里蹦出来的名字,约翰王亨利三世不禁伸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儿子的信当然没有什么,只是法兰西的路易九世与他可不太对劲,几年前还打过一仗。卡斯提尔王国的国王,那个小年轻他知道,在对付摩尔人的战争里,也算是个英明的国王。至于华夏帝国,他倒没听过,截止目前他只是知道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把自己的女儿艾丽莎公主嫁给了一个来自东方的异教徒皇帝,难道华夏帝国的皇帝就是那个家伙吗?

  带着疑问他展开了一封封的信,爱德华王子简单的述说了他离开家的理由以及经历,当看到爱德华王子用箭射过眼前这个家伙时,他不禁诧异的问了一声。

  “爱德华用箭射中过你?”

  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的表现很有意思,他耸耸肩,完全是一付非常荣幸的表情。

  “呃……是的陛下,当时我在执行公务的时候,手段稍稍激烈以及过分了一点,爱德华王子殿下就在卑职的屁股上用箭小小的训戒了一番。卑职现在把那些错误已经全部改正了,因此重新得到了王子殿下的信任!”

  看着他的模样,约翰王亨利三世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点点头说了一句。

  “哦,真是难为你了!”

  这样的对答让附近的骑士们一个个抽搐着嘴角想笑,只是当着约翰王亨利三世不敢出声就是。接下来看路易九世皇帝的信,这就更让约翰王亨利三世皱眉了。

  “他居然把两个女儿都要嫁给那个异教徒?这……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行了个礼,接着插了一句嘴。

  “陛下,请您述卑职冒昧,那位华夏帝国的皇帝虽然不信上帝,不过他已经征服了摩尔人的格拉纳达王国,据我听说只用了短短的几天而已就打下了格拉纳达王国的都城!”

  这不能不让约翰王亨利三世大为吃惊,他一直以为那个华夏帝国的皇帝来这儿,是打算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勾结起来,征服整个欧洲的。最少就从英诺森四世教皇那儿的说法是这个模样,阿图瓦伯爵与亨利七世,更是把他形容成了当世的恶魔。这也是约翰王亨利三世不得不考虑的一件事,当时他以为那个东方的异教徒皇帝,是来征服整个欧洲的。与他同样想法的,还有教皇军中的其他国王或者公爵们。

  如今听到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的话,这让约翰王亨利三世实在是难以相信。因为如果一个肯打击摩尔人建立的王国人,最少可以说明他绝对不是一个穆斯林。说起来在这个时代里,基督徒矛盾最深、恩怨最重的人大约就是穆斯林了。

  他放下路易九世皇帝的信,拆开了卡斯提尔王国费尔南德三世国王给他的信。当他看完整个信件之后,却表现出一股失魂落魄的模样。因为费尔南德三世国王的信上,把华夏帝国的皇帝赵伏波好好的赞扬了一下,然后说明他自己将亲自率领5万大军与这位华夏帝国的皇帝一起出征,而目标就是正在围攻都灵城的教皇军。理由很简单,就是教皇军正在侵犯一个世俗君主的权利。

  路易九世的信中,虽然没有说法兰西也会出兵,但这件事却已经在约翰王亨利三世的心中考虑过了。无论他出不出兵,从他信上的意思里可以看得出来,他与那个华夏皇帝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回到法国的他很有出兵的可能。到时教皇军即没有法兰西的支持,就只剩下自己一帮人对抗那么强大的军队,还有这都灵城里围着的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军队,那这么场战争还有必要打吗?

  无疑对他、对英格兰这都是一个危机!

  第43章 比儿子还差

  在约翰王亨利三世的眼中,对于英格兰是个危机的原因在于,如果那么多皇帝对儿子交口称赞,而自己在这里执迷不悟,恐怕到时英格兰的皇室之中就不那么稳固了。不过他心中还有一个疑惑,路易九世作为一个基督徒,如何肯把两个女儿一起嫁给那个东方皇帝呢?

  “我真不明白那个法兰西皇帝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不知道那个东方皇帝已经娶了腓特烈二世的女儿吗?郡长阁下,这件事你知道些什么?”

  恭敬待在一旁的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一直没有再出声,只是看着约翰王亨利三世一次次的惊讶。当他自己被问到时,忙恭恭敬敬的回答。

  “是的陛下,他的确是如此做的。其中一个是英格兰的女爵士朱莉安娜,您知道那是罗宾汉爵士的女儿。路易九世皇帝陛下拿她当了女儿,所以……”

  这个消息更是引起了约翰王亨利三世的深思,他刚刚的惊叹是因为路易九世是以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而扬名的,他这样做会让他的名声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他不像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那样,处于与英诺森四世教皇敌对的层面,如果要他破除基督教的某些戒律,那么一定需要极大的利益才有可能。

  而这就是约翰王亨利三世感兴趣的地方,那个华夏帝国的皇帝,能够拿出些什么利益呢?

  要不历史上对于眼前的约翰王亨利三世评价不高,甚至西蒙德蒙德福特伯爵会公然逼迫他签署《大宪章》。他的思考能力实在是有所欠缺,试想路易九世、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都不顾自己的名声,而与那个华夏帝国的皇帝结姻亲,这唯一说明的事情就是,那个华夏帝国一定有些什么特殊的地方。如果联系在“都灵”城遇到的热兵器的攻击,他就应该明白,那是一个无法阻挡的力量。

  正所谓“识实务为俊杰”,此处的实务何指呢?恐怕说的恰恰就是实力、利益、力量这样的对比关系。而在战场上的约翰王亨利三世,居然连这样的对比关系都没有理解出来,显然他的思维能力实在是有所欠缺的。在这件事上,他甚至不如一旁的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更别说那个见风识转舵的西蒙德蒙德福特伯爵了。甚至比起交朋友,他比他儿子爱德华王子的眼光还要差许多。

  “我真没有想到,我们的国王陛下的眼光居然如此之差。最少比起交朋友的本领,比起他儿子还要不如!”

  这就是一直不做声的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心里的想法,最少爱德华王子认的姐姐绮丽尔公主,为他带来了最强力的后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因为这个后盾,爱德华王子得到了西蒙德蒙德福特伯爵,这个英格兰爵士领袖的人人支持。同时可以预见,将来他也会得到卡斯提尔王国国王以及法兰西国王的支持。

  倘若一个姐姐就让他能够得到如此之多的支持,那么将来有了英格兰爵士以及平民们支持的爱德华王子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呢,最少比起他父亲来,他肯定要强得多。关于这一点,倘若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知道将来的历史,那么他就会明白,他猜的一点也没错。

  约翰王亨利三世实在是有些迟钝的,他的眼睛在几封信上转来转去,最后他打开了赵伏波的信件。对于他,赵伏波不认识,而且也没打算认识。只是因为绮丽尔公主的那些兄弟,他不得不写这封信而已。

  “……我原谅您攻打我岳父的举动,不过希望您能够尽快停止这样的行动。同时如果您能够协助我们,最终打败英诺森四世教皇的军队,那么我想在未来您依然会得到所有王国的尊重。同时爱德华王子向我订购5ooo枝火枪,我的未婚妻法兰西的绮丽尔公主告诉我,您是一个睿智的君主,而且您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因此我打算同意这笔交易,现在静候您的回音,希望陛下早做决断!”

  赵伏波的口吻让约翰王亨利三世多少有些不爽,毕竟在欧洲他比法兰西帝国的国王也差不到哪里去。但要纵使所有信件里的提议,都是要他与那个华夏皇帝合作,虽然没有什么威胁的语言在里面,但倘若真如同卡斯提尔王国费尔南德三世国王的说法,那么可能要不了多久,阿尔卑斯山上就会出现一枝敌对的大军。如果真的成为那样的结果,那么毫无疑问,教皇军的结局就很不妙了。

  倘若现在再回想起那个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的话,约翰王亨利三世就感觉很有些意思了。虽然他的思维能力不错,但当国王久了对于利益问题看得还是相当清楚的。而且他也是一个惯于玩弄阴谋的人,虽然不是很高明,但也不算笨。

  “唔,这样吧,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先生,你能够冒险给我带来这些信件,足以证明你的忠诚。请相信我,我不会忘记。现在我会给诸位君主写一副封回信,只是我担心你好不容易来到这儿,就这么回去,会不会感觉到疲惫呢?”

  能够得到约翰王亨利三世的夸奖,这对于一心追求地位的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是满意的,至于多跑两趟对他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他到达撒丁岛替赵伏波捎了封信之后,一路上还是有人照顾以及护送的。

  “当然陛下,为了英格兰尽忠,这是卑职的光荣。请陛下尽管写信,卑职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不然我担心殿下他们已经启程前往巴黎!”

  “嗯,请你稍等片刻!”

  约翰王亨利三世知道,倘若赵伏波他们要赶来这里的话,自然速度要快些。虽然都灵城的城防结实,但如果一直这么拖延下去的话,那么也许这里就危险了。至于他的想法就是,等对方的大军到了,自己再决定也来得及!

  第44章 敌军要来了

  欧洲的事情就要有眉目了,将来有了法兰西皇帝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以及卡斯提尔王国国王的支持,最少欧洲已经占据了一大半。

  尤其是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这时的罗马帝国不但包括意大利,还包括了德意志地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将来无论如何改变,都不是大问题,毕竟那牵扯的是他们的军火供应。无论政府军还是造反的人,没有足够的武力,就没有资格来做事。另外,只要教皇能够合作,可以说欧洲的事情就解决了。赵伏波自己也就可以被腾出来,解决自己家里的那点破事。

  可惜赵伏波还是没有得到来自黄沙城的消息,原因在于当舒钰儿的消息到了亚历山大港,却没有赶得上给赵伏波送给养的船。虽然紧接着就派了一艘战舰,把消息给赵伏波送去,他却还得要最少半个月之后才能拿到。而且赵伏波此刻即将前往巴黎,然后又要前往“都灵”这就导致那封信一直在赵伏波的身后追。

  毕竟故事总是因为巧合而生,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哉,只是谁知这一巧,却是给赵家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大约总是因为赵伏波什么神也不信,因此命运总是要与他对抗的。因为他家里,还有一个不安分的大哥!而赵旭此刻的进展,却要从他占了勃撒罗的头一月说起。

  在勃撒罗的头一个月里,赵旭并没有再扩张。相反一开始,他对勃撒罗其他各城并没有进行更多的攻击与搔扰,反而在哈桑的安排下,与各城继续进行商业来往。民用的产品还是一波波的从勃撒罗运出去,说是赵旭控制了勃撒罗,但对于华夏的商路却是一点影响也没有。

  只是在商业来往的同时,赵旭给各城城主送了信,告诉他们归附的话将来城还是他们的城,只要厘丁纳税其他城内的事情他赵旭不想管。其实这不过是一个,“欲之而必为之辞”的缓兵之计。等收拾了那个勃撒罗的总督巴哈依之后,却再做道理。

  为些赵旭这一月之间,把城中的军队的军队训练的更加精良。原本勃撒罗总督的手下,那些就是精锐的马穆鲁克骑兵,现在把15ooo俘虏打散分配到原本羽林庄的士兵里,倒也让赵旭成就起一支大军。而且,更多的“霹雳炮”与更多的“雨点炮”也都已经装备了他的军队。

  有了这些装备,他第一想做的事情,就是想把对他有敌意的势力吸引到城下来。这却是哈桑给他的出的,那个高挂“缺货”招牌的手段。相信此刻勃撒罗城要是缺了守军,自然那个一直在盯着这儿的勃撒罗总督,就难免不打这里的主意。也只有快些吃掉那家伙的力量,才可以完成整个勃撒罗的统一。

  有了这个计划,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在完成了整个军队的磨合之后,赵旭叫来了他的“龙虎双卫”。此刻贺林与高齐两个,算是他最重要的手下。虽然宫里以及官面上的事情,往往他都扔给了父亲赵无极与香莲,不过军事上的事情,他却是紧紧抓在手中,不让父亲赵无极与香莲碰上一碰。

  当然,此刻住在宫中的香莲,自然也有她需要忙碌的事情。至于赵无极也明白,勃撒罗是儿子的勃撒罗,自己虽然是他的老子,但现在这里做主的人却是他。而且赵旭在他眼中的位置,此刻却已经抬高了许多。毕竟他用打下勃撒罗来证明,一点也不比赵伏波差,这足够让赵无极满意了。因此他也就放手让赵旭去做,心中只盼望他也能打败可能会来的阿拉伯帝国的军队。

  当军队训练完成,赵旭叫来他的“龙虎又卫”。在6楼宽阔的充当了赵旭办公的大厅里,他们见到了此刻勃撒罗的主人——旭爷。

  “参见旭爷,旭爷在上,卑职……”

  旭爷、卑职,瞧这称呼乱的,全然没个体统。这是赵无极心中的想法,只是儿子不愿被人叫总督大人,他也没有办法。倒上眼前的充作“龙虎双卫”的贺齐与高林,两人一般的身量一般的银色铠甲,倒是两个威风凛凛的上将。他们此刻手下各有5ooo骑兵,又配属上1o门雨点炮与1o门“霹雳炮”,手下也有将近55oo人。那里面除过骑兵与炮队之外,还有从黄沙城买来的大车拉辎重的车队。

  此刻却是赵旭安排下面作战计划的时候,就像前面所说,他得要设法勾来原勃撒罗总督巴哈依在城下一举灭之才成,不然的话迟早是心复大患。

  看到参见自己的“龙虎双卫”,赵旭心中显然是极高兴的。手一挥,只叫得声“免”。这又让赵无极不大满意,因为这赵旭对眼前这“龙虎双卫”显然是过分宠爱了些,不符合君主的那种威严之气。只是赵旭不听劝,自然赵无极也无法。

  “两位可知,旭爷我叫你们来有什么事吗?”

  从在正中的椅子上,赵旭身边站着的是那个楼层的光头美女艾达,以及宫里的总管法蒂妮。现在两人在欢娱上,是赵旭离不开的女人。在“龙虎双卫”之中,贺齐是顶聪明的那个。一来他年纪大些,二来比起高林他似乎要懂事许多。

  “旭爷,卑职猜测,怕是旭爷打算收拾外面居心叵测之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卑职愿讨令前往一战!”

  “哈哈哈哈……贺齐,你真是旭爷我肚子里的蛔虫。不过你倒是猜的不错。据探马打探,那个巴哈依不服我们占了勃撒罗,不但领着残军,也从行省诸城的城主那儿弄到了不少的人手,想来也有3万余人。这还不算,据说巴格达方面对于我们此举也有不满,说不定大军指日即到。如若被他们一起来了,只怕这事就不大好办了。”

  赵旭说的一定也没错,此刻勃撒罗行省却是因为附近几股势力虎视眈眈,这里的局势根本就是外松内紧,一场大战却是即将展开。

  第45章 狗屁的理念

  “回旭爷的话,卑职想过这些事情,如果您想现在听的话,请容卑职在山川地理图上一讲!”

  这几股虎视眈眈的力量,对于勃撒罗的人来说,全都了然于胸。就像贺齐与高林这样的,成为赵旭左右手的人,自然更是要常常的思索讨论。赵旭一听,自然是要“爷颜”大悦的。恰好这么久,他也根据哈桑说的话想到了些东西,因此端起茶来,想了一下。

  “嗯,那就好,只要我们大家一心,大事自然可成,两位请到我书房一叙!”

  贺齐高林规规矩矩的站起来,跟随在赵旭身后一起走向他的书房。赵旭的书房等闲是不让人进的,无论师诗又或者说他老爹都不让进。最少他从来没有让人进过,门口经常还有宫侍把门。这让赵无极多少有些不爽,不过想来想去,还是忍住没有出声。

  大约赵旭走了两步,似乎想起来把老爹丢下可能不大得劲,他回过头来。

  “父亲,如果有空的话,请您一起来吧!”

  赵旭的举动引得贺齐看了一眼,说起来贺齐与高林两个不大喜欢赵无极,有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赵旭还高。原因在于,赵旭面对他们两个的时候,时常还有些夸奖的话,而赵无极却一点好脸也没有。当然两人对此事不敢说什么,但心中却已经提高的警惕。

  事实上赵无极有些中了中国文化的毒,总担心自己儿子的威严因为态度和蔼而受损失,总担心手下为了什么事不忠诚。事实上,真正兵法中讲的是军令严明,而不是对于手下天天板着脸,像谁欠了他的钱。其实所谓威信的来源在于实力,与整天板着脸屁大一点的关系都没有。

  就好比一个屁民,真的敢对带甲百万的人不尊重吗?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手腕与权谋的关系,手下将领离心力日渐增强。最终不过造成明末,数亿人口面对不过百万的满清,其抵抗不过是迎风撒糠的根本原因。但大宋皇帝最蠢之处就在于,想要用人、疑人两不误,却轻易的被人用离间计斩了岳飞。这种sb皇帝居然还有人叫屈,真是让人不服都不行啊!

  赵旭并不在意赵无极的想法,就他与香莲的商议的事情就是,手下“龙虎双卫”的军队再强,他们不知道火药的配方,就算知道他们有他赵旭的财雄势大么?他们两人就算加在一起,也不过仅仅只有1oooo人而已,对于本身就有1oooo守城之军,又有新兵营新兵在侧,生产能力充分,物资储备充足,还有什么理由让二人不忠诚呢。

  而且就赵旭所看,两人在最初不跟赵伏波走,现在又成了自己手下的哼哈二将,将来他们有反心,逃出去要面对的是阿拉伯人不敢要赵家的叛逆,逃到赵伏波手下,那里人才济济,哪有他们的出头之日。这是赵旭放心,而且重用且赏赐丰厚的原因。尤其上交赏了贺齐与高林的女人,却也是同床共枕而又同床异梦之人。想造反,只怕他们有了这心,赵旭就第一个知道了。

  赵旭的书房是宽大的,所谓的山川地理图却不是个图,反而是勃撒罗乃至周边的地形之图。只不过贺齐与高林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何人之手,那上面有着明确的商路,不必问了这必然是哈桑的手笔。

  “这个哈桑居然还有这样的本领,真让人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来的。”

  大约读者们也不知道,哈桑为何要帮助赵无极父子呢?只消往下看,大约就明白事件事情的症结之所在了!也就明白哈桑可是赵纬南的人,但他为何要如此做呢?

  这却是赵伏波的父亲赵纬南的意思。趁着他们端庄作战计划的时候,就不能不说说赵伏波的父亲。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遗。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赵纬南帮助赵旭的原因,却是因为他的兄弟。最少他不能就看着自己的兄弟就那样死,面对阿拉伯帝国的大军,如果他不帮想来黄沙城的舒钰儿更不会帮。

  尤其他不好用公公的名义来压制舒钰儿,毕竟此刻她才是赵家的掌家,而且赵伏波的势力原本也早就不用再听他们这些“老人家话”了。可惜,赵纬南终究是读过“礼义廉耻”的人,终于与三娘一样,放不下心中的那份情义。他很清楚,倘若按照舒钰儿,或者赵伏波的意思,如此不听管教的叔叔与叔伯兄长,应该掳去权柄,当个土财那就很够意思了。

  不过赵纬南考虑的更深一层意思在于,将来赵伏波要是回去大宋的话,那么阿拉伯帝国的权利对他而言,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眼睛只要赵无极父亲不敢向黄沙城动手,那么一切都没有问题。他可不知道这样想,却在随后带来了多少的麻烦。

  大约总是宋儒误国,总以为以仁义就可以治得了天下。殊不知这个世界尤其是出了中国的国门之外,实乃一个以实力争先求胜的,血淋淋的世界。没有人会去注意你是不是有仁义道德,打得赢才算真本领。就像是大元朝打了大半个欧洲,完全占领了大宋造成的数亿的杀戮。过一千年也依然得承认,他们是当时的胜利者!

  可是,因为他们的胜利,死去的数亿人该如何算呢?大概没人会替他们喊冤!

  纵观中国的历史,大约就是从不得不睁开眼睛看世界起,统治者就抱定了一个,所谓的仁义道德对外的理念。而这些所谓的狗屁理念带来的,不过是一次次的亡国、受辱、掠夺、压迫。如果看不懂三娘与赵纬南错误之中,中国文化的症结,那才是可悲的事情。

  说真的,读者可能不喜欢他们母子,就不笑来说同样不喜欢,但当时的宋儒的的确确就是如此。就像宋高宗对付岳飞,总是给自己家里的人使劲,但对付自己那不成器的兄弟家里,却又是满嘴的仁义道德。正如同前面所说,这将给赵伏波的事情带来极大的麻烦。

  第46章 我二人愿往

  诺大的山川地理图是颇使人吃惊的,其他人都不知道赵旭等闲不肯让人进的书房里居然会有这么一个玩意。不但有着勃撒罗附近的地图,甚至连那些高低不同的山脉都建得明明白白。倒是深受赵旭信任的贺齐见过,不然刚刚也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

  在整个地图上,一条细小的“马路”标识在上面,而那个“马路”却已经因为勃撒罗的失去,而暂时停工。在那儿还有一个小的营地,那就是勃撒罗曾经的总督巴哈依集结的军队,也是这一次赵旭施展的,来自哈桑这个商人计谋的时候。

  “旭爷,我和贺齐商量了一下,您看能不能这样。他们清楚我们知道他们在那里,所以我们直接去发动一个佯攻,然后再佯装败退,直把他引到我们埋伏起来的军队里,这样的话……”

  赵旭微笑着的时候,还真有些勃撒罗总督的味道。比起他的兄弟,他玩深沉的本领可要强得多呢。听到贺齐那过于乐观的计划,他不由的接了一句。

  “这样的话,只怕我们倒要着了他的道呢。这里原来就是他的地方,谁能保证城里没有他的暗探,倘若我们全都离开,他再带来人来攻,就算我们城上架着炮,只怕也难以抵抗他手下的进攻,到那时,我的贺龙卫,只怕我们大家却要死无葬身之地呢!”

  赵无极听着儿子的话,捋着自己颌下的短须点头。说起来如今他也不过4o多不到5o岁的光景,摆这么个模样实在是有些倚老卖老了。

  “是啊,旭儿考虑的极是,倘若我们大军离城,他们却来到攻城话,只怕我们遇到的麻烦就大了。到时城内无御之兵,城外无援助之力,到时可如何是好啊!”

  诚然,赵无极也曾经想过,勃撒罗城受到那个巴哈依甚至于是来自巴格达的进攻时,黄沙城的人会不会来帮忙。可随后仔细一想,巴格达的人都与赵伏波交厚,他们来攻可不就是舒钰儿借刀杀人的手段么,自己如何还指望着他们带来人救呢!

  贺齐与高林两人听到赵无极的附合却都不在开口,一个个只是望着赵旭,似乎在等他的主意。赵旭观望了一下,看诸人都只是看着沙盘发愣,因此他自己倒是笑吟吟的接了一句。

  “我看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讲还是要用贺龙卫的计,只不过我们却是要稍稍的变化一下。诸位来看,我们派出人时,是出得少留得多,但做给别人看的却是要出得多留得少。如此不怕那个巴合依总督不上当,他只要来攻城。城中兵多,他自然难以攻得下来。到时我们城外的军队一起掩杀,却来个里应外合,到时叫他跑,都没有地方跑去。诸位看如此布置,却是一个好手段吗?”

  赵旭这个计划显然转化自哈桑那个“挂牌缺货”的手段,只不过这又是与贺齐的计划相结合在一起的。毕竟,只要大军离开,自然巴哈依就能得到信。只要贺齐一路上行迹小心,不教人看破也就是了。到那儿攻上一攻,然后弃甲曳兵而走。

  知道勃撒罗城中缺兵的巴哈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