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229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29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的箭枝立即就被他们发觉了。

  “我的上帝……”

  “小心,敌箭来袭!”

  尖叫声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停下了脚步。他们紧紧的靠在一起,拿了盾牌的人把它举在头上,希望能够遮拦那来袭的箭枝。但这并不是全部,城中的人为城外这密集的进攻者准备好了更好的东西。“轮回炮”抛出密集的炮弹。这一次他们使用的是“燃烧弹”,目标不是别的什么,而是那些依然在向城头抛出石块的敌方的石机。

  不过根据使用的经验得知,“燃烧弹”因为里面是液体,而且体形比起爆炸“杀伤弹”要大些,因此它的飞行速度慢,而装着火药的“杀伤弹”的飞行距离因为它的质量而要稍稍高一些。这就会造成“杀伤弹”先于燃烧弹落地并爆炸。至于“燃烧弹”则会在“杀伤弹”把附近的人杀死之后,在那些中型抛石机附近再放一把大火,彻底彻底毁尸灭迹。

  成片的箭枝落下来,城头守军的滑轮弓的攻击十分有效。因为所有人都只需要把箭射向那狭窄的通道,那么十有八九就能够让城下的人受伤乃至死亡。毕竟他们的箭虽然是用滑轮弓射出的,但比起大宋羽林军的四棱甲椎的威力,那是差得远了。因此尤其是那些体力强健,穿着厚重盔甲的圣殿骑士们,对地箭枝的伤害,以他们的坚韧性格,恐怕就会完全忽视。

  除非像现在这种情况,当先的一百名圣殿骑士,这时一个个被弩箭射的仿佛像刺猬一样。

  第143章 死亡遍原野

  它活了,一直处于死寂状态的那些小型要塞在天空里出现了礼花,在炮弹落在教皇军抛石机上,在长弓手们想要登上它的时候,它活了!

  那些射击口里,每一层都布置着四台“恺撒连射弩”。15高的它分为3层,仅仅“恺撒连射弩”每分钟将会有36o枝弩箭射出去。这固然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马克泌机枪的威力那么大。但它们与15o米外的同样的“小型要塞”的火力交叉起来,就像是死神的剪刀那样。

  “快跑……”

  从射击口里射出连串的弩箭,围绕在它附近的,打算登上去的英格兰长弓手立即就受到了打击。他们可不像步兵,身上穿着甲胄,还有一些人拿着盾牌。他们身上只不过有最基本的锁子甲和什么也挡不住的牛皮。在密集的弩箭攻击下,他们真的像是身上穿着的皮质盔甲的原主人那样不堪一击。

  好在,长弓手的反应是机敏的,而且他们的速度相对于重甲的步兵也要快得多。他们飞快的迈动穿着皮靴的腿,离开那些刚刚复活的小型要塞越来越远。

  随后这让“小型要塞”里的“恺撒连射弩”的射手,随即就对他们失去了兴趣。毕竟都灵城靠长弓手是攻不下来的。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使用密集的武器,向那些步兵发动攻击。虽然不可能让眼前的步兵全都留下,但以人的速度就算是现代的奥运选手,1oo米速度也需要979秒。倘若要是穿着重甲的步兵,那……。

  一分钟里,6oo米区域里的四个“小型要塞”,仅只“恺撒连射弩”,就将射出144o枝箭。这不算城头上士兵手里的滑轮弓,也不算“小型要塞”里的弓手们的努力。滑轮弓的平均射速,可以保持到每分钟15枝箭。而这就是对于城下的,士兵军的士兵们来说,铺天盖地的箭枝的来源。

  弩箭的箭尖撞击着铁甲,受伤的人张嘴发出凄厉的尖叫。此刻他们全都蹲在那些“梳子墙”的夹道里,拼命缩小他们的身体,然而这在城头上仿佛瀑布那样流淌不息的箭雨下一点用处都没有。那些箭仿佛没有结束的时候,甚至它们就像真正的瓢泼大雨那样,让人面对它的时候,几乎睁不开眼睛。

  “向前冲……向前冲……”

  幸存着圣殿骑士,他们身上插的剑最少有3o枝。只不过他们身上的盔甲,都是来自羽林铠系列的骑士甲。虽然为登上城墙,他们脱下胳膊、腿上的重甲。然而,领先意大利人的那种箭尖,想要破开他们保护要害的胸,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勉强。

  而且胳膊与腿上,则是羽林铠系列骑士甲配套的,山文字甲与锁子甲的配合。它们替圣殿骑士减轻了板状盔甲的多数重量,最少他们可以配合那些白色的圣殿骑士的斗篷来保护自己。那些斗篷编制时使用的是玻璃丝与生丝,如同大家所知道的,蒙古人喜欢穿丝质衣服的原因一样。这样柔韧性非常好的织物,能够降低箭枝穿透铠甲的机率,同样也能够有效降低箭枝的伤害。

  在这样重重的保护下,圣殿骑士们挥舞着手中的长刀,使劲拽着每一个缩在地下的士兵,要他们把梯子摆好准备登上城墙。然而,令这些身上伤痕累累的圣殿骑士们感觉到不幸的是,他们身边的士兵几乎没有几个活的。如果放眼望去,整个“梳子墙”里,就仿佛是盛装尸体的墓岤那样。只是这个墓岤未免有些太长,此刻里面到处都是在密集的箭雨下辗转求生的伤者,以及发出最凄惨叫声的濒死的人。

  一些圣殿骑士看着这悲惨的境地,他们跪在地下,开始在胸前划着十字祈祷。因为在他们来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公平的战争,这不过是一场屠杀而已。

  “快逃……让我们快逃离这儿吧……”

  屠杀终于让所有蹲着身子躲避箭枝的人再也受不了了,他们向后调转身形除过盾牌之外,扔下所有一切碍事的东西飞快的向后跑去。然而这时迎面是“小型要塞”里的弩箭,背后是城头上的弓手们每分钟15枝箭的射击。尤其在“梳子墙”的狭窄夹道里,地下满是尸体与被丢弃的兵器组成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轻易逃得掉呢?

  “上帝啊……救救您的孩子吧!”

  截止目前,城头上除过射过出一波爆炸、炮弹的弹药,清理了城外的教皇军的抛石机之外,整个城头包括小型要塞里,始终是连绵不断的箭枝。整个城外围攻的4万多将近5万名士兵,在这密集的箭雨中受到了重创。从来没有人能够想到,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的“梳子墙”,居然在进攻的时候会带来如此的麻烦。

  所有人都拥挤在那些狭窄的通道里,面对对方前后夹攻的攻击,只能用盾牌遮掩住身体,但却是一步也无法前进。尤其当那些“小型要塞”复活之后,更加密集的箭枝从后面射来。这就让整个夹道里的人躲无可躲,而且无论他们朝哪个方向行动,都会让自己的背部变得容易受到攻击。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造成了整个军队的混乱。后面的军队要想离开“小型要塞里”箭枝的攻击向前涌,前面的人想躲开更可怕的城墙上箭枝的射击想要向后跑。而狭窄的通道就让他们如同两股激流那样相撞。结果所有人都被堵塞的一动不能动,只好绝望的站在那儿,忍受着头顶以及身前、身后的攻击。

  远处,在教皇军的营地里,教皇英诺森四世教皇看着屠杀似的凄惨一幕,他呆呆的站着一动都不能动。眼睛瞪视着那可怕的城墙,他手下军队的抛石机在燃烧,城下士兵垂死的尖叫声响破云宵。

  从营寨的高台上,他可以看得到,跑回来的士兵都是处于尾部的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的手下。至于亨利七世的1oo名圣殿骑士以及约翰王亨利三世的步兵,则一个也没有回来。

  第144章 要长期围困

  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呆呆的看着城墙,他步兵的精锐就那样完了。此刻整个城墙下的“梳子墙”里,已经堆满了他手下的尸体。城头上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是把敌军引诱至城下2o-3o米的距离才开火的。整个“梳子墙”里的士兵,几乎没有人幸存。

  在“梳子墙”外面聚焦的,等着进入的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手下的步兵,他们多数死在向回跑的过程之中。尤其是城头上的“轮回炮”攻击那些抛石机时发出的巨响,把他们许多人吓得涌向城墙。通道的堵塞,以及头一次面对爆炸物的惊慌,让几乎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除过最先跑回来的英格兰长弓手之外,逃回来的步兵不到3ooo人,而且是人人带伤。可以说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的步兵,在第一次作战之中就被完全击败了。

  约翰王亨利三世同情的看着他,因为无论是谁看到自己手下的军队,在几分钟之内被人屠杀了一多半,只余下3ooo多个伤号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会如此震惊的。

  “快看,那些混蛋出城了”

  一个人没有伤到阿图瓦伯爵除过震惊之外,比起其他人他的感觉要好许多。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庆幸,因为如果不是在法国的时候,他大批的采购军马,让自己的手下看起来像是骑兵。那么今天自己也少不了派遣人去参加攻城,如果是那样的话,肯定也是要全军覆没的。

  他望着都灵城的大门,那里涌出许多平民以及士兵。看模样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久好,人群迅速涌进那些“梳子墙”的夹道里。显然城外死者的数量实在,他们收拾起来得相当一阵子。可惜的是,城外教皇军的抛石机这时多数都已经被毁,而且面对如今的惨景,恐怕并没有人再想打下去。

  “由他们收拾吧!”

  从玩具望远镜望过去,看得到那些人把战死士兵的武器、盔甲以及他们身上带的弓、箭等等之物全都收拾进城里去。这让阿图瓦伯爵有了一种想法,他认为城内箭枝也许并不多,不然的话他们不会在乎射出来的箭。

  也的确是如此,仅仅面对对方四万人的攻击,都灵城的守军就使用了近1o万枝箭。除过眼前对着教皇军主营城下的尸横遍野之外,其他三面城墙下也有着大量的尸体。1o万枝箭固然对于都灵城的库存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问题在于,没人知道外面的教皇军会如何。

  尤其今天的攻击之后,最多再有一两次的攻击,他们也许就会使用长期围困的手段。如果是那样的话,城内的物资,尤其是粮食的数量,就会造成沉重的压力。箭枝倒不会非常缺乏,毕竟赵伏波拿来工具,可以很轻松的破开圆木,制造箭枝。但准备再充足的仓库,面对城外那许多的敌军,任何守城的人都会感觉到物资似乎不太足够。

  城内为了应付这场战争,收缴了所有的粮食,实行严格的配给制。所有的人必须劳动,用来换取当天的食物。至于食物,往往都是赵伏波送来的油脂比较多的罐头食品,加上城内设法种植的蔬菜,以及面粉等等食物制作的混合物。虽然味道不会太好,但数量总算是相当充足。

  比方赵伏波送来的罐头,多数都是羊肉与猪肉罐头。至于面条,则有晒干了挂面。重量不重,也非常容易运输。粮食的消耗,还有一部分来自于都灵城地下的秘密通道。前面说过,那条通道通道一条河流。按照当时商量好的,倘若说那里处于包围圈之外的话,就会趁着夜间,从地一通道里送来部分粮食。虽然这属于杯水车薪式的补给,但部算是聊胜于无的。

  “诸位,不必气馁,看到了吗。他们虽然准备的相当充足,不过他们害怕我们的长期围困。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结合攻击与长期围困。另外我建议诸位,派人去砍些树吧,我看我们需要更多的盾牌。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制造一些与那些墙的宽度相当的盾车,然后后面的步兵全都持着盾牌。这样的话,我们的士兵也许可以少受损失到达城下!”

  亨利七世是另外一个今天手下损失少的人,他虽然也为了都灵城表现出来的杀伤力而震惊,但他的震惊还没有让他达到完全目瞪口呆,不会思索的状态。

  “嗯,我看伯爵先生说的对,不过那些小型要塞恐怕得要夺下来。没有它们我看我们不容易靠近城墙,否则就算士兵们登上城墙,也会被从背后射来的弩箭射死。”

  两人你一言我语,在这群面对损失以及惨烈的战场而完全目瞪口呆的人面前,就决定好了未来的战略。虽然这件事还要等其他营地的那些国王与公爵们来谈,但想来他们今天受到的损失与震惊,与这个营地里的其他人一样多。如果所料不错的话,对于未来的战法他们应该都没有什么想法。既然如此的话,阿图瓦伯爵与亨利七世就成了今天战场上,教皇军方面的胜利者。

  英诺森四世教皇被着血腥而又残酷的战场完全惊呆了,他从来没有想到都灵城下的战场居然会如此残酷。如果以这边城墙下损失的人手来估计的话,其他几面城墙下的损失也差不了多少。照这样的消耗,十几万大军恐怕也不够损失的。因此对于英诺森四世教皇而言,他心中期待的是,已经写好的那几封信,能够带来更多的军队。

  即便如此,也需要使用长期围困来达到目的。因此他的心中不禁稍稍有些后悔来担当全军的主帅,因为长期围困会把他滞留在这儿,那么就会耽搁更多的事情。眼睛看向亨利七世的时候,不禁有些埋怨。埋怨他要自己来到这儿,因为倘若此战竟然要是败了的话,那自己这个教皇的脸就算是丢得大了!

  第145章 如此配给制

  “武器、盔甲主要是箭枝,尽量都收回来。我可不想将来抓城里的房子来制造箭枝!还有那些死马,全都要弄回城里来,您知道食物里多些油水的话,对所有人都不是坏事!”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吩咐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他当然不在乎这件事。他心中想的是,把那些死了的战马弄回来,然后剁碎之后,加入食物里。这样的话,最少可以节省同时数量的,充满油脂提供营养的军用罐头。因为没人知道这场防御战要持续多久,因此他可不敢放任这样的机会错过。甚至他还在期待对方最好用骑士来进攻一次,这样的话许多死了战马,就可以用盐腌起来慢慢供应城中的人食用。

  此刻整个都灵城里的人加上士兵,已经多达15万。为了这15万人的吃饭,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想了许多的办法。坚壁清野的手段是赵伏波提的,阿米娜领人做的。老人、儿童老早就随着米兰送粮的车被送往米兰。在那儿,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手下建立了一个营地,配给了食物以及食物。

  他不担心米兰方面的投降,甚至他告诉米兰方面的人,倘若教皇大军到了的话,他们尽可以投降。只不过他有信心,米兰方面不会轻易投降。毕竟他们是被赵伏波带人打下来的,吃过苦头的他们应该知道,那绝对是一种错误的选择。而且就教皇军来说,他们也不会轻易选择这样的行动。

  毕竟,倘若他们从都灵城下分兵攻击米兰的话,那么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就可以率领他的军队,以阿米娜的手下以及1ooo名火枪兵为主力,配合着“轮回炮”以及大量的弓手,分兵两把支部队全都击溃。相信有了今天的表演,英诺森四世教皇已经不会再考虑分兵的问题。

  “夜间要注意敌军的偷袭,我想今天这一战够他们受的!”

  叼着烟斗的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吩咐一句,他手下的军官就恭敬的应一句,很快就安排好了一切。

  “阿米娜夫人,我想请您一起晚餐,不知道您……”

  这时的阿米娜已经拿掉了头盔,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她们都不喜欢这些保护严密的头盔。这样的固然戴上够安全,但对于爱美的她们,实在是天大的敌人。脸上冰冷的阿米娜知道,这不是说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这是为了表示对赵伏波的尊重。不过阿米娜这样的女人,才不理会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这样的邀请。尽管他几乎每天都向阿米娜发出,这个在神圣罗马帝国里,仿佛带着些荣耀的邀请。但阿米娜每天的回答,也几乎是一成不变的。

  “对不起陛下,我恐怕得回到军营去,您知道我们的军规,这是战场!”

  在大宋羽林军的“如山军令”时,军官在战时不得随意离开营地外出。就算是离开营地外出,也必须要说明他的去向以及时间。而这些事情全都会被记录在案,对大宋羽林军的军官而言,太喜欢出去恐怕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升迁。

  阿米娜率领的火枪队,事实上由她的手下赵太波的禁卫担任队长的3o个1o人小队,同时也配属着另外6o个由少年们组成的后勤小队。正如同前面所说,他们的任务就是给火枪手们装填弹药。因此别看他们穿着锁子甲,背负着子弹袋与火枪,但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出现在外面。

  按照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命令,阿米娜他们是消防队,哪一段城墙出现危机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但他们不会到城墙上去作战,他们会在城墙上的塔楼里,进行密集而又连续的火力输出。毕竟,他们的武器不像是弓箭那样,在对付重甲骑士的时候,火枪照样是一枪一个,而不似弓箭那样需要许多箭才射得倒一个骑士。而且多数的时候,都是射倒了骑士的马匹,由步兵上去解决。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对于冷冰冰的阿米娜有些无奈,他只是担心倘若阿米娜天天吃那些军粮的话,会不会吃出毛病来。倘若真是那样,估计赵伏波就饶不了自己了。无奈之下,他只好给阿米娜的手下提高待遇。所以阿米娜手下的士兵,虽然吃得也是混合着许多食物的面汤之类的玩意,但里面总算要多些蔬菜与肉食。

  为了长期的守卫以及节省食物,配合着那些浓汤的不过是一些金馒头。是的,大家没有看错,的确是馒头。相对于欧洲人吃的面包,这种不需要食物油的食物,本领着浓汤有着不错的效果。士兵们一天三顿的食物就是一个馒头、一盘浓汤。

  而且清晨与晚上所谓的浓汤里,只有一些食用油,只有中午的汤里,才会带上被切成粉碎的罐头肉。大家可以想一下,那数量实在就相当少了。虽然仓库里的罐头还有很多,可是整个都灵城中可有着十来万壮年男女。他们每天吃掉的食物数量就非常庞大了。固然城中的仓库里,是堆积如山的各种食物,但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食物下了严令,严格的实行配给制度。

  而这也是他要求把今天城外的,那不多的几匹死马也弄回来的原因。毕竟那是几百斤的肉,尤其按照阿米娜所说,那些肉除过马皮之外,几乎可以全部食用。

  谢过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晚餐的邀请之后,阿米娜离开他那里回自己的军营去。其实像阿米娜与火枪手,他们还有一个自己的仓库。里面堆的东西,可是大宋羽林军正经的军用品——巧克力。不过那些高热量的食物,倘若不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阿米娜不会拿出来给任何人食用。

  抬着看着秋天的,已经有着寒意的天空,阿米娜想到的是不仅仅只是战局。

  “伏波,你现在该已经到了格拉纳达王国,我不在你身边,你要小心才是!”

  第146章 功亏于一篑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是适合进行夜袭的夜晚。在这样的夜晚里,只要脚步足够轻柔,行动足够安静,那么也许可以悄悄的登上城去。只要能够上得了城头,能够纠缠得住城头的守军只要纠缠住城头的守军,那么一切就都有可能完成。

  行动的人这一次是英诺森四世教皇亲自安排的,因为白天那位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的军队损失实在太大,因此夜间行动的时候,英诺森四世教皇派出了约翰王亨利三世、亨利七世以及阿图瓦伯爵的手下。这让三人都有些担心,只是事以至些,他们谁也没有办法拒绝。

  圣殿骑士因为数量的问题,依然只是1oo名。而且夜里的时候,他们脱下了他们的白披风,换上了黑斗篷。其余的人则是英格兰军队占据了绝对多数3ooo人,阿图瓦伯爵只派出1ooo人。不过约翰王亨利三世还是使了一点小小的手腕,他派出的3ooo人之中,有1ooo人依然是弓手。

  在白天的作战里他算是明白了,进入到那些“小型要塞”与都灵城之间的士兵,实在是危险至极的地方。因此,他的弓手可以在整个战线之外的地方发动攻击。而且今天他让手下带上了火油,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城头的那些“屋顶”给他点燃了。教皇则要亨利七世亲自指挥余下的抛石机,对那些“小型要塞”进行持续压制。只有它们不起作用,也许才有攻到城头的机会。

  但这要在步兵们靠近城头之后才可以,毕竟数千人要秘密潜入,那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有的人把身上的东西收拾好,要跳动起来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才行。另外把你们的武器用布包起来,而且听我的忠告,嘴里最好咬件什么东西!”

  显然欧洲人没有并不发懂得什么人衔枚、马上嚼、脚裹布之类的东西。这时代的欧洲将领们,比起中国古代兵家的系统性,可是多有不如呢。不过刚刚说话的是个圣殿骑士,可见他深具作战经验阿拉伯帝国的战斗,很让他有一些收获。

  圣殿骑士全都是些把家财尽散,全身心投入宗教战争的优秀战士。骑士们在这个时代里,并不像诸位想的那么富有。他们的财富需要在战争中有大量的俘虏,例如盔甲、奴隶、马匹以及来自君主的赏赐,作为军人战争几乎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至于圣殿骑士,与普通的骑士又有着一些区别。他们投身于所谓的圣战之中,对于金钱、地位之类的东西已经置之度外。毕竟他们对于生死,也早已经置之于度外了。这让他们可以更容易的全身心投入到战争之中。

  “我的兄弟们,今天夜里我们要为主奉献我们的生命,现在请跟着我一起向主祈祷,然后我将与你们一起,登上那座被东方魔鬼占据了的城市!”

  截止目前为止,赵伏波悄悄去打格拉纳达王国的事情,对于英诺森四世教皇领导的教皇军而言,还是一个秘密。如果这个秘密保持的够持久,等赵伏波用整个西班牙换取了直布罗陀,并带来了卡斯提尔王国的军队时,英诺森四世教皇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圣殿骑士,向他所率领的5o名士兵说着话,尽量激励他们的士气,好让他们面对眼前那个可怕的猛兽发出他们的吼。他手中拿着自己的,用黑色的布完全包裹着的斩将刀。看着眼前的,已经拿去了自己的头盔、多余的甲片。只穿着如同弓手那样的锁子甲,掂着盾牌的士兵,他缓缓点下头。

  接着带着手下一起跪倒在地下,俯着听去听主教进行弥撒时的话语。

  “我的孩子们,你们也许将会在与魔鬼的战斗之中……”

  当一切事情做完的时候,所有的士兵都已经变得面沉如铁。也许他们此刻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战争在他们的心中变得并不那么狰狞可怕。

  天空里没有月亮,繁星满天的深蓝色天空的背景下,明亮的星辰闪烁着他们永恒不变的光芒。士兵们迈动小步,悄无声息的跟随着前面圣殿骑士的,在如此黑暗的情况下,更显得高大坚定的背影。

  没有人出声,只有轻重的脚步声。前面远处,是那些矗立在黑暗中的“小型要塞”此刻它们就像是黑暗中一个个坐在那和深思的巨人一样可怕。尤其是那些长弓手,在白天的时候他们经历过与那个“巨人”对抗的战斗。那是无望的,没有任何机会的战斗。

  秋天的夜里,死去的尸体已经发出了一股可怕的尸臭味。这让人反胃,但所有的人都咬紧牙关。因为所有的人都明白,那些看似寂静无声的“小型要塞”里,实际都隐藏着敌军可怕的武器。然而此刻夜袭注定是不顺利的,几乎他们刚刚进行“梳子墙”的狭道时,地下放的朝天钉、踏弩这时起到了它预警的作用。

  “啊,上帝……”

  正在奔跑着的人一脚踩上了朝天钉,那东西构造极其简单。向下的钉子固定在土里,向上的钉子则可以轻松穿透人的脚面。这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怕是那些钉子都在粪水里浸泡过,它们散发着恶臭,甚至特意留出来的也没里还残留着粪便,因为提前从水里掏出来,此刻这些铁钉上已经有着一层薄薄的铁锈。

  这样的铁钉穿透脚面之后,有可能会因为细菌感染而夺取某人的性命,尤其是在这个时代里还是绝症的破伤风菌。如果不得这样要命的病,那么也许会因为败血症而死亡。

  尖锐的带有增加痛苦的铁刺,使被刺中的人发出尖锐的叫声。毕竟这时的鞋底除过大宋羽林军一家之外,还没有人知道在鞋底上安装钢板以防刺。仅仅就一声惊叫,就使这一次夜袭变成了强攻。几乎就在惊吓响起的同时,城墙上长长的探照灯转了过来,那些“小型要塞”上同样射出灯光,照在夜袭的士兵身上。

  第147章 攻破了要塞

  “前进……”

  圣殿骑士挥舞着刀,在那些探照灯的光芒里是那么高大,他的呐喊不由的引起士兵们的共鸣。他们把盾牌挡在前面,挥舞着的刀举在头顶,探照灯的光亮扫过时,看得到一双双圆睁的眼睛以及因为呐喊而歪曲了的脸。

  “前进……前进……”

  几千个胸膛里爆发出的怒吼,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像烈火燃烧的声音,又像是卷击着拍向海岸的狂潮。城头上,“微型要塞”的手摇警报器嗥叫起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受伤了的孤狼。随着这嗥叫声,一条条闪亮的剑光似的探照灯的光芒落在地面上。

  这让进攻的士兵一个个低下头,整个战场上的情形如同白天那样充满了诡异。许多声一起响起来的狼嗥,无数的劈向大地如同光剑一样的东西。这让笃信上帝的士兵们不禁有些疑惑,难道这明亮而又光洁的光芒不是上帝所独掌上的吗?可是这时没有时间让他们思考,因为城头与那些“小型要塞”里的“恺撒连射弩”已经向着他们抛射来成片的弩箭。

  可这时没有人去顾身边的战友发出的惨叫声,也没有人去照顾那些在路上,被铁钉穿透了脚面,又或者被踏弩射到了腿上。所有的人都顶着盾牌,挥舞着胳肢拼命向那亮着灯光的城墙扑去。

  这时军营里的重型抛石机也开始发了“呼呼”的风声,大号的石弹呼啸着冲向那些亮着灯光的,并不断射出箭的小型要塞。与此同时,其他型号的抛石机,也装了燃烧的“沥青弹”。飞在空中的,带着火焰的霹雳弹就像是划过天际的流星那样。

  轰……被大型石块击中的小型要塞上,发出了木头的断裂时的呻吟声。原本在战场上扫视着的明亮的探照灯的光芒也因此而熄灭。只是并不影响“小型要塞”里不断射出和箭,它们隐藏在厚厚的石壁后面,把连串的弩箭射到外面的人群里去。

  轰……再度发出的声音,就像像是爆炸一样。外壳已经被烧融了的“沥青弹”,把成片的油料倾倒在“小型要塞”的石壁上。带着火焰的滚油从射击孔里扑进来,被击中的人“恺撒连射弩”燃烧起来。被火焰扑到身上的人,发出尖锐的尖叫声。

  他们从“恺撒连射弩”的坐位上跳下来,拼命在地下打着滚。与此同时整个“小型要塞”里变得浓炮滚滚,所有的人都在剧烈的咳嗽着。一些幸存的士兵,用毯子或者其他的东西拼命帮助同伴扑灭身上的火。接着有人发出尖叫,让“小型要塞”里所有的人都离开这儿。

  “快点,我们快些逃吧,所有的人,我们离开这儿,回地洞里去!”

  这里,教皇军的抛石机还在不断的抛射来大型的石块,虽然“小型要塞”的石壁相当结实,但在这一次次猛烈撞击的震颤里,人的灵魂也跟着一起颤抖。随着更多扑来的“沥青弹”,给“小型要塞”里送来更多的火钳与浓烟,里面的人开始了撤退。

  实际这些小型要塞里的人并不多,每个小型要塞之中大约有5o人。他们带着伤亡战友离开要塞,钻进地下拼命逃向远方。因为这些小型要塞的底座里,都埋藏着相当数量的火药。就算它们被攻陷,也会在爆炸之中形成一个完满了乱石的大坑,而不给进攻者提供一星半点的掩护。

  “用担架,用担架……”

  “小型要塞”里的军官,手忙脚乱的在烟雾腾腾的要塞里,把那些固定在墙上的担架扯下来,塞进扶着伤员的人手中。这些担架很简单,不过是一块帆布两条杠子的最简单的东西。不过有了这些,带着受伤的战友撤退却变得容易了许多。最少不必扶着痛苦的他们,一步一挪的移动,这在战场上绝对是可怕的速度。

  当然,也许火焰没有引燃那座小型要塞,那么这些士兵就还可以回去驻守。只不过那时已经没有了什么“恺撒连射弩”的威力,整个小型要塞里,如果仅靠弓手的话,那么威力就会减少许多。

  “轰……”

  猛烈的爆炸声映红了半个天空,小型要塞的主要支撑柱断裂,接着整个要塞就像是地震里倒塌的楼房那样,一直向地下座了下去。

  “完了,我们的要塞完了!”

  强烈的震动,几乎使在地下坑道里奔跑的人全都倒在地下。因为这爆炸不仅仅会影响“小型要塞”的存在,甚至它也会让一小段坑道倒塌,从而让敌方无从使用这些通道对都灵城进行袭击。

  虽然所有人都对他们的要塞感觉到有些惋惜,不过这个要塞在白天的时候的确是给城外的敌军带来了大量的伤亡,此刻也算是物有所值了。借着坑道里那些装着蜡烛的提灯微弱的光芒,幸存的士兵向城中赶去。最少那里有足够的医生与女人来照顾他们,让这些烧伤的人也许可以减少一些痛苦。

  猛烈的爆炸声,不但把坑道里撤退的人震倒,同时让进攻的人惊讶万分。他们不明白如此天崩地裂一样的响声来自于哪里。而且脚下大地的震动,也清楚的传递到他们的身体上。许多虔诚的人转过身来,望着爆炸的地方。从他们担心的脸上就看得出来,这超出他们想象的声音以及光亮,让他们误会那是不是地下的大魔王要钻出来的信号灯。

  随着一座小型要塞,在重型抛石机与“沥青弹”的攻击下变成废墟,不管前面的士兵如何,最少包括英诺森四世教皇在内的指挥者们都变得信心十足起来。他们不但再度调集了军队,同样也派出了攻城车与箭楼、云梯车之类的东西。因为一座“小型要塞”的损失,让都有灵城外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两侧的“小型要塞”之间的距离,有多达3oo米之多。虽然还在弓箭的射程之内,但却已经超越了“恺撒连射弩”的射程,最少在那里“小型要塞”造成的伤害,也已经能够被进攻者接受了!

  第148章 不急着反攻

  约翰王亨利三世用手中的马鞭指着前面的战场,对于眼前的战况他的乐观的。

  “陛下,我看今天夜里我们也许就可以登上都灵城的城墙,也许我们该多派些士兵,或者……”

  他的话引起了亨利七世以及阿图瓦伯爵的注意,两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嘴角都隐起笑意。无疑这是约翰王亨利三世受到了荣耀的感招,倘若今天夜里以英格兰军为主力的攻击,可以被从这一面城墙攻破的话,那么他的声名的确会因此而得到。

  然而,眼前的“小型要塞”中的其他几个,依然在不这的用它们的探照灯捕捉着大群攻城的士兵。那些射击孔中的“恺撒连射弩”,依然在收割着大批的人命。最少在那些时隐时现的光芒里看得到,许多正在奔向城墙的士兵,都倒在了灯光里密集的箭雨之下。

  这常常让人摸着头脑,毕竟那些小型要塞不过是些直径2o米的小东西,它们怎么可能射得出那么多的箭枝呢?这对于丝毫不懂得机械的人当然是值得疑惑的事情,而此刻的欧洲的确是已经丧夫了曾经在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的科技成就,毕竟在中世纪的时候,曾经承载了上述文明的语言——拉丁语在整个欧洲会说的人已经没有多少。

  不过英诺森四世教皇有了白天战斗的结果之后,对于整个战局可不像是约翰王亨利三世那么盲目乐观。虽然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曾经在战场上撕杀的战士,但他也看得出来,此刻战局之中的进展非常小。倘若用如此多的代价去取得些微的优势,那么这绝对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举动。

  “不急,我看我们需要对他们城外要塞进行更多的打击,倘若他们失去了三座要塞的话,我想我们才能够让我们的士兵安全的到达城下!”

  约翰王亨利三世听到自己的建议,被英诺森四世教皇断然否定,感觉脸上有些不大好看。他阴沉着脸,目?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