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27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的武装。面对这样的武装,得到的人是侥幸,被屠杀的人那叫不长眼,因为他们挡了掌握了科技先进者的路。而且战争原本就是不仁慈的,在人类里,掌握了先进科技的群体,就像是动物界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一样。对于弱小,也许可以因为吃饱了暂时停止猎杀,但猎杀是根本,劫掠是常态!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与是否正义无关,这不过是人类兽性的基本表现。
就像现在的战争,没有科技支持的摩尔人与柏柏尔人,在大火以及弹片的杀伤下,因为恐惧已经超越人人类精神可以承受的底线,而抱头乱窜的时候。拿着步枪的大宋羽林军的火枪营,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就轻易占领了整个城墙。
又是同样的打击,城内的建设对于大宋羽林军来说,不过是糟糕的巷战。但只要占领了城墙,依靠手中的武器,就足以围困整个城市,直到城市中所有的人在炮火以及热兵器武力的煎熬下不堪忍受,最终不得不投降时为止。
士兵们在被炮弹炸出弹坑的城墙上,使用那些防御用的装备来充当工事,又或者根本就是摞起死人的尸体,来充当工事。其后采取跪姿射击的他们,稳稳的端着手中的步枪,搜索着城中每一个还有武器的人,随后就一发子弹把他打倒在地。
在这样猛烈的打击下,港口里的数千名士兵,早已经完全没有抵抗了的能力。当晨曦降临时,这持续了几乎1个小时的屠杀终于在越来越少的零星枪声下平息了下来。侥幸活着的人按照要求,用他们的手抱着头慢慢走向城门这里。到了近前,立即就有人把他们的手一前一后绕到背后,用两个绳环扎起来。被这样绑起来的人,是绝对没有办法反抗的。甚至想帮别人解开绳索巴拿马不可能。
“去城外的俘虏营,别停下一个跟着一个,不许说话,任何引起注意的动作,都会被不加警告的击毙!”
这时摩尔人以及柏柏尔人,他们从24oo发炮弹的爆炸里,以及大宋羽林军火枪营密集的打击下侥幸活下来,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幸运的事情。没有人想把自己的幸运变成厄运,在这清晨即将到来的时候,可以活着看到另外一个早上,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最幸运的结局。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反抗。他们麻木的按照要求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的,从满是死尸的城门洞里走到城外。那里更多的人在等着他们。当从城门洞出去的一瞬间,他们的奴隶人生开始了!
第132章 围点打后援
“我看我们不需要攻城,只要每天用弩炮给城里放几发,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开城投降的!”
赵伏波清晨的兴致极好,他来到距离城市大约8oo米距离的前进要塞的城墙上,从这儿望向莫特里尔城。从城头上就看得出来,城内的人有多么惊慌。但从城墙上士兵以及防御武器装备的密度来看,他们是不打算投降的。
“难道我们不攻城吗?”
路易九世感兴趣的问题赵伏波,因为此前的战局里,赵伏波率领下的1oooo名以火器为主要武器的军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果是他的话,肯定命令把莫特里尔城攻下来,然后作为一个前进基地,并做好进一步攻击的准备。
但赵伏波并不是如此想,莫特里尔城作为一个立足点也算不错,但那与赵伏波短时间征服整个格拉纳达王国的目标不符。他还考虑着的事情,在于阿尔卑斯山附近,即将暴发的教廷大军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在都灵之间的战斗。如果这边不能尽快完成作战的话,那么都灵方面的局势就会大受影响。
“是的陛下,我想我们不必冒着产生巨大伤亡的可能性贸然进攻,而且我有更好的办法!”
赵伏波说着但并不真正解释这些事情,在战场上,有的时候还是多保持些神秘比较好。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75oo名火枪兵,以及配合他们作战的75台“轮回炮”。这是相当壮观的景象,令莫特里尔城上的人们惊呼起来。因为那些穿着羽林铠系列是,火枪甲的士兵们。他们从船上下来之后,排成一个个整齐的队伍,伴随着他们的1o台轮回炮向战场开进。
这还不算是最壮观的景象,上午得以休息吃饭并小睡了一会的奴隶们,这时正再度背起沙袋、赶着壮了木桩以及绳网的马车,他们如同海潮那样卷向城下3oo米左右的位置,城头上的人想用抛石机以及巨弩阻止他们。
但大宋羽林军的“飞燕3型弩炮”立即就表现了不同的态度,当城头上的抛石机、巨弩等武器,被“飞燕3型弩炮”点名“批评”化成灰烬之后,城头上的躁动的守军安静下来。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昨天还是兄弟的那些奴隶们,这时正在火枪手的监视下,飞快的建立起攻城用的前进基地。
这与海边的基地不同,这里是一个向后开口的营地。除过营地的城墙上,他们似乎没有更多防御的准备工作。而是当多达75门轮回炮开始向城中来了一次齐射之后,用强硬的态度表明,他们不会惧怕任何人的攻击。当它们被布置在莫特里尔城外3oo米的位置时,当然表现出强硬的姿态。此外,当75台弩炮在城下摆出长长一列的时候,早已经让整个莫特里尔城里的人开始担心起来。
莫特里尔城的守军,他们在城墙上看着火枪兵整齐的营地。他们感觉到对方的强硬,心中不在做什么攻击的美梦。此刻他们唯一盼望的就是来自王都——格拉纳达城的援军。他们心中的希望是,也许有了援军的帮助,他们还有一战的希望,因为那些可是王都的精锐部队呢!
令人疑惑的是,这时城外基地里的大宋羽林军的2ooo名士兵,再度被命令睡觉。甚至马匹这时也被安抚着开始休息。从这件事上说明,赵伏波与他的大宋羽林军,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路易九世观察着这一切,想要感觉一下眼前这些家伙的打仗方法。
阿拉伯人与欧洲人打仗的本领不同,而眼前的大宋羽林军与无论与阿拉伯人还是与欧洲人全都不相同。按说现在战局占着绝对优势的赵伏波,应该拿下莫特里尔城,然后整顿军队,开始深入山路并向格拉纳达王国的首都前进。5o公里直线距离并不远,最多三天时间就可以到。
这时赵伏波在向穆克与章青交待莫特里尔港的防御问题,显然他又一次打算率军行动,而且这一次他居然连大宋羽林军配属的“飞燕3型弩炮”都不带。
“朱莉安娜,我们要带榴弹发射器,还要带地雷,但我们不带弩炮,今天夜里趁着黑我们行动。穆克、章青,我不在的时候,穆克负责火枪兵的围城,章青负责整个前进基地的安全。马特海港归你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好准备!穆克与马特作为军阶最高的人,要负责全盘。有事你们两个商量就好!”
对于前进基地的防御工作,赵伏波完全可以放得下心。毕竟莫特里尔城里的守军,并不具备出城攻击的能力。而赵伏波此刻的行动,就是要彻底解决掉整个格拉纳达王国的事情。据他判断,格拉纳达王国会向莫特里尔城派遣援军。毕竟这里是格拉纳达王国的海上贸易的中心之一。
而且倘若这里的威胁不解除的话,那么卡斯提尔王国方面就可以趁机发动进攻。虽然他们的进攻能力比起来这里出现的“阿拉丁大帝”的军队的攻击能力多有不如,但倘若两面夹攻的话,那么这绝对是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些原因,赵伏波判断,格拉纳达王国一定会派遣军队来救援莫特里尔城。
而且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救援,会使他们尽力动员格拉纳达城里的王都守军。而且如果他们在路上被人消灭或者击溃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格拉纳达王国的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完全解决。到时赵伏波也将如同预期的那样获得,把穆斯林从欧洲驱逐的一个伟大君主的称号。
“我们才不攻城,那得费多少弹药死多少人哪,有的时候有简单的手段可以用,我们就不必那么麻烦!”
赵伏波与他并排的朱莉安娜说话,保不过心情不大好的朱莉安娜没有理他就是。
“好吧,这个话题不感兴趣,那么朱莉安娜,你能告诉我原因吗?是什么让你不想理我。如果……”
第133章 巨蛇的七寸
就在赵伏波因为自己在欧洲的名声,当然也是为了未来的直布罗陀与它对面的塞吉尔堡。那里是与直布罗陀相对应的地方,相信如果建立两个军事基地的话,那么整个海峡将会随时被封锁的水泄不通。这时影响的也许仅仅是欧洲人,与地中海商业的来往。甚至他们可以此刻前往法国或者西班牙的港口而躲过这件事,受到最大影响的应该是英伦三岛与其他欧洲北部国家。
但倘若目光稍稍往远处看一下,因为赵伏波的老师马丁的出现,也许石油世纪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倘若是那样的话,那么这里就将是欧洲人肚脐眼。赵伏波只要一不高兴,中断了地中海的航运,那么欧洲人就只好回到煤炭时代去。
因此他不得不入侵格拉纳达王国,就在他向格拉纳达王国,这个摩尔人在欧洲的最后据点开战时。在阿尔卑斯山的山道上,蜿蜒着没有头尾的大军。他们身上穿着的依然是白色的带有红十字的斗篷,斗篷下面是锁子甲。这是普通士兵的行头,倘若是骑士的话,那么他们可不愿意他们的,如今已经相当便宜的米兰盔甲被这些白色的衣服遮在里面,他们披上白色的斗篷,以显示他们盔甲的闪亮以及他们的身份。
我们前面说过,当火器出现的时候,穿着闪亮的盔甲是一种愚昧的表现。因为面对步枪,盔甲没有任何作用,比起盔甲不如想办法藏的更好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因为有英格兰王国军队的参加,因此军队里有许多长弓手。而且这也是这个世界上,欧洲骑士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行动!
“火枪将会把骑士们赶到遥远的,再也回不来的地方去!”
康拉德四世在阿尔卑斯山的,那狭窄而又曲折的山道旁向自己的手下这样说。此刻他的父亲在都灵,率领着那儿的军队以及平民,按照赵伏波提供的图纸,以及阿米娜率领的3o个人的赵伏波卫队的要求,在不停的修筑着都灵的防御工事。在英诺森四世教皇亲率的大军到达之前,这里需要建立起良好的防御工事。而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因为年轻就担负起对敌军的马蚤扰作战的任务。
此刻他的目光盘过山峦上的枝叶,看着弯弯曲曲的道路上,那行军的大队。他的手下散在附近的山上,已经做好了攻击的准备。他们没有带火枪,只带了些地雷以及大量的箭枝。说到用来袭击,还有比用弓箭这种无声的武器更好的吗?
康拉德四世带着自己的手下,隐身于树林荒。在他们面前的山下,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道。这段山路道不狭窄,三人可以并行。之所以选择这里,为的是隐身在荒草中的士兵们能够看得到目标。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的下山的道路有一条,不过是在本山之后,与对方还有一条河流相隔。士兵们使用的是清一色的滑轮弓,面对路旁的草里不洒的有火药,可以在袭击之后,造成更多的混乱。
在山路上,蜿蜒蛇行的行军大队发出的,盔甲细琐的声音,离老远都听得到。康拉德四世已经看了好久,从凌晨开始一直到中午时分,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适合的时机。他不想攻击教皇直属的队伍,也不想攻击部队的先头部队。他要打的,是这条蜿蜒在山路上的巨蛇的七寸。尤其是步兵,因为在都灵完全是据城而守的格局。骑兵的数量再多,都不会容易攻陷,而数量过大的步兵,就比较烦人了。
“准备……传下去……听令!”
康拉德四世自己手中也掂着一张滑轮弓,半蹲起身子看着自己手下。他们都隐藏在半人深的荒草里,只消蹲下来就谁也看不见。与自己手下的士兵一样,康拉德四世仅仅只穿了背心式铠甲,除引之外其余的盔甲全都留在都灵。在这一段山路上,他们比教皇的军队到达的时间要早得多,最已经看好几个伏击的地点。
对面的山道上,大队的步兵显然已经在山道消耗了几乎全身的力量。他们迈动疲惫的腿,康拉德四世猜他们心中肯定已经在想着那些,味道不可口但还算充足的,让他们有力气完成余下路程的军粮。
“可惜……”
康拉德四世第一个站起身来,他想让他的手下看到,他与他们在一起战斗。手中的滑轮弓举起,眼睛盯着上面的简易瞄具。虽然他不懂得这些瞄具应用了什么样的知识,但他知道用它们瞄准会准确的多。
“预备……”
康拉德四世从眼角的余光之中,他看得到士兵们与他一样,都用眼角在注视着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他们排成了长长的两列,顺着山坡一直伸延出去。这样可以保证攻击的最大伤害,也许会漏掉许多敌人,但给他们最多的伤害,也是给敌军造成最大的麻烦。
“放……”
康拉德四世他们的埋伏非常好,士兵们的纪律也还不错。他们埋伏在荒草中的时候,甚至连附近的鸟儿都没有惊动。当他们站起身时,受到惊吓的鸟儿们从草丛中一跃而起,扑楞着翅膀飞向天空。与它们一起腾空而起的,还有一片箭的乌云,不多不少正好1ooo枝羽箭。虽然不可能给对方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但这会让他们多出许多受伤的人,尤其这些人都将会是将来在都灵城下的主力——步兵。
“袭击……”
“小心……”
对面山道上的行军大队的士兵注意到对面山坡上的袭击,他们大声相互招呼着,手中有盾牌的士兵来到前列,甚至的士兵也紧紧的挤在一起。也许第一排的,那些没有持盾的士兵,知道他们可能难免会受到伤害,但他们出知道自己身后的弟兄们可以幸免。成群的飞行在空中的箭,这时带着残酷的呼啸越来越近。面对它们,几乎所有人都咬紧了牙关,在等候着它们的到来。
第134章 只要主意真
“陛下,今天我们受到了两次袭击!您看……”
说话的是掌握了圣殿骑士团的亨利七世,虽然此刻大军不由他指挥,但各个部队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都是告诉他这位英诺森四世教皇的“近侍”大人。
英诺森四世教皇的帐篷里,直到晚上之后才没有了其他人。因为在扎营之后,他不得不四处慰问他的“信徒”,还有许多来人来亲吻他的手背。那都是些小贵族,平时并没有可能见到教皇。现在教皇大张旗鼓的征罚异教廷,尤其是来到欧洲的异教徒,自然会获得许多人的赞同。
这时低级教士正从教皇的帐篷里,把许多小贵族们带来的礼物拿走。它们之中多数都是食物,又或者是武器之类的。还有许多人是来投军的,毕竟异教徒出现在欧洲,这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教皇这时正用凉水冰着他的手,这说明教皇也不好光。这出来一天,手就被亲吻的肿了起来,虽然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一种痛苦。英诺森四世教皇挥了下手,但他没有说话。亨利七世这是他极度疲惫的表示,当然从他的神情上看出来出来,他相当兴奋。
自从十字军东征开始,一次次的失败,早已经使许多信徒的忠诚受到了伤害,那么这一次异教徒出现在欧洲,也许是一个振作基督教的机会。有人来看他,有人来拜他,总是一种荣耀。尤其是许多自愿来投军的人,这让教皇又感受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那种庞大的规模而又万众一心的气氛。
亨利七世没有说话,他的心中则想着另外的事情。
“这些愚蠢的人,他们可不知道他们要面对的是什么。等到那些火枪以及天上扔下来的,会爆炸的弹丸出现在身边时他们就会懂得,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况。那时候他们不要逃跑才好!”
心中虽然如此想,但脸上绝对是虔诚的模样。毕竟此刻作为教皇近侍的他,有了圣殿骑士的领导权,这绝对是可以给他带来对于未来的期待。
“亨利,你要记得,没有什么能够挡住我们。无论是受伤、死亡,我们要记得,我们是在做侍奉上帝的事情,只要我们一直走下去的话……”
听着教皇的话,亨利七世多少有些失望。这是毕竟不是玩什么宗教仪式的时候,这是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在以前他成为德意志皇帝的时候,就曾经处死过在德意志王国施行宗教裁判的主教。从骨子里来说,他对于宗教并不是非常喜欢,尤其是过份干涉世俗帝王行为的宗教就更不喜欢。
如果不是与父亲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翻脸的话,恐怕也不至于就出现眼前的情况。因此,他保持着脸上的虔诚神色,向英诺森四世教皇弯腰行礼。
“是的陛下,能够奉主的招唤,并为了这个充满了荣耀的伟大信念牺牲,这是我的光荣!”
英诺森四世教皇看了他一眼,同样作为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斗争了许久的教皇,他不喜欢他们家的人。虽然眼前这个青年贵族办起事来,总是靠得住的,但要时刻提防他才行。
“嗯,你能这么想最好,虽然受到两次袭击,但我们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太过分的损失,因此不必大惊小怪。要在前面的阿图瓦伯爵小心就是!”
亨利七世一直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直到这时应了教皇英诺森四世的吩咐之后才直起身来。他是要到阿图瓦伯爵的军营里走一趟,虽然并不是告诉他要小心什么。从教皇英诺森四世的帐篷出来之后,他骑上马带着手下向阿图瓦伯爵的营地走去。
“这是个聪明的家伙,如果我们能够说到一起的话……”
所谓说到一起,不过是在此战里,作为直接见过赵伏波军队威力的两个人要商量一下,如何在战争里保护自己的实力。同时在将来能够夺足够的实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实些说的话,亨利七世自己是想要西西里岛的,阿图瓦伯爵要的也不过是一个残破了的法兰西。虽然那时西西里王国的实力必然在损,虽然法兰西定然要残破,但总算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与此同时,在阿图瓦伯爵的营地里,英格兰的约翰王亨利三世,正在发着脾气。因为今天受到袭击的两队步兵,都是他的手下。虽然被箭射死的人并不多,但敌军用火箭引燃了一附近山坡上的草木,天才知道那些东西为何那么容易着火。结果烧伤的人,比中箭而死的人多得多。
“知道吗,这将会让我们失去攻击的主力,没有步兵难道要靠圣殿骑士去爬城墙吗?”
显然直到此刻,约翰王亨利三世还为亨利七世,使他丧失了全军的指挥权而多少有些生气。今天的事情,更让他有一种泄气的感觉。他感觉到自己似乎在对付一些极为狡猾的家伙,他们不正面作战,而是在山坡上射一阵箭,在可以抓住他们之前,就会从山坡上溜走,而这也是他可以责怪由阿图瓦伯爵率领的,法兰西军队的原因。
“对这些事情,阿图瓦伯爵,难道您没有一点看法吗?或者说,您对于今天那些敌人的袭击如何看!”
这时坐在桌旁椅子上的阿图瓦伯爵正在品着一瓶美酒,从上面那印得惟妙惟肖的雅典娜的画像上就看得出来,这是来自于华夏岛的工业品。虽然在许多个世纪之后,手工制品有了独特的价值,但在此刻手工制品的质地,却远远不能与华夏岛的工业品相比,自然价值也就大有不如了。
从这种角度上来说,到了华夏岛的工匠们,固然是被赵伏波抓去的,但他们在将来都会感谢他。毕竟,当工业入侵了他们原有市场时,像他们这样的小手工作坊,就只剩下饿死的份了。
“陛下,不必生气。您瞧,这酒可是最后一瓶了,倘若您不多喝几杯的话,一定会感觉到遗憾的!”
第135章 两只小公鸡
帐篷里的气氛一下降到了冰点,约翰王亨利三世放下手中的酒杯,冷冷的看着眼前的亨利七世。他清楚记得,如果不是这个眼前率领着圣殿骑士的家伙,自己不会失去了成为全军领袖的机会。而这一次,绝对不同于以往的十字军东征。这一次是驱逐来自东方的恶魔,如果成功的话,那么这件事带来的声誉,将会非常非常高。
亨利三世同样瞪着眼睛,他没有想到会在阿图瓦伯爵的帐篷里见到约翰王亨利三世。同样对他,亨利七世同样没有什么好感。因为他在没有了解到他对手的力量时,就急着想当全军的统帅,说起来还真是一个糊涂绰。
约翰王亨利三世,其实是不聪明的。否则在将来,就不会被那个西蒙德蒙德福特与十五男爵,逼着签署将来的《牛津条例》,并因此与西蒙德蒙德福特领导的军队发生了内战,并在内战之中败北。如果不是后来儿子爱德华公关部逃出,并重新组织起忠诚于国王的军队才打败了西蒙德蒙德福特。
眼看两人仿佛公鸡一样的模样,阿图瓦伯爵这个极关于协调的人,立即就打了声响指。他的仆人闻声就出现在他的身旁。瞧见了吗,又来了贵客去多拿几瓶好酒出来!
当仆人又拿了几瓶印刷精美的好酒出来时,阿图瓦伯爵先了尴尬的笑笑,以冲淡“两只小公鸡”之间的火药味。
“啊……呃……这是来自于那些魔鬼的酒,不管他们信什么也好,但他们的酒实在是不错。所以……两位请一起坐下我,我给你们说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情!”
直到这时约翰王亨利三世与亨利七世两个亨利才互相警告似的看了一眼,然后坐下来,伸手接过阿图瓦伯爵已经在水晶酒杯里倒好的美酒。当然眼睛都看着阿图瓦伯爵,都想听听他会说出些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两位,你们恐怕不明白,眼前这场战斗,并不容易胜利。而在战斗初期不保留下我们自己的实力,而且如果我们三个人不团结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我们大家都会遇到大麻烦的!”
亨利七世明白阿图瓦伯爵的话,因为他亲眼看到过赵伏波军队的威力。如果真如他们事先掌握的那样,此刻都灵城由赵伏波的手下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手下一起来防御的话,那绝对是一场尸横遍野的大战。甚至在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还未必能够胜利。
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因为都灵城附近都是平原,而且教皇军的数量足够多。那么可以团团围困,用断粮的办法让他们投降。甚至在他心中,这是唯一的办法。因为面对那样堪称狂猛的火力,想登上他们的城墙,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尸横遍野,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哼,一个异教廷……”
阿图瓦伯爵还没有说话,对这场冷哼,亨利七世已经用下面的话表达了不满。
“一个异教徒,只用手下几千名士兵,就可以打败十几万十字军。陛下,您手下不过几万军队而已,难道您认为凭您可以打得败他吗?”
“呯……!”
约翰王亨利三世拍了桌子,他的手按在剑柄上,心想倘若这个亨利七世再挑衅的话,那就不顾他与教皇的关系杀掉他。对他的反应,亨利七世挑战挑战似的端起杯子,抿了一口杯中的美酒。与此同时,他的手也放到了剑柄上。就算打起来,他也不会怕一个老头。
“陛下,这是千真万确的。您只想想,为何我的兄长从阿拉伯回来之后,却不回到法国,而跟随在那个异教徒身边,我想您该明白,那是一个可怕的家伙。说起来,您得感谢这位亨利,如果不是他的话,我怕您会让您的军队在第一时间受到极严重的损失!”
这些话让约翰王亨利三世冷静下来,他仔细的回味着阿图瓦伯爵告诉他的一切。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心中也明白,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自己如果率领全军的话,那么英格兰的军队,就一定会成为主力。虽然约翰王亨利三世不聪明,但他也绝对不是个傻蛋,当弄明白情况之后,他还是能够理智对待眼前的事情。
“我懂得你们的意思,可是我希望这些事情我们可以事先就讨论好。如果不是我们坐在一起喝酒的话,我心中已经在怀疑,我们是不是还在合作呢!”
固然心中承认他们两人说的对,但道歉这不是正确的手段,作为一个国王没理还要搅三分理,这很正常。阿图瓦伯爵与亨利三世都端起杯子。三人手中的水晶酒杯碰在一起,发出轻轻的声响。
“当然陛下,我们大家当然在合作!”
阿图瓦伯爵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十足微笑。他与亨利七世两人都不想英格兰的军队此刻受到太大的损失,毕竟在战后还用得着他。至于他自己,则带的是清一色的骑兵,相信如果不到最后,这样的骑兵是不会去爬城墙的。亨利七世带的是圣殿骑士团,自然更加不必担心。
唯一的问题是,在将来分配利益的时候,倘若仅仅依靠他们两人的力量,那未免就有些弱了。这才是他们两个联手阻止约翰王亨利三世,为了获得指挥权,而在攻坚中把自己的手下全都消耗掉的原因。
既然话说开了,亨利七世也不再针对约翰王亨利三世,反而向他讲起自己在巴勒莫的败绩。
“……我们在冲击之前,一切都做的中规中矩。但当冲锋开始的时候,我们的骑兵根本碰不到他们用大国组成的防御阵形,多数人在半路上就被他发射的,那些会变成火球的东西掀飞。是掀飞,我的陛下您听明白了吗,那样的火球可以把一个重甲的骑士掀到空中!”
听着亨利七世绘声绘色的讲述,约翰王亨利三世彻底相信了他们对赵伏波手下武器威力的描绘。这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幸运的感觉,心中认为还是不要统帅全军的好!
第136章 诸位慢慢晃
“这真是……”
约翰王亨利三世躲在一块石头后面,眼睛看着对面山坡如同雨点一样落下的箭支,嘴里很没有风度的吐出上面那句话。这是山路旁的唯一可以躲避的地方,附近的士兵在对方持续的攻击下发出惨叫。
“让他们快走,让我们的士兵离开这儿!”
面对时常撞在山石上的箭枝,他竭力躲避的同时用尖锐的嗓子喊。身边的军官打算出去传达命令,但很快就被密集的箭枝射倒在地下。
“见鬼,这上家伙的弓术难道比我们的长弓手还强?”
面对今天的第二次袭击,又恰恰赶上自己刚刚来到弓手的队伍里,这遭遇让约翰王亨利三世大声诅咒起来。而且他也发现了可怕的事情,那就是英格兰的一直引以为傲的长弓手,在面对这样的袭击时,一点用也没有。
对方所在的地方是一处难于攀爬的山坡,从那上面的树林里不断的飞出箭枝。以约翰王亨利三世对长弓手的了解,在这大约1oo米距离上的攻击,因为弓几乎要完全张满,所以体力一般的人根本射不了几枝箭。可是对的表现,却大出约翰王亨利三世的所料,他们一枝箭接一枝的射个不停。就他自己拿玩具望远镜盯着的那个家伙,已经连续最少射出了3o枝箭。
这个景象让他大为吃惊,如果对方的战士能够在如此远的距离上,连续射出3o枝箭的话,那么无论对谁那都是一枝几乎不可阻挡的军队。
“这不可能,天下没有谁有这么好的体力!”
惊呼中的约翰王亨利三世,把手中的望远镜给自己的手下的军官,他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确实的结论。片刻之后,那个情景同样让约翰王亨利三世手下的军官惊讶不已。
“不可能……除非……”
君主把望远镜给自己让自己观察,这当然是一种荣誉。可是问题在于,倘若自己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岂不是显得自己太蠢了吗!因此他留下了话头,虽然他的解释……。约翰王亨利三世看了一他一眼,知道他没有说完。
“除非什么,你就直说吧!”
“陛下,除非向我们发箭的那些弓手,都吃了异教徒的什么魔药,如果是那样的话……”
迷信就是愚昧,在任何时代里,历史都用成败无情的嘲笑过这样的事情。甚至无情的历史不区别残忍、血腥以及是不是正义。就像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认为八国联军的行为是正义的,但问题就在于,他们进了北京并掠夺了足够的财富,而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这件事里唯一被证明的,就是历史只承认科技文明的发展,而不承认什么理念又或者说什么正义之类的东西。更别提那学了汉人文化,怎么也没学明白的满清朝廷的手腕与谋略,在八国联军的武器前面就如同一群傻子。虽然理念之类的东西,可以成为科技文明的推动力,但科技文明就是目标。这也就证明大宋、大明在科技发展有了基础的情况下,去玩什么手腕、谋略是绝对弱智的事情。
比说大宋,当有了火药距离大炮与火枪仅仅一步之遥。到说大明,倘若当时不是做小的“窜天猴”,而是放大几百倍做成火箭炮,大概一百个满清都不够灭的。这证明了一件事,中国传统的所谓“帝王之术”里的谋略与手腕,全都是极端愚蠢的东西。如果不是他们太蠢,大宋不该被野蛮的蒙古征服,大明也不该被愚昧的满清征服。
就像是此刻的战场上一样,面对使用了滑轮弓的敌方,愚昧的人一句话“他们吃了魔药”就“猜”出来一个结果,以证明只有那个原因,才让他们的箭雨如此的连绵不绝。他倒是保全了脸面,但一个愚昧的看法,将导致一个国家未来的灰暗无光。
倘若以技术发展为目标,就像在大宋的时代,出现火药火炮与火枪的线式作战方式,应该可以轻易消灭掉整个蒙古人。在大明对付那野蛮愚昧的后金人,直接拿一万枚火箭炮的炮弹覆盖。别说什么盘弓弯马、也别提什么游击战术,更重要的是别说什么正义,放在高科技武器面前就只有一个字能形容——屁。
历史的嘲笑声,会一直回响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长河里。就像是大宋时代,出了满朝廷的宋高宗、秦桧、史弥远这种二货,玩手腕、玩谋略、玩内斗他们大概一个个都是高人。但将来面野蛮的蛮族时,一个个又是绝对的sb不然,他们也不会让华夏,第一次完全的落入到蛮族手中,开了一个极差的开头。
“陛下……陛下,我们的人来了,我们……”
带着欣喜,从山道前面、后面涌来大批掂着盾牌的步兵。在他们随后结起的盾阵的掩护下,许多士兵开始用梯子搭在山崖上,准备冲上山坡,去找袭击的那些弓手们算账。
然而,对面山坡的弓手们,这时一队队形相掩护着开始离开战场。约翰王亨利三世知道,当他们隐入到山峦中的时候,再想抓住这些家伙那肯定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盾牌阵的保护下,他挥舞着剑,拼命冲对面撤退人发出他充满鄙视的呐喊。
“别跑……留下和我们打……你们这些的懦夫、胆小鬼、猪猡……!”
英语里的词汇,远不如汉语语汇说起来解气外加精彩万分。但约翰王亨利三世的呐喊,还是被山坡上的康拉德四世听明白了,这时个已经把弓背在身上,打算离开这个即将受到敌军攻击的山坡。对于约翰王亨利三世的喊声,他只是微微一笑。
“诸位先生慢慢向都灵晃吧,我们以后还要打许多交道,现在请恕鄙人不奉陪了!”
说完几句俏皮话,他的身影消失在山坡上。山后不远的地方,就有手下看守的马匹。随后当弓手们完全撤下来之后,他们就顺着山间的小道迅速离开。
第137章 秘密的交易
当英诺森四世教皇与他手下的大军,终于在付出多达15ooo人的巨大伤亡后,来到了都灵城外。这里让英诺森四世教皇多少有些不适应,因为派出的骑兵发现,附近几乎完全没有人烟。据个别被找到的人所说的,那些人都被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迁向了都灵城内。他们不但带走了所有人,还带走了所有的粮食、牲畜。
不过同时,一直在附近的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也率领他的多达35ooo人的德意志军团出现在这儿。因为德意志方面的公爵们,多数都参加了日尔曼骑士团。想要征到更多的士兵,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一直在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军队作战。
当神圣罗马帝国里的那些“自由城市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