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223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上来说,英诺森四世教皇即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他会向全欧洲宣布你的危险性,最后会动员起整个欧洲所有的人来与你作战。如果是那样的话,虽然我能够预见到你的胜利,但胜利来临的会比以前我们考虑的事情要困难的多!“
路易九世的忧虑感染了赵伏波,对于这种整个大6式的战略,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么深刻。这是马丁要王文统跟随在他身边的用意,此刻王文统听着路易九世的话,掂着他的胡子偶尔瞅一眼路易九世若有所思。
“那么陛下,您是怎么想的呢?”
赵伏波虽然心中已经开始思索起来,但他并不急于表态。对于战争这种事情,他倒是熟悉的很,知道这时候不能匆忙的做决定。路易九世叼着烟斗,看了看那边与克里斯蒂亚诺坐在一起,下着盘围棋的两人。他们一付全心全意对着棋局的模样,似乎对于自己所说的事情毫不在意。至于赵伏波似乎满意外,不过此刻看起来脑袋也转了起来。
路易九世又回味了一下自己所想的办法,接着说出他的一个“李代桃僵”的计划。原因在于,他能够猜到赵伏波的心思。眼前的赵伏波,对于欧洲没有多少土地的需求。唯一曾经听赵伏波说过的地方同奥地利,原因居然是听说那儿山清水秀。
“拿地图来!”
这件事要对赵伏波说明白,得要看着地图才成。奥地利当然不是他的“祸水东引”的计划,其实说准确一些,他的打算是“祸水南引”。把赵伏波与教皇军队交战的可能,变成攻打西班牙穆斯林的可能。这基于他对赵伏波的了解,在欧洲建立商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却是安全问题。没有安全的商路,可以说什么都不是。
“看到这里了吗,这个地区叫安达卢西亚,现在部分属于摩尔人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我考虑你可能需要在欧洲,做出一些与阿拉伯人不同的事情,打败摩尔人,那么你是一个崇尚伊斯兰宗教的传闻不攻自破。只是如果现在你率领军队攻打那里的话,腓特烈与康拉德拒守的都灵就危险了。如果他们守不住的话……”
随着路易九世开始他正式的介绍,王文统与克里斯蒂亚诺也都不再下他们的围棋,来到了桌子旁看着地图。
“绿衣大食!”
王文统在赵伏波的耳边,轻轻说了一句汉语。王文统来到赵伏波的身边之后,他的眼界是开阔了,也明白曾经把权谋用在华夏的锦绣山河之上,实在是明珠暗投。那种纵横家的本领,用在华夏对付自己人,哪里比得上在这儿,陪伴着眼前中兴大宋的明主更好呢!
因此,他常常把自己在国内读过的关于阿拉伯的书与自己在这里所见的进行比较。当然国内的那些书多数都是以讹传讹的,做不得准。不过这“绿衣大食”(西班牙)、“黑衣大食”(中东国家)、“白衣大食”(埃及)这种称呼他是保持下来了。
这里因其旗帜、服饰尚绿,故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西方史称“南萨拉森帝国”,以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得名。虽然法蒂玛王朝已经早已经不存在,但绿衣大食这宋人的称呼去没有变过。不过赵伏波可没兴趣管什么大食,哪怕是“花衣大食”干他屁事。
只是路易九世手指点过的地方,他则非常有兴趣,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直布罗陀海峡。那里距离路易九世手指点过的地方,直线距离大约25o-3oo公里,清一色的平原。只有格拉纳达王国北靠着的是,佩尼韦蒂科山脉。因此基本上直线距离倒也不错。
正如同路易九世介绍的那样,那里此刻是摩尔人控制的地区。直布罗陀恰好在他们的统治范围之中,对面则是非洲的丹吉尔。前面说过,这两个地方赵伏波是志在必得。他不理会占领那里的人信什么教,也不想管那里是些什么人。对于未来华夏控制欧洲的要点,无论什么理由,直布轮陀海峡必须控制在手中。
看到赵伏波、王文统甚至包括克里斯蒂亚诺都认真起来的时候,路易九世心里安定了些。他认为那里,应该是赵伏波期待的地方。
赵伏波期待不期待不知道,他的老师马丁倘若有机会的话,一定会愿意一行的。而且首先要去的地方不是直布罗陀而是格拉纳达王国。那里有一个喜欢欣赏吉它曲的人都知道的地方——阿尔罕布拉宫。那时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期间的格拉纳达王国的王宫。
“阿尔罕布拉”,阿拉伯语意为“红堡”。为摩尔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华,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相信赵伏波这么有孝心,当然会把那座宫殿当成华夏的土地。还有奥地利,他从来不知道奥地利有多美,但看过音乐片《音乐之声》的马丁,早已经被那片地方迷住了。
介绍完了一切,路易九世看着赵伏波,希望自己的介绍足够吸引他,并因此而避免法兰西血流成河!
第11o章 这值得考虑
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赵伏波坐在新阿雅克肖城城墙一座塔楼的平台上。这儿因为弩炮还没有安装好,所以整个平台依然保持着宽敞。在吃过晚饭之后,赵伏波坐在城墙上,吸着烟斗。在他沉默不语的时候,姑娘们一个个望着正在慢慢升起的月亮,发出幽幽之思。
只是大家谁也不说话,知道此刻赵伏波正在想着什么。琳达在赏月之前,先替赵伏波准备好了水果、烟草、浓茶,虽然前者多半是她与姐姐们享受的。
喜欢深思是赵伏波最近一两年以来最大的变化,师雪容自从跟随在自己的师兄身边时,发现他的变化在这一两年的连续打仗的过程之中发展的最快。就像这深思,在这以前或者说在来欧洲以前,赵伏波做起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快行己意,而几乎是无牵无挂的。但现在,他喜欢深思。似乎是因为过多的牵绊所导致的,他不得不进行深入的考虑。
眼前的欧洲,法兰西是绮丽尔父亲的王国,神圣罗马帝国是艾丽莎父亲的王国,西班牙与索菲娅有着密切的关系。整个局势比起当时在阿拉伯帝国,复杂了不下一百倍。这里的王族之间多数都通婚,倘若依着法兰西的绮丽尔公主与西西里王国的艾丽莎公主,赵伏波与这时欧洲的大部分王室,都有些亲戚关系。
师雪容站在赵伏波身边,时不时递给他一块削好皮切成小块的水果,不然的话赵伏波这样的人会嫌吃水果麻烦,宁愿不吃水果改抽烟斗。师雪容知道,吸烟对身体没好处,但赵伏波这种人不能硬来。而且他可是将来至高无高的华夏之主,说起来这欧洲的上帝与阿拉伯的真主都要靠边站呢!
另外一侧则是艾丽莎,赵伏波身边的女人里,说到淑女恐怕只有她们两个里里外外才是真的淑女。至于绮丽尔和舒钰儿,她们两个实际上是淑女其表野蛮其质的。
正在赵伏波一断的吸着烟斗,希望自己能够把握住这件事的要领时,王文统安安静静的一个人来到他的身边。他不像别人那样,什么大帝、陛下、殿下的乱叫。他的称呼是规规矩矩的,大宋式的。
“王爷千岁!”
赵伏波回过头,看到王文统时一点也不意外,只是向他点点头,向一旁琳达叫人准备好的椅子走去。两张椅子,一张放满了水果、饮料与烟草的小几,就是谈话的准备。倘若需要更多的话,那么夺清风明月相伴,相信无论什么样的话题,都可以谈得清楚。
“您,您怎么看!……哦,这里有烟草、河水,王先生尽管自便!”
刚坐下,赵伏波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这么一句。对于赵伏波的这种反应,王文统没有先答话,而是先替自己装了一斗烟,点燃之后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才看着那明月下的,被海风迅速吹散的烟雾来了一句。
“祸水东引之计,王爷千岁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要说这位路易九世皇帝陛下真是位高人呢!”
赵伏波用微笑表示,王文统说的全中。
“何止聪明,我得说我这个岳父皇帝,实在是深谋远虑的紧呢!”
许久以来,赵伏波很少有这样的态度说话。不过王文统知道,能够一个人从1o岁起就自己照顾自己,并且能够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轻易完成了自己的读书习武的人,那绝对不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人。起初刚来的时候,王文统对于这件事还有些担心,但当他与赵伏波相处的久了之后,就完全理解了他。
赵伏波不是一个心思简单的人,只是他是个懒家伙,不喜欢在平时的小事上动心眼。这让人感觉到他似乎有些太爽快,而实际上正是这种小事上不拘小节,但大事一点也不糊涂的性格糊弄了许多人。想来当年如果不是他的这付别人看不透的脾性,赵无极父子也不会容他活到功成名就之时。
“其实王爷千岁也不必挂怀,说到底为自己家国之利费尽心机,也算是个不错的陛下。只是此次之事却还有些麻烦,固然格拉纳达王国以及直布罗陀海峡钧之重,但艾丽莎公主的家国却也不轻哪!”
王文统后面的话声音变小了,显然他并不想被艾丽莎听到这些话。也不想让她们知道,她们未来的丈夫此刻面临了多少的挑战。说起来有着当世无敌的大军,想要什么就可以手到擒来。但问题在于,外面的事情好处理,但“家务事”却难断至极呢。
试想,赵伏波带走腓特烈二世皇帝手下最犀利的军队,那么都灵城的局势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没有了这些火枪兵,腓特烈二世又如何可以仅仅只依靠他手下的军队,面对数倍于队的军队就守得信都灵呢?
“是啊,是件难办的事情。不过我却以为路易九世陛下说的有道理。倘若我们想要降低在欧洲办事的阻力,同时也让反抗降低,那么与格拉纳达王国的交战就必不可少。为了这件事,在都灵的事情却不能不想相办法。”
王文统看着赵伏波,低声说了两个字。
“分兵!”
赵伏波大概也已经想过这件事,但心中还没有做好决定就是。看到这种情况,王文统进一步详述他的思考的理由。
“王爷千岁,您看,我们手中两军。分别是咱们的大宋羽林军和腓特烈二世皇帝陛下的火枪兵。大宋羽林军兵少,行动迅速,只可以数量实在是太少,少到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除非有大军在侧,方能起到大战中的中流砥柱的用处,不然的话,一支轻兵却难以定鼎天下。倒是那支火枪兵,此刻规模已然不小,却是可以派得上大用场的!”
赵伏波沉吟了一下,他明白王文统的意思,而事实上他比王文统想得更加长远。因为他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意大利、西班牙的问题,甚至他想到了法兰西与英格兰,那么赵伏波的意思是什么呢?
第111章 食物链顶端
“王先生,我们是人少些,但倘若要再分兵的话,我担心我们的人手会更加不足,因此,我们要加紧在都灵备战,最好那座城市变成无法攻破的城市,只有做到那一点,欧洲的事情才能获得最好的解决!”
“整个欧洲的事情?”
这一点火王文统可没有想,他想的只是此刻战场上的局势。倘若此战不胜,那么欧洲还需要数年时间,这里的方可以大定。也只有欧洲的事情有了定论,才可以使用整个欧洲、阿拉伯帝国的所有资源来打大宋的天下。并不是说此刻大宋的天下难打,而是那里有蒙古人、宋人、还有曾经的其他诸如金、高丽、扶桑等等诸国、诸族。心怀不轨者甚众,倘若赵伏波真正要完成他的心愿,那么需要的将会是数量相当的铁军。
就像是大宋羽林军的火枪营一样的军队,怕也得要十数万、甚至数十万方才有可能同时平定整个华夏周边千里之内的所有民族。而这一壮举,在没有如同火枪营一样的大规模军队前,都是件不切实际的事情。否则的话,就得要几代明君去连续用兵。
从王文统的角度来看,赵伏波的心中完全是前种想法。即不打算给自己的子孙们留什么祸患,要是有的话,在他这一代是打算斩尽杀绝的。这个想法,从赵伏波急切的想要解决欧洲的事情上,就看得出来。倘若是以前大宋羽林军主战骑兵的程度,想要平定整个欧洲最少得5到1o年,但现在有了火枪营这样的军队,就未必需要这么久的时光。也许好的话,2-3年面对极强的武力,各国也就只有俯首泯耳的听话了。
“王爷千岁,那依您的意思……”
王文统听出赵伏波不同意他的想法,知道那是对于欧洲大局上的看法不同。那么他倒想听听,眼前这个只有不到2o岁的王爷,能够从这纷乱的大局中看些什么出来。
“王先生,其实我的意思很立意,武器不可能让他们真正按我们说的去办,但武力不能少还得让他们明白,倘若不合作的话,那么损失他们授不起。其次,利益不能少,此刻欧洲各国之间有利益冲突,同时他们与英诺森四世教皇的教廷两样有着巨大的冲突。
我们要做的是,不论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我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教皇与他们之间的利益问题。您知道,上一次在都灵城的时候,已经谈过教皇的教廷并迁到君十坦丁堡,那里离我们近一来看得住,二来离阿拉伯近了,他们也怕阿拉伯国家找他们的麻烦,必然也要靠向我们。
最后我们在欧洲要扶植教皇的势力,所以这件事办起来是很有意思的!“
赵伏波的话让王文统不由感觉到,自己虽然一路之上恶补。到了这里之后,又虚心向克里斯蒂亚诺先生求教,可他没有想到,赵伏波的看法依然大出他的所料之外。说起来,这是把大宋朝一直对内所用的制衡之道,用到了外面的世界。倘若联想起华夏岛的所有一切,王文统算是明白了,那种阴险、狠辣的手段将来是华夏帝国对外的主要手段,至于对内,看起来就是那部细密的《神州律》了。
“果然与我过去所学完全不同!”
越是在赵伏波身边呆,王文统就感觉到自己所学就越是不足。以前许多看起来合适的手段,现在却因为《神州律》而完全没有了施展的机会。比如说在国内造反称王之类的事情,这在中华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他赵家的太祖赵匡印,不也同样也是如此称王的么。
但华夏岛上有了议会,有了报纸上面说什么是百无楚忌。就算有伤风化,也得要法院认可之后,才有机会阻止。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这让心怀不轨者,就像是千夫所指的妓女那样无可遁形。想造反,先得过了全国人的眼再说。但这又衍射出另外一个问题,有了福利股份的百姓们,要多少钱,什么样的代价才买得转?
不像过去,在大宋造反几个有钱人坐在一起,拍拍脑壳就可以动起手来,倘若再有几个将军就可以打得出旗号,攘出诺大的阵势。但在将来华夏帝国,百姓生活富裕平和,能过好日子有谁想去做贼。士兵们听到军官招呼反叛,多半还要拍拍脑袋想想,反叛了的话,自己那些“福利股份”便宜了谁。
对许多人来说,华夏的人越少越好,那样的话依靠暴利产业形成的“福利股份”会越来越多。可瞧瞧赵伏波那不依不饶的劲,只怕像他这样到处抓学者、工匠、美女,过不了十年,华夏帝国的人口就要番他一番才对的。比方说一夫多妻政策的实施,事实上这可以给国家提供大量的人口增加。当然,对于女人这是不尊重的。但不能否认的是,人口的增加,就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整个民族的侵略性。
毕竟人多了都要吃饭,没饭吃就只好对外面动脑筋。到时赵伏波兵工厂里有的是武器、弹药。民间有的是追逐财富的人,到时别说华夏帝国周边一千里,只怕这整个世界都因为这样的掠夺,而不得安宁。
以上是王文统看到赵伏波与他的马丁教师的布局之后想到的东西,可不管怎么样,他都感觉得到这个体系将会形成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就像送补给的帆船带来的华夏岛上的新书——《物种的起源》,这来自于马丁领着所有学者们的,探索结果的一部分。虽然此刻大规模的考古、研究还不可能,但根据已经有了的东西就表达出“生物圈”、“食物链”“生物进化论”,最后一条是事有某种猜测的讨论。
在这些赏识的扩展下,王文统此刻又听过赵伏波的系统论述,他终于知道了一点。
“原来王爷千岁要建的,是在这人世间的,食物链顶端的一个新族群!”
第112章 失去了信心
都灵太平了大概1o天,不过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来到这儿。最先到达的,就是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与儿子康拉德四世紧密关注的,米兰方面的动静。
号称16万大军的军队,正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集结。起初不过是以圣殿骑士团、部分法兰西以及英兰格的军队。可当英诺森四世教皇宣布,这是一场对抗来自东方的邪恶的,异教徒魔鬼的时候受到了许多公国的支持。整个军队就如同吹气球一样在膨胀。当然通过内线他们父子也知道,那个英诺森四世教皇为了对付他们,到底运用了多少资金。
“父亲,听说他免了不少王国和公国的债务,您知道……”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点点阔大,摸着自己的战场上,留下的在下颌上大约一指节长的短胡子。对于圣殿骑士团借债的事情,他知道的很清楚。作为兴旺的西西里王国,他倒是有不少的存款,借债不多。可惜当战争开始的时候,那些钱已经被完全冻结,此刻一分一毫也动用不了。
倘若那些钱能够动用的路,最少他可以再装备起1oooo-15ooo人的火枪部队。如果是那样的话,在欧洲他谁的脸色也不必看。虽然此刻看起来,战事进行的还算是顺利。尤其是自己的女婿赵伏波,能够在敌后登6成功,并捉住英诺森四世教皇,那么最少神圣罗马帝国区域范围里的战争就将停止。而且到时,自己也可以动用存在圣殿骑士团财务库里的,那大笔的金钱来重建被战火毁坏的一切。
对于儿子的担心,还不知道科西嘉岛上变化的他倒一点也不担心。除过对自己和儿子手下,总共75oo名火枪兵的信任之外,更重要的是那支偷袭的大军还包括有25oo名的大宋羽林军,这是他真正放心的地方。正在父子俩吃着午饭,说着最近的消息时。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可不知道,对他来说最快的消息已经距离不远了。
长长的,近乎3oo辆重载的大车,从登6以来已经走了一周。总共数起来,大约为6oo吨物资。由于物资的数量以及重要性,这一次负责押运的是大宋羽林军的25oo人的军队。整个车队里,并不全都是武器弹药和物资补给。还有许多大车上,装载的是一些奇怪的构件。不但作为奴隶的欧洲人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就算是大宋羽林军的士兵,他们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
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些东西,都是赵伏皮在出发前赶着让岛上的奴隶们造出来的。至于用来做什么,大家很快就会明白。赵伏波到来的消息,自然令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父子两人来到城门处迎接。只是他们直到现在还不明白,赵伏波为何没有开始前往攻击里昂,是什么使他在科西嘉岛耽搁下来。
甚至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身边的某些“谋士们”,已经在议论,赵伏波是不是有意要让都灵陷落,甚至有传言他打算要艾丽莎来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女王。倘若是别人的话,那么这种话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绝对不相信。牵扯到赵伏波时他也不相信,但问题在于如果说谁有能力办到这件事,自然又非赵伏波莫属了。
因此当他在城墙上,用出口型的望远镜看到赵伏波大宋羽林军那面烈火金龙旗时,心中立即就变得高兴起来。
“我看有的时候,我们要信任别人。你知道,作为君主我们总会听到许多意见,但我们应该通过谨慎的思考,来确定我们的选择!”
康拉德四世感觉得到,这是父亲在教自己将来为君之道。作为储君,这是他应该高兴的事情。不过说到对赵伏波的怀疑,他倒从来没有想过。因为那样的选择,不符合赵伏波的目标。在回来欧洲之前,他与赵伏波相处过一段时间。说不上有太深的了解,但最少对于赵伏波的目标,他总是很清楚的。
“是的父亲,我一直坚信那位陛下是一个会信守承诺的人。虽然我也听到了一些关于他的,不良信息,但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相信他的!”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轻轻点下头,赞同儿子的想法。只是他有些奇怪,是什么东西值得赵伏波,亲自率领大宋羽林军来押运呢,东西还没有到,他已经充满了好奇。可他想不到,当赵伏波来到为准备好的揭风宴时,却赶走了其他人,同时告诉他更坏的消息。
“陛下,纵上所述,我们不可能抓得住那位教皇陛下。不过我们有了一个新计划,那就是让他们的进攻在这里碰得头破血流!”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用不停的吸着烟斗,眯着眼睛来掩饰自己心中的担忧。当赵伏波的话告一段落时,他口吻中带着苦涩加了一句。
“头破血流吗,我们在这里不过仅仅只有这么点军队,我们该如何让16万大军多次得头破血流呢!”
康拉德四世年轻的脸上,两样笼罩着愁云。虽然他相当信任赵伏波,但眼前的事情明摆着。这甚至让他联想起有人些人传说,都灵不过是个陷阱,而且是个老鼠笼子式的陷阱。他们父子在这里战败,倘若被英诺森四世教皇俘虏的话,那么就一定会被处死。毕竟两个受到绝罚的君主,只说明一件事,他们与教廷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合的。甚至就算到时他们父子低头认输,也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同情。
赵伏波有些疑惑的看了父子俩一眼,他感觉得到,似乎有些事情不大对劲。
“怎么,两位如此没有信心吗。不过我想,如果你们看到我为了你们准备的防御武器之后,就应该对于这场攻防战有绝对的信心。而我们的计划完成时,就将是解决全部问题的时候。两位陛下这个时候,才对我丧失信心,难道不晚吗?”
第113章 都别不相信
赵伏波的疑问不能不说是稍稍有些严厉了,虽然从人情来讲。眼前一个是自己的岳父,另外一个则是自己的妻兄。但问题在于,赵伏波此刻的行动关系着未来华夏的命运,自然是要取其重的。
“这……您不要误会,陛下,我想说的确这让我们很担心,因为兵力实在是相差过支悬殊!而且,一些不利于我们大家合作的传言,正在影响我们的信心,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康拉德四世眼看自己与父亲的疑虑已经引起了赵伏波的不满,他连忙说话想要打破这个僵局。赵伏波听到这句话时候,他咬了咬牙。倘若是在阿拉伯帝国,倘若对方不是与自己在将来会有姻亲的关系,那么他肯定会拿出凌厉的手段,让对方明白、明白,背着自己说小话的下场是什么。
“哼,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样吧,我现在就安排我的手下组装起给两位陛下带来的,新的城防装备。据我们认为,有了这些武器,什么样的敌军都不会是对手。别看他们有十几万大军,倘若我们的准备工作足够好的话,那么所有的一切问题,都将会在近期被解决掉!”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他抬着看了一眼赵伏波,对于他的语气之中的不满有些不高兴。甚至还打算要让他明白一下,自己始终是他的岳父。可是随即他就接到了儿子康拉德四世使来的眼色,接着只好把心中的不满咽进去。而是仅仅问了一句,赵伏波到底是什么样的打算。
“我承认,我们受到传言的影响,这不利于我们的合作。这样吧,我们不妨都把自己的想说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也许这样才会让我们大家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起来!”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话当然是一个睿智君主的话,因为合作首要的问题就在于对方的诚恳。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可以肯定在将来必然会被载入史册,因为这件事必然会影响到欧洲文明未来的进程。与赵伏波合作,可以说现在是一件已经骑虎难下的事情,因为失去了赵伏波新式武器装备的支持,那么这场战争不用问,自然是肯定要输的。输掉自己父子的性命也许不要紧,但最重要的是,那会输掉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未来。
“陛下,您看现在的局势是这样的,当英诺森四世教皇御驾亲征的时候,就完全破坏了我们原先的设想。所以我的意见是,既然不能千里擒王,那么我们就釜底抽薪。当我们打下格拉纳达王国时,我是一个异教徒魔鬼的传言就不攻自破。同时我们用那里换来西班牙的费迪南德国王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要把法兰西皇帝从西班牙方面送回到法国重掌政权。到那时,虽然他不会与教皇明面上作对,但可以暗地里拿掉他们的物资补给。
想必我率领火枪兵与我的大宋羽林军在做这件事时,您这边已经消耗了大量教皇军的有生力量。毕竟他们知道,不拿下您,那么这场战争他们就远没有胜利。因此您只康拉德陛下守御这里,西班牙大军与我们一起出现在法国的时候,那时不用打他们就乱了。即没有后援,这里又攻不下都灵,当然就会失去他们所有的一切。
不过我刚刚听到你们的担心之后,我有一个想法。不如你们去科西嘉岛,这里的防御工作由我全权接手。西班牙方面的作战,将会由我的副手接任,两位陛下你们看……“
当赵伏波说完他的长篇大论时,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与康拉德四世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起来。这不是叫他们做逃离战场的屠夫么。无论是他们皇族的骄傲,又或者说为了未来的地位,都不是应该选择的选项。如果放下所有万岁的话就会发现,虽然仅凭都灵现在的军队,抵御十几万大军的猛攻是一件具有颇大危险的事情。但如果胜利的话,那么给自己与儿子康拉德四世将会带来传奇的声誉。
毕竟教廷的数倍于己的大军,如果被自己数量稀少的部队打败的话,那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影响将是无可言喻的。尤其是赵伏波打算自己来守都灵的事情,这让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完全放下了,因为那些小道消息而带来的成见。他原本就不大相信那些说法,现在就更加不信了。
“不必了,是我们听了那些话动摇了信心,是我们……”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不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作为一个游历过四方,懂得许多学问的皇帝,他打算直接向赵伏波道歉。
“不必,陛下,我想说我会把我的卫队留在这儿,他们的人数不多加上队长只有3o个人。但我想说的是,他们足够保护您的安全!”
与赵伏波一起来的,还有阿米娜率领的赵伏波的近卫。对于阿米娜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父子是熟悉的,他们知道这个女人将来是华夏帝国皇室里的正牌皇后之一,甚至这高过了自己女儿的地位。赵伏波即将肯把她放在这里,说是保护自己父子的安全,自然也有某种抵押的味道。
当然这是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理解,并不与其他人的理解相关,甚至连他的儿子也不会相信,赵伏波肯拿他自己的女人来抵押。因为华夏帝国的原则是,绝对不会与外国任何一个王朝、政府进行政治联姻。如果有任何人威胁,如果不联姻就使用武力的话,赵伏波一定不会介意让他们整个种族都去见上帝!这在当时阿扎姆突兰沙,向赵伏波恳求,把师雪容嫁给他时,就出现过差点被赵伏波把他骟了的问题。
“好吧,即将我们商量妥当,我会在两天之内把主要的防御兵器给你们演示一下,随后要在我的卫队队长的监视下,要你的手下把这些东西装好。倘若谁不服从命令,阿米娜就会直接干掉他,而不会向您请示!”
第114章 新式的防御
阿米娜依旧是个冷冰冰的冰美人,这一点在阿米娜保护着路易九世前往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会合的过程里,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早已经领略过她的厉害。当时是自己的儿子恩其奥王子怀疑手枪的效果,结果四声枪响之后,让所有人对于手枪的威力都感觉到震惊了。
回味起来,自己也是在当时决定,与赵伏波的华夏帝国彻底合作的。虽然他们拿不到那武器,但那种武器的犀利状态,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同时还记得眼前这个阿米娜,因为从她冷冰冰的眼神里就看得出来,她并不介意杀死任何一个人,当然恐怕要除过她的爱人之外。
看得出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些怕她。此刻几台武器在她的坚持下,飞快的被组装完成。赵伏波开始一件件的向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父子介绍。
“这叫恺撒连射弩,这想这东西来到这儿,才算是回到了故乡,它是罗马的技术!”
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东西,它的弩身完全是青铜打造的机械。弩臂下面的弩射两侧有两个可以替换的木箱,更下面的东西则被木板遮住,完全看不到。只见坐在圆形底盘上的三个人开始蹬起自行车脚蹬一样的曲柄,整个弩身就如同欧洲式的弩弓那样动作起来。
在这需要解释一下,欧洲的弩弓不像这时大宋的弩弓那样需要脚踏上弦,在罗马时代他们就使用了推动式的弩身。即弩身分库两段,事先固定好弩弦,然后推动连接着弩臂的奴身向前滑动,从而可以上好弩弦。(如果有兴趣,土豆、优酷上很快视频)赵伏波在这种武器上的作为是,他使用了自行车链轮以及齿带传动的手段。让整个弩弓的运行,完全可以被射手的扳机所控制。
自行车链轮系统,让整个发射过程变重迅速而又省力,两侧的两个人则是弹药手,把装在箱子里的弩箭放在位置上,使整个系统可以连续的运转。相信这很容易让大家想到机枪,不过这东西速度倒是快,但射程就近了些。有效杀伤1oo-15o米,这是为了射速而专门进行的调整。但它的射程的确是可以形成箭雨的东西,根据测试每分钟可以射击3o次,这可能造成的密集相信大家已经想到了。
这可能会引起不知内情的人的担心,认为这样的武器会有多么的厉害。对于欧洲人与阿拉伯人,这样的武器是够厉害的,但对于大宋羽林军来说,这种武器还刚刚射计好,就已经被淘汰了。因为马丁在华夏岛上放射计的一种武器,在同样射程下的射速,可以堪称恐怖。
使用连射弩弓而不使用弩炮的原因在于,这样就可以让触发式引信的技术对于欧洲人继续保持神秘。不懂得触发式引信,那么想制造出真正的大炮,那还得要探索好多看。弹丸点火发射,这在火炮刚出现时就有过。随后一度还曾经失传过。而触发式引信,则是几百年之后才出现的技术。
虽然大宋羽林军的弩炮打哪哪炸的情况大家都看过,但引信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还是没有人能够想得明白的。至于将来,没了学者与工匠,要是能想明白才会是怪事。
当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父子看着这连射的武器,不停的把箭枝射出去的时候,听着赵伏波“每分钟3o发”的数量时,他们不由得惊呆了。因为这玩意就是杀人的利器,看模样也不大满小巧,就算是装到大国上,也可以到处跑。倘若城头上不要多,每侧城墙布置2o架,那么每分钟将会有6oo枝箭从城头上飞下去,这几乎可以让守军的弓手被淘汰了。
这还不算惊人,在射手的眼前,是一个带有几个同心圆环的铁圈,不用问了那就是瞄准具。有了这玩意,弩箭的射击变得更加准确。不过射程实在是近了些,就算话在高大的城墙上,它的有效杀伤也不过1oo-15o米,远低滑轮弓抛射时的25o米最大杀伤距离。但好处是这玩意够密集,倘若敢集中起来向城下冲锋,面对这种东西,几乎就是送死!
“我们要在瓮城之外,再修筑几处小型要塞,它们之间要形成相互的掩护,同时也可以直接对瓮城进行保护。最重要的是,它们的通道将会位于地下。也就是说,对方想要包围以断绝那些小型要塞,不过是做?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