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最新章节 > 第197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宋起波斯湾 第197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你的想法是好的,我只是担心……唉,我实说了吧。你知道金书此刻替济王千岁经营一方,倘若要是因为这件事获了罪的话……”

  赵明卓一听,就知道眼前的蒲寿庚已经动了心,心中的喜悦就不必提了。

  “蒲伯,您该知道的呀,蒲少该给你说过,这华夏之下,唯《神州律》最大,又是个法无明文不为罪的地方。蒲少做这么点火事,怎么可能违法呢!”

  蒲寿庚再点了下头,却不急着答应赵明卓。知道他此刻算是走投无路了,自己不给他掏钱,他哪里来的钱扩大生意呢。至于说同船来的那些商人们,多半都是要回大宋去的。就算留下一个两个,出门在外,又能有多少钱呢。

  “嗯,明卓我也看这个生意做的,不过……我就怕你着急,但这件事却是事关重大,我还想要见一下宫王妃,听听她的意思,你知道她与你兄弟总算是朋友的。”

  与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不同,宫紫那是个完全的宋人,而且听儿子说也深得赵伏波的信任,这件事有她点头,只怕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显然,蒲寿庚对于那种光信号系统完全不了解,所以才会有这个疑问。赵明卓一听解决问题的办法近在眼前,说不定趁着今天夜里发,明天早晨就有回话。只要那个蒲少金书与宫王妃真的如同眼前的蒲寿庚说的那样,是相交至好的话。

  “这不难,蒲伯,我们此刻就去信号台。往亚丁行省的光报今天发,明天就回来了。最多明天夜里我们就能够定下来这件事,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再坐在这儿了吧!”

  “信号台,明卓,这里距离岸上不是几百公里的海路,这怎么可能?”

  说到这件事,赵明卓就不能不佩服那些“华夏皇家科学院”里的家伙。他们居然可以在华夏岛的最高山上建立了一个高达15o米的信号塔。在晴朗无风的夜里,那儿的光信号可以传递到遥远的地方。

  我们前面说过,那是“华夏皇家科学院”开发出来的,洲际通讯系统的地区级节点。与那些传递几十公里信号的地方,相距并不遥远的信号塔不同。这种洲际信号塔上,带着一艘相当大的半硬式的碟形热气球。

  它甚至可以带2-3人,飞到2oo-3oo米的高空,以传递远距离信号。毕竟以这时的建筑能力,再高的话就不大容易建造了。因此只要是晴朗,并没有大风的天气,就可以进行远距离通讯。

  蒲寿庚一听有这样的东西在,自然也就不再等了。作为一个商人,对于利润的渴望让他与赵明卓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事实也证明,宫紫对蒲金书那个“小鬼头”还是照顾有加的。当天夜里,宫紫就回了信。而且这件事原本就是她与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以及“华夏皇家科学院”的学者们商议的结果,所以对于内容知道的相当清楚。

  除过解释了蒲寿庚的问题之外,她还邀请蒲寿庚前往亚丁一行。蒲寿庚痛快的把蒲金书的爵士花红抛给了赵明卓,至于他自己,那是不参加管理的。反而,他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前往亚丁一行。

  第145章 平衡的手段

  蒲寿庚决定前往一次亚丁,除过看看儿子跟随的这位济王千岁的势力如何,更重要的是,他最终打算前往黄沙城,去见见故人。

  三娘当然与蒲寿庚是故人,不然的话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也不可能在他刚刚到华夏岛的时候,就亲自去迎接他。虽然仅仅只是一顿单独的午饭,但比起其他人,那是有脸面的多了。甚至为了体现蒲寿庚对赵家的恩情,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派遣了一个5人的战斗小组跟随在蒲寿庚的身边,以保证他的安全。

  虽然在华夏甚至说在整个阿拉伯帝国,根本不存在安全的问题,但这就是地位,并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轻易拥有的地位。

  在客船上,同样因为地位,蒲寿庚有幸参观了一种新的短途客船。这种船依然是双体船,不同的是这种船没有帆。完全由几头牛来代替发动机,虽然算不上快,但却可以不用凭借风势而行。

  宽大的底舱里,中间一如普通商船那样驱动。不同之处在于,那东西像儿童玩的圆形松鼠轮一样。而且不是一个,是纵向的一排。被关在里面的牛一直在向前跑,因为体重使得轮子缓缓转动起来。力量被传递到外面的大轴上,随后大轴把动力传递到桨轴上,从而驱动船向前进。与普通商船的磨盘式的驱动相比,这样更节省牲畜的体力。传递的速度固然不大,但胜在扭矩大,只消通过变速齿轮,就可以轻松调节桨轴的转速。

  同时也因由与船的轴线成9o度,因此船的摇摆并不影响牲口,使牛儿们的晕船机率降低。唯一的问题在于,因为大轮子直径的问题,不能使用体形较大的动物。对此蒲寿庚只能叹息,“华夏皇家科学院”的这些家伙的脑袋,实在是好的不得了。他们在来时的路上,牲口就因为旋转以及海浪而晕船,导致动力下降。

  既然没有帆,那么这艘客船的外形就更加趋向于现代。三层的上甲板上,有着多间客舱。最顶层也是吹风、聊天的好去处。午餐就被船长放到了那儿,作为一个曾经的黄沙城人的后代,他对于眼前的蒲寿庚,心中的感激之情是难以表达了。

  “蒲爷,当年如果不是您的话,我们一家子的命可就都要留在史弥远那j贼的手中了。这些年只要一提起您老人家,那我父亲是尊崇的不得了。直到现在,我们家还供着您的长生牌位呢,倘若您要有机会去黄沙城的话,一定要去费莱凯岛上我家里做客,让我们一家人好好感激您一下!”

  蒲寿庚的心中哪能想到,当年的一念之仁就使赵家出了个赵伏波,又使黄沙城的势力就这样伸延开来,成了诺大的气候。

  这是蒲寿庚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虽然此刻他并不敢倚仗着自己曾经的功劳而有什么自峙,但他也喜欢从黄沙城的平民之中听到对自己的感谢。

  “哪里,哪里,些些小忙,何足挂齿。”

  船长是个纯粹的汉人,当时家里的老人们带着年幼的他逃到这儿。此刻他也已经年过3o,当赵伏波的费莱凯岛上招人的时候,他是第一批从华夏城里离开的人。在费莱凯岛的建设过程之中,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收入。此刻这艘最新型的短途客船就是他事业的起步,相信不久之后,他会有更多的船只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照这么说济王千岁的事情,也不过就是这三年间才起步。真没想到,这短短的时间里,居然就成了这么大的气候!”

  听着蒲寿庚的赞叹,船长显然有些好笑。没有表示出来,大概是因为对蒲寿庚的尊重。不然的话,自然又要被他们笑话成“土著”了。

  “是啊,不过就是三年来的时光。说起来除过济王千岁的本领之外,那位马丁老师却也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的话,此刻的发展只怕没有这么好吧!”

  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倘若没有马丁的那些所谓的“神喻”。华夏的势力当然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但回过头又要说说赵伏波,倘若不是他开拓起来安全的商路,那么纵是有些新商品,却也不可能就发展的这么快。

  因此武力与技术,是水和鱼的关系。有了这两样,几乎可以当世无敌了。相信只要不是穷奢极欲之人,想成就一份事业一点也不困难。只要成就的事业,什么狗屁荣华富贵,占了天下的人会缺吗?

  三人一边吃一连聊着天,赵明卓自然也陪在自己最大的股东身边。至于厂子里,安排了生产计划,工人们自然会按照产量完成工作。倘若完不成的话,同样也会受到处罚。比方说就在华夏岛,虽然工人们有工会,但商人们同样也有商会。

  倘若工人们在合适的条件下,没有合理的理由偷懒、怠工,则企业主就会把问题递交给商会审核,随后商会与工会的状师就会接触。对工人进行适当的处罚,同时也会降低他的工会信用等级。在华夏岛上,当职业的信用等级被降低的时候,其重要的程度,与自杀可也差不了多少。

  “明卓啊,照这么说我们到黄沙城走一趟是免不了的。刚好我们也去拜见一下三娘,想当年……”

  蒲寿庚此刻不记得,当年那个跟随在赵竑身边的三娘,是一个聪慧而又美丽的女子。虽然也从儿子那儿听到了各人的不同境遇,不过对于三娘总是有相当深的印象的。尤其是有件事,黄沙城的人未必知道,但他却是知道的。

  那就是三娘的儿子是赵纬南,听儿子蒲金书讲过的黄沙城的事情,他猜赵伏波恐怕就是三娘的亲孙子。不过从听来的消息来看,这件事只怕黄沙城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呢。

  数百里海程对于这种新型的近岸客船实在不算什么,只消不到两天的时间,亚丁行省已经远远在望了。入目之处,却正是亚丁那火红的山。

  第146章 能干的王妃

  “马蚤媚入骨”,这几乎是所有人看到宫紫时的第一感觉,虽然她不像舒钰儿那样,像九天玄女样的妖孽级别的美丽。但她那种媚所展现出来的媚惑的能力,却是赵伏波身边的女人之中最出众的一个。

  因为她与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两人的年纪都要大一点,所以她们展示出来的是那种富有成熟气息的御姐风范。而不似艾丽莎又或者绮丽尔那样的青春型姑娘,更不像琳达那样是泼辣的小辣椒。她们的美更符男人们的实际需要,这也让成熟的男性们感觉到她们眩目式的美丽。

  这样的美使蒲寿庚与赵明卓甫一见面都有些不大适应,他们只看了一眼就低下头,不敢再看。可以肯定,倘若是在泉州的大街上看到这样的美女,一个是富商巨贾,一个是皇族之人,自然眼睛会不错珠的看。

  但对于宫紫,他们不敢多看。因为她可是王妃,将来倘若有一天赵伏波真的成了大宋的皇帝,这不就是皇妃了。而赵伏波当皇帝,当赵明卓在华夏岛上看过那些新式的军火之后他肯定,天下必属赵伏波。甚至到了这儿,他知道了世界根本不仅仅是宋人认识的“天下”。不过就他来看,这“世界只怕也是要姓赵的”。

  这种看法,在来时的路上,熟悉了的他都说给了蒲寿庚听。同时还希望他可以把这些看法,带给自己远在大宋的亲族之人。当然不是指南外宗正司的所有人,而是他至亲的兄弟、姐妹们。有了这一重肯定,他们自然不敢对一个皇妃眉来眼去,那可是诛九族的欺君之罪。

  故此,两个人面对宫紫的一脸笑容,一起顶礼而躬。不但躬得深,而且也躬得尊重。

  “王妃殿下!”

  宫紫知道自己长得媚,因此为了不使别人误会自己在勾引谁,说起话来的时候尽量爽利。当然对赵伏波说话的时候,“勾引”的本领,却是要发挥到极致的。

  “两位、两位,你们这么客气,我可怎么敢当呢。一个是赵家的恩人,另外一个是赵氏的族人,小女子哪里敢就当两位的礼呢!这位是亚丁城的舒执政官,与华夏东城的市长是一样的官职。亚丁实际上可是他在管呢,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呢!”

  一说姓“舒”,蒲寿庚与赵明卓就上了心。在华夏势力范围里,有几个姓舒的。倘若他们猜得不错,眼前这个红脸的人,却不就是那个舒钰儿的父亲么。也许有一天他就是国丈呢!

  倘若他们的想法被舒柏安知道的话,就一定会苦笑的。因为华夏的三省六部里,根本就没有国丈这一职。即没有权利在朝堂上指手划脚,同时因为是皇亲,自然又要避嫌。不但在守法上是第一,在为国出力上还是第一。

  三个男人见礼的时候,不免又要客套几句。舒柏安作为“地主”,尤其面对昔日赵家的救命恩人时,自然是要更加客气的。

  “两位还请上车吧,我们一起回城堡里,到时舒某少不得要对蒲爷您大礼参拜!”

  “哎,不敢当、不敢当。既然华夏之内,已经废除了跪礼,这大礼参拜就不必了。至于恩人,说真的那不过是天理人情之做,蒲某又哪里敢当恩人这个名称啊,请大人以后不必再提!”

  蒲寿庚的恩人身份自然是坐定的,就算在黄沙城里赵家大宅的祠堂里,都有他的长生禄位。赵家尚且如此做,更别提黄沙城的寻常百姓家里。

  “罢了、罢了,几位都不要再客气了罢!这一次老爷子与大兄弟无论如何要多呆些时候,让宫紫与舒城主有机会多进些地主之谊!”

  宫紫说起话来的时候,不但爽利而且也不似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那样,满嘴的官话。毕竟,她是市井之中长大的,又在市场上厮混了好些年。说起话来的时候,自然还有一股子市井的味道。尤其是那句“老爷子”以及“大兄弟”,更是让时常厮混于市井的蒲寿庚与赵明卓备感亲切。而且他们不知道,赵伏波那个“当家的”名号,也是来自于宫紫。

  舒柏安听到宫紫如此吩咐,自然也紧着接话。

  “是啊,两位一路之上海程颠簸,老爷子与明卓兄肯定都累了,不如就上车吧。在车上歇歇,到了城堡里我们大家再叙!”

  说话间,有人给舒柏安赶来了他的马车,而当蒲寿庚与赵明卓坐上他的车时才发现,宫紫却坐的是一车旅行车。舒柏安把放在小炭炉上的茶壶拈起来,给他们两人沏茶。看到他们注意宫紫的旅行车,替他们解释了一句。

  “这位宫妃,实在是能干的紧。她那旅行车上,除过账本之外,还有她的秘书。我从来没有见过比她更能干的女人,华夏所有的物资出入、银钱的计算之类的事情,全都是她一手在办。”

  舒柏安的介绍使蒲寿庚与赵明卓吃惊了,他们这时才相信那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话。如果只看宫紫的表面,很难相信就她那个模样,居然会是一个极能干的女人。尤其当他们听说,宫紫把两个算盘加一起,而且是双手同时打算盘的时候,让他们不能不惊讶。别说是个女人,就算是他们两个,打算盘也不过是老练而已,谁人有双手的本领呢!

  两人对视了一眼,虽然由于舒柏安在一旁,不好对这个宫妃多回评价。但他们也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来,对那个宫紫实在是赞叹。虽然他们还没有亲眼所见,但只用听的,也就感觉到这个宫妃绝对非同一般。

  不说别的,就只她管着赵家的钱粮、物资的出入,就这一条就足够让人吃惊了。毕竟,现在各个小工厂不过才开始建立,在以前那些可全都是赵家的。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个满身媚态的女人,居然掌管整个华夏的钱粮、物资的进出。

  就这一条,那个宫妃也绝对是第一流的女人!

  第147章 技术是机密

  在亚丁蒲寿庚没有多呆,一来亚丁城比起华夏城相差的天遥地远。虽然这里比起其他阿拉伯城市有一定的发展,有相对完善的供水、排水以及服务设施,但这里比起代表着希望的华夏城,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这当然对于蒲寿庚与赵明卓缺乏明显的吸引力,他们只呆了一周时间,就前往黄沙城。作为从亚丁城来的人,船只并不直接靠上费莱凯岛的码头,反而是直到黄沙城。

  无疑这是一种防范的意识,对于华夏系统内一切的先进技术,赵伏波他们是丝毫不放外流的。甚至大宋羽林军专门组织了一支,装备了好马与步枪、手枪、手雷的小型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对那些妄图盗取技术的人,进行斩尽杀绝式的攻击。原则是无论杀多少人都没有问题,但技术一丝一毫也不允许流传出去。

  各城之中,法蒂玛嫁接到了“山中老人”派系的特工,也在收集此类信息,一经查实就绝对不留情的进行扑杀。对于技术感兴趣的学者,可以移民华夏,但在华夏之外,许用不许研究。这件事在扑杀与巴格达的“伊玛目荣耀”支持下,进行的很好。大家也都相信,将来欧洲的“宗教裁判所”同样能够把这件事做好。

  其实欧洲人在文艺复兴之前,原本就做的不错。区别在于,以及他们是把这些异端烧死,那么将来则是,把那些研究或者试图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交给华夏。也许过个几十年,欧洲人会从科技落后之中回味起什么,不过那时候就晚了。

  从亚丁城起航的,同样是那种新型的没有帆的客船。而这种客船显然已经完全淘汰了整个阿拉伯帝国沿海的客运帆船,毕竟比起那些船,这种船的舒适程度要好得多。虽然相对来说路途遥远,但这种船上的生活是没得说的。船上带的戏团,只要天气良好,就在宽大的顶层甲板上演出些节目,好使所有人的旅途感觉不到太多的烦闷。

  “明卓哪,你看这样的船,倘若要是在我们大宋的海疆上跑跑的话,一定会把福船的生意全抢去的!”

  “是的蒲爷,这种客船只怕不仅仅只有沿海,就算是进了江河湖泊也是跑得起来的。倘若要是不嫌弃,加两两张帆跑起来只会更快。只是华夏人都已经厌烦了那些帆和过多的绳索,这样的船舒服倒是舒服,只是跑起来却没有带帆的船快。”

  蒲寿庚掂着自己的小胡子,喝着船上的侍者送来的果汁,畅想着这种船要是在大宋的海岸上跑跑的话,会是个什么模样。

  “明卓,我有一点不明白,这船没有见到水轮,它是如何跑的呢?”

  此刻作为华夏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华夏商人,赵明卓当然知道这种船用的是螺旋桨。而且他还知道,那东西的效率,比起水轮那是好太多了。作为华夏商人,这是他们的知情权,工部里有详细的档案可查,只要是领过华夏商人执照的人,就可以申请查阅。

  当然,这也会有所限制。例如纯粹的商人不能查阅机械的原理与实际构造,工业家又有限制不得在允许范围外建厂,同时自己也不能轻易离开华夏岛的势力范围。至于商人们想要找人研究的某些技术,则不可能私自进行,而是要掏钱要“华夏皇家科学院”进行委托研究。将来的专利固然属于商人所有,但不得向华夏之外的任何人转让或者提供资料,违反这些规定的只有一条——斩。至于铲除妄图获取技术的外族人,那就是大宋羽林军的任务了,死多少人都不是问题。

  这看起来有些残酷,但在这神权至上的时代里,有效的制止了其他国家、民族的自然科技与技术的发展。而这种状态持续5o-1oo年之后,那么这个世界上将不会再有任何种族具备,挑战华夏一族的能力。

  别提什么信念、什么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类的屁话。面对超前1oo年的科技,就算是只超前5o年的科技,财富理所应该是人家的、土地也理所当然归先进者所有。

  赵明卓作为一个工业家,知道那些技术上的事情,但他不能说。因为向外族泄露技术机密是重罪,直接抄家砍头的罪。不但如此,得到技术的外族,同样要被消灭。而且是斩草除根,灭绝式的消灭。

  “蒲爷,原本劳您动问,明卓该知无不答,答无不尽的。只可惜这《神州律》里规定,这种事情不能打听,不能讨论。倘若是金书问起来的话,自然没有问题,但是您的话……”

  赵明卓摆出一付爱莫能助的模样,让蒲寿庚明白,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知道的最好也别知道。大宋羽林军在这件事上,那是一点也不含糊。有多少杀多少,绝对不会手软。蒲寿庚打了上哈哈,不再问这些事情。因为儿子蒲金书给他说过,《神州律》不能违反,犯了《神州律》任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

  “嗯,不该问的不问,我也不为难你。说起来这一次来华夏,我的见识是大大的增长了。他们的变化实在是大的不得了。过去我一过济州岛,以为那儿就已经是人间天上了,但到了这儿我才发现,他们又有了新的玩意,而且是一时一个花样,简直是让人目不暇接。”

  赵明卓点头,表示对蒲寿庚所说看法的认可。

  “可不是,蒲爷,我才到这里的时候华夏城是一个模样,这短短的一年时光,就又翻了几个跟着。我看只怕过不了几年,等那位济王殿下从欧洲回来了,只怕那时就要回大宋去了呢!到时……”

  赵明卓朝蒲寿庚递过去一个“你懂得”的眼色,虽然言论自由受到保护,但本着宋人的老见识,赵明卓宁愿把这些事情只停留在眼神的阶段上。

  “我懂得明卓,我只期望一件事。济王千岁回去也罢,只是希望不要再给大宋带来过多的杀戮了!”

  第148章 他们不知道

  黄沙城,这在蒲寿庚与赵明卓的心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这是一座完全由宋人在阿拉伯帝国广裘的领土上建设的城市。也是未来的,那个华夏之主出生与长大的城市。对于这座城市胸怀敬仰,是他们两个人共同的想法。

  如同在华夏城与亚丁城受到的礼遇一样,在这儿蒲寿庚依然受到了迎接。只不过这一次的规模要大得多,而且规格也要高得多。不但亲自来到码头,也包括了舒钰儿。

  此刻的舒钰儿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16-7的小姑娘,19岁还多的她,在这个年代里可能算得上是老姑娘了。因为谁也没想到,赵伏波在两看前出发前往救索菲娅的父亲——科特总督卡洛斯之后,就会连续几年没有回过家。

  “蒲大叔,这么多年,您还是一点没变呢!”

  蒲金书看着眼前的三娘,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荣华绝代。听过儿子说过一些黄沙城赵家的内部情况,蒲寿庚也猜得出来,三娘是如何费尽尽力稳住赵家的情况,是如何费尽心机让赵伏波可以好好的长大。

  “三娘,您也是一如既往呢!”

  多年前的故人,此刻在这样一种情况相见,大家都是悲喜交集。三娘喜的是见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蒲寿庚喜的是,固然三娘的亲孙子已经有了龙行天下的可能,但她依然还是过去那个三娘。并没有因为她嫡孙的出息,而对自己有所轻慢。

  随后的欢迎、宴饮都不值一提。直到夜晚降临,他人都休息之后,三娘才有机会与蒲寿庚坐在柳苑里说起他们曾经的往事。

  “那么说他们现在都还不知道呢?”

  听蒲寿庚这样问,三娘轻轻点了点火头,表示他并没有猜错。看三娘的模样,蒲寿庚不禁微笑着摇摇头。

  “三娘,您何苦呢,倒叫孩子们误会您。不说您的孙儿,只说其他人,一想到您搬进柳苑,但却叫自己的孙儿去睡马厩,想来都会说您是个刻薄的人呢!”

  “随她们去说吧,我已经老了,还在乎什么呢!”

  三娘想得出来,定然是赵伏波身边的那些“蛇蝎美女”们的想法。尽管她们一个个心计够深,心肠也够狠,只是她们都还没有孩子。倘若她们有了自己的后代,或者会懂得自己的苦心。另外或者因为宋人的传统问题,三娘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孙子,至于孙媳妇们,难道不该是那个孙子自己去管么!

  “哪个说三娘老了,钰儿定要叫人拖了下去,狠狠掌两下嘴呢!”

  恰在这时,舒钰儿清脆的声音响起来。平时不管多么晩,值舒钰儿总是要亲自到三娘这里伺候的。不管别人怎么说,她是最理解三娘的那一个。尤其在她已经实际管理了一个大家庭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三娘一听舒钰儿的声音,立即脸上笑容就浓了起来。看得出来,她对舒钰儿的信任与宠爱。到底是自己带大的姑娘,无论在什么时候,三娘对于舒钰儿总是信任的。不过她如此说话,三娘倒是别过脸去训了她一句。

  “钰儿,也不看看谁在这里坐着,只管大呼小叫。可还有个大妇的风范么,要说掌嘴的话,你倒是伸过脸来?”

  这时舒钰儿带着一大群的侍女、仆妇们来到三娘身边。倒不是她想摆这个“大妇”的谱,而是在三娘的命令下,她不得不如此罢了。

  蒲寿庚听到了舒钰儿的声音,立即就恭恭敬敬站起身来。三娘即是故人难免让他放松一些。可舒钰儿这可是未来华夏的皇后娘娘,自己这个一介平民又如何敢当着她的面坐下。倘若在大宋的话,这就是欺君之罪了。

  当然,这在赵伏波建立的华夏势力范围之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因为对皇家的尊重,不是来源于民众们的被迫。倘若是那样的话,倒是一个昏君呢。要想让华夏的臣民尊重,其实很简单。用沾满了外族鲜血的手,把从世界上搜刮的财富,公正的送到他们的手中时,不用去催,对皇家的尊重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你不理她,蒲先生,您只管坐着就是!”

  蒲寿庚哪里敢坐哟,就算是在黄沙城,这华夏的势力范围之外。就算是在任何地方,他蒲寿庚都不敢不对舒钰儿尊重。毕竟,在华夏城呆的时候看到的那些东西已经告诉他,世界迟早都是那个济王千岁的囊中之物。而眼前这个姑娘,就是那个济王未来的皇后,他蒲寿庚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怠慢。

  这时舒钰儿却没有一点皇后的觉悟,带着笑嘻嘻的脸来到三娘身边,蹲在她的腿边仰起脸来,扮出一付可怜巴巴的模样。

  “三娘在上,舒钰儿奉命把脸伸到,您倒是轻点哦!”

  三娘在她的脸上轻轻拍了,宠爱慈祥之情溢于言表。显然她喜欢舒钰儿在自己面前撒娇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天生活在一起的舒钰儿倒比她的亲孙子更亲近些。

  “好了,好好坐下吧,别光顾着开玩笑!倒是与蒲先生见礼吧,他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呢。别说是你,就算是伏波在我也得要让他替我大礼参拜呢!”

  三娘简简单单的一个吩咐,却把蒲寿庚几乎要吓出来一头汗水。敢要未来的皇后参拜自己,等她将来哪天闲来无事想起来了,只动动小指头,保管自己的家族就要灰飞烟灭了!这种事当然不会发生被《神州律》法治了的华夏,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发生。只是这件事,现在仿佛三娘以及蒲寿庚这样的,具备了老思维的人,却是万万不信的。

  原本就没敢应三娘的话就坐的蒲寿庚,此刻的心里还在想,在黄沙城是不是该大礼参拜呢。就算是《神州律》不也只管华夏的范围,这里可是黄沙城呢!一听三娘的话,慌忙的摇着手,一付就要向舒钰儿行大礼的模样。

  “不敢、不敢,那岂不是要折杀草民了!”

  第149章 皇族的尊荣

  闹了半天,才算是以舒钰儿给蒲寿庚行了普通礼节结束了这尊荣。当大家坐好之后,侍女们送上饮料、小吃还有人搬来一个手摇的风扇。这可是真的风扇,可以摇头、有着旋转风叶的风扇。可惜这里不像是华夏岛,那儿的楼房里,都安装着液力驱动的吊扇。

  “哼,我是再闹不懂这些孩子们了,钰儿一直要我搬到她那个什么岛上去。只是她那里用的什么《神州律》,全没一点皇家的尊荣,想了几次我还是没有去。”

  说到这件事,倒是舒钰儿的一点心病呢。黄沙城无论如何,总比不上有海军保护的费莱凯岛安全。当然黄沙城附近也没有什么不安定的因素,安全上倒也不必担心。只是就舒钰儿而言,在岛上住得惯了,倒觉的黄沙城里诸事不大方便。就算赵家大宅的环境,也不能让人满意。

  这当然毫无疑问,只是三娘不愿意搬过去。这有些像农村里那些老人家一样,孩子在城中工作,总不甘心去住单元楼。对于新事务的接受,总不大习惯。

  “皇家的尊荣?”

  在济州岛上以及一路之上蒲寿庚算是看清皇家的尊荣,那里对周边的势力,儿子蒲金书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济州岛上做奴隶的扶桑人里,大名、铁将军、武士那多了去了。

  在华夏岛上,他看到了来归附的人。他们一个个为了留在华夏岛,而不惜一切。什么宗教、什么习惯,狗屁!天天大米白面吃着,楼房住着才是真的。就从当时珍珠小枝谢杰莱杜尔与宫紫的车辆从码头回向她们的住所时,路上那些臣民们自动向车辆施礼的模样,就让人明白,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皇族的尊荣。

  “三娘,我有句不知进退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蒲寿庚在心中想了想,认为或许三娘能够听自己说说,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瞧您,蒲先生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好,三娘在这里受教了!”

  “您客气了,我一路之上从济州岛来这里,倒是看到不少的事情。如今海上的强梁们,看到了烈火金龙旗,一个个恭敬成分。不但不敢劫掠,还有人送上饮水、鲜果。华夏的海上军力此刻应该是世界第一了,此事就是皇家的尊荣。这是其一。

  在华夏岛上,我看到了外来之人。那是什么颜色的都有,像我们的,白的、黑的,他们都有同一个想法,想永远呆在华夏岛哪里也不去了。三娘您可想想,这不是天下归心是什么!说到《神州律》,固然稍严苛了许,但以老夫愚见,却恰恰是让那些万民归心的东西呢!“

  这然话,倒是使一旁的舒钰儿对眼前的蒲寿庚有了新的看法。在以前,她认为那只是一个颇具长远眼光的人,哪能想到他对于《神州律》的作用居然如此推崇。

  “蒲先生,您不也太惯着这些孩子们了。做了那么一点点事情,哪里值得您如此推崇呢?”

  这种谦虚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过谦虚过份的话,未免就有些虚了。眼前在三娘面对别人夸自己孙儿的时候,自然是要谦虚的。

  “非也、非也,三娘您倒是误会了。我这不是夸奖呢,反倒是一路之上所见,让我感触良多。我只想这殿下的路上走的再直也没有的了,只盼他一路之上就这样安安稳稳的走下去罢!倒是三娘您,该去华夏岛上住住呢。虽然黄沙城也不错,但在华夏岛上住过之后我才想,只怕天下再也没有比那里好的地方了!”

  华夏岛,对于三娘来说并不熟悉。当她把家里的事情多数扔给舒钰儿之后,她想的就是安闲度过晚年。说起来她只管赵家各房的事情,对于黄沙城的发展却早已经放了手。之所以管着赵家各房的事务,完全是担心舒钰儿他们现在财雄势大,倘若记得着赵无极父子的不好,向他们下手的话,那自己岂不是辜负了当年的济王赵竑对自己的托孤之举。

  “蒲先生,照您这么说的话,我倒还真该去华夏岛上看看!”

  一旁的舒钰儿听了这样的话,装模作样的拍拍自己的胸口。

  “哎哟,说蒲爷是咱们赵家的恩人,现在可全是我舒钰儿的恩人呢。瞧瞧,谁也说不动的三娘倒叫他说动了,愿意去岛上住些时日,蒲先生可是太谢谢您了!”

  三娘含笑拿眼睛剐了舒钰儿一眼,假装虎起来脸来。

  “哟,倒真叫你这个小丫头为难了,足见三娘是个难说话的糊涂老太太不是!”

  就着美酒、美食月夜里赏月闲话,却是再好也没有的生活了。三娘终于肯离开黄沙城,无论去华夏岛还是去费莱凯岛,这对舒钰儿都不是问题。这岸上,只怕太平不了几年。将来蒙古大军进攻的时候,自然又是要兵荒马乱的。

  当然,大宋羽林军并不怕他们。只可惜一来装备正在研究生产,二来赵伏波还在欧洲没有回来。征服蒙古的事情,自然不会在力量不足够的时候贸然开战。倘若与蒙古开战,必然一战定天下。

  “瞧您说的,三娘在这黄沙城,是放不下赵家的人,却是个识得大体的选择呢!”

  舒钰儿的意思,三娘如何听不明白。显然自己这么多看的所为,难为赵伏波竟也看得明白。自己维护着赵无极父子的原因,不过在于不想有负赵竑所托。

  “钰儿,那我闲时去华夏城走走的时候,这赵家的人……”

  显然三娘依然还是放不下赵家的人这些人,在她心中,倘若赵伏波真的有一天成了皇帝,那赵家之人难道不会就是直系的皇族么?倘若把他们扔在这黄沙城,说起来却实在是不好的听的。

  舒钰儿抿嘴一笑,知道三娘舍不得其他人。

  “当然没有问题,但到了华夏的范围之内,却是要和所有人一样守《神州律》的。毕竟伏波都要守,就更不必谈及他人了!”

  第15o章 危机逼人来

  “怎么,赵家要迁徙到华夏岛去行?”

  这个消息,赵无极知道的相当早。虽然他不及哈桑庄主,使用的信号塔更早。但他比起赵旭而言,知道的要早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