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超巨星时代 第640章 掌声雷动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今天的王家屯小学中,两百多个学生站在有些拥挤尘土飞扬的操场上。
每个人都穿上了自己最新最喜欢的衣服,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孩子们的表情严肃,眼神炙热地望着站在国旗下的老校长、陈老师、易水寒三人。
“不错”老校长高声说道:“能来的都来了。大家应该都知道,今天是我们搬进新学校的日子我们不想拉下一个人,大家排好队,等会儿一块走过去,大家说好不好”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在离开之前,我们要在这个小院子进行最后一次的升旗仪式”老校长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破旧的地方。
尽管这里破旧不堪,但他毕竟在这里呆了几十年,教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这里承载着无数的感情和回忆。
而今天,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他心中多少有些复杂的情绪。
“全体立正”老校长高声喝道,和孩子们一样,微仰着头,面对着国旗。
“唱国歌”高校长给起了一个头儿,七七八八粗粗细细的声音在校长的带领下,唱了起来。
在唱完国歌之后,全校师生便排好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王家屯的山民和附近山区的孩子家长都赶来参加王家屯小学的搬迁仪式。
队伍在路上不断地壮大,不少孩子家长甚至敲锣打鼓,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平日节日都未必有这样的气氛。
走了二十来分钟,一幢崭新的让人惊叹的大楼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干净整洁、绿树成荫。
高高飘扬的国旗分外漂亮,旗杆不再是三块破木杆钉起来的,而是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的不锈钢。
推开崭新的大门,大楼的前方不再是沙土飞扬的黄泥地,而是坚硬平整的水泥地,在操场中间还有两个相对的篮球架
“哇好漂亮啊”
“我们的新学校太好看了吧”
“篮球架我知道,那是篮球架”
“房子好大,好漂亮我们可以在里面上课么”
孩子们不断发出惊叹声,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新学校实在是太好了,出乎了他们的想象。
每个人的眼眸中都满是赞叹和喜爱,如果不是老校长没有宣布解散,他们早就欢快地奔腾了。
而那些随行的家长和村民们也不禁喜上眼梢,他们虽然知道新学校在建,但并没有特意关注。
“太好了,以后孩子们的教育有着落了,利国利民啊”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捋着胡子笑着说道。
“实在是太好了,以后我们的孩子也要在这上学”一对年轻的夫妇有些激动地说道。
“这要花多少钱啊”有个妇人瞠目结舌地问道。
“听说花了二十万啊,这多亏了易老师啊”有知道情况的村民感慨着说道。
新校园在清晨的阳光中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温和、静谧。
看着这个崭新的学校,易水寒心中升起淡淡地满足感。
这便是他想要看到的改变,尽管微不足道,但看到那些孩子们和村民们幸福欢快的表情,易水寒就觉得足够了。
“同学们乡亲们安静,请大家安静一下。”老校长拿着喇叭喊道,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今天是我们新学校建成的一天,”老校长今天的声音格外宏亮,一点儿都不像七十来岁的老人:“我很开心,我们的孩子重要不用在阴暗、破旧、一刮风下雨就得逃的老房子里学习了而是在这座明亮、崭新、安全的新楼中”
“老头子我教书三四十年,你们这群来凑热闹的没准还有我的学生”老校长指了指那群村民,众人哄堂大笑,也有些青年人笑着说他们就是老师的学生。
“但我从没有奢望孩子们能有这样好的教室中学习,说句实话,这个时候就算叫老头子我死,我也死而无憾了”老校长说着说着眼眶就有些发红了,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对这片土地、这些孩子的热爱。
“而这一切,都是易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他是我们的恩人啊是我们附近十四个山村所有人都要感谢的”老校长动情地说道,有些话他放在心中已经很久了,此时便借这个机会表达出来。
“在这里,我代表十四个村所有的村民向易老师表示感谢”老校长朝着易水寒深深鞠了一个躬,诚挚地说道,“谢谢易老师”
“不敢担,不敢担”易水寒赶紧上前扶住了老校长,这样沉重的谢意,他受之有愧啊
和老校长把山区孩子的教育当做毕生事业相比,和陈老师在这山区坚守了数十年相比,他的给予和付出只能说是微不足道。
“谢谢易老师”孩子们真挚地看着他们敬爱的易老师,深深鞠了一个躬,异口同声地说道。
“谢谢易老师”一同而来的村民们也格外真诚的说道。
“你们”易水寒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幕,在他看来,他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却得到了所有人最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看着他们真挚的眼神,易水寒心中暖暖的,仿佛洒满了阳光,全身温热舒适。
此时的王贤也在场下的群众中,看着所有人聚焦的易水寒,心中充满着自豪、骄傲
这就是我王贤喜欢的男人
“喂喂”老村长接过大喇叭,红光满面地说道:“今天趁这个机会,我在这里还有宣布一个好消息”
“什么事啊,老村长”
“好,双喜临门是什么事情啊,王叔”
“啥事啊,村长,有啥好消息”
老村长站在台上看了易水寒一眼,高声宣布道:“这件事情也是前两天刚确定下来的,要我说啊,你们刚才那句谢谢绝对没有说错易老师除了资助建设学校的二十万元钱外,另外捐助两百万通过政fu招标修建一条联通附近山区到外面的山路”
两百万居然捐助了两百万
这么多的钱他们想都不敢想,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就捐献给了他们山区。
这份恩情他们甚至不知该如何回报
如果说捐助建设学校是为了这群山里的下一代,那么修建山路就是开通了山里的财富之路。
往年每到丰收年份,村民眼巴巴看着种植的水果或蔬菜堆在地窖,听任上门收购的果贩和菜贩压价。
有些果农尝试自己往外运,因为路面坑坑洼洼,颠簸得厉害,装在筐子里的苹果经常被挤伤、碰伤,一级果变成了二级果,甚至残次果,价格卖不上去
他们无数次向镇里申请建设山路却因资金问题而没有成功,他们也想过通过集资来修建,但这笔钱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而现在,这个问题被易老师给解决了,这如何让他们不激动
他们感激地看着易水寒,致以最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我们欢迎我们的易老师来讲几句”老村长把大喇叭递给了易水寒
现场的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