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国破山河在最新章节 > 第62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国破山河在 第62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又不是对妹妹表白,紧张个啥啊

  “俺,俺叫罗铁牛。俺想加入八路军”汉子被李卫的话一激,语气马上变得利索起来,说完后立刻低下头去,生怕李卫直接一口回绝他。

  “这个!~”李卫沉吟起来,单从第一次接触看,这个青年也算是沉着稳重,不过这么直接挖人家云河子村的墙角好像也不太好吧,毕竟这也是个壮劳力,在农村里壮劳力可是金不换地抢手货。

  “你要知道。当兵很有可能随时会有牺牲地!”李卫道,他不想担上拐卖劳动力的嫌疑。

  “不,我不怕死,我就是想跟狗日的鬼子拼了,哪怕是死了也值。”罗铁牛地眼睛里充满着火热。

  “很有可能你会连敌人的毛都没摸到,就被流弹打死哦”

  “这!~~~”罗铁牛没想到这个八路军班长会说出这种话,呆了呆,连忙道:“只要能上战场,白死是天意,干掉一个日本人是捞回本钱,多干掉一个赚一个!”

  罗铁牛的话倒也硬气。

  李卫笑了,这憨小子,话可真够直的。

  李卫从边上拿出一支三八式步枪和一挂子弹带,拍了拍罗铁牛的肩,道:“给,拿去玩!等你家里人都愿意你去当兵,再去一分区三团二营来找我吧,在这之前,你先练练手,等学会了玩枪,再谈其他豹999”

  一支大枪递到自己面前,罗铁牛情不自禁吞了口口水,这个班长同志可真是大方。

  “谢谢,班长”罗铁牛接过枪,向李卫做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军礼。

  “罗铁牛同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李卫却被罗铁牛的猴子望太阳的动作给逗乐了,他给罗铁牛枪可不是白给,云河子村没有武装,所以才会出现被日伪军轻易的劫持了全村老小,而李卫现在所做地是,撒下一颗火种,终将会成为燎原之势。

  云河子村的民兵队就在这个无名的小山谷里建立了,反正新老兵都在教学过程中,对试练排而言,不过是多几个学生罢了,而且民兵的训练也没必要像正规战士那样严格。

  试练排带着云河子村的一村老小向根据地内部迁移,在给全村人做了几次带有军事意义的群体性游戏后,两百多号村民人乌合之众变得有组织有纪律性起来,而云河子村十几个村组成民兵队正在初具规模的训练中。

  为了避免日伪军主力的扫荡,试练排和云河子村的百姓们选择了走偏僻险峻地小路,长途跋涉了七天,李卫他们才进入了根据地比较安全的地区,并得到了当地党组织的接纳和妥善安排。

  通过各地情报组织传来的反扫荡战况,李卫他们听到的根据地最大损失的战报,就是作为太行山战区主要产粮区的武乡村村民中了日伪军的离间计,失去了对敌人的警惕,结果近一千多被村民惨遭敌人毒手,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说是屠村也不为过。

  这个消息令所有的人都心中沉甸甸地,这个事实却印证了李卫的话,日本人就是那吃人的狼,没有一头狼是不吃人的,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而根据地的军民若想活下去,就只有要么狼死,要么人亡。

  一九四二年的春节,李卫他们并没有能够及时赶回二营归队,在云河子村的村民被妥善安置好后,他们就接到了上级命令指示,直接受附近二分区的主战部队调派,共同参与了当地的反扫荡战斗任务。

  听着敌人密集得听不出间隔的枪炮声,李卫叹了口气,继续拔拉着格斗刺在地上画着圈儿:“连过年烟火钱都省了。”

  二分区129师的弟兄们对他们着实厚道,好饭好菜的招待着,还拉着一起参加了火线上的阵地春节联欢会,只要他们作为一支犀利的预备队,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刻杀奔过去,一举扭转战局。

  试练排的战士们在久经战火考验后,战斗力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在李卫和范国文两人近远程攻击下,扫荡中的日军混成旅和伪军着实抵挡不住这支预备队的攻势。

  很可惜的是这份兼职并没有做多久,借用李卫他们这支试练排的129师28团团长也没因为多出一支精锐而高兴太长时间,甚至有些垂头丧气,为啥?鬼子撤了

  二月初气势汹汹的杀进根据地又是枪又是炮的日伪军扫荡主力,在接二连三的没讨得半分好处,算了笔帐,所取得的战果甚至还远远抵不上所付出的代价,在同一天损失了两架战斗机后,6军航空大队的弟兄们死活不肯再给地上的部队作低空侦察,扫荡是越扫越亏,最后,策划这次扫荡指挥官被上级华北战区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给臭骂了一顿,无奈之下,仅仅二十多天的扫荡就这么虎头蛇尾的没了声息,各支部队反倒是没点地皮都没占,灰溜溜地缩回到了城里。

  当试练排的战士们带着二分区首长们带给一分区首长们的土产礼物返回到一分区时,满身凌厉的气势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侧目。

  在这个真英雄在战场上见的年代里,李卫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背着三四支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和大量装备的浩荡景像,正如同给群众们上了一个课,谁说咱不能扫荡鬼子来着的。

  二营长都乐得合不拢嘴,赚了,真得赚了,这买卖要得,新兵蛋子拉出去溜了一圈,一个都没少的完整回来了,这精气神儿简直都差点让人认不出来,新兵实战试练效果还真得不错。

  把二分区首长们委派的送货任务交由二营其他战士们,李卫带着一班回到了营房,扔下枪和装备,一头栽到了炕上打起了呼噜,总算回到家了,这下可以踏实的睡上一觉了。

  第六卷 第二百五十四节

  整支试练排的归来,等同于给二营平白添进了一些骨干,二营长都唠叨这票值,原本以为那些比较弱的战士会在战斗中拖二营的后腿,不过现在看来,决定整个木桶容水量多少的那块木板比原来高了很多,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二营整体战斗力的提升,同时李卫和范国文他们专门带回来的战斗数据及记录,为所有战士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经验。

  二营的训练项目在李卫他们归来后,随之作出改变,不再是面面俱到的全面均衡性训练,而是针对目前八路军的弱项和敌人的弱项所进行的对症下药式的补充训练,由其是对心理素质的锻炼。

  那小队伪军的俘虏则通过二分区,直接以人换物,换回了一批粮食和药品,作为俘虏的伪军根本没有反对的意见,很干脆的被二十八团拉进了队伍进行再教育。

  试练行动带回来的收获,令二营负责后勤的辎重排排长童排长乐得大把的进帐,这些额外的入帐让二营的经济立刻宽裕了许多。

  清晨悠扬的起床号声,把李卫从梦乡中拉了出来,睁开眼望着屋顶的石板,楞了一会儿,才爬起身披上衣服,准备一天的任务。

  每当在梦中,李卫都会恍然会错以为自己会突然回到现代,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电视,没有电话,连个四轮的汽车都是稀罕之物的年代,实在是令他这个自小从现代社会长大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差距。

  此时已经进入阳春三月,冰雪已化,初春展露出的微暖气息令大地泛起一丝丝绿意,不少地皮上都冒出了野菜头,这也让根据地的军民们松了一口气,只要能有野菜,根据地内极其紧张的粮荒问题就可以稍稍缓解。

  敌人的封锁和扫荡,根据地的粮食生产已经很难维持主战部队需求。从去年延安党中央守卫部队大开荒地成效看,各根据地都开始向党中央学习,自立更生,自给自足,八路军上级发布了全军参与农垦的命令,没有牛,就用人,没有工具就自己打造。办法总比困难多,各级部队声速立刻动员起来,李卫的二营同样不例外,大部分战士都出自农村,种地对他们来说几乎是驾轻就熟。

  踏着初春仍在霜冻的地面,战士们就已经在忙着堆垒梯田,开垦新田。

  一分区内的党组织也自己开起的小铁匠铺子,就地取材,靠着敌人的铁轨钢和本地产的煤,拉开了人马全力生产农具。以供应这完全是供不应求地市场。生意是火爆地不得了。

  看得李卫都心痒痒的是不是要从黄涯洞兵工厂倒一些农具回来搞批发,挣点零花钱。

  二营圈的地有三千多亩,没有耕牛。几个身强力壮的战士就人工拉着钢犁头,破开结实的冻土,李卫也不幸的成为其中一员,一向被称为“牛人”的他不得不做了一回“人牛”,输出功率却出奇的大,这让二营长很是自认为人尽其用。

  “真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沦落为孺子可教的主儿,李卫哪有下过田的经验,全凭仗着一身变态蛮力,一个人拖着个犁头满地狂奔,整个儿就一人形拖拉机。一班地五个兵死命地扶住犁,稍有疏忽就是人倒犁翻。

  快到是快了,但是弯弯扭扭的地垄着实扎眼。

  “这个!~~”连李卫都看出来自己干的活儿简直是糙地可以,而其他班的弟兄们精工细活比他干得强多了。

  “班长!要不咱再犁一遍?”孙宇志试探得问道,自己看着都觉着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庄稼人出身,这地犁得简直就像是被鬼子飞机的机枪扫过似的。

  “马马虎虎得了,又不是绣花!”游牧家门出自的庄冬荣并不在意犁得直不直。

  郭伟打着哈哈,替脸色微红的班长解围道:“就这样吧,关键把土弄松赶紧弄好种下去”

  一班的开荒任务很重。望着一大片空旷的坡地,一班上下很是默契集体无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

  经过两天的修整,撒上了草木灰,河沟淤泥及粪肥,再把整块地给整了一遍,勉强弄出了一片有些像鬼刨过似的田地,看得来检查地一连指导员丁鹤洋直皱眉头,哼哼!看来小李子也不是万能的,也有不会的东西,这条得记上,这可是个大缺点,要好好教育。

  抢着时节,播下精选的麦种,玉米种,大豆,番薯,菜籽等多种农作物,每天战士们在训练后都会扛把锄头来到营里分配的责任田来清除杂草,浇水施肥除虫,细心程度几乎是把田地当祖宗般供起来。

  战都没让李卫觉得累,然而农活却把李卫累得精疲力竭,俗话说肥水不留外人田,撒泡尿都得攒到营里的肥水坑里,平时小路上经常会留下地禽畜粪便,因为积攒肥料,只要刚落到地上,马上就会被扫荡似的战士们一抢而空。

  李卫着实郁闷:“妈的,一块大便都有什么好抢地?”一句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话出口,立时笑翻了一堆人,这种平实忙碌的农户生活,只有农村战士才会视作享受。

  初长起来的农作物苗随着早春天气的转暖,慢慢地露着头,战士们越发的呵护这些庄稼,李卫和几个战士从附近农家里还弄了十几只小鸡小鸭,平时从田里捉回来的小虫蚯蚓和杂草剩菜之类,倒也好养活,而且还是本鸡。

  若不是不时有外出出勤作战任务,李卫恐怕真得以为是生活在宁静安详地田园生活之中。

  极有规律的生活延续到了四月初,突如其来的天灾却让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各分区的各部队措手不及。

  原本李卫还一直担心着即将发生的五月日军大扫荡进攻,不论营部和团里信也好,不信也罢,他一直不断在营长等领导边上逮着机会就磨耳根子提醒,在平时就潜移默化的组织战士们积极筹备着抵御冈村宁次发动的五一大扫荡战役。

  不料准备中的人祸没到,天灾却提前来了,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猛烈。

  午饭的休息时间,操场上的战士们突然惊呼起来,天空中不知何时出现了几道淡淡的烟云,同时有奇怪的嗡嗡声。

  很快大家就看清了,天上飞得是无数个小点,扑天盖地一般直接掠过头顶上的天空,似是无穷无尽,转瞬,天上飞的小点迅速向地面大片落下。

  烟云飞来的方向,几个村落,似是有一些不安的马蚤动,村里的人们都跑了出来。

  “蝗虫!~~~~~”哪怕是面对日寇重兵扫荡也未有失态过的凄厉尖叫声,突然在二营营区内响起。

  最先看清天上飞落得是何物的战士面无人色的指着天空,颤颤微微的指着天上喊道:“是蝗虫,天啊!~”转头看向营区外已经进入了灌浆期的小麦地,一脸的土色。

  靠着土地吃饭的庄稼人知道大群的蝗虫意味着什么?比日本鬼子大扫荡还可彻底的可怕生物,所过之地颗粒无收。

  没待二营战士们作出反应,天上的蝗虫如雨般落了下来,一时间,营区内落满了到处乱蹦的蝗虫,四处蹦弹着,见着绿色植物就扑上去。

  营区外的农田立刻遭了殃,刚才还枝叶舒展,挂满了穗子的小麦苗立刻被一堆壮硕的蝗虫挤满,不一会儿就只剩下短短一截光秃秃地杆子。

  “啊!~~~天啊!~”

  “快,快,消灭它们”

  二营内突然炸了窝,无需命令,所有的战士立刻拿起趁手的东西,到处扑杀飞落的蝗虫,没有人能比这些战士们更加心疼这些庄稼了,这些可是他们的命根子,怎么能容忍这些可恶的害虫吃掉他们。

  扫荡,树枝,只要能打死蝗虫的东西,都被战士们抓了起来,冲到了田里,像疯了一样见蝗虫就打。

  李卫刚刚睡醒了午觉,推开宿舍门,望着满院子乱蹦的大虫子,营里养的鸡鸭像过鸡鸭节似,快乐地到处追杀这些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y god!”李卫傻了!~

  他连昏倒的心都快有了,他再没有半点种地经验,但蝗虫他还是认得出的,好不容易种了点粮食,鬼子们没来抢,倒先喂了虫子。

  “操你妈的贼老天!八路军跟你有仇啊,操!~”李卫几乎快被气疯了,冲着天空坚起了中指。

  天上飞得成群的蝗虫,饥肠辘辘地寻找着地面每一寸绿色。

  李卫再牛b也对付不了这么多蝗虫,几乎是欲哭无泪,他可不想吃这些恶心的蝗虫,再高蛋白质都不行。

  “班以上干部开会!”同样是庄稼人出身的二营长吴二狗的眼睛都快急红了。

  各班班长,排长,连长迅速在操场集合,这是从未有过的严重事态,蝗虫们嚼食时的巨大沙沙声如同在嚼所有人的心,没有什么额外废话,吴二狗营长直接进入话题:“想招儿!怎么给我治这该死的虫子?不然大家都得拿这虫子当饭吃。”

  一堆人全翻了翻白眼,这么多虫子,看着都恶心,别说吃了。

  第六卷 第二百五十五节

  “用杀虫药试试?”有人提议。

  “杀虫药呢?你哪儿弄去?天上掉地上捡?换一个”吴营长很现实的把这个提议连预审都没让进,直接给枪毙了。

  “发动战士们集体打虫子”又有人说了一个最没有技巧的方法。

  “你是猪啊!人多还是虫子多,这要打到什么时候去?”没等吴营长说话,其他人齐齐地扔过来一堆白眼否决了。

  “要不,让李卫用九天龙吟吼一下,反正是大规模杀伤性必杀技,人都能弄翻,何况是虫子”居然有人把主意打到了李卫身上。

  众人的眼光齐刷刷的瞄到李卫身上,小李子也算三团的奇人异士了。

  “我?!别逗了。”李卫眨巴了几下眼睛,摸着还没长胡子茬的下巴,道:“得了吧,那么点大的蝗虫哪会有用啊。”九天龙吟只不过是含有引起人体损伤性共振的生波,而小蝗虫的损伤共振点和人体完全不一样,天知道吼一嗓子下去,多半是人倒下一堆,而蝗虫们照样蹦得欢。

  “哼哼!龙吟一出,十里无人烟!小李子就一个人,这么多方,哪怕就算有效也未必顶用。”二营教导员徐一亭摇了摇头。

  又一个不成!

  干部们集体郁闷了,自古蝗灾无可抵挡,只要一爆发这种天灾,老百姓们只有坐着死的下场,这个蝗军比皇军狠多了。

  “报告!我,我有一些意见”范国文有些怯生生的举了举手,自从新兵试练回来以后,他就被提拔为二连一排机枪班班长,下辖七个兵,配备着一挺马克沁和三挺轻机枪。

  “国文同志!说说看你的意见”吴营长看着这个第一次参加营级干部会议的新机枪班班长。

  “我,我家里也有一个大农场的,所以学过关于生物方面的书。知道蝗虫的一些习性。”范国文显然没有在这种大场合讲话的经验,说话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流畅,变得有些结巴。

  周围人这才想起来这个大学科班毕业出身地战士在美国的家里可是有一大片农场,倒也不是韭葱不分的读书人。

  李卫眉头猛皱,咋当班长了也还这个德性啊,急道:“快坦白从宽!老实交待”不离身的格斗刺习惯性的拿了出来,在手里摆弄着。

  李卫的话还是他手里的格斗刺,立刻起到了治疗结巴特效药的作用。证明了枪杆子里出政权,拳头硬地是老大的硬道理,吓得范国文脸色一变,立刻言语变得利索无比:“早晨露水重,蝗虫一般飞不起来,还比较怕烟火,而且有趋光性,晚上可以点起火堆,把蝗虫往火堆赶。”

  “我看可行!”李卫点点头,虽然以前学校对灭蝗的教材内容不多。毕竟在现代发生蝗灾的机会并不多。范国文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

  “其他还有谁有什么好的建议。”营教导员徐一亭把范国文的话记了下来。

  李卫想起午睡醒来看见满院子的鸡鸭拼命啄食蝗虫的景像,举手补充道:“可以寻找蝗虫的天敌,像鸡鸭鹅。青蛙之类地,专门放养用来捕食蝗虫,即消灭了蝗虫又养肥了鸡鸭。”

  吴营长点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老百姓家里多养有家禽,集中起来打蝗虫地歼灭战倒也可取。

  临时会议匆忙结束,根据范国文等人提出的灭蝗建议,吴营长决定同时实施。

  从山上砍来了松毛草,还有杂草,撒上辣椒末和有弱毒性的杂草,在各处田埂边上点起了无数地火堆,一点引火。一边还撒些水,压住火苗,施放出浓烟,几个战士拿了扇子等各种趁手的工具,轮流地吹撒浓烟,把烟引向田内各处。

  一时间二营的田地内外翻滚着呛人浓烟,撒过辣椒的草堆放出来刺激性烟雾连人都受不了,更何况蝗虫,人尚可堵住鼻子。可蝗虫肚子上的气门却无可奈何,刺激性的悬浮小颗粒沾上便甩不脱。

  不一会儿功夫,受不了飞蝗腾空而起在上空打着转转,而更多的直接被熏地纷落了下来,首战初胜,战士们一阵欢呼,当然也有一些得意忘形之辈大意地被烟雾呛得涕泪直下。

  “吼!~~~~~~~~”

  远处猛然爆发起一阵悠长的怒吼声!~地面仿佛都在震颤着。

  所有人心头一颤,压抑郁闷的感觉立时笼罩在心头,空中飘散的烟雾仿佛受到什么大力鼓动,缓缓地冲着一个方向退散。

  所有地人条件反射式的做出同一个动作,双手抱头捂住耳朵蹲下,没有一个人想被小李子的九天龙吟误伤。

  要命的蝗灾使二营连什么招都使上了,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实践出真知,在理论联系实际后,李卫郁闷咳了好几声,九天龙吟极耗精气神,他也只能延续一分钟都不到的时间,除了离自己三十米范围内被震死的蝗虫如降雨一般纷纷落下,地面铺满了一片虫尸,三十米外的蝗虫除了慌乱地向四散逃跑,压根儿不卖李卫的帐,九天龙吟也是作用有限。

  怎么也扑杀不尽蝗虫地村民们,疯狂扑击蝗虫者有之,跪在田边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者有之,咬牙切齿地指天骂地者有之,欲哭无泪神情绝望凝滞者有之,跪地双手合什虔诚祈祷者也有之,不少已经绝望了的村民干脆放出家畜,哭着看着禽畜们把粮食和蝗虫给一起吃掉。

  面对自古就有天罚的蝗灾,不可避免地使根据地内人心惶惶,一些愚昧的老太太甚至摆起了香案供起了蝗虫为“神虫”,向所谓的神灵祈求让蝗虫不要来吃粮食。

  不少潜伏进来的特务和汉j四处散播谣言,说什么八路军是逆天,触犯神灵,上天降下了惩罚,根据地的蝗灾是天谴之类的,再利用一些无知的群众,蓄意挑拔根据地群众与八路军之间的矛盾。

  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嚷嚷着根据地的伤亡损失都是八路军惹火了日本人造成的,而且触怒神灵,使上天降下灾祸来,搅得局势越发的不安稳。

  一些村子里甚至出现阻挠八路军工作组的政宣和备战工作,不少民兵家属硬逼着把参加民兵的亲人强拉了回来,亲人的阻挠和反对,让不少热血青年被家里人闹的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不得不被迫退出民兵和游击队,甚至有的村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解散了武装,干脆放弃了抗日。

  与此同时封锁线附近的日军则一反常态,摆出中日一家亲的姿态,不少日军模仿八路军,给农户干点活,给小孩子塞些糖果,利用一些小恩小惠拉拢人心,然后热情邀请根据地的村民们到日军治安区去生活,建立起所谓的“人圈”,欲从根本上争夺八路军的人力资源基础,从底层抽空根据地的实力。

  因蝗灾引发得山雨欲来的动摇局势,位于辽县麻田镇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内正召开着团一级的紧急会议。

  目前根据地最急缺的就是粮食和人,而蝗虫和日军两支天灾加人祸的蝗(皇)军,却有如两只手紧紧的扼住根据地的喉咙,让八路军各级军政单位喘不过气来。

  春小麦及春季作风的收获大面积减产几乎已成定局,然而日军捉摸不透的动向,更让八路军总部会议上所有的人心头笼罩着一层不详的阴景。

  一分区参谋部传来的一份情报分析和地下情报网络的多方情报印证,预示着日军近期正在酝酿着一次规模空前庞大的攻势。

  可是粮食却是根据地的命根,不可预知的蝗灾突然降临,令根据地所有的军民措手不及,不得不抽调大量的人力进行救灾和抢种行动,另一面日军发动大规模扫荡攻势的警报越来越响。

  前年百团大战,去年反第三治安强化扫荡和今年三月的春节扫荡行动,虽然八路军取得了可喜的战绩,但同时带来的大量伤亡,也使根据地的人口达到了一个有史以来的低谷。

  灭蝗造成防卫空虚是找死,全力备战却没有了粮食又是等死,抢粮食还是反扫荡,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不得不面对了有史以来了最大的挑战。

  这让八路军总参谋部的参谋们几乎是寝食不安,不从蝗虫嘴里抢下粮食,空着肚皮的根据地军民们哪怕日军不来打,也会不攻自溃,这个是连小孩都能认明白的局面,日本人自然不会傻到错过闹蝗灾给根据地致命一击的这个机会。

  “按眼下看,各区的人力只能选择灭蝗自救,抓紧补种,或者积极储备战备物资,训练备战,这一次小日本一定不会放过根据地的,恶战不可避免,但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彭副总司令员已经看清了眼下的形势,天灾人祸齐上阵,而且挑得就是刚刚过完冬,青黄未接的时候,形势只能用恶劣到无以复加,简直是要命的程度。

  “但毕竟根据地还是我们的地盘,日本人不管怎么说也是外来的,至少,我们还拥有地利,只要根据地还在我们手里一天,我们就多一分打败侵略者的把握。”左参谋长接着彭副司令员的话,愤然打破了会议室内的僵局。

  第六卷 第二百五十六节

  “如果能解决粮食问题,我们根据地不会怕什么扫荡!”北方局杨书记点头道。

  彭副司令同样赞同杨书记的看法,附和道:“眼下谁掌握了粮食,谁就能打赢战斗。”

  坐在会议场上首席的朱总司令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所准备粮食和反扫荡工作必须同时进行,目前根据地闹粮荒和蝗灾,大家日子都不好过,长久以来根据地群众们一直勒紧裤腰带支持抗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和老百姓争粮,野菜,榆叶,尽量让给群众优先,群众才是军队的根本,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后勤部门注意粮食供配,不允许有多吃多占,更不能有贪污,如果有谁私自克扣,军法处置。”

  掂了掂手里的文件,左参谋长道:“从总参谋部汇总的情报看,日军下一步军事行动并不明朗,而且也不知道会采用如何攻势策略,进攻重心也不得而知,日本人从今年开始就加强了保密工作,但有迹像表明,根据地即将面临着一场大战,各分区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并加派人手密切关注敌人的兵力调动,同时发布反扫荡动员令,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扫荡。”

  自从上次日军华北司令部发生情报失窃事件,负责追捕间谍的特勤队队长佐藤正夫铩羽而归,冈村宁次震怒之下,日军对内部进行了大规模清洗,相当多一部分官兵被秘密抓捕并处决,日军司令部及各级指挥部门不但加强了机密保密工作,而且还加强了对八路军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渗透。

  会议桌在座的各人都认真作着笔录,准备回到所属区后进行发布任务。

  手指轻扣着桌面,脑子里却是运转的极快,朱总司令轻轻吐出一个烟圈,道:“自从冈村宁次上任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后,日军的作战方式就变得十分诡异。不可捉摸,从今年二月春节扫荡看,日军已经学会如何抓住我军薄弱时机发动进攻,这一点需要通报所有的部队,随时都要保持警醒。”

  朱总司令清了清嗓子,表情变得严肃道:“我们的太行山根据地不是美国人的夏威夷,既然敌人意欲搞一场突然袭击,那我们也来一个将计就计。眼下蝗灾加上粮荒,先天不利,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像百团大战和秋季反扫荡那样与敌人的硬碰,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主场作战优势,布下迷魂阵,作出一如往常地形势去麻痹敌人,表面上一如即往的以不变应万变,私下悄悄进行准备工作,文工团不是为了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文艺活动吗?让他们继续排练,按原计划时间演出。各区请勿刺激敌人提前发动攻击。现在我们需要时间,只要熬过这一段时间,坚持到庄稼收割。有了粮食,我们就能给敌人一个狠狠地回击,在即将到来的反扫荡战斗中,我希望各部队一定要有效的消灭敌人,牢牢守护住我们的抗日成果,打出自己的风格来。”

  “是!”在场所有的干部齐声应道。

  会议地主题和精神被两个正副司令员确定下来,左参谋长拿出已经准备好的会议文件,道:“下面我们总参谋部给各区战斗准备工作列举的任务,及相关注意的要点和建议,希望各部队能够贯彻实施。同时注意保密工作……”

  因为没有粮食,战士们不能吃饱,体力和精神都被不可避免的被削弱,这使得太行山各战区的部队战斗力出现普遍下降,日军又在冷笑着磨刀霍霍,面对风雨即来的根据地的高层们普遍感到无奈,硬拼是不智,只能通过更加隐蔽的行动,寄希望于能够坚持过这一难关。熬到今年首批粮食收获,尽量保存实力与日军进行周旋。

  会议结束后,各分区的高层干部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回驻地,下达任务安排。

  为了使各地群众能够积极应对日军地攻势,反扫荡动员令一层层逐级下达了下去,同时命令各部队加紧灭蝗和补种工作。

  眼睁睁地看着日军暗中做着扫荡准备,各部队也是急得直咬牙,可是从天而降的蝗虫大军不能置之不理,没有粮食,部队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更别说打仗了,而且蝗虫若不是能彻底消灭干尽,留下哪怕是一点点的虫卵和蝗蛹,也能使根据地陷入无休止地蝗虫天灾恶梦之中。

  在没日没夜的灭蝗扫蝗行动中,一分区三团二营等一些部队总结出了多条灭蝗经验,提交上级,印制灭蝗宣传单四处发放,抗日革命根据地内由各地党组织发动群体性的灭蝗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为了能够有效的运用人力消灭蝗虫,根据地甚至还向日军学习大扫荡战术,什么铁壁合围,梳蓖战术,交叉扫荡,有模有样的摆开阵式,扑杀着一切能够见到的蝗虫。

  办法总是比困难要多,根据地群体性的智慧不容小视,在蝗灾爆发没多久,灭蝗烟雾弹,灭蝗药水,施药喷雾器相继问世,很多以前老百姓没有见过,甚至没有想到过的消灭蝗虫的器物都不断涌现出来,给灭蝗工作带来了相大大的便利。

  各级部队也对许多提供了有价值地灭蝗经验的战士们给予的嘉奖,奖励是子弹十发,虽然不多,但在战场上至少可以多打死几个敌人,多一些生存的机会,在部队里战士们的眼中,十发子弹比军功章更实在。

  “神啊!救救我吧”李卫看着满天满地疯狂乱窜的蝗虫扑向火堆,不时虫子撞到人脸上,爬到人身上,这种景像着实有些吓人,要不是有炼神诀震荡着,环绕周时的真气不断弹开落到身上的蝗虫,李卫真得会有落荒而逃的冲动。

  晚上野外点起了好几堆火焰冲天地大火堆,异常显眼的火光,吸引了初春大量具有趋光性的昆虫,不计一切的扑入火中,当然还有四周围被八路军战士们驱赶起的蝗虫群。

  旺盛的火堆不知吞噬了多少蝗虫,空气中满是刺鼻的焦臭异味,但是不少来自农村的战士还兴致勃勃地不时捡起一两只烤得恰到好处,焦黄的蝗虫,塞进嘴里眉开眼笑的嚼着,看得李卫连隔夜饭都快吐了出来,这么恶心的东西居然还能塞进嘴里,李卫一向不能接受吃那些希奇古怪的东西。

  可有时偏偏就不如他的意,这一阵子伙房特供铁板蝗虫,而且是无限量供应,可以敞开肚皮吃,害得李卫一看到那些堆成小山状的蝗虫,半点胃口都没有了,而且他还经常跑到伙房威胁炊事兵,不准把蝗虫掺进大饼或其他什么食品里,否则就是宁死不吃,搞得炊事班上下偷笑不己,在对于农村里长大的战士们来说,吃点烤蝗虫什么的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根据地人多力量大,全力扑杀蝗虫也是略见成效,仅仅是一个星期的时间,扑天盖地的蝗灾就被有效的扼止住了,虽然蝗虫大军数量不计其数,但也架不住根据地军民们没日没夜的三班倒轮换扑杀,一周时间也不知道喂肥了多少鸡鸭鹅等家禽。

  须知,天道循环,天灾虽然是一种失衡造成的,但哪怕是天灾维持过久亦会有克星加以矫正,成群的北归候鸟群如同神兵天降一般,无数的各种大小鸟类,欢鸣着加入到捕食蝗虫的大军中来,地面上所有的军民们都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蝗虫的大面积聚集同样也受到大自然的宏观调控,直接吸引了蝗虫天敌的汇聚,哪怕是日本鬼子们也是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奇异地大自然生物现像,他们拦得住八路军,拦得住革命群众,铁打的封锁线却就是拦不住天空任鸟飞。

  在刚刚值完灭蝗晚班回来,李卫揉着被烟熏迷得有些难受的眼睛,看到黎明后的天空中突然出现地大量鸟群,傻了一阵子后,李卫突然很想快乐地大唱“农奴翻身把歌唱”,但考虑到版权问题,只能放在心里大唱个n遍。

  黑压压的鸟群出现,意味着根据地的军民们终于松一口气,物竞天择,所谓的蝗灾天谴不攻自破,假天谴反而遭到了真天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了粮食,余了蝗虫,又损了蝗虫,余了鸟类,那就损了鸟类,补补俺的五脏庙吧,这粮食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咱们的肚子里。”

  蝗虫吃粮食,鸟吃蝗虫,李卫吃鸟,李卫眼前仿佛就像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他的口水差点流了下来,根据地的粮荒,也使正在长身体中的李卫经常会极度想念来到抗日年代前,现代社会的生活中大碗白米饭的白日梦,哦天啊,这现代社会千般不好,万般不好,可总能让人吃饱饭,长时间营养不良也让李卫变得对食物极度渴求起来,眼下是极耗精力的战斗生活,不是避世修身养性的修炼,辟谷根本就是没可能的事。

  这该死的北方,为什么冬天鸟类都往南边飞呢,不过眼下不是打鸟解馋的时候,得等鸟群把蝗虫们吃完了再说,李卫可不会在这个时候不识时务。

  第六卷 第二百五十七节

  根据地军民响应上级号召齐力协力的扑杀下,蝗灾在稍稍得到受到控制,但各区军民没来得及歇口气就立即投入到了补种工作中,被蝗灾吃掉的庄稼全部都必需补种,不间断地高强度的劳作和缺粮造成普遍性营养不良,?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