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国破山河在 第119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伍走在高梁地间的田垅上。
“看到了!看到了!区里的人,一点也不怕生呢!~米露尼,要不要去和他们打声招呼,他们不会像印第安人拿出弓箭来射我们!~我保证!”队伍里同样一个身材高近两米,缩色头发高鼻梁的槐梧外国人端着挂在胸口的照相机不断瞄着,似是准备抓拍着什么镜头。
“哈哈!~哈利,你可真会开玩笑!这里是中国,不是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聚居区!~你还是跟我默多克一样,来之前得先多看点有关中国的书,这里可真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啊!”跟着叫哈利的外国人身旁的一个粗壮红发男人一脸无所不知的表情,眼睛中却是掩饰不住看什么好奇的神色。就像是中国人看西洋镜儿般,对异国他乡的新鲜事物有一种什么都要好好研究一下的冲动。
“平民?!切?!”队伍中间作为英文翻译的一人暗下轻笑,就你们那几个红头发绿眼睛,跟个妖怪似的,普通老百姓还不被吓跑喽?!田里站的可都是事先安排的摸过死人脑袋的游击队同志,不会掏弓箭,只会掏把盒子炮出来。
队伍里的这仨洋人真是看啥都新鲜!~队伍里的翻译和向导都是彻底无语,只能放慢了速度让这三个外国客人一边走一边看个够。
“这里怎么不打仗啊!~哎!这庄稼怎么长的,这么喜欢勾人,会不会有虫子!~”穿着一身半西式短裙的中国女子也是拿着一只照相机,苦着脸蛋,一边走着一边心里抱怨着路旁的高梁桠子总想勾她的裙子,这让她总时很小心的拔开横伸向田垅的高梁枝叶。
“茉莉小姐。这可不是大公报社的后花园,搞不好一眨眼儿的功夫这里就会变成战场!”手里柱着一根文明棍,头发油溜溜,身着一身丛林探险装的一个干瘦男人故作着很严肃地回答了女记者的抱怨。
“闻大编辑,瞧你说的,难不成中央日报的后花园也是随时会变成战场?!”看到那个干瘦男人,被叫作茉莉的中国女子脸上却是不咸不淡,显然对这个干瘦的男人没什么好印象。
“话可不是这么说,咱们中央日报的记者可是在战场虽然不是手刃敌酋,却也是出生入死,把战场变成咱们中央日报的后花园。”干瘦男人却是语风一转,轻描淡写地把大公报的女记者借题发挥的嘲讽给卸了开来,能进入到这支队伍里的中央日报编辑也不是什么混白饭吃的货色。
指着队伍里不时与中央日报的干瘦编辑来上两句不带烟火气儿的针锋相对言词的女记者,队伍后面负责保护任务的一名年轻武工队员小声跟着身旁年纪大些的武工队员嘀咕道:“那女的叫茉莉,这名儿可真好听!人又长的跟花儿一样。”
“嘘!~”年纪大的武工队员立刻对年轻的武工队员打了个手势,对着人家身后指指点点可不礼貌,然后观察了一下,队伍前面的人没有任何异常反应,才用更低的声音道:“那是记者,说的可不是真名,是笔名,专门用来蒙人的,就算是说错话了,别人也不知道是谁,还有前面那三个洋鬼子也都是些记者,耍耍笔杆子,把文章发到报纸上,就能领到工钱,养家糊口,一不用卖力气做苦工,二不用下地刨食儿,不受冻,不被太阳晒,轻松着呢。
“哦!~做记者可真是好!不像咱们死命的干才能填饱肚子,游山玩水,再卖弄一下肚子里的墨水儿,比咱们庄稼人强多了,瞧他们皮肤白嫩的,比咱们村的小茹姐都要水灵。”年轻的武工队员听的两眼直放光,一脸的羡慕道:“等俺以后也多学点文化。以后也做什么记者去,胡叔,你说这编辑大还是记者大啊!”
“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大概一样大吧!~瞧见当记者的茉莉也没给那个闻编辑好脸色看么!”年纪大的武工队员摸了摸脑袋,他比年轻人多点见识,却也不一定对什么都知道。
“可不。这回上级让咱们保护他们一路过来,就是想让他们瞧瞧咱们根据地的抗战形势,听说以后还会有大人物要来!对了,小子,你可要保密啊,别乱跟人说!”年纪大的武工队员忽然发觉自己多嘴了一句,急忙板起脸色对身旁的年轻武工队员道。
“是是是!~”年轻的武工队员立刻严肃地猛点头。
这支队伍中,五个中外记者由十余名武工队精锐的战士保护下,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不断辗转进十二区队的根据地进发。
各村地农田里作为百姓主食的农作物还是有许多。除了高梁、玉米、小麦和荠麦等传统农作物外。还有十二区队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土豆,美洲甜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
“停止前进!”
“s!~”
队伍前面的向导突然停了下来,身后的翻译也同时向那三个外国记者发出警告。
刚才还在谈笑风生的队伍立刻静了下来,三个外国人没了之前的嘻嘻哈哈,脸也都凝重了下来,尽管出发前都被交待了可能面对的突发情况,但是真正遇到意外时,心头就像是被压了一块巨石,随时会压破脆弱的心脏。
初夏的暖风吹拂过刚刚进入的玉米田里,连成片地玉米地覆盖了这片丘陵地带,带起波浪般地拂动,除了天空中不时飞过的鸟雀外,庄稼田里一片宁静。
“怎么回事?!”哈利,米露尼和默多克三个外国记者一脸紧张,枪一响这子弹可不管你美利坚合众国的还是管你是哪个报的记者,不论哪一方士兵,见了面就是互搏生死的敌人,根本没有任何怜悯可言。
大公报的记者茉莉粉脸发青,作为对日本最为了解的中国报社,日本人的凶残早有了解,可怕不是被枪弹打死。而是被日军士兵凌辱至死。中央日报闻编辑也是微微发抖,自己也是倒霉,只不过平时爱说上几句硬气话,就被推选来参加这次中美记者联合秘密采访行动。
“看那边!~”队伍前面的向导突然指着右边五百多米处丘陵,矮坡的玉米间晃动着一面印着红太阳的白旗,似是有不少人在行进。
不一会儿,一队士兵出现在向导等人的视野里,好像是正在巡逻。
“是日本人!~快,快低下身!~”向导骇然发现居然是一队日军士兵,后面好像还有伪军。
正当他和那些记者们慌乱中低下身,利用玉米庄稼藏身时,没有什么经验的记者们碰到了几株玉米,异常摇曳晃动的玉米杆子并没有逃过那队日伪军士兵的视线,稍有吹草动就如临大敌的日伪军们立刻怪叫着四散开来,拉开一个散兵线包围圈围了上来。
呯呯!~枪是人的胆,子弹打得玉米杆子爆断,跟在武工队护送队伍里,躲藏在玉米田里的两个女记者不顾出发时千叮咛万嘱咐不可随意发声的禁止,忍不住被吓得惊叫连连,彻底暴露了玉米地里有人的真相。
“糟糕!~快撤,快撤!~”护送队伍的武工队小队长拍着脑袋脸色极不好看的抱怨道,就快到达十二区队地根据地了,在十二区队接应人马到达前,偏偏运气不好,碰到敌人巡逻的队伍,这两个女的还叫得跟杀猪一样。
一行人手忙脚乱从玉米田里亡命奔逃,这玉米杆子可不比秋后的芦苇杆子,子弹打上去根本是见枝穿枝,见叶穿叶,若不是队伍里的向导和翻译在奔跑中还算极为负责不断发声提醒,不让其他人像没头苍蝇蒙头乱窜掉了队,当然发声的代价,就是敌人的子弹直追着附近玉米上直蹦。
听到玉米田里那几声女人的惊慌尖叫,日军士兵立刻兴奋地狼嚎起来,三年大头兵,母猪赛貂蝉,“花姑娘!~哈哈哈!~”“米西,米西!~”散兵线包围圈里的日军士兵怪声乱叫起来,追得更急了。
“什么人?!”没跟着手下一起怪叫的小队长中村健有些奇怪,看对方转身就跑的样子,就知道这柿子软的好捏,立刻下令边上的保安队小队长道:“你们的,快快的跟上,要是放跑了一个,你的第一个死啦死啦的。”
即便是军职同衔,日军却普遍比伪军们高一等,也算是战斗力和种族直接划分了高低,有些治安区直接就有一个日军士兵可以命令三个伪军的规则,同样出任务,保安队的小队长也不得不听从日军小队长的命令。
两支日伪军小队就像是阴魂不散一样直追在武工队和记者们的身后,十几个武工队员对上一百多号日伪军士兵,就算是打不赢,逃走保命也是没问题,可是队伍里那几个记者却成了拖后腿,两个外国男记者倒是不要紧,至少是男人,西方人也生得强壮,跑起来两腿生风,还能照顾着两个身小力弱的女记者,搀着一起奔跑,那个中央日报的闻编辑却是吓得像一摊稀泥似,被两个武工队员一左一边像拖死狗一样拖着跑,冲得的玉米杆子七倒八歪,反弹起的玉玉杆子直奔他的下裆去,闻编辑颓丧的表情上也不知是痛苦还是害怕。
护送记者的武工队员几乎分出一大半的人断后,手里的驳壳枪连连射击,不过在玉米的这种地形里,短枪的杀伤力显然及不上步枪,玉米杆子虽柔弱,但也架不住多,也影响着手枪子弹的射程。
“跟上!跟上,别拉下!~”习惯于在交战中在战场上穿梭的武工队员竭力拉扯着记者们跟上他们的脚步,然而背后弹雨越来越密集,不时有断后的武工队员中枪发出闷哼声,硬是拼着中枪,他们也不舍得痛叫出声暴露自己的位置。
第十卷 第四百六十节
玉米田里枪声不断,子弹带着啸节乱蹦,每当身边的玉米杆子被子弹削断时,惊得两个女记者尖叫起来,武工队员们此刻已经无法抱怨这两个女人缺乏军事素质,因为日伪军已经完全发现了他们,冲进了玉米田包抄过来。
武工队员们仍得庆幸日伪军使用得是三八式步枪,只要不是打到要害和骨头,基本上就是一枪两个眼,由于玉米农作物的遮挡视线,乱窜的子弹仍然给武工队员们带来了伤亡,一名武工队员身负重伤,再也无法跟上队伍,绝望看了一眼自己的其他战友,道:“别管我,你们走!~”手里掏出了一枚手榴弹。
“弟兄保重!”“走好!~”
几名断后的武工队员含着泪最后看了一眼,再也不敢扭过头,继续掩护着记者们撤离,伤亡不可避免,战场上只有眼泪是最多余的东西。
庄稼地里被踩踏的一踏糊涂,玉米杆子急促晃动着,附近的农家听到枪声,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人敢跑出来触霉头。
轰!~
一团火球夹杂着日军士兵的惨嚎声在玉米田中炸起无数青翠枝叶和血肉。
听到这一声爆炸,武工队员们脸上都不约而同的露出悲痛神色,负伤自愿留在后面的同志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八嘎,快快的!~”日军小队长中村健就像是见了腥的苍蝇,赤红着双眼,升官晋级就在眼前,完全无视部下的伤亡,更加大声呼喊着手下和伪军们加快脚步包抄,幸亏现在仍是农作物生长茂盛的季节,不是春耕前和秋收后一望无垠的平原,武工队员虽然拖着人,但做惯了农活锻炼出来的体力,撤离速度一点也不慢,日伪军两支小队一时之间还不能形成有效的包围圈,一方拼命的想转移脱离战斗,另一方拉开了包围圈死活要将对方包起来。
一直保持着绅士风度,态度倨傲的中央日报编辑此刻瞪着死鱼似地眼珠无神地被武工队员们拖着狂奔,顾自喃喃道:“完了,完了!~还不如投降吧!~我,我不想死啊!~”
颓丧的语气让武工队员们恨不得把这个胆小鬼丢下不管。可是这是上级的任务,只能装着没有听见,当成一袋泥袋子给拖着。
嘭!
玉米田间闪起一闪亮光,一股淡淡的白烟飘起,美国的记者哈利这会儿居然还有心情抽空用照相机回手对着后面胡乱抓拍了一张照片,这个冒失的举动直接造成日军小队机枪手的一串热辣辣的子弹,边上的武工队员眼疾手快,立刻将他扑到在地,躲过将附近玉米杆子扫断一片地弹雨,然后迅速七手八脚地互相扒拉起来,追在队伍后面。
由于哈利是外国客人。武工队员们表面上没说,心底里却是骂翻了天,这不是找死么。还要连累别人,只能憋着一口闷气,尽可能的做好本职工作。
武工队员们没开口,反倒是哈利的同伴默多克骂开了:“噢!上帝啊,你真是个蠢货,现在是在打仗,不是在开记者招待会,你忘了出发前麦克少校的交待吗?你想害死我们?!别再做这么愚蠢的举动了,否则在日本人打死我们之前,我就先把你干掉。”
显然哈利招来的那串子弹给记者们带来的心有余悸阴影仍未消除。大家仍在死亡线上与死神跳舞,任何不明智的举动都会让他们提前去见上帝。
为了顺利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利用这次极为难得的机会让这些记者完成战区根据地实地采访任务,为党中央在国际国内竖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武工队员们几乎都豁出去了,不顾伤亡地替那些记者挡子弹,毕竟有这几个非军事人员的拖累,还要应付后面的弹雨,日伪军小队紧咬着不放,距离越追越近。
“fire!~”
突然西面远远地传来一声大喊!~
呯!~整齐得有如一声的巨大步枪射击声!
掩护五名记者转移地武工队员们后方最近的五六名日伪军士兵浑身一颤,脑门子上喷出血泉,顺着奔跑的惯性扑倒在地。
突突突突!~
又是一连串猛烈得不像话的弹幕,几乎像把巨大的镰刀扫断一大片脆弱的玉米,连带着玉米田里十几名日伪军士兵身上爆出洞大的血口子,一阵手舞足蹈地像撞到了什么东西似的,倒栽了回去。
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不及防的日伪军两个小队立刻付出了二十余人的伤亡,包抄武工队员们的散兵线包围圈立刻时滞,立刻伏进了玉米田里,不敢露出身形。
“go!~go!~go!~”
玉米田西面又传来一连串的呼喊声,玉米田里又是一阵猛烈颤动,显然为数不少的人已经冲入了玉米田,正往这里猛冲过来。
“hat!”三名美国记者脚下像是被定住了似的,像是听到了什么魔咒一般,猛地刹住了脚步,瞪大了眼睛扭回过头来,楞楞地望着西面的玉米田。
“这帮子老外又搞什么鬼名堂?!”几个武工队员显然没有想到这三个外国记者会突然停下脚步,差点没踉跄摔了出去。
“怎么不走了!快让他们走!~”武工队的向导显然没有心思关注什么后面的异常,催促着队伍中间的翻译,显然尽快带这几个记者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才是,“你,你怎么也不动了!~”向导愕然发现翻译也像傻似了的站着没动。
啊!~
西面冲过来的人以惊人的速度冲到了日伪军之间,双方嚎叫着搏杀起来,刺刀对刺刀,即便是肉搏,期间的枪声也没有停歇过,就像一点也不舍得节约子弹似的,就在拼杀的近距离内不要命的狂扫。
就在玉米间晃动中,武工队员和记者们才能看见在玉米田里与日伪军厮杀的人身着奇怪的绿色军服,若不是有日伪军们与玉米田格格不入的军服颜色晃动间反衬出那些军人军服颜色,恐怕还真的难以在玉米田里一眼发现他们。
这些与日伪军交战的军人无一不是戴着显得异常肥厚的奇怪钢盔,脸上不知抹得是什么,黑黑绿绿的,花里胡哨,看不清长相,身上的装备也是奇奇怪怪的,唯一让人感觉到的就是那些东西极为精良,然而让武工队员们更无法理解的是,那些军人喊的话,他们根本听不懂!~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不知从哪里来的军人是来帮他们的,打起鬼子和伪军是一点都不手软,就像是砍瓜切菜一般利落。
“这,这究竟是什么回事,上帝啊~这,这怎么可能?!”陪同美国记者进入根据地的翻译也是双手扯着脑袋上的头发,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那些家伙是哪里冒出来的?!”日军小队长中村健有些疑惑地看向伪军小队长道:“那些人喊的是啥,他们是哪里的士兵?!”
伪军小队长也是莫名其妙的摇摇头道:“我也听不懂!这啥鸟语?!叽里咕噜的!”
不是中国话?!不是日语?!中村小队长感觉到自己有点头大,不可知的敌人才是最难缠的,以往战斗中还能听懂中国抗日部队在战场上喊的命令,自己可以随时调配战斗力,可是眼前对方说的话不论自己还是伪军,谁都听不懂,弄不明白对手的意图,这还不让人抓瞎?!
日伪军两个小队长你看我,我看你,大眼儿瞪着小眼儿,皆是一脸茫然。
可是这帮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军人真是好厉害,杀得自己属下毫无还手之力,中村健看得暴怒起来,眼睛都快要被瞪裂,掩饰不住与对手一较高下的冲动,怪叫了一声,挥着武士刀带着身旁的士兵直杀入战场。
“嗨嗨嗨!~”记者间最为活跃的哈利折返身,举起了相机对准了后面短兵相接中的战场,吹了个口哨兴奋道:“瞧瞧!我们看到了啥?!海军6战队?!天啊,他们怎么回出现在这里,默多克,米露尼,看来上帝没有抛弃我们,瞧啊,他们来救我们了,感谢上帝,感谢罗斯福!看啊,我们的小伙子们多么勇敢,他们的装备好特别啊!不愧是精英部队,连武器都与众不同,难怪能出现在这儿呢!不过他们脸上抹的是什么?我都看不清他们长什么样儿?!难道他们还会害羞吗?!”
短时间内脱离了危险后,哈利一旁毫无顾忌地胡扯八道着,卖弄着美利坚合众国的威武。
大公报的女记者茉莉似乎也听懂了那个叫哈利杰克逊的美国记者叽哩咕噜地满嘴跑着洋文,脸上的神色变了数变,好像前面战场上那些突然出现,来救他们的士兵喊的话语与这些美国人的口音很像。
回了魂似的中央日报闻编辑涎着脸凑到茉莉身边,一副虚心求教的表情问道:“茉莉小姐,哈利先生说的是什么啊?!”新闻行业,不论是编辑还是记者都天生有着对挖掘新闻素材的敏感性,他知道这支队伍里,除了那个现在像傻了似的翻译外,这个大公报的女记者也懂点外国话。
“哼!~自己不会看么?!”女记者茉莉看了一眼这个中央日报编辑近似于谄媚的笑脸,看到这张惹人厌的瘦脸,情不自禁地冷哼了一声,扭过头去再也没理他。
女人,果然是最记仇的生物之一啊!
第十卷 第四百六十一节
“你!~”热脸贴了人家冷屁股,没讨得趣又不能发作,闻编辑只得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一边,悻悻然掏出自己的照机机对准不远处已经进入白热化的战斗。
战场上双方战士舍命搏杀间充斥着日语,汉语和英语的喊杀与喝骂,混杂着交织在一起显得十分怪异,除了那三个美国记者仍是兴奋的举着照相机不断谋杀着胶片,其他的武工队员和中央日报的编辑却是一脸茫然,除了中文外,两种语言全是听不明白,也不知道在死命地嚎个啥?!
仿佛前面的战斗就是中日美三国混战一般,在中国战场尤其是中共控制区的根据地内出现这一幕,实在让人的思维一时无法转过弯来。
大公报的女记者却是显得异常激动和兴奋,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最稀有的场面似的,手里的闪光灯不断的狂闪着,狠不得能冲上去,随便纠住一个士兵好好采访一下。
闪光频现,空气中弥漫着镁粉燃烧后的刺鼻味道。
一支日军小队和一支伪军小队,将近一百来人在突然出现的神秘部队面前,显得异常不堪一击,两军对垒杀作一团,枪声中和喊杀声中,日伪军士兵不断惨嚎着扑倒,断臂,残肢,鲜血喷溅了一大片玉米地,手榴弹和子弹硬生生毁了数亩玉米地。
伪军小队长早已经丧身于乱军之中,而中村健一身的狼狈,根本无法奈何这支神秘的部队,对方实在是太狡猾,一沾即走,上手来的就是杀招,若不是自己身边的士兵拼死挡护,恐怕自己也要步伪军小队长的后尘。
上帝欲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日军小队长中村健已经完全陷入疯狂,那些神秘部队实在是太过老辣阴狠,互相配合间全是杀招,自己部下冲上去十七八个也未必能换对方一个,即使在战场上,对方的冷枪不断,甚至机枪都毫无顾忌地乱扫,难道这些家伙不知道什么是步兵操典吗?!
这个时候即使日伪军们想脱身而出已经是不可能了。勇气、士气、战斗技巧全成了废话,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在这个眨眼生死立判的战场上多活一会儿,能够熬到战斗结束,那才是可贵的胜利。
日伪军士兵们的伤亡不断增加,敌多兵力数量对比越加悬殊,残存日伪军的战斗意志已经接近崩溃的境地,双方交战的战场开始向着记者们的方向转移,毕竟记者们手里的照相内闪光灯实在是太过显眼,即使想打记者们的注意也是抽身不得,可是潜意识之中的那一丝注意力。使战场上仍幸存的日伪军在神秘军队的冲杀下,不由自主的且战且退,向记者与武工队的方向靠近。
“快,快向后退!~”意识到战场正在向自己这里转多过来时。武工队员们立刻大喊起来,乱军之中尤为危险,自顾尚不瑕,更何况要保护这五个身份极为重要的记者,若是有半点伤亡,对党和八路军的形象是极为不利。
贴近战场本来就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更何况已经被彻底打垮了斗志日伪军士兵出现了无法控制的溃败,相比之混战中的战场,败兵更加可怕,为了任何一线生机。败兵几乎像疯了的野兽一般不择手段,根本没有什么人道主义可言。
三个美国记者也感觉到了危险,急忙跟着武工队员往边上转移,可是此刻已经来不及了,尽管那支神秘部队早已有所发觉,分出兵力进行拦截,被赶杀得抱头鼠窜的日伪军士兵,只顾着逃命,急欲找一个能够摆脱屠杀的机会。看到记者们所在的位置,立刻扑了过来,试图以记者们作为掩护,甩开那些穷凶极恶的军人。
“droppg don!droppg don!(卧倒!)”
追过来的神秘军队里有人高喊!~
呯呯!~武工队员们已经在开枪,阻止日伪军败兵接近,可是那些日伪军败兵们一点都不在乎,全力冲过来,只是为了搏那一线逃命的机会。
“啊!~”女记者米露尼尖叫着,她还没来得及趴下躲开日伪军拿她当作挡箭牌,一名带着伤的日军士兵抱住了她,并伸手勒向了她的脖子。
“滚开,你个该死的臭猪!”另一个记者默多克竟然不顾一切的扑了过去,一下子撞开了抱住米露尼的日军士兵。
已经失去了理智的日军士兵,神经已经彻底崩溃之下,疯狂嚎叫着拔出手榴弹竟然是直接扯了弦,他已经彻底绝望,生了同归于尽的死意。
“上帝啊!~”看到冒着青烟的手榴弹,默多克惊骇欲绝,心中充满绝望,这么近距离的手榴弹爆炸下,绝无幸存之理。
还没等默多克绝望地闭上眼,期待死神的招手,猛然觉得背后被人大力一撞,眼前一花,已经被人扑出数米远,几乎同时那个抓着手榴弹的日军士兵被一名身着神秘部队军服的的军人飞脚径直踹飞!~
萌生死志的日军士兵连人带手榴弹被踹飞到附近的玉米地里,还没等落地,就被手榴弹的爆炸给吞没,轰!~一团火光夹杂着血肉碎块崩飞开来,而踹飞那名日本兵的军人却仅仅来得及蹲下身,晃悠了一下差点没被冲击波掀倒,但明显有些被炸蒙了,在硝烟散开后,才晃了晃脑袋,站直起身子,身上在这个季节显得有些肥厚的奇异军服上有些破损,但看到军人的动作,好像只是受到了一些轻伤,毕竟刚才那一蹲,避开了手榴弹弹片的最大杀伤仰角。
“y god!”默多克趴在地上呻吟着,刚才就像是被一头暴烈的公牛给冲撞了一般,尽管保得了一条性命,但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一样,疼得他爬不起身。而撞开自己并压住自己的那人却若无其事的爬起跑开,冲向那些日伪军败兵之中拼杀,有西洋人肉垫给垫着,自然不会摔得很惨。默多克直看到那个家伙的背影,是那支神秘部队的一个军人。
那支神秘部队的反应极快,三四名军人一人两支手枪就远远地左右开弓,仅仅是数息之间,仅用了十几发子弹,几乎一枪一个的精准效率,将冲击武工队员与记者的日伪军败兵全数射杀,中枪者立仆。几乎不是脑门子就是心脏中枪,一击毙命。
这样的枪法几乎让中外记者心头狂跳,神枪手?!难在一支部队里能找到一个就已经是压箱底的王牌,怎么在这支部队里像不要钱似的,随随便便都能站出好几个。
“美国的海军6战队?!果然厉害?!不愧是世界上一流的军队之一!”大公报的女记者茉莉感慨着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起来,那支部队在战斗中英语是正宗的美国口音,茉莉已经确定对方是美国的军队,自己这趟真是没有白来,见识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部队,转瞬她的脸色又变得黯然,喃喃道:“要是自己的国家也能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就好了。”
不过想归想,看看对方身上透着凶悍的统一军服,整齐崭新的武器装备,没有相当大的代价,恐怕很难凑得起这么一支部队。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再也没有了反抗,这支神秘部队就地给自己的伤员急救,同时开始打扫战场,不过在记者们的眼里,这支部队的打扫战场的方式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日伪军的武器装备一个不留,甚至连口袋都要掏三遍,连颗子弹都不放过,对于每个敌人的尸体甚至敌伤员的要害上都要补上一刺刀。
敌人的俘虏?!没有!战场上敌人的尸体全是死的。这支部队好像没有留俘虏的习惯,下手极为老练,没有半点犹豫。
武工队员们脸色如常,这种事情,八路军不论哪支部队也都没少干,这也造成了日军俘虏一向少得可怜,对于烧杀抢掠的侵略者也没必要留什么同情。
美国记者们则自以为这支“海军6战队”的精锐部队是在为了保密而作出的特殊行为,毕竟是在中国的地面上行动,不能太过张扬。更何连面容都被怪异的油彩给掩盖了。
“he11o!he11o!”美国女记者米露尼整了整自己的头发,作出一个很淑女的打招呼动作,试图引起这支神秘部队的注意力,自从战斗结束后,那支部队除了派了几个军人在附近警戒外,一点也没有过来打招呼的意思。
天堂大门前转了一圈的默多克和哈利都很自信,以米露尼的美丽姿容加上女人的身份,应该很容易与这队铁血大兵们沟通。
米露尼自认为是很动人的声音和动作,除了招来身边其他记者和武工队员们目光外,边上那些军人们却是连转过头来看一眼的想法都没有,最多就是瞄一眼,又专注于手上的事情。
“这帮该死的大兵!”被人无视的米露尼显得有些恼火,可又不敢说出来,毕竟这帮军人们刚刚还是杀了不少人,身上的杀气还没散尽,只能在心底里懊恼的诅咒着这帮脑子坏掉了,居然视美女如无物的“海军6战队”。
正当米露尼脸上的哀怨之色越来越重时,终于有一个军人注意到她,并走了过来,用英语道:“嗨,美丽的女士,有什么需要帮助吗?!”
这个军人好像个子不太高,并没有美国人那么普遍的牛高马大身材,不过米露尼并不觉得奇怪,很有礼貌地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介绍:“啊!~这位先生,真是太感谢你们救了我们,我是美国美联社的记者米露尼乔,能够采访您吗?!这两位是时代杂志的默多克·华盛顿和纽约时报的哈利·杰克逊!”
当然她也没有忘记边上的中国同行,指着两名中国记者道:“这是我们的中国同行,大公报的记者茉莉小姐,还有中央日报的闻风编辑。”
女记者茉莉听到米露尼介绍到自己,立刻上前一步,闻编辑虽然不懂英语,但也不傻,猜得出这个漂亮的外国女记者正在介绍人,立刻跟着上前一步,并躬身点头微笑致意。
“能有这么漂亮的小姐采访!~真是不胜荣幸!~诸位真是太敬业了!~”军人对这五名记者敬了个军礼,能不顾生死跑到战场边上抢新闻素材,这份不怕死的精神就值得让人敬佩。
那个军人脸上被古怪油彩掩盖的看不清表情,却是能清楚地听出语气中的恭维,这让女记者米露尼之前被无视的失落心情明显变得好起来,发出一串如银铃般的轻笑,完全改变了刚才对这支部队全是只会打仗的铁血傻大兵的印象。
“这位先生,您可真是有绅士风度!~”能在这支部队里遇到这么好说话的军人,心情大好的米露尼,毫不吝啬地给了那个军人一个迷人的微笑:“能告诉我,您的姓名和军衔么?!”
默多克和哈利脸色大善,掏出小本子和钢笔毫不犹豫地凑到米露尼的背后,随时准备开工的样子,通常情况下女人要比男人更容易和对方打交道,而大公报的女记者同样咬开钢笔帽子拿出本本作出洗耳恭听,不懂英文的中央日报闻编辑却有点傻眼,没想到居然是美国记者抢了主动,更要命的是,就这里这些记者里就只有他自己不懂英语。
而那该死的翻译又在帮武工队员们包扎,或许那个翻译以为美国记者们和那些军人打交道,根本不需要帮忙翻译,而自己根本指使不动这个只听外国记者指挥的翻译。真见鬼!闻编辑气得直想骂娘。
闻编辑有些微秃的脑门子上见了汗,这下子尴尬了,又不敢说出来,那样显得很没面子,只能装作准备认真记录,一边偷眼瞧茉莉的本子,好偷些翻译后的现成新闻稿。
“你可以叫我布鲁斯!~军衔么?!”军人好像有些迟疑,接着道:“这个是军事机密!无可奉告!~”双手一摊,作出国际通用外交辞令!
第十卷 第四百六十二节
“啊!~”米露尼显然没想到对方会这样回签,从惊诧回复了正常,道:“那我能叫您布鲁斯先生是吗?!”米露尼发现自己的魅力还不足以让这个军人像敞开的口袋一样让她掏个开净,碧蓝眼珠转了转,一计不成又心生一计。
“是的!米露尼小姐!”军人点头,保持着绅士的从容,跟一个美丽的女记者交谈是一件很令人心情很愉快的事情。
“能给我签个名吗?!我简直是太崇拜您了!在战场上您就像个英雄一样。”女记者米露尼打算以退为进,一点点搏得对方好感,再套出自己需要的新闻题材,对于本职工作的狂热,米露尼在工作中就毫不逊色于一个优秀的指挥官,用各种技巧去征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阵地。
“好的!~”
在米露尼面前,这个军人此刻就像是毫不设防的大马路,即将被悄然攻陷。
接过米露尼小姐的派克钢笔,军人在米露尼奉上的笔记本一页端端正正的写上自己的大名,含笑着还给她。
“真是万分感谢!”米露尼点头,心头有些暗暗高兴,就算采访不成功,能留下英雄的亲笔签名,也不算白问。
当她把目光移回自己的笔记本上,待好好欣赏英雄的笔迹时,突然一怔,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
“米露尼,你是怎么了~”
“嗨,米露尼,你怎么不说话了?”
看到同行美联社的美女记者突然一言不发,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笔记本,时代杂志的记者默多克·华盛顿和纽约时报的记者哈利·杰克逊发觉了有些不正常。
“嗨?你到底对她做了什么?!”默多克看向那名军人的目光中带上了敌意,在他心里以为是那个军人一定是作了什么手脚。
突然发觉到两个男人之间的火药味儿,米露尼回过神来,拉开默多克嗔道:“哦。不,别,默多克,别这样!”
“布鲁斯先生,我觉得这样的玩笑一点都不好笑?!”米露尼脸色带霜地将签名的笔记本递回给那个军人面前。
这时默多克和哈利两个记者才看清笔记本上的内容。
三个方块汉字,三个字认得他们两个,他们两个却认不得这三个字,两个人互视一眼。大眼瞪小眼,一头雾水,但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是那个军人之前说的“布鲁斯”全文拼写。
边上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