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92 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没有必要冒险在大雨下继续进攻。
望着退下去的唐军,所有的满人都磕头感谢苍天,这刻他们真正切切的感受到了长生天的存在,否则,为何会在如此关健的时刻降下大雨。所有的人突然对守住辽阳充满了信心,长生天必定不会让满人灭族的,他们却忘了,下面的蒙古人同样信长生天。
满人的高层却个个如考丧伙,夏天的雨来得快,也去的快,这场雨虽然大,只有不到半个时辰也就停了,唐军见天快黑了,没有再攻城,否则再攻下去,他们没有信心哪怕再挡住半个时辰。
白天的战斗,唐军先用火炮突如其来的打击,将城头埋伏的二千多精兵伤亡了半,后来唐军到了城下,又用火枪直压着满人打,以致守城的方竟然没法靠近城墙,只有等蒙古人上城后,用人命拼命反扑,往往要牺牲五六人,才能换得条蒙古人地性命。偏偏蒙古人看到唐军在后面参战,大受鼓舞,竟然悍勇无比。日血战下来,城中男丁折损了万多人,精兵又折损了千多。此时城中真正的精兵只剩三千不到。明天唐军只要维持这个攻势。辽阳绝没有再守住的道理,除非能够下整整天大雨。
岳托,叶臣,篇古,希福,鲍承先。终普智,杜度,多尔衮,多铎这些后金地文武大臣坐成团。每天都是脸的忧虑,只是议了半天,面对唐军的绝对优势,却拿不出个办法,此时,即使孙武复生,辽阳也是无可挽回了。
岳托在满人中向以足智多谋见长,此时坐上大汗地位子只有十几天,却不得不面临满人有可能举族被灭地现实,他地神情更是沮丧,沙哑着声音象是自言自语,又象向下面的重臣询问:“难道我们满人真要亡了吗。”
岳托的话声音不大,却重重的敲在众人的心上,有几人忍耐不住,呜咽出声,篇古大为恼火:“老子都没哭,你们哭什么丧,我们满人还没有死光,要想哭,去将你们的家人宰了再哭不迟。”
篇古直冲在最前线,白天死在他刀下地蒙古人至少有二位数,还杀了名唐军,可惜他却不是刀枪不入之身,不但伤痕累累,若不是他的小儿子替他挡着了数颗唐军射来的子弹,篇古的尸体早已硬了,只是他儿子救了他,自己身上却多了几个窟窿,当场身死。
此时篇古全身包扎地向个木仍尹,身上还到处可见渗出的血迹,样子特别凶恶,篇古喝,无人敢再出声。
鲍承先看了众人眼,见所有人都无法可想,抬头朝岳托道:“大汗,我有言,不知当讲不讲。”
尽管满人的重臣大多看不起大汗身边的汉人,但范文程和宁完我都死后,此时没有了这两个汉人最重要的智囊,众人才又想来了以前二个汉人在时的好处来,此时在殿的除了鲍承先,就只是终普智是汉人,鲍承先虽然不是以计谋见长,而是在内政上极有见地,众人这时无法可想,只能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个个热切的望着鲍承先。
岳托首先道:“鲍大学士,有何想法快快讲来。”
鲍承先看着众人都盯着自己,又缩手缩脚:“大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我军与唐军实力相差悬殊,硬拼肯定不行,不如不如”
篇古首先不耐烦:“不如什么,快说。”
篇古开口,鲍承先更是不敢讲,岳托瞪了篇古眼,篇古却毫无顾忌,这个大汗还是他和叶臣两人所立,他有议事之权,并不真正把岳托放在眼里。
岳托只好温言向鲍承先道:“鲍学士有话尽管道来,无论何事,我不怪罪就是。”
鲍承先才道:“不如我们降了吧。”
鲍承先说完此话,全身大汗淋漓,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满人是什么心态,鲍承先心里清二楚,若是在唐军攻东京之前就到了如此地步,满人还可能有投降的想法,经过东京和城下这些天的遭遇,投降的满人被唐军当成了炮灰,投降已被满人当成了禁忌,谁还敢提。
“放屁,都是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汉人坏事,我们满人才会落得如此地步,我先砍了你。”
果然,鲍承先的话说完,篇古就要拨刀砍了鲍承先,许多死了子侄的满人也对鲍承先怒目而视。
叶臣忙将篇古的刀按了回去:“在大汗面前动什么刀子,你坐下,此事自有大汗作主。”
在大汗面前动刀,这条罪名可大可小,当初莽古尔泰就是因为在皇太极面前拨刀,被皇太极以此为借口,废了他议政贝勒的位子,篇古听到叶臣相劝,只得悻悻的坐了下来。
岳托却没有心思去收篇古之权,如果满人都没了,他这个大汗又有何用,摆了摆手:“投降也是亡族,我们满人绝不放下兵刀让唐军能随便砍,此事再也休提。”
鲍承先见岳托并没有对他怪罪,不死心的道:“大汗,我军只是暂时屈于唐军之下而已,古时尚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今日我后金何不效仿此举。”
岳托摇了摇头:“今日之唐军不是夫差。我后金更不是越国,我族若投降,最好地结果是举族为奴。最坏的结果可能个不留,又何必再降。”
鲍承先还想再说,岳托摇了摇头。鲍承先看到篇古对自己怒视。不敢再劝。却打定主意,只要唐军进城,他就第个投降,反正自己是汉人,再降唐军说不定还能捞个官当。
杜度提议道:“大汗,为保留我族血脉。不如明天冲出城去,进入黑山山脉,或能逃出部分人。”
黑山山脉在辽阳的南部,主脉虽然离辽阳有数十里。但余脉却已推到了辽阳附近,唐军在那边地包围圈也比较薄弱,若要逃进山中,还是有几分可行,只是满人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条。
山中太艰苦,他们好不容易从山中出来,又如何肯重进山中,再说满人已发展到了数十万人,山中又能容纳多少,进去的人多,只有唐军将外面封死,里面的人只能饿死,进去地人少了,恐怕族群地繁衍都成问题。
此时与其全族死在起,却不少为个解决地办法,岳托正要点头,终普智马上拦住道:“大汗,不可。”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着他,终普智继续道:“若大汗存了此心,士兵们有了活路,明天不用唐军来攻,辽阳立马要破,到时唐军追击,恐怕没等进山,已是全军覆灭了。”
岳托惊,吓出了身冷汗,杜度反问道:“那终大人有何策可用。”
终普智道:“我城中尚有近十万汉人,不如明天驱汉人为前锋,我族人随后,若唐军有所不忍,我们马上可以冲破唐军的包围,到时无论再往哪里逃,总有人能逃出去。”
努尔哈赤曾言:“无建州便无终半朝,无终半朝亦无我建州。”那是赞扬终普智老子,后金额驸终养性的话,终普智这条计策又狠又辣,比起他老子来也不稍多让。
只是辽阳的汉人已归附后金十多年,已算是女真的自己人,还有许多放了旗,这次守城地青壮也有许多是汉人,他们并没有对攻城的蒙古人或唐军留情,拿自己人的性命去赌唐军手下会留情,未免太想当然。
鲍承先马上反对:“大汗,不可,城中之人都已归附我后金多年,唐军怎会留情,再说他们无论风俗习惯都与我后金融为体,唐军又如何分辨满人与汉人,如此来,不是要逼各族内乱吗”
终普智将鲍承先的话反驳:“唐军以蒙古人为前锋,对我后金大势屠掠,只是独留汉人不杀,唐军怎会不容情,要唐军分辨是否是汉人也容易,明天就让所有地汉人喊话,他们自然会清楚,至于各族内乱吗,没这么严重,明天可对汉人说,我们愿放他们出城,让他们向唐军投降,汉人怕死,自然会照做,又怎会内乱。”
鲍承先哑口无言,不过,马上又让他找到了条反驳的理由:“若汉人真降,又如何会引起唐军的混乱”
终普智道:“这有何难,我后金的精兵藏于其内,唐军招降时,趁势鼓动,传出谣言,说唐军要屠尽投降之人,再突然攻击唐军,唐军受到攻击,自然会反击,到时不乱也不行。”
岳托紧锁的眉毛总算稍为舒展:“此计大妙,就依终大人之言,各位看如何。”
众人拿不出更好的办法,纷纷赞同,明天弃城的决定就此定了下来,众人回去后,纷纷将府中的事情安排,准备明天的突围。
多尔衮却被岳托留了下来,他此时心急要见到布木布泰,告诉她今夜众人的决定,好护着她逃走,此时见岳托留下他后却久久不说话,忍不住问道:“大汗,若有事尽管吩咐。”
岳托道:“十四叔足智多谋,若是八叔不如此防备十四叔,能让十四叔即位,我满人或许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
阿巴泰才能虽然不如多尔衮,但多尔衮自付到了如此地步,他也不定会做得更好,岳托更不可能把大汗之位传给他,对岳托的奉承并不在意,只是道:“多尔衮无德无能,当不起大汗此言,若是大汗无其他事吩咐,我就要回去了。”
岳托道:“十四叔莫急,有件事事非十四叔办不可,才要将十四叔留下来。”
多尔衮大讶,到了此时尚有何事非要自己办,只听岳托继续道:“我满人本来只是大明辽东卫属下的个附庸,历经天命,天聪两代大汗,才崛起于这白山黑水之间,不但可以和大明分庭抗礼,并屡败大明,可惜汉人偏又崛起了个唐军,归化役,我后金由盛转衰,但天聪汗的功绩不可抹杀,十四叔以为如何”
尽管皇太极对多尔衮屡次打压,但他也不能佩服皇太极的雄材伟略,多尔衮点头道:“此次征明,若是八哥没有殁去,我军无论如何也不会败于明军之手,八哥实在我后金了不起的大汗。”
岳托道:“天聪汗如此英雄,明天眼看辽阳就要城破,我不能眼看他的妻妾,女儿会遭到汉人的凌辱,十四叔可明白我的意思。”
多尔衮道:“大汗放心,我必定会全力保护八哥的妻妾,女儿,明天我自己的妻子个不带。”
岳托盯着多尔衮:“十四叔是真不明白还是在和我装糊涂。”
多尔衮如何不明白岳托的意思,他自身都难保,即使真拼尽全力,又如何能将皇太极的妻女全部护得周全,只有将人杀了,才真的不会落到唐军手中,他对府中的妻妾毫不留恋,打算回去后就将她们全部赐死,只是想起布木布泰腹中已有他的孩子,他又如何下得了手。
只是万布木布泰真得落在汉人的手里,他们能放过她吗,想起死在他手上的汉人女子,多尔衮打了个冷颤,不,我决不能让布木布泰也落到如此地步。
岳托拍了拍多尔衮的肩膀:“十四叔,我们是天聪汗的晚辈,天聪汗的妻妾都是我们的长者,叶臣,篇古等人又都是臣子,此事不交给十四叔,我又能交给谁”
多尔衮已听不清岳托下面所说的话了,他昏昏沉沉的走出了岳托的府第,岳托又追了上来:“十四叔,错过了今晚就再无机会了,千万不能让我们女真人死后尚被汉人嘲笑。”
不能让我们死后还让汉人嘲笑,多尔衮无意识的重复着这句话,望着皇太极妃嫔们住着的府第,此时尚留灯火点点,其中有不少是布木布泰吩咐点的吧,他的大玉儿定在等着他,杀,还是不杀多尔衮脑里已成了层乱麻。
总算码完了,老茅的肚子已唱起了空城计,吃饭去了。
第七卷 博奕 第五十六章 惹火上身
热辣辣的太阳照在赤热的土地上,天地之间仿佛成了片枯黄,到处是白骨森森,让人仿佛置身于地狱,这就是进入河南的唐军眼前所看到的情景。
这队唐军是由湖北总督府派出护送粮草和灾民的军队,总共万名骑兵,还有二万民夫组成,主将由总督府幕僚牛金星担任,副手分别分赵顷和钱项,他们两人都是出身于商洛军校,从大别山时就在刘芳亮手下任职,当时刘芳亮是五品的宁远将军,他们尚是骁骑上校,如今刘芳亮贵为湖北的总督,他们也水涨船高,成为四品的宣威将军。
邢红娘也随在军中,李鸿基虽然是她的姐夫,但作为李岩的使者,她要亲眼看到唐军的粮草起运才放心,而李仵已先步回去,向李岩报告此次与唐军联络的详细情景,让李岩作好准备,为唐军的到来作好接应工作。
牛金星自认为才高八斗,投降唐军后,以为唐王定会对他重用,哪知最后却派他到了大别山,成了个五品将军的幕僚,开始不由感到万分委屈,牛金星为人贪财好色,在这山中,无论是财物还是女人都缺泛,让牛金星几次起了离去之心。
只是遍观各路义军,最具实力的只有张献忠路,他昔日在军中的地位尚在张献忠之上,并不甘心屈于张献忠之下,何况,张献忠身边已有徐以显,潘独鳌等人。人家要不要他还是个未知数,其他义军牛金星又看不上,至于官府吗。如果能给他做官,他倒是想投,只是他没这个胆量自投罗网。无奈之下只好在大别山留了下来。
后来。刘芳亮依靠大别山为基地。攻下多个州府,山中地唐军也渐渐壮大,各种物质和女人都不缺,牛金星才死心踏地的留下来,替刘芳亮出谋划策,他出的计策又狠又辣。却是见效非凡,开始刘芳亮倘不太愿意用,到了后来却感觉到身边离不开他。
拿下湖广后,唐王将湖广分成湖南。湖北分治,刘芳亮下子提升到总督,牛金星更是春风得意,他地小妾如今都有二十多个,在湖北,俨然是除了刘芳亮外的第二号人物,本来这次出军,只是护送粮草和灾民而已,并不需要他这个总督大人的左膀右臂出马,牛金星也没有打算接这个苦差事,只是他看到刑红娘时,却眼睛亮,非要向刘芳亮讨这个差事,刘芳亮只得给了他。
牛金星相貌清瘦,长得也很清秀,额下地绦胡子给人多智地感觉,在众粗汉中更显出众,又最善察言观色,才能得到历史上高迎祥和李自成地信任,他看到邢红娘美艳,又打听到邢红娘是唐王侧妃的妹妹,打定主意要娶到邢红娘为妻和唐王拉上关系,才会如此自高奋勇。
唐军的这万人,正是湖北最精锐的野战军,那二万民夫,多是从河南过来的灾民,听到唐军要对河南救济,都感激万分,争先恐后要求参加,许多本来已有工作的人都宁愿辞工不干,他们虽然从河南逃了出来,许多人却都有亲人失散,他们抱着万地希望,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亲人。
此时粮食成了河南最珍贵的东西,象洛阳,开封这样的大城,已经卖到斗米个银币了,而陕西地斗米才需二十文,湖北更是只需要十五文,不过,向无孔不入的唐军商人却不敢做这个生意,没有军队的护送,无论运多少粮食到河南,不到半路就会被饥民,或土匪,或打着各个旗号的杆子,甚至官府亲自动手,将他们的粮草抢个精光,甚至派出的人也会被杀了,吃过几次亏后,商人谈河南色变,让河南的米价进步推高。
虽然唐军对朝庭军队的战斗力不屑顾,但却丝毫不敢大意,饥民之间常为了小口粮食就能暴起伤人,何况这次唐军运送的粮食达二十万石之多,足可以引起河南各方的关注,唐军行军的路线是从新野起运,经过唐河,驻马店,然后再到达归德府。
新野和唐河,正是左良玉的防区,左良玉部挟十万余众,声势浩大,旦左良玉对这批粮食起了心,唐军就不得不战,所以路唐军都是小心翼翼。
只是过了唐河,却直风平浪静,他们在路上,除了遇到许多逃荒的人外,个官兵也没有遇到,唐军上下都松了口气。
南阳郡靠近湖北,有丹江,长江水灌溉,受灾并不严重,不过,以南阳郡郡之地,养左良玉十万人马,很是吃力,听到唐军有二十万石粮食过境,左良玉如何不心动,只是他顾忌到唐军的战力,又怕唐军名为救济灾民,实际上是引他上钩,更是不敢乱动,只是下令全军严加戒备,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唐军过了唐河,左良玉也是长舒了口气。
出唐河,过了左良玉的地盘,灾民陡然增多,开始他们见到唐军的大军都急忙躲避,后来有饥民跟在大军后面,捡大军宿营过后,丢充的废物吃,见唐军并没有驱赶,到最后竟然有人围着队伍讨要吃的。
同时受灾之人,那些运粮的民夫见到饥民们瘦骨伶凌的身影,想起自己以前的遭遇,忍不住拿出些粮食分给饥民,这些粮食反正是运来给饥民和义军的,唐军见到饥民也实在可怜,并不阻止。
几天后跟在大军后面的饥民越来越多,不下数万人,这么长的队伍,恐怕等唐军到了归德府,所带的粮食也要耗光大半,牛金星干脆,下令将饥民驱散。
邢红娘忙阻止:“牛大人,且慢。
牛金星连忙满脸堆笑的道:“红将军有话请讲。”
邢红娘强忍厌恶:“牛大人。唐王殿下是让我们来河南救济灾民,可不是要驱散他们。”
牛金星每天借故与她接近,还在她面前显示各种才能。自命潇洒,不时吹嘘他在唐军中地地位多么重要,打的是什么主意。邢红娘清二楚。只是牛金星是此行主帅。邢红娘无论内心多么厌恶,也不能不应付。
牛金星道:“那总不能让他们直跟着吧。”
邢红娘道:“饥民所求只不过是点吃食,我军不如分发给他们些粮食,让他们自行向湖北而行,岂不更好。”
牛金星道:“这批粮食可是给李公子所用,如果分给饥民。到时没有粮草,我如何与李公子交差。”
邢红娘道:“我是义军的副帅,此事我自与李公子禀报,不关牛大人之事。”
牛金星要讨好邢红娘。故作沉吟了下,才道:“既然红将军同意,自然可行,就按红将军意思所办就是。”
邢红娘嫣然笑:“多谢牛大人了,这些灾民必定会感谢牛大人地活命之恩。”
邢红娘这些天来,直冷冰冰的,这笑,仿佛百花齐开,连四周焦黄的草木也生色不少,牛金星骨头都酥了起来:“他们地感谢本座不稀罕,只要红将军能理解本座就行。”
邢红娘收起了笑容,向旁边地赵顷和钱项道:“还请二位将军协助下,出动军队发粮。”
两人应了声,邢红娘多次给灾民分发给粮食,经验丰富,唐军又训练有素,数万饥民很快在唐军地整编下分成个个小队,排队领取粮食,每个饥民都领到了斗左右的粗粮,这些粮食若是省着用,足够走到湖北,分到粮的人都千恩万谢,磕着头走了,数万饥民,半天时间已散得干干净净,总共用去了唐军五千石粮。
花费这么多粮食,能救数万名饥民的性命,也算值得了,无论是唐军还是运粮的民夫都松了口气,继续往前行。
可是过了几天,围在唐军身边的饥民却越来越多,刚刚打发了批,马上又有人来,刚出唐河时,饥民都是跟着唐军地粮车前行,唐军虽然发粮,但消息散得不快,随着得到粮食的饥民四散离开,唐军发粮的消息传得到处都是,甚至有些土匪也化装成灾民过来领取粮食,更多的土匪不敢对唐军动心思,却将主意打到灾民们身上,许多灾民刚领到粮食,就被各地地土匪杆子劫走。
唐军虽然知道了些还情况,又不能派兵护送,只得听之任之,等唐军到了驻马店时,唐军的粮食已散去了五万多石,饥民还依然批批涌入,各种土匪,杆子夹杂在其间,围住唐军的驻地,竟然不下二十万之众。
这下邢红娘也没有了主意,二十多万人,若是再分,起码也需要二万多石粮,过了驻马店,还有数百里路要走,以现在行军的速度,没有十天时间,休想赶到义军的驻地,若是路放粮,加上唐军和民夫自己的消耗,等到十天后剩下的十三余万石粮食可就要全部用尽了,到时莫说接义军和辖下的民众去湖广,唐军自己的粮食都成问题。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淮河流域。这里自古为交通要冲,因历史上秦朝在这里设驿站而得名,秦丞相李斯就出身于驻马店的上蔡县。
驻马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境内河流众多,本是河南粮仓,可是随着干旱,淮河的流量越来越小,黄河的水流不过来,境内的大小河流纷纷干枯,粮仓变成了灾区。
驻马店此时分属大明的汝宁郡和南阳郡,为两郡的分界线,这里成了灾荒之地后,汝宁和南阳都推给了对方,被股杆子趁机占领,杆子头目为李际遇,手下号称有数万人,李际遇占据了驻马店的所有水源之地,李岩在归德府崛起后,李际遇左拒官军,右拒李岩的义军,但谁也不敢往深里得罪。
唐军被二十多万灾民围在驻马店的上蔡与汝南之间,饥民们没有得到粮食不肯离去,唐军又不能动手,若是照样分派粮食肯定不行,唐军时竟然动弹不得,可是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二十多万饥民之中,不泛有常年的悍匪,还有些恐怕是李际遇派出的人马,若是饥民等得不耐烦,被人骟动,暴动起来,恐怕这十多万石粮食就会颗不剩,唐军也不免灰头土脸。
万唐军全部紧张的监视着四周的饥民,他们的统帅赵顷和钱项两人都没有了主意,赵顷向牛金星提议道:“大人,不如发给他们粮食,让大家散去吧,我看到他们的目光都有种可怕的感觉。
赵顷虽然在军中多次出生入死,但被二十多万人盯着,每个人都发出对食物渴求的光芒,也不由不让他心悸。
牛金星狠狠的道:“不行,今天发粮,明天还发不发,后天呢,我们有多少粮食。”
赵顷想起这些天来发放的粮食,灾民仿佛无穷无尽,唐军路过来,至少救济了四十余万人,而饥民越来越多,今天更是集起了二十余万人,赵顷不敢想下去,明天会是多少,后天又是多少。
邢红娘紧皱着双眉,以前看着那些灾民又怎忍心不放粮,只是没想到会让全军陷入如此的境地,她提议道:“牛大人,要不今天就减半发放。”
牛金星道:“红将军,你要考虑好了,你要全放或减半放我都不管,可是若到了归德府没有了粮食,可不关我之事。”
牛金星见不发粮食,实在是脱不了身,只好先将责任推个干二净。
邢红娘道:“自然不关牛大人之事,此次粮食的消耗全是我个人作主,我自会向唐王殿下,李公子解释清楚,不会担搁大人的前程。”
牛金星被说中了心事,讪讪笑,道:“我个人事小,影响李公子归唐事大,还望红将军三思而行。”
邢红娘见自己愿承担责任,他还要故意挤对自己,对牛金星的观感又差了数分,正要说话,名唐军来报:“大人,前方的饥民已有马蚤动现象,要不要派兵察看。”
第七卷 博奕 第五十七章 辽阳大火
见到多尔衮进来,布木布泰欢喜的迎了上去,“多尔衮,你来了。”突然看到多尔衮阴沉着脸,不由有点不安:“发生什么事了,多尔衮,为什么你的脸色如此之差。”
“大玉儿,辽阳守不住了,大汗与众臣商议,明天要驱城中的汉人为先驱,趁着唐军混乱,大家各自杀出重围。”
布木布泰心中惊:“杀出重围,唐军重重围困,这个重围能杀出去么”
“不知道,只有死马当活马医,白天唐军的攻势太猛了,辽阳绝对守不住明天,不杀出去,难道等死吗”
“多尔衮,那你准备拿我怎么办。”布木布泰绝对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已从多尔衮的神色中读了出来:“把我杀了替你八哥殉葬么”
多尔衮心中热:“不,大玉儿,多尔衮永远不会伤害你。”
布木布泰轻轻笑,对多尔衮道:“你跟我来。”
多尔衮茫然的跟在布木布泰后面,七拐八拐到了皇太极平时在辽阳的寝宫,多尔衮心中突然有了种冲破禁忌的感觉,这个地方,除了皇太极,恐怕还没有个男人能进入吧,若是能在这里和大玉儿颠鸾倒凤,就是马上死去也值了。
多尔衮伸手正要向前面的布木布泰抱去,却见布大布泰在个隐秘的地方踢了脚,顿时传来阵“吱吱格格“的声音,前面地个柜子突然移了开来。露出了个黑漆漆的洞口,多尔衮吓了大跳,张目结舌的道:“这是什么。”
布木布泰幽幽叹:“这是条通往大黑山主脉地通道。已经建成了十年,没想到今日真会用得上。”
建成十年,那就是说后金已定都在沈阳二年之久。这条地道才建成。
这地道的始建日期肯定要超过二三年的时间。那么就不是皇太极建地,难道这条秘道是父亲建地,只是八哥后来接手不成,父亲为什么要建这条秘道。
多尔衮满是疑问,不过,为什么要修这条秘道。他却不可能找到他父亲求证了,他只是知道,有了这条秘道,他和布大布泰可以轻易地逃出辽阳城。他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大玉儿会遭到汉人的侮辱。
布木布泰拉着多尔衮的手:“咱们进去吧。”
多尔衮却轻轻挣,摆脱了布木布泰的手,道:“大玉儿,你等等,我办完了事就回来。”
布木布泰惊,已猜到多尔衮要办何事:“多尔衮,不要去,我们这就走,走得远远的,好不好”
多尔衮坚定地摇头:“我答应了岳托,这事就非要做,再说你也不希望八哥的妻妾被汉人羞辱吧,我也不能丢下多铎,他现在是我唯的亲人,大玉儿,你放心,我很快就回来。”
多尔衮怕布木布泰再拦,猛然转身离去,不久,皇太极在辽阳的旧宫片火起,到处是奔逃惊叫声,可惜入夜之后,宫中地大门早已紧锁,些看到宫中起火的满人想去救时,也被岳托安派的兵丁拦住,无论是宫女还是仆役,宫中无人逃出。
布木布泰在皇太极的寝宫门口焦急的等待着,已经有浓烟向这边飘来,大火也很快会延伸过来,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她只得伸长了脖子等待。
直到布木布泰快要绝望时,才看到多尔衮闪了进来,后面多了个人影,那是多铎,布木布泰已经顾不得埋怨了:“快,快进入地道。”
三人进去后,布木布泰马上将地道关闭,隔绝了浓烟的进入,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多尔衮,多铎,布木布泰三人,岳托找不到多尔衮,以为多尔衮死在宫中,也就没有再当回事,直到多年后,唐帝国宣布不再追究满人以前的重臣时,才有人宣称是多尔衮的后裔,叫爱新觉罗福临,不过,谁也不在意,大家都认为多尔衮早在辽阳的大火中丧生了。
让多尔衮意想不到的,随着宫中大火的升起,辽阳又在多处升起了火光,到处乱成了片,岳托大惊失色,拼命派兵救火,可是任岳托派出的兵马如何疲于奔命,辽阳的火光却越来越大,大街上到处传来了喊打喊杀的声音,整个辽阳已乱成了锅粥。
岳托目瞪口呆,不知是哪里来的兵马,他让亲兵传令,要满人的重臣都尽快出兵镇压时,却迟迟没有得到回报,眼看辽阳的火势愈来愈大,再也不可救,岳托滩坐在把虎皮椅上,神情痴呆:“辽阳完了,满族也完了,这把大火烧起来,有多少人会死在其中,明天还有人能冲出去吗”
辽阳火起时,满人的重臣都在家中准备明天的突围,他们的想法大多样,家中的妻妾带不了,不能留给汉人遭踏,不如逼她们自尽,时之间,整个满人重臣的深宅大院传来阵阵哭声,马蚤乱初起来,除了岳托要关注宫中的情况注意到了外,其他人都无暇理会,大门紧闭,岳托的亲兵甚至都进不了满人重臣的家门,又如何将岳托的命令迅速传达过去。
唐军在城外的营帐里睡得正梦,被城中的大火惊醒,他们莫明其妙看着城中的火光,不知发生了何事,若是说天干物燥,隅然失火吗,白天才刚刚下过场大雨,分明是有人故意纵火,而且是许多人纵火才能达到如此效果。
唐军面面相觑,这是谁放的火,漫说唐军没有派人进城,就是有人进城,也不会在城将要破时放火烧城,不明真况之下,高立功只是吩咐各人严守营寨,若城中有人出城,将他们的围在中间集中管理,不听者,杀无赫,到天亮再进行处理。
果然。不久后,辽阳地城门大开,城中的居民争相逃出。向唐军的营寨冲来,唐军早作好了准备,枪声大作。将想拼命逃离火场地居民镇了下来。只得听从唐军的劝阻。乖乖呆在唐军大营前面数百米处,不敢乱动。
天亮之后,整个辽阳还在燃烧,因下了大雨,许多地方潮湿不堪,大火中又夹杂着许多浓烟。逼着城外的唐军也不得不移营暂避,连同逃出城中地数万居民连退十余里,才躲过了城中地浓烟。
四天后,辽阳地火势才逐渐熄灭。直到第五天,唐军才能进入城中,这座挤进三十万满汉各族居民的城池,此时已成了片废墟,街上到处是倒毙的尸体,他们大多数已成了团焦炭,到处是散发着烤肉的焦味,许多进入现场的唐军数月都吃不下肉。
蒙古人倒是无所谓,城虽然烧了,些豪门大户家中还能翻出不少金银珠宝,他们本来想进城大抢通,可惜大火烧,切化为了泡影,些豪户家中的银两也化成了银汁,蒙古人也只能尽量搜寻,聊胜于无了。
其实城中多数人不是死于大火,城中火起时,大部分人都想逃出城去,可惜绝大多数人被那沧人地浓烟沧倒,浓烟过后,大火又至,将已死去的尸体重新烧焦。
整个辽阳三十万人口,逃出火海的不足五万,至所以损失如此惨重,全是因为浓烟之故,加上辽阳本身只能容纳十几万人,硬挤进去三十多万人,人口如此密集,更是让人逃无可逃。
逃出来了的四万多人也是神情惶恐,他们都被那场大火吓怕了,尽管其中有些人亲自制造了那场火灾,此刻无论是兵民,都没有了斗志,天亮之后,在唐军地指令下,乖乖放下了兵器,成了唐军的俘虏。
经过审讯,高立功才知道了辽阳起火的经过,原来鲍承先回到家中后,不停的长息短叹,他虽然打定了主意要降,可是又怕明天乱兵起,自己糊里糊涂死了就遭了,可叹那些无知的满人,既然打不过也不体面的投降,要他冒兵祸的危险。
他的小妾见到鲍承先如此沮丧,忙追问鲍承先发生了何事,鲍承先五十的将满人明天的打算告诉了自己的宠妾,不料被鲍承先家中的仆人听见,谁没有个三亲六故,他家的仆人顿时四散传开,不到个时辰,到处是在传送满人明天要拿城中汉人打头阵,作替死鬼的消息。
到最后,消息竟然越传越邪,那就不是汉人打头阵,而是满人由于失败,要先向城中的汉人报复,到了明天,城中的汉人就会被满人屠杀个干干净净,辽阳城虽然被满人统治了二十年,但当年辽阳攻破时,满人在城中屠杀了八万居民的惨重记忆还留在些老头心中,许多人立马深信不疑。
即使有些人半信半疑,听到那些豪门大户家中隐约传来的喊杀声和哭声,也完全相信了,满人连家中人都杀,还会放过汉人吗,城中立马马蚤乱起来,加上满人的重臣没有及时弹压,马蚤乱的人越来越多,满人的宫中起了大火,仿佛是给人动手的信号,绝望之中的汉人,纷纷点起了火把,向周边可以烧的东西燃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是无法挽回了,城中的汉人有三分之,任岳托怎么调兵也无法扑灭,只是当火势越来越大,还夹杂着滚滚浓烟时,放火人的也感到不妙,再想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只有靠近城门口的人能逃出来。
听到俘虏的话,唐军上下都感到匪夷所思,辽阳就这么破了,还破得干干净净,博洛,阿巴泰等人更是痛心疾首,满人大部分住在城中央,逃出的四万多人中,满人不及万,其它各族人有万多,汉人独占了半,毕竟此事是汉人先闹起来,逃跑时还是占有优势。
满人的重臣也基本伤亡殆尽,听到要屠杀自己的消息,汉人对满人的亲贵恨之入骨,他们虽然不敢对戒备森严的亲贵们的院子点火,可是只要点起了满人亲贵周边的房屋,他们个也出不来,只能绝望的在家中等死。
心想第个投降捞个官做的鲍承先也没有逃脱大火的包围,死时更是痛苦无比,所谓狡兔三窟,他家中的密室建得又宽又大,鲍承先正在想明天是不是找个借口不出城,就躲在家中等唐军进城再投降时,听到人声鼎沸,出门看,到处是火光,鲍承先顿时吓坏了,急忙拉起他的小妾躲进了密室中。
他的密室深达地下四五米,水火不侵,里面的设施也齐全,第天鲍承先和小妾两人还悠闲自在,他和小妾尚有心情颠鸾倒凤,到了第二天,空气就混浊起来,鲍承先想推开地下室的门出来,可是城中大火还是不停,倒塌的房屋还把他的出口堵住了,他怎么也推不开大门。
到了第三天,鲍承先已经绝望了,他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妾,可是里面的空气也不足以让他再多活天,鲍承先只感觉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急促,慢慢等等死亡的来临。
直到多年后,别人在原址中重建房子,才发现了鲍承先的尸体,旁边的具女尸毫不希奇,那具男尸却拼命的张大了嘴,仿佛是呐喊,引得看到的人纷纷猜测这具尸体死前会喊什么。
岳托本来有机会逃出去,他却没有逃跑,只是呆呆的等着大火烧过,终普智也没有逃出去,他老子虽然是汉人,但满人从来没有把终家当作汉人看待,对终家尊敬无比,他家的房子也落在满人亲贵中间,大火起,全家个也没有逃出来,不知他死前知不知道,正是他的条计策,让自己死于非命。
辽阳被烧成这样,那是不能住了,掩埋城中的死者后,唐军拨营起寨,向沈阳而去。只是辽阳的人口大部分毁于大火,使本来人口就少的辽宁人烟更稀,高立功怕官军来捡便宜,在沈阳留下二万大军和三万民夫的重兵,命令高杰和刘宗敏每人带万唐军和万蒙古人的骑兵,轻骑出发,继续向北扫荡。
满人虽然在吉林和黑龙江还有根基,但比起辽宁来,无论是人口还是兵力都相差太远,此时的满人五停去了四停。每路的二万大军,足够将满人扫灭,目前主要是防止官军在后面打劫,还有对辽东如何处理,必须请示唐王,高立功才要亲自坐镇盛京。
第七卷 博奕 第五十八章 闹事
这么快就有人马蚤动起来,若说没人捣鬼谁也不信,牛金星马上反应过来:“赵将军,你马上领兵弹压,为首者杀无赫。”
赵顷连忙应了声:“是。”带着自己的亲兵和小队唐军向前方马蚤乱的地方赶去。
邢红娘向牛金星拱了下手,也跟了上去。
唐军将民夫和粮车围在中间,外面围着黑压压的群饥民,本来在唐军的严令下,两者之间有四五米左右的距离,如今饥民已逼近唐军的身前了,数万人在大声嚷着:“分粮,分粮。”
若唐军手里拿着的是明晃晃的刀枪还好,多少有点震摄力,可是偏偏大家手里拿的都是火枪,没有见过火枪威力的饥民并不害怕那些黑漆漆的铁棍,望着唐军身后的粮车,都露出了贪婪的目光。步步的朝唐军逼近。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应付饥民的唐军不知所措,只能步步后退,直到身后抵住了粮车才不得不停下来。
见唐军后退,饥民们的胆气越壮,许多声音嚷道:“分粮,再不分粮大伙儿自己拿啊。”
听到这个声音,饥民们的情形更是激动,把将前面的唐军推开,饥民们涡涌而上,开始哄抢车中的粮食,许多人直接拿起车上的干粮就放在嘴里大嚼,现场片混乱。
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