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闯王李自成新传最新章节 > 第 143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 143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有点兴奋,水师成立以来除了剿灭过几群海盗外。根本没有打过仗。这几年。水师直只是元练,训练,水师的军费也直在增加,船只也总是在改造,只是不打仗如何体现水师地价值。

  只是朝庭的命令直是要求水师忍耐,这次如果葡萄牙人当真能说动朝庭出兵倒是个好机会。

  “黄大人。既然葡萄牙人要求护送,那我们护送就是,此事还是交给朝庭处理为好,不知黄大人以为如何”

  以黄宗羲的本意是不想让这几个明显不怀好意地葡萄牙人到长安。不过,看到施天福脸上掩不住地兴奋就知道此事不是他能劝阻,只好道:“好吧,那就由施上校安排。”

  施天福噔地声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如此,那本官就告辞了。”

  三艘船只在西贡的码头开始缓慢起航,既然决定了下来,施天福就刻也不愿等待,他出动艘三十六门大炮的战列舰加上两艘十八门大炮的战船护送这个葡萄牙的使团进京,亚马留自己带来的船只就只好暂时留在西贡地码头。

  亚马留和施天福起,坐在最大的那艘战列舰上,心里轻松下来,有了大唐水师的护送,到达长安完全没有问题,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说服大唐的君臣出兵。他没有想过地是黄宗羲早已看穿了他的用意,若不是大唐的水师憋得太久,心要打仗,他能不能在西贡如此顺利还是个大问题。

  在施天福等人护送亚马留航行在南中国海时,荷兰台湾总督德包尔正在书房中气得暴跳如雷:“该死的西班人,这已是第十艘商船了,若不是我们的主力在马六甲,我定要将他们的吕宋岛夺过来。”

  德包尔早在六八年就以助理身分加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巴达维亚分部,次年升为下级商务员,娶了荷兰第四任台湾长官普特曼斯的小姨子为妻,靠着普特曼斯的关系路飞升,并在普特曼斯之后接后荷兰台湾第五任总督。

  普特曼斯对大明的两次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无法否认,在普特曼斯任职期间,荷兰人在台湾的收入节节增加,不但传统的鹿皮由原先每年产量数万张增至现在的十几万张,台湾又增加了人头税,还发现了另赚钱的方式,在南部地区的究港打狗等地,是汉人渔民捕捉乌鱼最重要的据点,荷兰人藉由捕鱼执照与抽概的方式,获得庞大的利润。

  正因为如此,普特曼斯不但安稳的渡过了任期,还能推荐自己小婕子的丈夫来接任第五任总督,可是眼下月来荷兰人的商船连连被袭击,损失至少高达十万两白银,如果德包尔再不拿出办法来,他这个第五任总督只能灰溜溜的被赶下台。

  “卫兵,卫兵,叫保罗过来。”发完了火,德包尔还是不得不想办法解决问题。

  保罗全名为保罗杜拉弟纽司,是德包尔的副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是下任总督的热门人选,不过,如果此事不解决好,那么德包尔可能就要提前离职,保罗马上就会变成现任总督,既然如此,将此事丢给保罗解决最好不过,如果他不能解决,自然没有办法接替德包尔成为第六任总督。

  保罗6杜拉弟纽司很快就被叫到:“总督大人,何事需要效劳”

  保罗杜拉弟纽司穿着身正规的军服,站得毕直,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虽然传言他是下任台湾总督的人选,他也正在托关系谋求,但他在德包尔面前却不敢丝毫失礼。

  台湾台督无疑是个肥缺,不但意味着能独挡面,而且每年还有二千多两银子的薪水,足可以比得上国内个大贵族的收入,而暗中的收入更是十倍于薪水,至少保罗就知道,德包尔在台湾任职以来,揣进他私人口袋的银子不下二十万两。

  能不能顺利接任台湾总督。

  前任长官推荐无疑也是件重要地因素,在没有成为真正的总督之前,保罗在德包尔面前不敢丝毫大意。

  对于保罗杜拉弟纽司的恭敬。德包尔还算满意,他点了点头:“保罗,你也知道。我们地商船接二连三遭到袭击。这些该死的强盗。不管是谁,我们都要把他找出来,消灭他们,否则损失会越来越大。”

  “总督大人,毫无疑问这是西班牙人做的,只是我们现在并没有力量与西班牙人作战。是否暂时停止前往日本地商船”

  现在正是荷兰人在台湾最虚弱地时候,半地战舰已抽到马六甲海峡攻击葡萄牙人,不过,就算台湾的战舰没有抽走。荷兰也未必敢和西班牙拼个你死我活,毕竟西班牙已强盛了数百年,这些年虽然在走下坡路,仍然比荷兰只强不弱,若没有英国和西班牙相斗,荷兰说不定现在还是西班牙的属国,保罗杜拉纽司如此提议,也是迫不得已的示弱之举。

  “停上,绝不能停止。”德包尔几乎是咆哮着吼了出来,刚才压下来的怒火涌了上来:“你知道要停多久,个月还是二个月,日本年带给我们多少利润我叫你来不是商议,是命令,记住,限你个月将袭击我们的那艘船找出来,消灭他们。”

  “是,总督大人。”保罗杜拉弟纽司心中发苦,郑和号已袭击了荷兰人十几艘商船,有数艘逃了回来,保罗根据逃回来地人描述,心中对郑和号多少有点底,这是艘有着强大火力和厚实装备的强大战舰,更要命的是还有无以论比的速度,保罗甚至怀疑,如果逃回来地人不是说谎的话,这艘战舰可以对抗起码半只舰队。

  见保罗杜拉弟纽司还站着不动,德包尔斜了眼:“还有什么事吗”

  保罗杜拉弟纽司心中暗骂了几句,还是艰难的开口道:“总督大人,如果要下官消灭他,请允许下官调动台湾所有的战船。”

  保罗杜拉弟纽司是副总督,台湾实际上的权力却是牢牢抓在德包尔手中,若没有德包尔的命令,他只能调动可怜的五艘战舰,这五艘战艘上的火炮加起来不到百门,如果没有德包尔手中那支四十多艘战舰,总共上千门火炮的舰队支持,保罗就是有本事找出袭击他们的船只,恐怕也拿不下来,说不定要逃命的反而是他们。

  “好吧,我可以授权你调动布鲁号和塞尔号,另外加上麦尔少校,全部归你指挥。”

  布鲁号和塞尔号是台湾仅剩的三艘战列舰的两艘,都是有着七十二门火炮的大舰,加上麦尔的舰队,已占到了现在台湾三分之二的力量,德包尔确实下了血本。

  保罗杜拉弟纽司也知道不可能为了这艘海盗船将台湾的力量抽调空,行了个礼:“总督大人,下官定完成任务,将这艘卑鄙的西班牙船找出来,彻底消灭他。”

  保罗虽然被允许调动荷兰人在台湾四分之三的力量,依然是忧心仲仲,这个力量虽然足够,但若是把那艘西班牙的海盗船吓跑,却不知如何是好,难道要杀到吕宋岛去,莫说没有证据是西班牙人干的,就是有证据,如果奈何不了别人也是枉然。

  他与麦尔两人相商后,只好采用个诱敌之计,将所有的战舰都伪装成商船,然后分成三支,夹在商船中向日本方向进发。而那些商船也全部是武装商船,他和麦尔花了数天的时间推算那艘海盗船的战斗力,伪装的商队刚好是能够让海盗船吃下,又不会轻易吃下,旦那艘海盗船动心,他们要进攻的话,保罗拼着损失整个支船队,也要将那艘海盗船缠住,等待另外两支舰队回援,最好能够将这艘假扮成海盗船的西班牙最新式战船剿获。

  只是令保罗郁闷的是这次海盗船却根本没有出现,他们不但顺利的到达了日本,而且又返回来场也完全没事。保罗还以为是这次假扮被视破,只是最后荷兰人的商船再也没有受过袭击,却是让德包尔和保罗等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艘令荷兰人损失惨重的海盗船就象突如其来时样,也突来其来的消失,就象从来没有出现在海上样,若不是以前的损失摆在那里,德包尔甚至也会以为从来没有过这样艘奇怪的船,他只能将帐记在了西班牙身上。

  他哪知道郑和号袭击完荷兰十余艘商船后,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测试,李劬虽然还愿意将这个油水十足的海盗扮下去,却得到朝庭严旨,马上让郑和号停止在东海方面的切活动。

  当初让郑和号扮成海盗船袭击荷兰人,完成是东海舰队自作主张,只是给朝庭去了封公涵,没有等到朝庭的旨意就开始了行动,兵部得知东海舰队擅作主张,袭击荷兰人后大吃惊,马上要求东海舰队停止海盗行动,等待处理。

  现在大唐正是建设时期,需要大量的对外贸易赚取银子加快自己的建设,对外贸易多依赖海上,若是让荷兰人发现海盗船来自大唐,如果对方学样,也用战船扮演海盗袭击大唐的商船,损失最大的还是大唐,当然不能让东海舰队为了小利而乱来。

  而保罗等人舰队的出动,将台湾荷兰人的实力完全暴露,东海舰队上下顿时大喜,开始酝酿是否对台湾发现反攻,将台湾的荷兰人驱逐出去。只是这次行动,东海舰队无论如何也不敢擅作主张,只好向朝庭求战。

  亚马留等人花了半月的时间才由西贡来到了广东,到了广东,施天福的护送任务也就完成了,亚马留为了赶时间,弃舟乘马,向西安进发,而他的来意,却被水师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长安先行汇报。

  皇帝几乎同时得到东海舰队求战的奏报和亚马留北上的消息,两下综合,自然知道荷兰人在台湾的力量为什么减弱。

  在李鸿基心里,台湾肯定要收回,只是时间却是定在新唐五年之后。李鸿基担心的不是台湾能不能拿下,而是要尽可能减少损失的拿下来,如果和荷兰人开战,海上贸易必定要受到影响,旦战事久拖不下,大唐必将会在贸易上损失惨重,那时富裕的江南失去了海上贸易,不知会有多少人倾家荡产。

  如果放在新唐五年后再收回台湾,那时安京铁路已建成,凭借着铁路通车的优势,即使短时间不能将台湾拿下,有了铁路弥补,江南的各种物产完全可以由巨大的内需填补。全国的经济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眼下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作战,只要插手,大唐就能提前获得巨大的收益,时之间,李鸿基也心动起来,只是究竟是先拿下台湾,还是拿下马六甲,或者干脆口吃成胖子,将马六甲和台湾起拿下。

  对不起大家了,连续四天没更,从明天开始到月底,会争取每日两更爆发。

  第九卷 帝国 第四十九章 长安

  等到亚马留风尘仆仆的赶到长安时,已是大半月时间过去了,大唐朝庭也早已作好了准备,整个南海舰队已是整装待发,而郑和号等批东海舰队的战船也暂时调归南海舰队,准备进攻马六甲的荷兰人,李鸿基已作出决定,先将马六甲掌握在手中再说。

  马六甲是整个南洋的门户,掌握了马六甲就等于掌控了整个南洋的半大门,如果能把另扇大门雅加达海峡也关上,整个南洋就会真的成为大唐的澡盆。而马六甲远比雅加达的地位重要,至于台湾又不会跑掉,早晚也会被大唐拿下,自然不用急于进攻。

  现在切齐备,倒是只欠东风了,亚马留到长安,就被大唐的礼部官员热情接待,第二天就被引见到了朝会上。

  亚马留有了第次拜见皇帝的经验,倒也是轻车熟路,进大殿,马上就进行了跪拜大礼:“葡萄牙使臣亚马留拜见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鸿基呵呵笑,西方人也总算懂得入乡随俗了:“贵使请起”

  亚马留磕了三个响头才起身,呈上国书,并说明来意。

  李鸿基接过侍卫递上来的国书,翻开观看,里面用葡萄牙语和汉语各写了遍,倒是规规矩矩,点也挑不出毛病,不过,时间赶得如此巧,李鸿基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份国书真是从葡萄牙国内发出来地。

  只是现在大唐正需要个借口介入马六甲的事务。这份国书是真是假皇帝根本不会关心,将国书放下,缓缓的道:“众位爱卿。现在西方葡萄牙公国请求成为大唐地属国,愿意年年进供,不知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亚马留的来意许多重臣早已知晓。皇帝在朝堂说了出来。大臣们先是惊讶。然后是狂喜,周风梧顾君恩,宋献策三名重臣带头站了出来:“西夷不远万里前来臣服,臣等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么说朕可以准了。”

  “皇上。西夷万里迢迢赶来成为大唐属国,正是我朝盛世之范,自然可以准了。

  “赵良极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番邦来朝。最有面子地当然是礼部,他被蒙在鼓里,生怕皇帝会拒绝。

  “那好,朕就准了,从今天之后,葡萄牙即为大唐属国,着礼部对葡使好生接待。”

  “微臣领命”赵良极喜滋滋地退到亚马留地身边,碰了亚马留下:“皇上准了,赶快谢恩”

  亚马留有点反应不过来,他匆匆入京,本来是想在长安活动数日,说服大唐的重臣再上国书,只是刚到长安就被安派见了皇帝,他只得硬着头皮将国书递出,料想大唐就是有意也会讨论上数天,没想到大唐皇帝马上就会作出决定。

  他经赵良极提醒,又扑通声跪了下来:“小使谢过大唐皇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良极在旁边悄悄提醒:“你该称吾皇万岁”

  亚马留虽然可以说口流利的汉语,对于各种礼仪自然不会熟悉,听到赵良极如此说,连忙又拜了下去:“小使谢过大唐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良极连连跺脚:“错了,错了,你应该说见过皇上。”

  亚马留脸茫然,以前都是说拜见大唐皇帝从来没有问题,怎么会又错了,赵良极正要再和亚马留讲解,李鸿基忙制止:“算了,此事赵爱卿以后再对他解说。”

  “臣遵旨。”赵良极连忙退了下去。

  没有赵良极在旁,亚马留松了口气,从怀中掏出张礼单,高举在双手道:“这是小国进贡的点薄礼,还请皇上笑纳。”

  李娃从亚马留手上接过礼单,高声念了出来:“葡萄牙公国谨向大唐皇帝陛下进贡胡椒三箱香料二箱琥珀箱棉布十箱五色珊瑚旒珠百枚宝石二百枚苏木十两银锭二千枚,金锭二百枚。”

  葡萄牙人的这份礼单极长,李娃念了小半个时辰才念完,待到后面念出十两银锭二千枚,金锭二百枚时,许多大臣都张大了嘴,这份礼单的价值远超以前那些属国地进贡,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那些不知情的官员都暗暗担心,葡萄牙人到底所求何事,付出如此重礼。

  若是在前朝,礼部必定会为如何回礼而头疼,为显示天朝富裕,前朝回礼的价值往往是属国进贡的数倍仍至十倍,好在本朝没有了那些虚礼,属国进贡地东西皇帝笑纳后,往往极为小气,回礼不足十分之。

  虽然有些官员觉得丢了脸面,但大部份官员都极为赞成,为了皇帝个人的面子,不但朝庭吃亏,而且官员也吃亏,太不划算,要知道,前明时由于贡品太多,朝庭花掉了大量的财政,出现过多次用胡椒,苏木,香料等属国贡品当成薪俸发放的例子。

  果然,皇帝眼也不眨下,就令人将礼物全部收下,而且根本没有提赏赐之事,亚马留见皇帝收入礼物,心中的不安暂时放了下来,他再行了个礼,就退出了大殿。

  对亚马留来讲,现在每天的时间都宝贵无比,只是如果马上提出向大唐借兵,大唐的官员都会看出他此行恐怕是拉人下水,包藏祸心,亚马留并不敢冒险,而大唐虽然早有准备,也不能先开口,只得暂时忍耐。

  接下来的数天里,亚马留开始按照原先的计划,带着大量的礼物结交大唐的重臣,已得到皇帝指示的大臣都笑嘻嘻的收入了亚马留礼物,并对亚马留极为客气,让亚马留心下大定,三天之后,正式向大唐提出荷兰人正在攻击马六甲,大唐作为葡萄牙的宗主国,负有保护属国的重任,要求向大唐借兵击退荷兰人。

  尽管李鸿基也心急马六甲的战事,但欲速则不达,亚马留正式提出借兵请求后,李鸿基反而指示礼部和兵部的官员慢慢和亚马留行谈判,亚马留颓然的发现,大唐的官员好象早有准备,定好了出兵的各种条件,葡萄牙人不但要为止付上大笔军费,而且战后马六甲还要归双方共管。

  这份条约签,马六甲就彻底由葡萄牙人手中落入大唐手里,名义上双方共管,但大唐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军队的实力都远强于葡萄牙,最重要的是马六甲距离大唐远比葡萄牙近,旦让大唐的军队驻扎进去,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葡萄牙面临被挤出去的局面。

  不过,好在亚马留来时就作好了准备,马六甲宁愿落到大唐手中也不能落入荷兰人手里,否则再和东方贸易时,葡萄牙的商船恐怕就不得不绕道雅加达,不但航程增加,也更加不安全。

  最后拖了数天,大唐寸步不让,亚马留只得忍疼签字,事实上就是他不签字也行,荷兰人显然是下了决下要拿下马六甲,没有大唐的援军,马六甲失陷在荷兰人手中肯定是定局。

  亚马留签完字,就急匆匆催促大唐的水师开始向马六甲方向进军,并派出部分人返回向马六甲的葡萄牙总督回报,而他自己不放心,生怕大唐会中途反悔,则留在长安,如果大唐的意图有变,他也可以头个知道。

  其实不需要亚马留催促,在他提出借兵的同时,朝庭已派人通知南海舰队开始向马六甲方向出发,甚至东海舰队也抽调了半的力量组成只庞大的舰队向马六甲方向驰援,大唐比葡萄牙人更不愿意马六甲失落。

  荷兰人占据了台湾,大唐早晚要与荷兰人战,如果马六甲落到荷兰人手里,两国交恶时就意味着大唐向西方的贸易路线落到敌国手中,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就算了,如果有机会却没有把握住,这是大唐皇帝绝对难以容忍之事。

  如果亚马留知道大唐其实对马六甲是如此紧张,绝对不会签下如此屈辱的和约,可惜,双方的情报差距太大,亚马留也实在难予坚持下去。

  马六甲依然是炮声隆隆,荷兰人对这里的进攻已达二个月了,葡萄牙山城的外围据点已被荷兰人的战舰清除的干二净,已经有数千名荷兰人开始了登陆作战,整个葡萄牙山城下血痕累累,从城上往下看,到处是断臂残肢。

  葡萄牙的指挥官马斯卡雷尼亚少校站在山城的城墙上宛如杆标枪,看着冲上来的荷兰人,毫不眨眼,等荷兰人进入射程,用力的挥下手:“命令,正面方向,开始炮击。”

  “轰隆隆”的声音在城头上响起,顿时升起了股股浓烟,十数发炮弹落入正在前进的荷兰人中间,溅起了朵朵血花。

  荷兰人离得最近的战舰上也接着升起股股浓烟,炮弹呼啸着砸到了城墙上,这些天来不停的消耗,城中的大口径炮弹已是不足,这使得荷兰人的战舰再无顾忌,可以抵近射击,好在山城修建时全部用的是粗大的麻石,否则,城墙早已被荷兰人攻破,就是现在,巨大的麻石城墙也全是坑坑洼洼。

  第九卷 帝国 第五十章 情报

  马斯卡雷尼亚的卫兵亚到荷兰人的战舰开炮,连忙将站在城头上的长官拉了下来:“少校,太危险了,请靠后指挥。”

  马斯卡雷尼亚毫不领情,甩开卫兵的双手:“靠后,荷兰人就在城下,如何靠后”又重新走向了城墙,卫兵无奈,也只得跟了上去。

  “射击射击”马斯卡雷尼亚看着底下的荷兰士兵越来越靠近城墙,拼命放大了声音高喊。

  刚才为了躲避荷兰人火炮退到后面的士兵看到指挥官走在了前头,不得已又从后面冲了上来,端起火枪,砰,砰的向下面射击,居高临下的优势使得城上射击的成果累累,正在冲击的荷兰士兵倒下了大片。

  葡萄牙山城建在斜坡上,底下全是坚硬的岩石,就是没能人阻击,单爬这段数百米的斜坡也会让人气喘息息,何况爬上了斜坡还有面对高达近十米的城墙,见到城墙上的葡萄人冒险探出头来射击,底下的荷兰兵马上就乱哄哄的退却。

  战舰上的火炮又开始了猛烈的射击,炮弹呼啸着在墙城上爆炸,射击的士兵连忙伏下身子躲避四处飞溅的弹片,下面荷兰人的进攻只是想引守城的士兵暴露目标而已,并没有奢望可以攻下城池。

  荷兰的指挥官很明确,葡萄牙山城再坚固也要有人守,只要用火炮将守军的鲜血耗干,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落到手中。

  马斯卡雷尼亚甩了甩被炮弹震得发晕地头颅。刚才有发炮弹就在离他不远处爆炸,个士兵拼命将他压住,此时爆炸声已停。他连忙推了推身后压在他身上的卫兵身体:“起来,起来。”

  卫兵动不动,他的手传来阵粘粘地信息。马斯卡雷尼亚连忙把手缩回来看。手上全是殷红的鲜血。他转身将自己的卫兵轻轻地放下,这是为保护他而死去地第七个卫兵。马斯卡雷尼亚地眼眶有点湿润,他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急切的盼望能从东面看到大唐来的援军,总督大人说得对,马六甲就是落到大唐手里也远比被荷兰人攻占好。

  让葡萄牙人望穿脖子盼望的援军此刻已接近了西贡,西贡城主黄宗羲和水师舰长施天福两人已宣布整个西贡戒严。港口封锁,并将西贡所有的壮年男子都征集起来,准备为即将到来的大军搬运补给。

  西贡地码头已站好了两列欢迎的人群,黄宗羲和施天福站在最前头。虽然明知道水师至少也要在中午才能到达,两人却是大早就带着人开始在码头等待,来的将会是大唐南海水师总督,职位至少高了他们五六级,黄宗羲和施天福两人不敢有丝毫慢怠。

  “来了,来了。”正当众人等的不耐烦时,远处海面上冒出了片帆影,帆影象是在向前飘动,接着是桅杆。

  码头上顿时马蚤动起来,不过,见到黄宗羲和施天福两人都站立不动后,这种马蚤动又马上平息了下来,只是伸长了脖子望向露出海面地桅杆。

  草原上是望山跑死马,在海面上更是如此,虽然码头上早早的看到了露出来的桅杆,等舰队靠近还是花了近个时辰。

  这无疑是只庞大无比的舰队,多达百多艘的战舰仿佛要将整个海面都覆盖,下子就将西贡的港口塞得满满的,每艘战舰上都露出了杀气腾腾的炮口。前后更是都有艘没有风帆却喷着两股黑烟的战船,显得无比威武。

  南海舰队水师正副总督马守应和周豹应在最前面的那艘铁甲船上,他们神态轻松的走下了自己的坐舰,黄宗羲和施天福两人连忙上前步,拜了下去:“属下下官恭迎两位大人。”

  这里就是大唐最南端的领土,也是舰队最后补给的地方,接下来就有可能随时和荷兰人碰上,马守应没有客套,直接问道:“想必这位就是黄城主了,舰队的补给有没有问题”

  黄宗羲连忙回道:“大人放心,下官已调集了足够的淡水和食物。”

  马守应点了点头:“那就好,那就好,人力够用么”

  “下官调集了全城所有的人丁总共五千人,保证在天黑前给各船完成补给。”

  马守应没有再说话,就停在码头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苦力往船上装运各种物质,淡水,大米,蔬茶,水果,肉食应有尽有,这些苦力大多身材矮小,皮肤发黑,却是肌肉壮实,桶百多斤的淡水杠在肩上还是行走如飞。

  此时刚到五月,这里的气温已是极高,马守应看着这些赤脚在水泥路上奔跑如飞的苦力,忍不住发问:“这些就是过来的安南人了。”

  “是的,大人,其实不止安南人,还有高棉人,那些监工则是我汉人。”

  见马守应等干高级将领都站在烈日之下,黄宗羲笑道:“各位大人,天气炎热,是否进城休息,下官已让人准备好了饭菜。”

  众人已在海上航行了大半个月了,为了赶时间中间只靠过次岸,虽然船上所带的补给充足,不过这样的天气新鲜蔬菜放不到两天就会烂掉,鲜肉更是天都不能放,只能吃些干货,嘴中泛味之极,听到马上可以吃到丰盛的饭菜,众人下子口水狂咽,都眼巴巴的朝马守应看去。

  马守应嘴里也是唾液生津,他本来想先了解下马六甲方面的情况,到底抵不住吃顿大餐的诱惑,看了看正在抓紧时间搬运补给的舰队,放下心来,问道:“黄大人,不知可有为我水师其他官兵准备好饭菜”

  这次水师官兵足有三万多人,大部分人都不能下船。在这里完成次补给后明天就要出发,若其他人吃不到新鲜地饭菜,马守应倒不好吃独食。只得先问上遍。

  好在黄宗羲早有准备,为了接待好水师官兵,将全西贡的厨师都请了过来为水师做饭。听到马守应询问。马上道:“大人放心。下官准备的饭食足够数万人所用,现在就可以给将士们送上去。”

  马守应对黄宗羲大为嘉许,西贡满打满算也只有三万人左右,城中才万多人,要找到这么多大厨师下子作好数万人地饭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黄宗羲叫来名亲兵,吩吩了几句。不久,车车的饭菜开始拉到了码头上,顿时阵香气扑鼻,引得那些水师将领都不停耸动鼻子。先停泊上码头上地官兵最先接到饭菜,马上欢呼起来,他们都是老兵了,对他们来讲常年累月呆上船上毫无问题,唯受不了地就是千遍律地饮食,冬天还好,许多蔬菜和肉食都可以长期存放,而在夏天,只有吃各种干货。

  码头离城并不远,闻到饭摆,水师的各个将领都迫不及待的乘着马车向城主府出发,已下船的士兵则跟在马车后面跑步前进,不足刻钟就到了黄宗羲的城主府。

  此刻的城主府已成了个大地宴会场,从各个大厅到外面的空地上都摆满了宴席,桌上全是热气腾腾的盆盆佳肴,西贡靠海,但黄宗羲考虑水师长年行于海上,菜肴中并无海鲜,都以临时宰杀的猪羊,牛肉为主,加上本地地各种特产,水师的各个将领还没有进府,个个已是口水直流。

  黄宗羲将马守应等人当先引进了正中的大厅,本来还想和各个将领说上几句,马守应却是坐下就伸手拿起筷子,夹了声红烧肉放进嘴里,口吞下,再将杯酒饮而尽,才咂了咂舌头,喊道:“痛快”

  众人码头上闻到饭香已是饥肠辘辘,进了城主府被香气冲更是饥饿难忍,见到主帅已开动,哪里还客气,双双筷子飞快的向桌子的佳肴夹去,整个城主府片狼吞虎咽的声音。黄宗羲张了张嘴,只得把要说的话又全部咽下去。

  这顿水师将领只吃得仿佛个个是饿鬼投胎,连加了数次菜,各人才酒足饭饱,马守应肚子饱,马上向黄宗羲要了间静室,房中只留下来周豹李劬施天福几人。

  现在大唐只有两艘铁甲船下水,南海和东海舰队各艘,为稳妥起见,这次与荷兰人的战役,东海舰队的铁甲船也暂时划归南海舰队统领,李劬作为铁甲舰的舰长,又是东海舰队的第三号人物,统领着东海舰队三分之的实力协助马守应进行这场战事。

  施天福站立在马守应的前面,心里隐隐有点发虚,在座的每人都比他大上数级,若不是他身为西贡的水师指挥,根本没有机会和这数名水师巨头起参议军事。

  见施天福有点不安,马守应客气的道:“施上校,请讲。”

  施天福多少知道马守应的脾气,若拒绝只会令他不快,老老实实的找了张椅子坐下,却不敢坐实。

  “施上校,荷兰人与葡萄牙人的战事如何”见施天福坐下,马守应开始了询问。

  此时大唐和荷兰人并没有撕破脸,若没有大唐的出产,荷兰人的贸易至少要下降半,因此无论对于大唐的商船,还是战船,荷兰人都非常客气,借着地理的优势,施天福在亚马留到了西贡之后就多次派出人员对双方的交战进行侦察,虽然不能进入交战区域,凭借着先进的望远镜,唐军还是能得到许多情报。

  “回大人,双方还在交战,葡萄牙人守卫很顽强。”

  这点并不出突在座众人的意料,亚马留说城中能守三个月,现在只是刚到二个月,不过,若让荷兰人攻下马六甲,那唐军就太被动了,马守应还是要先确认番。

  “那你估计城中还能守多久”

  施天福脸上顿显出难色,马六甲已被荷兰人团团围住,施天福虽然在外围召集了不少当地人为探子,但对城中的情况却是无所知,只得硬着头皮回道:“回大人,卑职无法了解。”

  虽然马守应有信心现在与荷兰人交战也必胜,但无疑马六甲的葡萄牙人拖得越久对唐军越有利,如果不搞清城中情况,唐军很难选取最有利的时机介入,众人听施天福对马六甲的情况毫不了解,顿时涌起片失望之色。

  见到众人脸上的失望之色,施天福连忙道:“各位大人不用着急,卑职已派出数十人潜伏狮城新加坡,各位大人如果要知道马六甲里面的详细,卑职可以命令他们偷进城中。”

  马守应顿时大喜:“当真”

  李劬却有点疑问:“施上校,南海舰队在西贡的时间也不过年多点,如何能在离马六甲如此近的地方潜伏下去”

  施天福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南洋到处都有汉人,就是马六甲也有汉人居住,狮子城里的汉人不下数百,其中有位罗姓大户愿意为大唐效力,他家中的庄园占地数千亩,收藏数十人绰绰有余。”

  “好,那你马上命人偷进城中,与城中的葡萄牙人取得联系,将城中情况模清。”马守应当即下令。

  “遵令。”

  得到所需情报,马守应对施天福挥了挥手:“施上校,你先下去安排吧。”

  等施天福下去,马守应环顾周豹和李劬两人:“两位将军,我军接下来如何行动,可有何提议”

  周豹道:“大人,即然有办法搞清马六甲内部的情况,我军是否暂时驻扎在西贡,等得到情报再决定行动不迟。”

  “不可。”李幼马上反对,“此地离马六甲还有近千里,来去,情报到了这里至少需要十数天,若是马六甲支持不下去,那可就悔之晚矣。”

  周豹不服气的道:“据葡萄牙使者所说城中能坚守的时间至少还有月,担搁十余天又有何妨。”

  李劬正要反驳,马守应摆手道:“周将军所说也有道理,只是战场形式瞬息万变,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里担搁十余天的时间。”

  周豹是降军,对于李劬这样的天子门生向来是瞧不起,加上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多少会互相竞争,两人共事以来就互相不服气,不过上面有个马守应压着,倒也不至于有太大的矛盾,马守应如此说,周豹只得悻悻的停止争吵。

  明天就是元旦了,老茅祝大家新年快乐了

  第九卷 帝国 第五十章 渤泥

  三人在房中计议了半天,定下了主意,已是傍晚时分,黄宗羲派人向马守应报告,所有的补给已经搬运完毕,马守应三人才出了静室。

  天色已黑,除了三人的亲兵外,所有的水师官兵又重回到了船上,马守应三人在黄宗羲再邀请下,就在城主府住了下来。

  第二天大早,马守应等人就重新回到了战舰上,这只庞大的舰队驶离了西贡的码头,西贡重新恢复了正常。

  这支舰队的目的地是婆罗洲加里曼丹岛,婆罗洲最近的距离马六甲只有天的路程,面积广阔,是世界第三大岛屿,足在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唯美中不足的就是人烟稀少,基本上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大部分都被原始森林覆盖,而且森林中间还住着住着个令人生畏的土著,那就是专门猎取人头的达亚克族人。

  婆罗洲在晋朝时期中原就有记载,当时的憎侣法显由印度求得佛法,回归中原途中经过南洋,曾有提及在耶婆提停留,中原对婆罗洲最早的通航也纪录出现在梁书中,不过,当时婆罗洲被称为渤泥婆利或婆罗,后来演变成婆罗乃,也就是现在通用的文莱。

  在中原梁隋唐三朝里,渤泥都有遣送信使向中国朝贡,直至宋代这种接触继续保持,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明朝庞大的船队曾两次经过婆罗洲,渤泥作为大明地属国。直到葡萄牙人到来,才断绝了和大明的从属关系。

  不过,这个岛屿太过荒凉。加上还有专门猎人头的达亚克族,葡萄牙人根本不重视,他们虽然占有了马六甲百多年。也不愿意开发这个近在咫尺地大岛。在渤泥最多时也只留有百多名葡萄牙人。作为象征性占领,岛上其他地方都是空白片。

  这个岛屿对于心想追求大量利润的西方人来讲没有什么用处,但对于大唐来讲却是个宝库,自从禁伐令下达以来,大唐境内木材的砍伐量大为减少,但因为修铁路地原故。木材地用量却大增,相应地木材价格也节节攀升。

  木材价格的上升,自然会有大量的木材外运,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木材从东南半岛的各个国家运往大唐。但这些木材虽然比大唐境内便宜许多,毕竟还需要不小的成本,而婆罗洲上丰富地木材资源对于大唐来讲,简直是笔免费的财富,许多木材商人都已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只是碍于葡萄人和岛上凶恶的猎头族,许多商人只得裹足不前。

  这次大军出动,即是要在岛上找个基地,暂时驻扎下来,也是借此机会干脆把婆罗洲划入大唐领土的范围。

  航线水师早已熟悉,舰队直接驶往婆罗洲最热闹地地方渤泥国,在海上航行了六天后,航队已经到达了渤泥的达鲁萨兰港口,渤泥总人口数只有十多万,首府达鲁萨兰港人口大概有三万人,和唐军的西贡相当,渤泥的水上力量只有百十条渔船,不过,因郑和下西洋时曾有两次在这里停留,倒是可以停靠唐军的战舰。

  渤泥此时的苏丹为博尔基亚,听到海上有支宠大的战舰驶来时吓坏了,荷兰人进攻马六甲之事渤泥也知道,如果这是荷兰人的军队,毫无疑问,渤泥又得从葡萄牙人手上转到荷兰人手中,如果只是单纯换个主子倒是没有什么,但要是荷兰人不让他继续当苏丹,或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如何是好。

  博尔基亚吓得几乎马上就要带着王宫的卫队逃走,葡萄牙人征服渤泥时才出动了数百人,如今对方出动数百艘战舰,博尔基亚可不相信荷兰人只是想象葡萄牙样,每年收点贡品。

  不过,后面卫兵的报告却让他打消了主意,战舰上挂的不是荷兰人的旗帜,反而是大唐的旗帜,对于大唐渤泥国不陌生,确切的说对于中原的大明王朝渤泥人还很有好感。

  渤泥国曾经和大明关系密切,在明永乐六年,当时的国王麻那惹加那携王后王子行百五十多人,亲自前往应天府向大明朝贡,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麻那惹加那在应天府游览月余,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冶,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应天。临死前提出要求希望体魄托葬中华,明成祖遵其遗嘱,按王礼埋葬了这位异邦君主。

  麻那惹加那虽然身死大明,两国的交往却没有断绝,渤泥出产的苏勃泥青含有数种金属,用这种柚料烧制的瓷器,其色彩在原来浓艳的蓝色中带有黑蓝色或藏蓝色结晶斑点,微闪金属锡光,别有韵味。后来明代官窑青花瓷器几乎被这种进口柚料垄断,若不是葡萄牙人过来打破了这种关系,说不定渤泥还是中原的属国,现在中原虽然换了朝庭,估计也不会对渤泥太过分。

  相反如果能锄凭借大唐的力量从葡萄牙手中脱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