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天行健最新章节 > 第103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天行健 第103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了?”

  我这才醒悟到我有些失态,道:“没什么。”心中却是一动,他们五人都是靠得住的人,现在也没有旁人,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有什么事和他们商议,也要好得多,我看了看门,廉百策倒也凑趣,离座将门掩上了,过来小声道:“楚将军,有什么话要吩咐么?”

  我想了想,一横心道:“是这样的……”

  等我将这猜测的说完,曹闻道已是到吸一口凉气,道:“文侯大人还打这个主意啊,不怕共和军恼羞成怒,马上翻脸么?”

  杨易道:“不会。文侯大人何等人物,他肯定算到共和军猜不到的。”

  我苦笑了一下。今天郑昭没有来,丁亨利又很奇怪地让卫宗政停止用刑,只怕他们已经知道了,文侯想瞒住旁人还行,要瞒住郑昭却很难。也怪不得文侯要让卫宗政用酷刑,上过刑后,两个蛇人的差异处越发不明显。只是我不知道郑昭是怎么看出破绽来的,连我都被瞒过了,郑昭以前并没有见过郎莫,他怎么会知道的?

  廉百策迟疑了一下,道:“楚将军,今天丁亨利和郑昭表现如何?是谁提议下午休息的?”

  我道:“郑昭说是得了病,没来,丁亨利提议的休息。”

  廉百策皱起了眉,杨易却惊道:“不好,他们发现了!”

  我道:“我奇怪的是,他们既然发现了大人的计策,为什么毫无异动,反倒是帮大人圆谎?唉,难道要偷入文侯府看个究竟么?”

  要偷入文侯府,那是不可能的。文侯的府兵守御极严,而且文侯如果真的用了这计策,郎莫早被他藏好了,就算让他们大摇大摆地找都未必找得到。

  曹闻道忽地抬起头道:“这也可以,你以禀报为借口,去见大人,然后当面……”他忽地闭上了嘴,大概也觉得自己的主意有点馊。这主意左右都不对,如果我们猜错了,那文侯就会对我大加轻视,而一旦我们猜对了,恐怕文侯更会怒不可遏。

  我道:“不行了,我连大门都进不去,司阍挡驾,说是大人偶感风寒。”

  陈忠在一遍插嘴道:“那共和军的人呢?不能问他们么?”

  我一怔,廉百策却猛地站了起来,道:“陈兄好计策!”

  大概陈忠是头一次被人这样称赞,嘿嘿一笑道:“是吗?”

  廉百策道:“偷窥文侯大人,那是视同叛逆,而文侯大人定然将守密做得极好,想听也听不到。但丁亨利他们肯定不会那么防范,去看看他们怎么做,可是容易多了,看丁亨利他们如何应对便知分晓。”

  我点了点头,道:“不错,只是我还是想不通,郑昭怎么看破大人的计策的。”

  廉百策道:“你不是说郑昭会读心术摄心术么?他控制一个文侯大人的亲随,让他在文侯大人身边,便可以知道文侯大人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了。”

  我摇了摇头,道:“不会,大人府中,连端茶送水的人这些天也不出门。郑昭本事再大,也不能隔了大老远用摄心术。”

  廉百策想了想,道:“楚将军,他能不能控制飞鸟?”

  我笑了起来,道:“廉兄,你是个聪明人,而聪明人就是想得太多。如果郑昭的摄心术到了这等地步,那我也认栽吧,他连鸟兽都能控制,真是天底下最有本事的人了。”

  廉百策讪笑了笑,大概也觉得自己想得有点过分,道:“是,末将是想得太多了。”

  我道:“别管郑昭用了什么法子,反正我们盯着他就是了。”

  曹闻道在一旁插嘴道:“统制,你想用什么法子?”

  我道:“法不传六耳,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你们这两天就在这加紧训练吧,没事都不要出门。”

  郑昭的读心术和摄心术几乎没有破绽,要跟踪他,大概只有我自己才行。可是我白天又要陪着卫宗政在石郎庙审问那个假郎莫,只有晚上有空。不过文侯白天还要上朝议事,我想他白天也没空的,如果他在审问郎莫,也一定是晚上。郑昭究竟有没有查到头绪,跟着他一定能真相大白。

  天快黑时,我带着冯奇他们几个向文侯府走去,未到时,我就偷偷交代冯奇,要他注意周围是不是有异样人等,郑昭要施读心术,肯定不能太远。我怀疑他会呆在停在附近的马车之中。

  见了文侯,说明了今天的情形,文侯听得郑昭今天没来,眼里也有些吃惊之色,但仍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异样。我几次想劝文侯多加小心,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我不知道文侯知道我看破了他这条计策,到底是欣赏我还是恼怒,愈是喜欢猜测别人心思的人,愈是忌讳别人猜测自己的心思,认识文侯那么多年了,我想他生气的可能居多。

  出了门,冯奇和几个人迎了上来。我上了马,等离开文侯府有一段路了,我小声道:“看到周围有什么异样吗?”

  冯奇道:“来来往往的人倒有不少,但我们绕了一圈,没有发现停在围墙外的马车之类。”

  前面忽然一阵喧哗吵闹,我呆了呆道:“冯奇,看看出了什么事了。”

  冯奇答应一声,打马过去,马上又回来了,道:“是尊王团在游行,楚将军。”

  尊王团是帝都最近出现的一个民间组织。听说这组织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也不知道首领是谁,以尊王报国为宗旨,时不时搞点为士兵募捐或者为一场战役胜利游行之类的活动。帝君不准平民结社游行,不过尊王团有这种冠冕堂皇的宗旨,自然大力扶持。我也听说过尊王团在帝都的种种活动,虽然他们给军队募捐游行之类对鼓舞士气不无帮助,但听说他们以“为君王效命乃臣民光荣”一类的措辞,强行要商家捐款,就有点不舒服。我不喜欢这一类蔑视他人的行为,就算理由再正大也一样不喜欢。我道:“我们让一下吧,别和他们撞上了。”

  尊王团游行时也霸道得很,见人就要募捐。好在他们对捐款的管理颇为透明。每天捐得多少,用到何处,都有一本帐公开,清清楚楚。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这些尊王团的人全都是满嘴大道理,动不动就是要为国捐躯为国牺牲一类。我见过几个来地军团的尊王团代表,那次听得满耳朵都是聒噪,听他们的意思好像我们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是对帝君的不忠,对国家的不忠一般,非得全死在战场上才对得起饷银。我们穿的都是便装,要是碰道他们,多半又要破财,索性让到一边算了。

  现在这拨人正是如此。还隔得老远,便听到“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好男儿宁战死沙场,不苟活世上”之类的口号吼得震天响,几面红的大旗也舞得迎风招展。虽然没有军服,但他们的衣着倒是整齐划一,应该是定做的,前心一个大大的“忠”字。曹闻道他们也听说了冯保璋弹劾我五德营不设忠字营的事。那次他们走后,曹闻道就牙痒痒地说他们既然那么想死,就把他们编成忠字营算了,下一次战役时全送到最前线去给蛇人当口粮。连想来不太谈笑的钱文义,也说了句挖苦的话,说就怕蛇人嫌这批口粮只有嘴巴硬,身上的肉却太软。

  现在过来的这批尊王团如果当口粮的话,倒是上佳的。一个个都身高体壮。他们队伍中扛着几条横幅,当先一个骑马的汉子挥臂高呼:“人生一世”跟在他后面的人就大叫道:“誓死忠于帝君!”也不知哪来的力气,声音越喊越响,居然向文侯府前转去。沿途有不少看热闹的市民,有些被他们感染了,也挥臂高呼,更增气势。等他们过去了,我招呼冯奇道:“冯奇,走吧。”

  冯奇看着这支队伍的背影,长吁一口气。道:“难怪,难怪路将军会失败。”

  看到这架势,他大概以为民心所向,尽是现在的帝君,当年的太子吧。他到没有想到,加入那一次是二太子赢了,一样会出这种尊王团,也一样会说什么誓死效忠帝君的话,太子虽然比他父亲要勤政得多,但也不是什么万民敬仰的明君。

  我们刚要出去,一个侍卫忽然小声道:“都督,你看那人!”

  他说得很轻,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远处一个转弯处,有一辆马车停下来,从车中走下一个人来,隔得远了,看不清那人的相貌,只看见那人戴了一个大帽子,帽子刚被风吹歪了,露出下面的一头金发。

  是丁亨利!应该是他!

  他进了一家叫得意居的九楼。丁亨利上楼并不奇怪,但让我生疑的是他到了这个并不如何高档的酒楼来。他们住的地方边上就有一家很豪华的酒楼,难道,他来这里就是为这酒楼在文侯府边吗?

  我暗叫侥幸。丁亨利也算小心,但人算不如天算,他的样子实在太显眼,一下就漏了破绽。

  丁亨利很快地进了酒楼。我跳下马,道:“冯奇,你跟我走一趟,让兄弟们先回去。”

  冯奇不明所以,也跳下马。我把马缰绳交给其他随从,和冯奇向酒楼走去。见我们进来,一个跑堂的迎上来道:“两位爷,是堂吃,雅座,还是打包么?”

  我扫了一眼,大堂里有十几张桌子,生意倒也不错,大半坐满了。但丁亨利并不在这里。我道:“包间吧,你们这儿有几个包间?”

  跑堂的道:“回爷台,敝店有五个包间,今天您运气好,还剩三个。平常这时候,全都让人定了。”

  我心头一动,道:“那给我临街的包间吧。”

  跑堂的一犹豫,道:“对不住爷台了,临街那间,还有边上那间都有人了。”

  我略为失望,本来觉得郑昭想用读心术的话,肯定是临街那间,因为离文侯府最近,我想定下边上那间,没想到那间却已经有人了。我道:“那给我第三间吧。”

  那跑堂的答应一声,领着我上楼。进包间坐下后,我怕被丁亨利认出我的声音,便让冯奇点了几个菜,我也胡乱指了几个,又要了一壶酒。冯奇有点莫名其妙,道:“将……”

  我不等他把话说完,小声道:“别说话,先吃吧。”

  这时门拍了拍,却是那跑堂的送菜来了,等他放下酒菜,我道:“店家,隔壁好像没人啊。门都锁着的。”

  他“啊”了一声,道:“那也是那几个客人包下来的,说是要等人。他们连钱都付了,我们开店的当然不好回绝。别说要空出个房间,就算人家要买下得意居,只要有钱,那也一样不好回绝,爷台您说是吧?”

  那跑堂的一走开,我走到冯奇跟前,小声说:“你吃吧,声音不妨大一点。”

  冯奇点点头。我掩上门,拉开了窗。这窗子对着一条小巷子,巷子里已经十分阴暗。我身手道隔壁窗下,小心推了窗子,那窗子竟然被我一下推开了。因为小巷很窄,这窗子是移动式的,居然没有在里面上窗闩,从这儿可以看到里面空无一人。我小心地从窗子里钻出去,抓住隔壁的窗框。轻轻一用力,人已钻了进去。要进去并不太难,难的是不能发出声音,好在每天例行的练拳打坐让我的行动十分轻捷,敢说隔了一间房,他们肯定察觉不到了。

  一进去我便轻轻拉上窗子,这间包间便又重新堕入阴暗之中。我把耳朵贴在墙上听了听,桌上正放了一些碗筷,我拿起一个空碗贴在墙上,再将耳朵贴到碗底。这是薛文亦跟我说的“虚能纳声”之理,当初我被三法司会审,薛文亦就坐了两个筒让外面的陈忠和我传话。碗虽然没有那个传声筒效果好,但比我直接用耳朵要好得多。

  耳朵刚贴上去,变听得有个人道:“怎么样了?”

  这声音压得很低,但一听这声音,我就觉得浑身一颤。这声音,正是丁亨利。只过了一小会,我听得有个人在道:“今天还是问不出来,郎莫不肯说。”

  这声音正是郑昭。我只觉心头如翻江倒海一般,一时不知是什么滋味。文侯果然对我也瞒在鼓里,可是他没料到被郑昭看破了。可怕的是,文侯自己却不知道自己这计策被人破解,大概还觉得丁亨利被他瞒过了。文侯的计策算是相当高明,他用一个和郎莫很相似的蛇人来顶替,我也被他骗过,但郑昭居然能够识破文侯的计策,反倒来个将计就计,更是高明。对郑昭,我虽然很佩服他的奇术,但对他的智谋倒也不如何心折,可是现在看来,我比他是在差得很远。现在必须马上向文侯报告,我刚要转身从窗子里钻出去,忽听得一个沉稳的声音道:“楚休红这人如何?”

  这声音很陌生,并不是郑昭或是丁亨利的声音,我呆了呆,不知这人为什么会提到我。静了静,丁亨利道:“禀公子,他不曾怀疑。”

  “不要小看他。”这人顿了顿,冷冷地哼了一声,道:“连海老都十分看中的人,绝对不是易与之辈,亨利,你千万要小心他,别被他骗过了。”

  丁亨利道:“在石郎庙中,我也暗中观察过他,没发现他有什么异样,而且这人性子很急,说到做到,那一路上他就没有暗中审问。”

  这人又是哼了一声。道:“路上真没审问过么?”

  丁亨利道:“在南安城外,末将就已命人将那‘天遁音’撞到关郎莫的笼子里了,他们毫无察觉。一路上我每时每刻都派人监听,从不曾见他私人神问过。楚休红虽然冥顽不灵,但这人言出必践,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

  丁亨利说我冥顽不灵,指的就是我几次拒绝投向共和军吧。不过他说我言出必践,倒也不是坏话。我不由暗自得意,心中却也感激丁亨利对我的评价。只是隔壁这个人的身份是在令我生疑,丁亨利和郑昭都是共和军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我认识的五羊城人物,大概只有何从景有这个身份能让他们如此恭敬,可是这人明明不是何从景,何从景也必不会轻身北上帝都的,这人是谁?

  这时又听得丁亨利道:“公子,你这般担心楚休红么?”再次听到他说“公子”二字,我心中突然一闪,响起了一个人。

  南武!苍月的儿子南武!我曾听丁亨利说起过这个人,他对南武极为推崇,我还记得他说南武是“人中龙凤”,说共和军之帜虽是苍月公举出来的,但能把共和付诸现实的只有南武公子。当时听了大不以为然,我见过的何从景、文侯都是一世之雄,是在不相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武公子能和这两人匹敌。但他能够得到郑昭和丁亨利两人的效命,定是不凡之人。

  这人又沉吟了一下,道:“甄励之以诈术权谋驭人,纵然得势与一时,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楚休红能够转到我们这一方么?”

  丁亨利这回倒也没有犹豫,道:“很难,但此人对帝国却也并不如何忠诚,只求世无战乱,这一点倒与我们暗合,应该可算同路之人。”

  我有点哭笑不得。我自认是忠于帝国的,可是在丁亨利看来,我倒是和共和军靠的更近,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这人又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如此,那就尽量争取他。甄励之瞒过我们,但迟早都会告诉他的,到时就看他有没有共患难之心了。”

  他的话中大有哀叹之意,如果不是身在这个地方,我都要哀叹一声。这时他忽然大声道:“店家,结账了!”

  他喊得很响,楼板上踢踢踏踏地一阵响动,想必是那跑堂的过来了。我连忙将碗往桌上一放,闪身翻窗而出,回到自己房里,顺手将窗子关上了,关好窗,还听得那跑堂的在大声说着:“几位爷没等到朋友么?下回再来”之类的话。

  我坐回位子上时,冯奇正在吃着肉片,他也听到外面的声音,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我没说什么,等外面的声音静下来,才小声说:“冯奇,结账吧。”

  结完帐,我刚走出门,便闻到外面一股烧焦了的臭味。我吃了一惊,只道身上被烧坏了,但我的衣服是棉布的,这却是烧丝绸的味道。我道:“冯奇,你身上是不是被火烧着了。”

  那正在收拾桌子的跑堂闻言抬起头道:“两位爷,这是方才的那客官烧了一块帕子,扔在这垃圾筒里了。”

  我呆了呆,那跑堂的手上拿了个垃圾筒,正把桌子上的肉骨头之类抹进去,里面有一团嘿黑的东西,只有丝绸点着后才会缩成一团。我道:“他们做什么要点这块帕子?”

  跑堂的笑了笑,道:“多半是嫌帕子脏了,那几位客官出手可大方得很。”言外之意,大概在旁敲侧击我的小费给的不多。我没理他,和冯奇下了楼,走出门去。

  马匹早已带回去了,我让冯奇先回去,自己快步向文侯府走去,天已黑下来了,文侯府这边一直不算热闹,街上也冷冷清清。我刚走到文侯府门口,正要让司阍通报求见文侯,还没开口,迎面正有一个人出来,一见我,便叫道:“楚将军!”

  第二十九章 乱命不从

  这人是府兵首领汪海。他一见我,行了一礼,道:“真是巧,大人正要我叫你呢,你就来了。”

  我呆了呆,道:“大人叫我?”

  汪海道:“正是。不但是你,还要我去通知邓将军、毕将军和邵将军他们。楚将军,请你先进去吧,大人在书房等你。”

  跟着司阍走过去时,我的心里迷惑之极。文侯这么急叫齐四相军团究竟有什么事?

  到了书房前,我在门口整了整衣服,大声道:“大人,末将楚休红求见。”

  门开了。让我吃惊的是,开门的竟然是个陌生人。这人满面于思,但年纪还很轻,他一见我,躬身行了一礼,道:“小将西狄沙吉罕,见过楚都督。都督请进。”

  他是个狄人!他的帝国话说得字正腔圆,极是标准,如果不看他的穿着,都让我怀疑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狄人。前些年狄人五王合盟,联军犯边,驻守西北的青月公抵挡不住,是文侯亲自领军平定,后来狄人便十分恭顺,年年入贡,帝国军的军马不足时也向他们收购,只是我没想到文侯麾下竟然会有个狄人。我满腹狐疑地走进书房,却见文侯正在写着一幅字。我走到文侯跟前,行礼道:“大人,末将楚休红有礼。”

  文侯没有抬头,道:“楚休红,你来得倒早,先坐吧。”

  我有些犹豫。如果这狄人不在,我当然马上就要禀报,但现在却不知该怎么说。我低低道:“大人……”

  我的话还没说完,文侯头也不抬,道:“坐吧,有什么事过一会再说。”

  我的心一下凉透了。文侯的话中,分明有点不耐烦之意,虽然现在文侯对我已经冷淡了许多,但这样子还是从来没有过的。我看了看边上那狄人,他倒会意,又躬身一礼,道:“楚都督,请坐。”

  我还没有回话,文侯在一边道:“楚休红,沙吉罕殿下是狄王太子,以后要编入你营中,你先和他聊聊吧。”

  凡是帝国藩属诸王,都要将王子送到帝都为质,等国中先王去世,才将质子送回继位。一来是防止藩属作乱,二来也是让这些藩王早受帝国王化,以利与帝国结为一体,像句罗现在的国王,当年就曾在帝都住了十余年,连正妃都是帝国宗室之女。狄人归顺未久,沙吉罕来帝都也不会有多少年,但话说得如此流利,这人倒也聪明得紧。只是看到他,我心里却很不好受。曾几何时,我也常常随侍文侯身边,现在这个位置被沙吉罕顶了,难道文侯有让这狄人取我而代之意么?

  沙吉罕自然不知道我在想这些,他见我坐下,站在我边上,小声道:“楚都督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得见,沙吉罕三生有幸。”

  他的话倒甚是文雅,而且他年纪和我差不了多少,对我却恭敬之极,倒让我对他也有了几分好感。我道:“沙殿下请坐。”

  沙吉罕道:“楚都督今之名将,小将绝不敢冒渎,还是站着吧。”

  虽然狄人只是藩属,但他终是王子的身份,长相虽然凶恶,却能如此谦和,实属难得。只是他站着,我也不敢坐了,忙站起来道:“沙殿下过谦了,末将岂敢如此无礼。”

  文侯在一边忽然道:“沙吉罕,你坐吧。”他仍然在写着这幅字,头都不抬。沙吉罕这才松了口气,小声道:“楚都督请坐。”

  这个沙吉罕对文侯竟是视若天人,尊崇已极。我也听说过狄人生性骠悍,向不服人,但一旦服气,便忠贞不二,看来文侯将他们已是打得口服心服,西北一带终文侯之世,恐怕不会有战事了。

  沙吉罕虽然说了要坐,但还是等我坐下后,他才侧着身子坐下来,以示不敢和我平起平坐。我扫了一眼,发现书房里已经摆好了五张椅子,正围绕着文侯那边,看来是为沙吉罕和我们四相军团的四个都督预备的。这更让我吃惊,文侯这样的举措,竟是将沙吉罕和我们相提并论了,这个一脸胡子的狄人青年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

  沙吉罕这时低声道:“楚都督,小将自幼便听大人与妖兽征战的故事,不胜向往之至。今日有缘得见,实是沙吉罕之福。”

  我又是一怔。我随武侯南征时的事,大概也不会有什么传闻的,真正能传的,大概是从符敦城一战开始。那只是五年前的事而已,他说自幼听闻,现在那该是几岁?我道:“沙殿下英武过人,不知今年春秋几何?”

  虽然一脸的胡子,但我还是看到他黑黑的脸上一紫,道:“小将过年便要十九了,让楚都督见笑。”

  他现在才十八岁!虽然狄人食肉多,又是风吹日晒,看去显老,但我实在想不到他居然才十八岁。转念一想,却又不由好笑,狄王自己也只有四十余岁,他实在也该是这点年纪而已,我倒是被他的样子骗了。

  知道他还只是个少年,我心底对他的防范之心不知为什么一下淡了许多,不由微微一笑道:“沙殿下英雄年少,令人佩服。”

  这也只是寻常客套而已,哪知沙吉罕大是兴奋,道:“多谢楚都督青眼。”看他的意思,居然有站起来行礼之意,我忙道:“沙殿下,末将营中监军是安乐王的小殿下,过年十八,正可以介绍给你相伴。”

  小王子今年才十七,和沙吉罕应该有不少话好说的。沙吉罕一怔,道:“小殿下原来比我还小啊?”他的脸一下沉了下来,我呆了呆,不知这话有什么触犯了他,哪知他道:“楚都督,小将还不曾上过战场,和小殿下比起来,实在差得远了。”

  我这才明白他是自觉连小王子都比不过,大为灰心,忙道:“小殿下也是今年刚从军校毕业的,呵呵。”狄人性子很直,沙吉罕的帝国话说得那么好,谈吐也颇为风雅,但性格仍然保留着狄人的直率,倒是大得我心。

  沙吉罕听我这么解释,舒了口气道:“那以后可要楚都督多多栽培,莫要怪沙吉罕才疏学浅,贻笑于方家。”

  他的话让我想起当初的朴士免,一想到朴士免,我便又想起壮志未酬,中道云殂的李尧天,心里不由一阵黯然。文武双全,惊才绝艳的李尧天,死得太不值得,岂但是他,甄以宁、路恭行这些人何尝不是国之栋梁,却死得无声无息,还有的就是……郡主。

  一想到郡主,我的心里更不好受。大概是脸上也露出来了,沙吉罕大为惶惑地道:“楚都督,小将说错了什么话么?”

  我强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想到已经为国捐躯的几个同袍。”

  沙吉罕道:“为国捐躯,死得其所,楚都督也不必难受。沙吉罕虽是化外小民,亦知忠君爱国,子民之责。”

  我又强笑了笑。沙吉罕能得文侯欢心,这一类话张口就来大概也是一个原因。我还想说什么,门外忽然传来汪海的声音:“大人,邓将军、毕将军、邵将军已到。”

  邓沧澜他们和我平级,他们进来自然要向文侯行礼,我当然没有大剌剌地坐着的道理。我一下站了起来,沙吉罕也随着我站到一边。文侯将手中笔一掷,长了长身,道:“进来。”

  他个子不高,但这般一长身,真有睥睨天下之势。我不由一凛,看看边上的沙吉罕,心头忽然感到一阵寒意。

  沙吉罕双眼发亮,眼中尽是神往,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当中还有一丝阴沉之极的痛恨!沙吉罕年纪还轻,说话也谦和,我根本想不到他还会有这样的眼神,这个人分明不是个善类!文侯将他带在身边,只怕会养虎为患。只是我知道现在我在文侯眼里定比不上沙吉罕的份量重,这席话就算说了,文侯定会觉得是我在妒忌沙吉罕而已。好在沙吉罕会编入地军团,到那时……

  门开了,邓沧澜他们同时踏了进来,躬身向文侯行了一礼,文侯道:“坐下吧。”

  他们看到沙吉罕,也不由一怔,文侯道:“这位是狄王王子沙吉罕,以后就会编入地军团中,是你们的同僚了。”

  沙吉罕十分恭敬地向他们行了一礼。现在他又成了一个谦和的大胡子少年,眼中已没有半分桀骜,但方才那一瞬间的眼神流露我仍然记忆犹新。

  文侯等我们都坐了下来,才慢慢道:“今天把你们叫来,是有一件事。”

  他抬起头,扫视了我们一眼,低低道:“诸位,蛇人的末日到了。”

  我回到营中时,杨易他们仍在等我。我不等他们开口,先道:“马上到我帐中吧,有紧急命令。”

  到了我的营帐,我让冯奇他们带领亲兵在外守卫,不让闲杂人等靠近,曹闻道忍不住问道:“统制,到底出什么事了?”

  我给他们每人倒了一杯,道:“郎莫开口了。”

  杨易呆了呆道:“文侯真的使了掉包计?”

  我点了点头,道:“是。”

  方才文侯没有再隐瞒,将他的计策全都说了出来,我猜的并没有错。这两天,他一直在文侯府中加紧审讯郎莫,郎莫倒也刚硬,一直到了现在才开口。

  在朗月和南宁两省西南边界,有一条极长的山脉。那一带因为地势极高,山也高峻之极,虽然地处西南,仍是四季如严冬,山头长年积雪,得名为大雪山。地势稍低一点的地方也是森林密布,奇珍异兽极多。隔山便是帝国藩属香虎国,只是因为有这条山脉阻隔,香虎国与帝国也是十年一贡,极少往来,就算往来走的也都是海路。当年大帝得国,为征服香虎国,想水6并进,发兵两万探路,准备打通大雪山通道。但这两万人一去便失去消息,两年后才有两百来人回来,说路实在太艰险,根本无法行走。6军大将不顾一切,结果在山中迷路,又遇上雪崩,两万人竟然有一万八千多人被山巅崩塌的积雪掩埋,剩下两千人在回程中也因为严寒和怪兽袭击而纷纷遇难,得以生还的只剩这两百来人。大帝征战,站无不胜,唯独在大雪山损失惨重,幸好走海路的两万人顺利抵达,七战灭香虎国。只是因为去香虎国实在太艰险,无法将其收归版图,只好让他们就地驻扎,成为藩属国。

  这香虎国的始末,我早先便曾读过。而朗莫在严刑之下,终于说出,在大雪山北麓,相当与朗月和南宁交接处最偏僻的地方有一个山谷,那儿四季如春,蛇人称为伏曦谷,便是蛇人的大本营。伏曦谷地形险要至极,只有一个山口与外相通,而外面则是茫茫林海,自古便无人烟,因此从来不曾见过人。

  蛇人在山谷中生息百余年,首领称为巴山王。之下有相柳,烛阴,共工,禹强四职,称为四弼。郎莫担任的,正是禹强之职。而巴山王之上,还有一个天法师发号施令,但天法师极其神秘,以郎莫四弼之尊,竟然从来不曾见过天法师一次。就算巴山王,一共也只见过天法师三四次。

  “身型极小,但声响极洪,手有雷电。”巴山王有一次和他们四弼说起天法师时,是这样来形容的。天法师教他们生火打猎,铸造铁器,在蛇人眼里,天法师就是他们始祖大神伏羲女娲的化身——天法师也是这样对他们说的。只是蛇人天性畏火,而猎取食物实在不需要太多铁器,一直进展甚慢。

  蛇人在伏羲谷中修养生息,在林中猎取猎物为生,但随着蛇人的数目增多,猎物越来越少。虽然天法师教他们驯养野猪野羊野牛之类,但仍然无法满足它们所需。虽然蛇人饱餐一顿可以数月不食,但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会粮食不继,因此有少数大胆的蛇人便离开伏羲谷到了外间,这也是六十年前天机法师陪同太子周游天下,在南疆首次发现蛇人的原因。只是天法师严令蛇人不得出谷,因此外出的终究极少。

  渐渐地,蛇人已有了二十万之众。虽然蛇人吃的不算多,住得也简单,伏羲谷地方也大,但二十万蛇人挤在一个山谷中,到底已相当困难,许多蛇人都开始有了怨言,说天法师不准出谷的禁令下得太不通情理,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猎物吃光,驯养的猪牛羊之类也接济不上,统统都要饿死。

  正当蛇人开始抱怨时,天法师突然发出一次新的命令,由四弼将二十万蛇人分为四部,分批出谷。天法师告诉蛇人,远古时天地有伏曦女娲执掌,当时二肢人——也就是蛇人,是大地的主人,但后来出现一种四肢的妖兽,得妖魔之助,席卷大地,夺走了二肢人的世界,现在二肢人到了夺回这世界的时候了。

  蛇人开始出发了。率先出谷的是相柳和烛阴两部,共有十万之众。这十万蛇人兵分两路,一路由天法师直接发布命令,攻向高鹫城,另一路则扫荡四野零星村落。在伏羲谷时,蛇人只觉得伏羲谷就是天下,而出了谷才知道世界有多大。想到这么大的世界原本都是二肢人的,却被四肢人夺走,蛇人更是愤怒万分,士气大盛,连战连捷。仅仅用了不到一年,就已经扫平了一块让他们都不敢相信的庞大地盘。

  初期的胜利,使得蛇人冲昏了头脑,觉得用不了多久,世界就重新是他们的了。事实上,大部分头脑简单的蛇人已经心满意足,现在这块地方到处都是食物,除了四肢人本身,四肢人所驯养的家畜也比蛇人驯养的要肥大可口许多。有些蛇人甚至打了主意,觉得让四肢人生活在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不好,虽然蛇人是世界的主人,但四肢人的灵巧也让它们惊叹,让四肢人去养殖家畜,侍奉他们,远比直接吃了更合算。抱这种想法的为数极多,郎莫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天法师不同意,天法师要他们不得与四肢人联系,一定要将四肢人消灭干净,绝不能剩余,虽然蛇人觉得消灭四肢人有些可惜,但他们还是照办了。这时候他们的武器和智慧在与四肢人的战斗中大大长进,本来觉得消灭四肢人是手到擒来的事。但奇怪的是,这时四肢人突然变得厉害了许多,原本势如破竹的蛇人军越战越艰难。权衡之下,蛇人的厌战之心越来越强,几乎有一半的蛇人不愿再战斗下去了。

  但天法师的命令极为严厉。而蛇人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终究还是攻到了四肢人的帝都,准备发动最后的决战,因为觉得胜利即将到来,虽然不少蛇人并不觉得天法师的命令是什么高招,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

  然后,就是雾云城的守城之战。这一战的结果让蛇人大吃一惊,四肢人的反击凌厉至极,竟然将蛇人消灭了近一半。这是蛇人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大败,愤怒之下,就有蛇人建议聚齐军队,以全部力量再次进攻帝都,势必要将帝都打成斎粉,不惜同归于尽。可是意外的是这个计划却被天法师否决,天法师要求蛇人各自为战,拼命扩大地盘。

  蛇人终于开始怀疑天法师的用心了。头脑简单的蛇人想不到,但蛇人中还是有一些相当聪明的,他们觉得天法师的命令越来越有偏向对蛇人不利的意思。四肢人的战力虽然不强,但人数众多,远远超过蛇人的数量,几乎有无穷无尽之势,而蛇人兵员损失却往往得不到补充。另外尽管蛇人的战力远远超过四肢人,但四肢人层出不穷的新武器抵销了蛇人体力上的优势。事实上,现在蛇人并不能占到多大的上风,长此以往,仍然各自为战的话,最有可能就是被四肢人各个击破,最终全军覆没,然而怀疑归怀疑,天法师在蛇人中的威信仍然无可比拟,而且蛇人的各自为战也不是全无战果,天法师不时调度分派,也带来一些胜利,使得大多树蛇人对天法师仍是深信不疑。郎莫虽然有所怀疑,却也不得不听从调度,率领八千蛇人坚守一个豪无必要的南安孤城。

  我说到这儿,只觉口干舌燥,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廉百策却叹道:“原来南安城才八千蛇人啊,我们还以为有两万呢。”

  我点了点头,道:“如果真是两万,只怕也没那么容易打下了。”

  杨易也诧道:“是啊,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