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盗宋最新章节 > 第 224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盗宋 第 224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自从进入宋境之后,行军速度便慢了下来,这主要还是因为不断的有老百姓以及地方乡绅等等沿途夹道欢迎王师所造成的,对于这些阻路为大军送礼物的人,总不能用鞭子把他们抽走吧!所以大军只能享受着这样的热情,缓缓的撤回利州关内。

  大宋权 第799章 告吐蕃人书

  十月底,高怀远终于回到了利州城中,这次他从出兵到回来,总共历经将近半年时间,但是结果是收复了大宋秦凤路全境,以及京兆路大部地区,成果之大,令所有人都为之高兴。而宋军的行动,也直都在萨班贡嘎坚赞的关注之下,虽然他每日诵经,但是每天手下的人都会将收到的有关宋军的消息转告给他,而萨班的心情也越来越好,特别是在听闻宋军大败拖雷的蒙古大军,打得拖雷损兵近半的消息之后,他对经常陪同他的周从安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善意。

  当高怀远回到利州城安顿好了兵将,并且开了个隆重的祝捷大会,为那些在此战之中建功的兵将颁发了枚勇战勋章,并且为每个参加此战的宋军将士都颁发了枚证明他们参与过此战的纪念勋章之后,萨班终于对周从安提出了要见高怀远的要求

  高怀远坐在椅子上笑着对赵葵说道:“看来萨班已经是下定了决心了!”

  这次和萨班的谈判的谈判可以说基本上十分顺利,萨班答应帮助南宋说服吐蕃诸部,归顺于大宋朝廷,并且向大宋朝廷进贡,向宋军提供更多的战马以供宋军所需,同时不结好蒙古人,旦蒙古人试图入藏,他们将由萨班出面联合大军进行誓死抵抗!

  而大宋则同意放弃对吐蕃的武力征服,只要同意归附者,皆可继续官居原职,但是要接受朝廷册封,宋廷原则上可以让吐蕃诸部有相当的自治权,尽少干预吐蕃人的自治权,也可免去大量吐蕃人的税赋,但是各归附势力要向宋廷递交所辖的官员名单,以及百姓数量贡品数额等等,接受朝廷的统调度和指挥,各吐蕃势力要绘制所辖之地详尽地图呈交给朝廷保管,等等。同时朝廷有权派出官员总领吐蕃事务,帮助吐蕃发展,而且旦吐蕃遭遇蒙古军的攻击的时候,南宋有责任也有权利派出兵马入藏协同吐蕃军起抵御入侵。

  这些条件双方都表示满意,萨班还当即开始着手写了份 《萨班致吐蕃人书》 在书中将南宋的强大做了大幅度的渲染,以及吐蕃人归宋之后可以获得的诸多好处,还有他们吐蕃入宋可享受的待遇和义务等等,力劝吐蕃诸部都归附于朝廷,以免遭受到灭亡

  暗中高怀远和萨班还达成协议,将视萨迦派为吐蕃主要教派,加以扶植,而且吐蕃诸部和朝廷的协议也可以交给萨班金字使者来处理,等于确定了萨迦派在吐蕃各路教派之中的主导地位。

  可以说这次谈判是萨迦派和宋廷各取所需达成的协议,双方也可以说是皆大欢喜,都解决了眼下的大麻烦

  高怀远虽然表面上表现的很独裁,但是内心里他也清楚,想要靠着武力收服吐蕃诸部对于眼下南宋来说基本上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南宋虽然在他的主领下,军事力量开始变得很强大了,但是也绝对没有实力能在短时间之内武力征服吐蕃的,毕竟打仗是打的钱,南宋即便再富也支撑不起场对吐蕃的全面战争,想当初唐朝够厉害了吧!不照样跟吐蕃打了上百年,也没有能把吐蕃王朝怎么着,宋朝在有金国和蒙古两国的威胁下,是绝对不可能大规模对吐蕃用兵的。所以和平解决吐蕃也是唯的办法,毕竟吐蕃现在也分裂的乱糟糟的,历史上蒙古汗国吞并吐蕃,也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只不过这次他下手比蒙古人早了点罢了,抢先步吃掉了吐蕃,这样来蒙古人再想通过吐蕃来攻入四川,也就没了可能了!吐蕃那几百万人也不是好惹的,蒙古人想要武力解决吐蕃的话,估计他们也没这么好的胃口!

  这场谈判历经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在新年刚过的元月底敲定了这件事,而这段时间,秦凤路那边的局势也在陈靴等众官员们的努力下稳定了下来,大量金国贵族的土地被收回,腾出了大批空地,部分被军方作为屯田之用,而部分则分授给了有功将领作为奖赏之用,还有部分则分发给当地百姓耕作,使秦凤路的局势以非常快的速度稳定了下来

  为此,高怀远对陈靴等人大为褒奖了番,并且以朝廷的名义,授予陈靴观文阁大学士的职官。而萨班这个时候也派出了手下僧俗,充作他的使者,带着他写的那份 《萨班致吐蕃人书》 回到吐蕃开始出使吐蕃诸部。

  这件事尚需些时间,所以高怀远便将此事交给了赵葵和周从安主理,并且在通过书信和真德秀等大臣们商议之后,授予周从安个吐蕃宣抚使的位子,让周从安协同萨班来完成对吐蕃诸部的整合。

  同时高怀远还令岳琨兼领吐蕃防务,抽调出些熟悉吐蕃语的兵将,令其进入吐蕃境内已经宣布归顺南宋的势力之中,充当军事联络官,协调诸势力之间的军事,同时也等于是派驻到这些归顺势力之中的监督官,监督他们是否真心降宋

  高怀远给这些出使吐蕃的军将几个使命,是要和这些吐蕃势力的头脑人物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是协调他们的军事力量和宋军之间的关系,三是暗中收买人心,使吐蕃人对南宋彻底产生归附感,四是帮助吐蕃势力绘制详尽的地图,送交宋军本部收纳,以备以后使用,五是帮助这些吐蕃人练兵,随时做好抵御蒙古军入侵的准备

  同时为了给吐蕃施压,高怀远还令岳琨向吐蕃边境地区派兵陈驻,给吐蕃诸部继续施压,摆出副你们不答应归顺,那么我们便要发兵灭了你们的架势。

  而这段时间窝阔台率领蒙古大军在潼关以及黄河沿线不断的进行着血战,金国也被逼到了绝地之中,所以奋起余勇调集了金国国内的主力兵马,不断的击退蒙古军的进攻,双方损失都非常大,以至于进入了绍定四年之后,窝阔台也没力气率领蒙古军继续打下去了。

  这场大战历经大半年的时间,对于双方来说,都消耗了大量的实力,蒙古人倒还好说,毕竟他们地盘大,能撑得下去,但是金国这边却实在是撑不下去了,金国本来国境就变得十分狭小了,只剩下河南这块地方,钱粮方面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前方大军几乎要到了断粮的境地

  山穷水尽的金国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完颜守绪又次想到了他们临时的盟友,大宋的高怀远同志。

  于是完颜守绪派出特使出使大宋,而金国使臣的行为也很是务实,他没从淮南出境前往临安,而是从秦凤路出境跑到了利州路求见高怀远。

  高怀远在利州制置使司里面接待了这个金国的使臣,令人赐座给这个金国使者之后,便问及了他们的来意

  “启禀高大人!下官乃是特奉我主之命,前来谒见高大人的!时下我朝大军连番在潼关以及黄河沿线击败蒙古大军,使之无法南犯,但是我朝时下却粮草短缺,我主派下官前来谒见高大人,希望高大人能念及我们宋金两国乃是友邦,支援我朝二十万石军粮!不知高大人能否答应?”

  这个金使倒也不绕弯子,直接便对高怀远说明了来意。

  高怀远听罢之后皱眉头道:“你们弄错了吧!这种事怎么能来这里找本官商议呢?此事事关重大,绝非本官可以决定的,你们为何不前往临安,禀明我朝圣上呢?”

  这个金使微微笑强装镇定的说道:“当今天下谁不知道大宋国事乃是掌握在高大人手中呢?此事即便是下官等人前往临安,面见贵国圣上,但是最终不是还是要高大人首肯才行吗?故此下官冒昧,便直接前来利州求见高大人,还望高大人能以大局为重,考虑到唇亡齿寒,援助我朝部分军粮,我主必将感恩不尽!”

  高怀远微微的汗了把,原来现在连金国人也都知道了他高怀远才是南宋掌握实权之人,看来他这个权臣的称号还真是坐定了!保不准现在天底下的人不少人会在暗中骂他是个大臣呢!而金国眼下居然连赵昀那个南宋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了,直接来找他商议此事,也说明了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他轻咳了声掩饰住了心中的尴尬道:“此话何讲?本官不过是蒙受吾皇之信任罢了!这种事情又岂是我能说了算的!本官来看,此事还是应该先赴我朝国都临安奏明我朝圣上之后再定不迟!毕竟你们缺粮,又何干我朝之事呢?我看你们还是请回吧!”

  高怀远立即摆手道。

  这个金使脸的失望,站起来力陈金国对于宋朝的重要性,想要说服高怀远答应输入粮食给他们金国以用作抵御蒙古大军之用。

  大宋权 第800章 金国求援

  但是高怀远直都以这件事他无法做主为由,说什么也不肯答应输粮入金之事,这倒不是高怀远希望看到金国现在倒台,而是这件事对于南宋上下军民来说,都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毕竟金国和南宋结怨太深了,这百多年来,宋人可以说是受够了金人的鸟气,眼睁睁看着大好的半壁河山被金人占去,金军还不断的发动侵宋的战争,从感情上来说,宋人是绝不可能接受他支援金国的。

  他好不容易在宋人眼中建立起个高大的形象,假如他现在答应输粮入金的话,只要传出去之后,立即便会被无数宋人唾为卖国!而他的形象也马上便会轰然倒塌下去,成为千夫所指之人,旦被有心人加以利用的话,对于他以后的行事将会制造很大的麻烦;所以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点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不过金使说了半天之后,高怀远的态度还是最终松动了些,转而说道:“毕竟我们两国现在称不上是什么友邦!你们的困境本官也知道了!但是这样无代价的赠予你等粮食的事情,是万万不成的!但是假如你们愿意拿钱来买的话,倒是还好商量些,本官可以准许在我们两国边境之地重开榷市,来进行交易,但是至于无偿的赠送之事,就不必再提了!你假如不愿意前往临安的话,现在就速速回去告知你们金主本官的这个意见,如果他愿意的话,就按此办理好了!”

  高怀远这次耍了个滑头,答应重开两国的榷市,进行商贸的交易,毕竟宋金两国这百年之间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但是榷市却经常开放,双方经常性的互通有无,即便他答应开榷市,别人也说不得什么。而且眼下他还需要段时间准备,他也不希望看到金国就这么快崩溃,所以定程度上还是要给金国点帮助才行。

  金使差点哭了,他们要是有钱的话哪儿还用巴巴的跑来这里,低三下四的哀求高怀远能拉他们把呀!别说拿出买二十万石粮食的钱了,他们的皇帝陛下这会儿穷的都快要当裤子了,自己宫里面都快揭不开锅了,哪儿还有钱买粮食呀!

  金使再次哀求高怀远了大通,希望能说服高怀远还是答应给他们些粮食应急,那些随员们这会儿都觉得脸红,他们帮金国的使臣,这会儿简直就像是要饭的般,苦苦哀求施主施舍点残渣剩饭给他们般,要不是此事事关金国存亡的话,他们打死也不愿意受这份委屈

  “这已经是本官可以作出的最大的让步了!你们还是回去吧!不过本官可以给你们出些主意,让你们金主有钱来向我朝购粮!”

  高怀远还是口咬死不肯答应

  金使闻听只得洗耳恭听,看看高怀远给他们出个什么办法。

  “想当年我朝年年向你朝输入岁币,你朝应该是相当富庶才是!而眼下你朝缺钱,其实大部分钱财都散入了许多权贵之手,你们金主如果想要拯救你们金国的话,那么你们金国的危亡也干系着这些权贵的未来,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拿出钱来,让你朝渡过危难呢?

  所以假如我是你们金主的话,就下令你朝的权贵都拿出钱来,如果不拿的话,就是通敌卖国!何况他们的钱也留着没用,旦蒙古大军攻过黄河的话,那么他们这些钱也只能便宜了蒙古鞑子!所以旦不肯交钱的话,就抄没他们的家财,我不信你们‘偌大’个金国,连这二十万石粮食的钱也凑不起来!

  本官此话也只能点到而止,该怎么办,你们回去问下你们皇上好了!假如可以的话,本官将会在秦凤路的长安府京西路的唐州京东的徐州三地开设傕场,供你我两国交易之用!假若不行的话,那就算了!来人,送客!”

  高怀远说罢之后便下了逐客令,立即有人上来,把这些金国使臣给请了出去

  而高怀远随即便也辞别了萨班以及赵葵岳琨等人,踏上了返回临安的道路,眼下西北已定,他又要忙活新的事情去了!

  在高怀远返回临安之前这段时间,临近四川的吐蕃势力在收到了萨班的那封信之后,都深为震惊,以前他们还心存幻想,以为宋军不过是侥幸打败了蒙古军次罢了,而这次萨班将宋军的强悍写的清楚,而且宋军也确确实实的收复了秦凤路,还大败了拖雷的蒙古大军,这件事可是更改不了的事实,些吐蕃势力心知自己离宋朝最近,而且认为宋朝也下定决心要收服吐蕃了,他们旦不降的话,马上就会招致宋军大军的征伐,与其被人给灭了,还不如投降拉倒,何况南宋富得流油,他们跟着也只有占便宜的份,不会吃亏什么。算明白这个事情之后,这些临近四川的吐蕃势力,随即便纷纷派使臣到利州城递交顺表,并且将宋朝要求他们提交的地图官员人名还有辖地的老百姓的数量等等都并交给了负责此事的赵葵,向赵葵和周从安求封赐官

  这些事情自然不必高怀远亲自处理了,他留给了赵葵和周从安沓子空白的敕书,商定了有关分封之事,便放手让他们这些人负责去处理此事。

  而且南宋国内对于此事的反应也很是热烈,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想当初盛唐之际,都没有能收服吐蕃王朝,而眼下他们南宋不但开始收复失地,而且还逼迫的吐蕃人前来归顺,这种情况立即让宋人又觉得扬眉吐气了起来,少不得有读书之人大书特书,吟诗作词来颂扬此事,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南宋上下人等都不由得开始重新竖立起了信心,期待着南宋尽快恢复中原,重振汉人之威

  在民报宣传的时候,这些年来,高怀远已经开始故意弱化了宋朝这个概念,很少再为当今皇帝赵昀歌功颂德了,至多也就是说赵昀信任高怀远,让高怀远权领朝纲,重振国威而已,而为了凝聚人心,高怀远特意指令贾奇,在那些民报的写手们写文章的时候,刻意的在汉人两个字上下功夫,让宋人多以汉人自居,所以便逐渐的弱化了民间意味的被灌输了二百多年的对赵氏忠诚的观念。

  舆论和民心都是需要引导的,在高怀远如此处心积虑的引导下还有不惜工本的投入下,民报已经成为控制南宋社会舆论的最大的工具,时间短还好说,也正是当初赵昀的纵容,几年之中,民报遍布南宋各地,许多人渐渐的已经开始萌生出这天下理所当然的该由高怀远来执掌,皇帝渐渐的已经只成为了个符号,在人们眼中已经不是那么至高无上了,甚至于可有可无了起来

  高怀远在乘船返回临安的时候,还从属下的口中了解到了点,那就是这两年由于开科取士数量急剧减少,读书在民间似乎也不是那么吃香了,倒是宋军连战连胜之后,许多民间的士子开始意识到读书可能求不来荣华富贵了,于是开始有不少人弃笔投戎,主动的投入各地的讲武堂从军习武,而太学的文生数量也在出现降低,而武学的生源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了起来

  这种事情让高怀远很是高兴,中国最缺乏的不是读书人,而是好武的精神,有了这种情况出现,就说明了南宋人真正的开始品尝到了强军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海上贸易的发展和蓬勃的民间商业的发展,都为南宋强大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以前他们最缺的就是好战的因素,现在终于在高怀远他们这帮人的影响下,南宋人开始知道,当兵也不是丢人的事情,混得好的话,也同样可以光宗耀祖,所以经过几年时间,投考讲武堂和武学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途径楚州的时候,高怀远又见了孟珙次,两个人见面,自然是少不了通高兴,孟珙几乎是流着口水称赞高怀远这次光复秦凤路的战功,而且对于逼迫吐蕃诸部投顺大宋这件事,孟珙更是赞口不绝,两个人都是好番高兴,但是高兴完了之后,高怀远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孟珙个人密谈了起来。

  “眼下金国已经不成了!你打算何时发兵攻入金国,收复中原呢?”

  孟珙坐下便立即对高怀远问道,孟珙已经有好几年没动过刀枪了,眼看着黄严岳琨都上阵过足了打仗的瘾,也都立下了不世之功,不由得孟珙不有些着急了起来,所以马上便追问起高怀远的打算。

  “这件事急不得,毕竟中原丢了百年之多,而且在女真人的经营下中原之地满目疮痍,我们眼下还不是立即出兵攻打金国的时候!这件事你不要着急!我们不但现在不能攻取中原,而且还要帮着金国人挡住蒙古大军!这次我在此停留,也正是要和你商议这件事!我想在唐州开办个傕场,卖给金人些粮食以资其军用!”

  高怀远坐下之后摇头对孟珙说道。

  大宋权 第801章 金国求援二

  孟珙听就不乐意了,立即摇头道:“三弟你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你忘了金人乃是我们宋人的世仇了吗?想当初咱们多少弟兄都死在了金兵手中,这些难道你都忘了吗?你还居然要在唐州开什么傕场,输粮给金人以资军用,你难道是昏头了吗?

  平时你做什么愚兄都可以支持你!前年郑党要谋害与你,愚兄甚至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不惜发动兵谏,出兵临安逼迫圣上恕你无罪,但是后来你做的不错,没被郑党所害!

  即便是你发动兵谏,架空当今圣上,这件事愚兄也不怪你!但是今日你说要支持金国,愚兄说什么也不答应!

  想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京西为了抗金死了多少英雄,我们恨不得立即北上,杀光了那些女真鞑子,他们被蒙古人欺负,那是他们无能,我们何必又去帮他们呢?这绝对不成!我绝对不答应!”

  高怀远呵呵笑道:“大哥说的有理,但是我们也不能凭时意气便现在就去灭了金国!这些年来,虽然我朝经过整饬,兵马强壮了许多不假,但是眼下却还不是最佳的收复中原的时机!不瞒大哥!我其实看的并非单单只有中原这块地方!中原只是我们必须要拿回来的失地,还有黄河以北乃至西夏旧土,这次愚弟也样都想拿回来!”

  听高怀远这么说,孟珙的眼神猛然亮,高怀远说的不错,大宋失去的不单单只有中原这块地方!而且还有黄河以北之地,更有被西夏李元昊割出的那些地方,而南宋人天天念叨着要北复中原,可是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他们失去的国土却不单单只有中原这块地方,孟珙的怒气顿时消解了不少。

  但是他还是坚持道:“既然三弟你眼光如此之远,那么咱们就更不该帮金国了,眼下咱们应该加快囤积力量,以期举将北方收复过来!”

  “呵呵!大哥还是太过心急了!俗话说的好,口吃不了个胖子嘛!还有强敌环伺谋定而动!

  眼下虽然我们看似兵强马壮了!但是愚弟以为,却并未到我们可以举覆灭金国并且打败蒙古人的地步!

  首先大哥想下,金国尚有数十万兵力,还占据着中原腹地,金主完颜守绪也是个精明强干之人,金国气数实质上还没有彻底耗尽

  他们数十万人与其我们去打,到还不如让蒙古鞑子去打呢,这叫狗咬狗嘴毛,在蒙古鞑子消耗金国的同时,蒙古人也要被消耗不少人力物力财力,而我们完全可以作壁上观,等着他们相互之间咬的精疲力竭之后,再暴起举收复北方!

  而且据愚弟盘算,京东虽然我们已经收复几年时间,眼下经济有所恢复,但是也仅仅是够京东兵马消耗而已,储备的粮秣数量尚且不算充足,想要夺回黄河以北,我们要依靠京东兵将,如果准备不足的话,贸然出兵,很可能重蹈当年开禧之败。而秦凤路更是问题很大,黄严麾下兵将数量不多,而且秦凤路刚刚收复,当地百姓尚未归心,切都只是刚刚起步,我们现在就立即起兵攻金抑或攻蒙,黄严这路便很成问题,后方未稳便贸然出兵更乃是兵家之大忌。

  即便是兄长你这里,也存在问题,我朝这两年虽然有大兴之势,但是同样粮草囤积也不充足,仅仅够大军维持数月的粮草供应!这远远不够最低的要求!

  而这次我们北复中原之战,想要沿途获得给养根本没有可能,如果像蒙古鞑子样,依靠沿途劫掠,必将大失人心,北方遗民本来就已经受女真人统治很久了,他们心目中早已没有了我们大宋才为正朔的观念了,旦这么做,只会让他们仇视我们,铁心与我军为敌,这样的话,我们要消耗大量的兵力对其清剿,如此下来,只会更令中原生灵涂炭,即便是打下来,旦蒙古大军反扑过来也守不住!

  所以我们必须有万全的准备才行!首先便是后勤物资的准备,我打算用两年的时间,在京东京西淮南西路秦凤路屯粮,待到万事俱备之时,举收复整个北方,如果可能的话,我甚至想把蒙古鞑子给灭掉,除掉这个祸患!

  更何况这次我要在唐州开榷市,也不是白送粮食给金主,而是要让金人拿钱或者物来换,以此我们还可获得大量的钱财物资,以充实军需,趁机掏空金人的口袋,这样的便宜生意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高怀远耐着性子拉着孟珙对他解释,并且将他所谋定的计划和盘托出告诉了孟珙。听着高怀远的解释,孟珙的火气便渐渐的消散了,站起来抱拳对高怀远说道:“三弟见谅,是愚兄想的太少了!愚兄没有你这样的宏志,只是想赶紧把金国灭掉,收复中原失地罢了,却没有考虑这么多!还望三弟休要责怪!”

  “呵呵!大哥休要折杀了愚弟了!我们弟兄之间谈不上这些!只要大哥明白愚弟片苦心,愚弟便知足了!不过愚弟也想提醒下大哥你,现如今大哥你乃是京西主帅,眼光可不能停留在军主将的层面上了,万事必须要放眼多想才成!怎么有利于我军,便怎么想,这才是为帅者所应有的!”

  高怀远拉着孟珙谦虚道

  孟珙颇为惭愧,连连点头称是,并且说道:“愚兄惭愧!三弟指摘的有理,是愚兄太过心急了!不过三弟放心,从今以后愚兄定会多想些的!如有不足之处,还望三弟及时指正!大哥我定洗耳恭听!”

  到底是老交情了,什么事情都好解决,解开了孟珙心中的这个疙瘩之后,许多事情便好办多了

  高怀远还趁着这次路过楚州的机会,又回大冶县祭拜了番老爹高建的陵墓,跪在高建的坟前把他这段时间做的事情也都对高建的坟冢诉说了遍,还把叠刊发了各种有关西北局势消息的民报也在高建坟前点燃,希望高建泉下有知,不要埋怨他这个儿子。

  待到高怀远刚刚返回京师临安,金国的使臣便追着张林便撵到了临安,觐见了高怀远,并且告诉他了个消息,那就是金主完颜守绪答应从榷市向南宋采购粮食。

  原来金使带着高怀远的答复跑回金南京汴梁,见到了完颜守绪之后,原原本本的把高怀远的话转达给了完颜守绪,而完颜守绪也知道想要宋人白送他们大批粮食,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不过好在高怀远也没把事情做绝,还答应他们拿钱去买,这样已经算是够宽宏大量了!所以完颜守绪也不敢多强求什么了。

  至于高怀远给完颜守绪出的那个主意,完颜守绪却认为高怀远说的确实有理,想来不少金国的王公贵族,哪个不是吃的脑满肠肥的?哪个不是占有大量的田产,天天还拿着国家的俸禄,他们谁家没有钱呢?

  可是这帮家伙哦又有几个人拿出家财支持过他这个穷得叮当响的大金皇帝过呢?他们只是要求他这个皇帝赶紧打退蒙古兵,光复旧土,却个二个站在干地上看热闹,该怎么奢侈还是怎么奢侈,想想这点完颜守绪便有些气闷

  好在经过这么多年上位之后的整饬,完颜守绪也坐稳了这个金国的帝位,不用担心会像以前的金国几个无能皇帝那样,不小心就被臣拉下台咔嚓剁掉,换上个完颜家的亲族继续当这个金国皇帝了。

  所以完颜守绪当即便答应了高怀远的条件,同意通过榷市从南宋购粮,至于钱财方面,他立即下诏给国内的那些权贵以及地主们,要求他们都要拿钱出来支持金国抗蒙大计,而且还派出了大批官差四下打探哪些人家最有钱,然后列出名单,核对他们这些人拿出的钱财,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的帮着他这个皇帝保家卫国的。

  如此来,倒是逼得那些金国的权贵还有有钱人真就凑出了不少的银钱,起码是解决当前军需的粮食危急不成什么问题了。

  高怀远听罢了金使的答复之后当即便哈哈大笑了起来,让人把金使送到驿馆之中听候消息,而他立即把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招到了枢密院大堂议事。

  高怀远回来,枢密院大堂就成了商议朝中大事的地方,倒是建的宏伟的皇宫成了聋子耳朵——摆设!切大事都不用去跟赵昀那个皇帝商量了。

  虽然高怀远这次不在京师,但是京师里面纪先成和贾奇他们看得很严,那些文官们倒也没有闹出什么乱子,真德秀他们倒还是兢兢业业的为大宋做事,并无懈怠什么。

  而且这次毕竟高怀远拿出了天大的成绩交给了他们这些文臣看,他确确实实的把秦凤路给收复了过来,而且把号称天下无敌的蒙古大军给打了个满地找牙,即便是不喜欢高怀远这样僭越的大臣,对于这件事也无话可说,毕竟高怀远替大宋收复了大片失地,就连皇帝老子也无话可说了。

  大宋权 第802章 再世商

  高怀远回京之后第件事还是入宫面见了赵昀,赵昀的精神现在越发的不堪了许多,两眼深陷,面色发黄,看就是太过纵欲所致,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彻底的垮了下来。高怀远看罢赵昀的表现,虽然有些痛心,但是他还是硬起了心肠,依旧没有表示半点要还政于赵昀的意思,只是告诉了赵昀,他这次出兵秦凤路的经过,以及这次到四川的收获。

  赵昀也不得不承认,高怀远主政比他做的要好许多,许多事情在他主政的时候,都要去左右权衡,许多时候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但是高怀远手握兵权,可以根本不用去顾忌这么多,不听话就拉下去大刑伺候,然后赶回家刨土去,所以做事效率要比他这个真正的皇帝还要高效许多

  而且高怀远杀伐果决,根本不许朝中出现反对他的声音,所以便不用消耗更多的精力,全力以赴的去做好他想做的事情。

  而秦凤路的收复和吐蕃诸部的归附,对于他的宋朝来说也足以彪炳史册了,赵昀对这两件事还是有点高兴的,虽然高怀远不需要,但是他还是装模作样的褒奖了高怀远几句,让高怀远再接再厉,尽快光复中原,并且还说,他会设祭坛专门祭祖,把这些好消息捎给先皇得知,希望先皇们泉下有知,也能高兴下。

  高怀远走出皇宫的时候,见到了负责控制皇宫的安杰,安杰告诉高怀远说:“陛下这段时间脾气变得更为焦躁了,宫中小黄门还有宫女这段时间被他活活打死了好几个,而且陛下日夜宣滛,纵欲无度,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陛下经常会让太医为他开各种补品,大量的进补,前段时间还感上了风寒,太医余天锡为他开了药,虽然治愈了他的病,但是好像陛下有些上瘾了这种药!每天还是要服用这种药!现在基本上到了日不可离药的地步了!”

  “什么?余天锡?余天锡给他开的什么药?”

  高怀远微微的惊了下,余天锡这个名字他还是熟悉的。这个余天锡当年乃是史弥远的门客,高怀远还记得当初宝庆元年的时候发动兵谏,攻打相府的时候,这个余天锡还率领相府门客还有府兵抵抗过他的攻击,后来余天锡等人皆被高怀远所俘

  后来高怀远在处理史弥远党的时候,发现这个余天锡乃是个良医,而当时诛除史弥远党的时候,高怀远又不想扩大打击范围,所以便把这个余天锡赦免了罪责,留在了太医局之中当了个太医。

  没想到这么多年没听到他的名字,却忽然间又听到了这个余天锡的消息,于是立即问了句。

  安杰答道:“卑职不知,只知道余天锡经常会送药给陛下,小的也派小黄门试药了,没有发现有毒,便没多管此事!”

  高怀远见到了赵昀之后,对于赵昀现在的状况稍稍有些内疚,心里面有些烦乱,于是便挥挥手说道:“不用管他了,由着他去吧!我可以理解他的苦衷!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只要在宫里面折腾,别闹到宫外就成!”

  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搁下了,高怀远也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当金使来临安之后,高怀远把真德秀等人招至了枢密院议事,待到众人坐定之后,高怀远便把金使的请求告知了众人。

  而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等人听罢了高怀远的话之后,第反应便是站起来反对这个交易。

  洪咨夔反应尤为激烈,只差指着高怀远骂他是个叛徒了,这个时候所有人看金人的笑话还有些来不及呢,可是高怀远居然提出要和金国通商,卖给金国粮食,他们巴不得把金人都给饿死才高兴呢,这件事当即洪咨夔便表示了反对

  而且不光是洪咨夔他们这些文官反对,就连枢密院的方书达也表示反对,站出来说要饿死金兵,坚决不支持卖给金国粮食!

  看着大堂中群情激奋的这帮人,高怀远先没有说话,而是慢慢的喝着香茗,由着他们吵吵。

  过了阵之后,纪先成便发现高怀远的态度很暧昧,其他人也发现了高怀远的态度有些不太对头,于是胆小些的人便不再嚷嚷了,大堂里面的喧哗声也就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那么对于这件事不知高枢相又有何作想呢?”

  终于真德秀也发言了,他直接向高怀远问道。

  高怀远这才放下了手中的茶碗,开口笑道:“呵呵!本官以为,这个生意可以做嘛!”

  听到高怀远这么说,洪咨夔当即便炸了,跳起来指着高怀远大骂道:“姓高的!你简直就是个卖国贼!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金国人现在眼看就快要完了,你不思北伐收复旧土,还要卖粮给金人,你到底是何居心?别人怕你,但是本官不怕你!大不了你杀了本官,这件事本官决不答应!”

  而方书达虽然没再说话,但是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坐下默默的喝着闷茶,脸的不痛快。高怀远看看指着他鼻子骂人的洪咨夔,笑着说道:“洪大人还是先消消气吧!且听下官把话说完可否?到时候如果洪大人还认为下官是在卖国的话,那么尽可抽下官的嘴巴,下官也绝无二话!休要动不动就说让下官杀了谁,下官虽然为国剪除了些贪官,但是洪大人是什么人,下官还是知道的,即便你吐我脸的口水,下官也不会对洪大人如何的!呵呵!”

  高还远这话倒是实话,虽然高怀远杀伐果断,但是对于朝中清廉的官员,他从来都是礼遇有加,像真德秀魏了翁这些人,当初可都是朝他脸上吐过吐沫的人,可是高怀远还是对他们恭敬有礼,让他们还是居于高位,对于洪咨夔这样的人当然也样了

  所以朝中像真德秀他们这帮能臣,对于高怀远这点倒还真是挑不出什么毛病,于是洪咨夔也只好收起了怒火,转身坐回了他的位置上去,等着高怀远解释这件事的原因

  高怀远站起来信步走到了他专门悬于枢密院大堂的那张巨幅地图前面,伸手拉开了遮着地图的帘子,二虎立即便为他递上了根细木杆,高怀远伸手接了过来。

  而高怀远的动作也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这张巨幅地图上面,高怀远先是看了看地图,然后用细木杆指着地图上秦凤路这块笑道:“这里要先改改了!这儿眼下可是咱们的秦凤路,可不是什么金国的凤翔路和临洮路了!呵呵!还有这里,吐蕃这里以后也要标注上,这里也乃是我们大宋的国土了!以后几年,恐怕这张地图还是要经常更改的!”

  大家心头的火气顿时都消散了不少,他们这才又想起来高怀远刚刚完成了这两个惊天的大事,如果现在说高怀远是叛徒的话,那么鬼都不可能会相信,洪咨夔脸上也红了下,站起来说道:“请高枢相见谅,刚才下官口不择言了!请高枢相责罚!”

  “不妨不妨!洪大人也是为国着想,只要是为了咱们国家强大着想,即便是指着高某的鼻子骂,高某也绝不会生气!大家现在且听高某解释下为何高某答应给金国两年时间,为何又会答应输粮给金国吧!此处省略万字,省的有人骂寒风我拖章!原因大家都知道了!”

  高怀远用木棒指着这幅地图,指指点点的将他腹中的计划对在场的诸官重新详细的解释了番,最后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抬手把小木棒丢给了侍立在他背后的二虎,端起茶碗笑着说道:“于其把金兵饿死,倒不如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吃饱了去跟蒙古军拼命呢!更何况这次咱们还不是便宜卖给他们粮食,而是加价卖给他们金国粮食,这么便宜的买卖,咱们要不做的话,岂不显得咱们太傻了吗?呵呵!别说是粮食了,就算是他们找咱们卖器甲,我也打算卖给他们,这些年军中撤换下来的那么多器甲,回炉再造浪费了,是不是考虑下,换成银子回来之后打造更多的陷阵甲装备咱们的兵将,岂不更合适些吗?”

  在这方面,高怀远真有些要感激他前世的老子,让他的基因之中带了不少商的成分

  大堂里面的众官详细的听完了高怀远的解释之后,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微笑的神色,虽然文官之中有些人脸上的微笑带着丝丝的鄙夷,但是他们都不得不暗中佩服高怀远的高瞻远瞩。

  洪咨夔再次站起来,走到高怀远面前对高怀远鞠到地道歉道:“高枢相席话惊醒梦中人,原来高枢相居然有此宏志,是下官我冒犯高枢相了!我洪某今天在这里再次对高枢相道歉了!还望高枢相多多见谅,如果高枢相不解气的话,将洪某罢官免职流放千里之外,洪某也绝无怨言!”

  “哈哈哈洪大人这是哪儿的话呀!把你流放千里之外,我又去?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