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盗宋最新章节 > 第 160 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盗宋 第 160 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而高怀远马上又令亲兵击鼓升帐,传令军中诸将到他的大帐之中议事,刚刚散会不久的这些将领听闻中军升帐的鼓声,都有点不解,但是军令如山,他们还是立即交代了下手头的事情,纷纷赶到了中军大帐之中。

  等到诸将到齐之后,高怀远也不和他们罗嗦,开口便说道:“诸将听了,李全恐怕是不会投降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先前还是太过乐观了些,以至于现在我们分散了兵力,接下来我们唯有猛攻楚州途了,不打疼李全军,恐怕短时间之内不会轻取楚州城了。”

  “此乃我之错,怪不得大家!现在大家听我吩咐。安排信使到泗阳面见降将夏全,告诉他,假如他真的愿意归顺朝廷的话,就拿出诚意,限他三日之内率领他的部众,出兵攻打泗州!”

  “着令王泉加派水军,凡是从宿迁至泗阳带的水道,加强巡视,阻止李全余部由西面驰援楚州!”

  “着令罗卓攻取盐城,然后回师从东面进攻楚州,扫荡沿途李全所控县乡。”

  “着黄严立即派出忠顺军骑兵,扫荡楚州周边百里之内的县乡,清除李全残部,敲掉李全放出城外的斥候。”

  “着刘大勇骑兵出营,陈驻于楚州南门之外五里左右,监视楚州城的动向,严防李全军趁我等不备,派骑兵出城偷袭我军粮道!旦现李全军大军出城的话,牵制敌军等候大军派兵!”

  “着赵府加强构筑营寨,以随军车辆构筑坚实营垒,务必严防李全军夜间出城袭营。”

  “另派人立即赴扬州,令徐晞稷自扬州转运箭矢火药粮秣等物,送至此地,支持我军强攻楚州。”

  “再令赵善湘滁州军出兵向定远凤阳方向行军,逼迫当地李全军不能善动。”

  “看来这次我们要打场硬仗了!往诸位能与我同心协力,攻取楚州城,高某绝不会泯没诸位功勋,诸位回去之后告知将士们,此战关系重大,若想飞黄腾达,就要敢于用命向前,本官赏罚分明,凡是立军功者,均可获重赏!”

  随着高怀远道道将令下达,指示到的将领纷纷出列接令,而帐前书吏则下需要传达至外面的命令,并且立即书写成密信,随后安排信使送至各地。

  而赵府这个时候出言问道:“大帅,为何您忽然间又改变策略,要强攻楚州了呢?”

  李全难道就真的不顾他妻儿的生死了不成?大家对高怀远态度的转变都有些不解,瞪着眼等着高怀远回答。

  朝堂之争 第541章 厉兵秣马

  高怀远点点头道:“此时恐怕外面想的太过简单了些,李全已经料定我们不会轻易杀害他的妻儿,故此才敢如此强硬,今日他不但没有开城投降,反倒加强了城墙上御守的兵力,还派兵出城偷袭我们派出喊话劝降的人马,说明他根本无意献城投降了!”

  “而我们现在情况并不乐观,我们眼下兵力尚且没有他的兵力多,即便我们全部都为精锐兵马,想要举攻克楚州城也很难,李全也看到了这点,觉得于我们有拼之力,故此才会不顾他妻儿的性命,做出决死战的架势,旦他下定了决心的话,以他的实力,却有于我等放手搏的实力,这仗搞不好可能成为持久战,故此我们不能有丝马虎,必须要先切断楚州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援军,诸位也都收起轻视之心吧!这仗搞不好可能会是场硬仗,胜则大功告成,败则功亏篑!”

  诸将听也都肃然,于是纷纷收起了心中的乐观,开始重视起了眼下的战局起来,分析下高怀远所说,确实是这么回事。

  李全既然已经知道他老婆孩子已经被宋军所获,还加强御守,派兵出城袭扰宋军,说明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继续干下去了,那么以少击多这仗就真的难办了。

  “再传我将令,加派六道硬探,严密监视楚州城周边情况,城下每隔里之处,伏伍暗哨,监控城中动向,旦现城中出兵的话,立即来报!既然他李全不降,那么我们就和他手底下见见真章好了!”

  高怀远接着下令到。

  宋军之中顿时又次热闹了起来,整个宋军移师于城西方向,背靠洪泽湖,重新扎住了大营,架架从宝应城运来的抛车随即在楚州城西被重新组装在了起,过万兵卒起动手,加固营垒,开挖营壕,布设鹿角撒布铁蒺藜,安置拒马,辆辆大车被送至营垒侧,构筑起了坚固的大营,天下来,宋军便完成了大营的构筑。

  如此安排固然自有高怀远的道理,现在他兵力不足以包围楚州城,只能集兵处,攻打楚州面城墙,楚州南门虽然宽敞,但是却存在个问题,就是水道过于密集,不适合大军展开攻击,而且还不利于防御,旦李全瞅机会派兵出城偷袭的话,那么很容易被李全所乘。

  而大营扎在城西,则少了层顾虑,在王泉水军控制了洪泽湖之后,已经将湖中李全水军残部剿灭,又获各色战船十多条,现在水军战船比出征的时候扩充了近倍,而且获得了洪泽湖四周渔民的支持,如此来,就不怕李全在背后偷袭了。

  另外有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淮河已经不似当年的淮河了,以前淮河水势平稳,很少有水灾,但是百年之前,宋金两国交战,曾经扒开过黄河抵挡金军南下追击宋军,而黄河决口之后夺淮河入海,后来虽然改道,但是三十多年前,黄河在阳武又次决口,奔腾的黄河水奔流而下,直冲淮河平原,再次造成淮河流域洪水泛滥,而金国统治者想以水代兵,以河水侵袭南宋,故此不管黄河决口,以至于黄河水只能夺淮河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规模水灾,黄河裹挟来的巨量泥沙也改变了淮河故道,使淮河河底抬高,时不时的会洪水,连洪泽湖当年也只是个浅水小湖,黄河改道之后,变成了大湖。

  楚州这百年之间多次受过水淹,城南之地又比较低洼,高怀远在巡查过地势之后,现城南绝非筑营的好地方,要是李全万丧心病狂之下,掘开城北的淮河河堤的话,洪水奔流直下,楚州就会成为泽国,城南定会被大水所淹没,故此高怀远现这个问题之后,便立即重新选择城西安营扎寨,省得不小心被李全给阴了。

  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怀远来楚州城外之后,得到了个城中细作送出的密报,那就是楚州城虽然十分坚固,但是却有个隐患,因为几年前这里曾经遭遇洪水,楚州城西面城墙被洪水浸泡时间过长,生过小范围的崩塌,而李全控制了楚州城之后,虽然进行过修复,按时当初洪水却伤了城墙的根基,以至于这段城墙成了楚州城城墙最为薄弱之处。

  攻打坚城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可以集中大批抛石车连续猛轰城墙薄弱之处,便可以轰塌城墙,百年之前金兵南下之时,就常用这种办法攻克宋军城池,可以说是屡试不爽,得此密报,才是高怀远选择攻击城西的主要原因。

  待到高怀远重新再城西构筑起了完善的大营,天色也已经黑了下来,高怀远亲自在营中巡查了番,见到诸军兵将军纪很是严明,刘大勇构筑的营垒也十分妥善,整个营垒构筑的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入夜之后除了巡营的官兵尽职的在营中巡视之外,其余的兵马该休息的也已经吃过饭之后早早歇下,整个大营变得开始安静了下来,唯有匠作营那边还在闪烁着灯火的光线,片喧闹之声。

  高怀远走入匠作营巡视了下,这里集中了随军的工匠,又调集了大批诸军之中的会木工活的辅兵,正在利用附近砍伐来的木材,就地加紧赶造各种攻城器械,毕竟攻打楚州不同于攻打宝应城,虽然现在他们抛车不少,但是数量还是不足以给楚州城造成太大的威压,故此高怀远到了这里,便着令匠作营开始继续赶制各种器械。

  有了宝应县城的经验之后,现在工匠们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回回炮的制作方法,切进行的很是有条不紊,何况这东西建造起来,只要知道结构,倒也简单的很,更不讲什么美观不美观,只要结实就行,故此木匠们在建造的时候,连原木上的树皮都懒得剥掉,直接开榫打卯进行组合,然后以铁钉钉牢,再加上铁箍加固,十几个人很快就能造出架,实在是没多大的技术含量,何况这里虽然缺少石头,但是配重之物并不定需要石头才行,配重的吊箱里面屯上沙土只要分量够足,样的用。

  只是石头问题倒是个难题,几百架抛车旦投入使用,射的砲石数量是十分惊人的,单单凭借烧制泥弹也不行,这次他们主要攻击的是城墙,泥弹的威力怎么也没有石头厉害,故此高怀远在四周巡视的时候,就着令诸军开始在周边收拢各种石头,充做砲石使用。

  为了解决砲石的供应,大军到来的时候,黄严还强征了几个村子之中的大户人家的房子,以军需为由,将这些大户人家的房子给扒掉了,这些大户人家当年都是有钱的很,房屋基石都是采购的大青石抑或是大理石,分量很足,而且这些大户人家这些年因为兵祸能迁走的早已迁走,没迁走的也因为这次宋军来攻打楚州,提前走避了,连个招呼也不用给他们打,直接就被黄严派兵给扒掉了。

  这才解决了部分砲石的问题,加上采自周边的石头,支撑十天八天的猛轰倒也问题不大。

  看罢了源源不断制成的回回炮被运送出大营,并且陈布于楚州城外之后,高怀远开始又有信心了,楚州城乃他必得之城,李全投降最好,不投降的话,就拿楚州城练兵也不错,经过楚州血战之后,这次来的兵将就都成了骁勇之军了,以后有这批种子兵将之后,对于强军来说,将会大有裨益。

  高怀远巡视至辕门,驻足朝楚州城望去,夜色之中楚州城如同头怪兽般,盘踞在宋军大营之前,城墙之上灯火通明人影绰绰,似乎比白天更加强了守备,看来李全果真是铁了心要据守楚州城,和他所率宋军较高下了。

  “来吧,让我也见识见识你李全的厉害吧!到底谁才是代名将,只看这战的结果了!”

  高怀远默默的在心中念道。

  李全也确实不是泛泛之辈,他下定了决心之后,便开始全力投入到了备战之中,先是用计将城中部将的妻儿软禁起来成为了质子,这招可算是个毒计,令本来军心离散的将官们不得不听他的吩咐,接着在城中派人抓捕宋军的细作,并且要求城中壮丁出丁帮着守军运送各种滚木礌石箭矢等御守之物,协助他防守城池。

  同时李全还将那些归附于他的杂牌兵马全部打散,重新整编,并且将四门关键要害之处都交给他的嫡系兵马来进行守御,并且抽调兵将,沿街巡逻,严防城中有宋军的细趁机作乱,宣布城中戒严,不得老百姓随意上街,就连军中的人,也被勒令没有正当理由,决不许到街上闲逛,甚至不许诸军的头领相互走动,以防他们私下里串通,如此来,便大大减少了军中有人大批反水的可能性。

  朝堂之争 第542章 四娘请命

  除了这些之外,李全还在城中重要的粮库派重兵把守,严防粮库被宋军细作偷袭,断了他的兵粮,还着人到城中各家各户强征军粮,根本不管老百姓有没有吃的东西,尽数收归军用,以至于立即便让城中不少百姓断了炊烟,而他派人贴出告示,想要吃饭的话也行,每家每户出人出丁帮守军御守城池,才可以领取粮食供家人食用,否则的话就只等着饿死拉倒

  如此来老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帮着李全做事,城中下子多了不少的人手,让楚州城人手更加充足了许多,但是唯让李全没有办法的就是如何提升军中将士的士气,从宋军北伐开始,他们连战连败,到现在可以说场胜仗都没打过,损兵折将之下,令他的麾下兵将大为沮丧。

  李全冷静下来之后,便在考虑这个问题,虽然现在他身处逆境之中,老婆孩子落在朝廷手中,但是他觉着自己还是有机会放手搏的,眼下他最缺的就是场胜利,哪怕是场小胜也罢,对于军中士气都会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宋军的举动也在他预料之中,他们虽然气势如虹,始终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但是他们却也面临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兵力不足,以这样的兵力想要困守楚州城,无疑除非是宋军个顶个的以当十才有可能,而他麾下嫡系兵马也并非都是饭桶,毕竟他的嫡系乃是百战之师,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军中更不乏悍勇之士。

  所以李全当振作起来之后,便开始筹划着要有所行动了。

  城内城外都在为这场大战忙活不停,宋军营中只有个人很是难过,那就是落入宋军之手的杨妙真。

  当杨妙真进入宋军营中之后,便被高怀远奉作上宾,但是却限制了她的行动的自由,只许她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还破例找了附近的几个女子侍候于她,显得十分恭敬有理。

  但是杨妙真还是闷闷不乐,从她写信给李全,已经又有两天时间了,但是李全那边却毫无动静,不但没有点开城投降的意思,反倒连连在城头增兵,摆出了副要和宋军决死战的架势,还连续派出骑兵,袭扰宋军,这种态度摆明了就是根本不关心他们母子的死活问题了。

  这样的情况让杨妙真十分伤心,他们夫妻场十多年了,李全居然点都不念及他们之间的感情,甚至连他们的孩子的死活也不管不顾,如此薄情之举,让杨妙真情何以堪,两天过去了,杨妙真对李全的期望算是完全破灭了,并且开始产生出浓浓的恨意。

  这两天多时间里,虽然杨妙真在宋军营中并无太多的行动自由,但是想要让她点也看不到宋军的情况那也是不可能的,何况高怀远还故意为之,让杨妙真看到宋军的备战情况。

  杨妙真也乃是代名将,控军多年,岂能看不出点端倪!以前她听闻这支宋军很是强悍,虽说并没有完全不信,但是却还是有些怀疑,直以来都很弱势的宋军,岂能夜之间便练就出这么强的军队?

  可是到了宋营之后,她才切身体会到这支宋军的不同,以往她印象中的宋军都是帮骄奢滛逸的家伙,由上至下军击败坏,战斗力十分虚弱,往往只要被强攻番,即便是宋军兵马数量多过敌军,也经常会被击溃,这样的战例多了去了,可是那些宋军打仗不怎么地,但是祸害老百姓却很有套,所过之处往往是搞得地方老百姓怨声载道,骂声连天。

  可是这次她所见的高怀远所率的这支宋军却大大不同于以往所见的宋军,这支宋军诸军官兵各个都十分彪悍,军中很少看到老弱病残的弱兵,这还不算,这支宋军的军纪十分严明,可以说在宋营之中完全可以做到令行禁止,而且军中上下官兵士气十分高涨,偶尔听到些宋军私下里面闲聊,也都是谈论的如何攻取楚州城立下战功。

  而这两天她还听闻许多人提及高怀远这个人控军之后,在军中赏罚分明,更是爱兵如子,逢战必亲临前线,往往喜欢身先士卒,这种品德当为代名将的风范,再看下宋军大营的布置情况,更是让杨妙真连连称许,无论是营垒的构筑,还是各营之间的安排,可以说是无懈可击,这样的营盘布置,充分说明了负责此事的宋将的素质,假如李全派兵来袭营的话,估计讨不了好果子吃!

  杨妙真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李全这战胜算不大,而且她还看到宋军后方在源源不断的运送来各种攻城器械粮草箭矢等物,储备的战争物资十分充裕,反观下李全军中,在她离开楚州城的时候,便已经看出李全麾下许多将领早已离心,相较之下,李全要是能打赢这仗的话,那还真就是见鬼了!

  杨妙真不但越看越心惊,而且还越想越生气,怨恨李全的薄情寡义,为了他自己的私利,完全不顾及他们母子的死活,这样的夫君跟着他也是种耻辱,于是杨妙真暗暗的下定了个决心。

  高怀远这两天也忙得不可开交,攻城在即,各种事务他必须都要过问,虽然手底下这帮将官们很是能干,也听从吩咐,但是细节上他也不敢大意,务求做到万无失才行。

  这日他正在军中巡视的时候,忽然间个亲兵跑来找他,跪倒禀报道:“启禀大帅,李夫人刚才说有事想要求见大帅,现在她正在帅帐处等候大帅!不知大帅见还是不见!”

  高怀远想,这两天还真是有点忽略了杨妙真了,虽然他命人好吃好喝好伺候着他们母子,但是这两天忙碌之下,也忘了去问候声。

  他不太清楚杨妙真此时找他的目的,想了下之后点头道:“嗯!我知道了,你先回去请李夫人稍候片刻,我随后就到!”

  不多时高怀远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便赶回了帅帐之中,还未进帅帐,便看到杨妙真和秋桐站在大帐之外看似在闲聊着什么。

  看到高怀远,杨妙真便立即停住了和秋桐的闲聊,现在她和秋桐已经熟识,完全可以认定秋桐乃是女子的身份,所以她和别的侍卫也说不来话,就找秋桐闲聊番。

  秋桐也是聪明人,和杨妙真闲聊之中,她也听出杨妙真对高怀远很是好奇,试图从她这里打听出更多有关高怀远的事情,秋桐于是挑拣了些可以说的东西告诉了杨妙真,让杨妙真对高怀远的看法转变了许多。

  暗中秋桐告诉杨妙真,其实她并不是高怀远的女人,只不过是高怀远的师弟罢了,这次是来协助高怀远讨伐李全军的,而杨妙真仔细打量了番秋桐之后,也看出了秋桐乃是处子之身,虽然秋桐易容成了男人摸样,但是还是可以看出她身材很好,相貌也很出众,这对于现在的男人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而高怀远能将秋桐留在身边,却不吃掉她起码说明高怀远此人并非好色之徒,而这个冯桐可能和他还有其他的关系。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男人没几个不好色的,即便是享有盛誉的男人,也没有不风花雪月的,李全作为她的丈夫,也不例外,时不时的会在外面偷腥,她作为女人,也心中十分清楚,像高怀远这样放着美味在嘴边又不偷腥的男人,现在还真是不多见了,于是杨妙真对高怀远更加敬佩了些。

  “妾身拜见高大帅!”

  杨妙真今天换了身女装,没有再以北军将领的身份参见高怀远,而是以个女人的身份对高怀远见礼道。

  高怀远看到杨妙真身女装,倒也有点意外,杨妙真换了女装之后,少了几分英姿,多了几分女人的柔美,果真显得更加风姿卓越了许多。

  “不敢当,这两日本官实在太忙,未能去向李夫人问候下,实在是有些失礼,还望李夫人见谅!你们怎么让李夫人站在这里?应该先请李夫人到帐中休息嘛!李夫人快快有请!”

  高怀远客套了下之后,便立即抬手将杨妙真朝大帐之中让。

  二人坐定之后,高怀远笑道:“不知道李夫人可在我营中的生活还过的惯吗?这里乃是军中,照顾多有不足之处,还望李夫人见谅则个!”

  杨妙真摇头道:“高大帅客气了,想我杨某也乃是长年行伍之人,早已习惯了军旅生活,高大帅照顾我们母子很好,妾身这里多谢大帅了!”

  高怀远知道杨妙真今日找他定是有事,所以也不再罗嗦,对杨妙真直言道:“这两日在下实在是太忙了,看来李兄并未有意献城投顺,那么接下来在下也只能强攻楚州城了!”

  听高怀远这么说,杨妙真便立即露出了脸的悲愤之色,开口道:“妾身没有想到李全居然不顾我们母子死活,如此厉兵秣马以图顽抗下去!今日妾身前来,不为别的,就是想请将军准我领两位儿子,出营到城下去质问下此薄情寡义之人,为何如此对待我母子三人!还请将军恩准!”

  朝堂之争 第543章 城下相会

  高怀远听罢之后,心里面便偷笑了起来,正瞌睡呢杨妙真便给了个枕头,昨天黄严还找他出谋将杨妙真母子带到城下,让城中的李全军看看,他们的主母都已经归降了大宋了,以此再打击下李全的军心。但是高怀远担心杨妙真性格刚烈,不答应这么做,反倒可能起到反作用,今天杨妙真自己请命去城下劝降李全军,这岂不是正中他的下怀了吗?

  但是高怀远还是欲擒故纵道:“李将军这是人各有志,李夫人也莫要太过生气了,现在他和我是敌我两方,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李夫人倒也不必太生气!”

  杨妙真立即站了起来,对高怀远说道:“将军莫要这么为他开脱,我家夫君却有不对之处,现在招致将军率军来讨,也是应当,我们夫妻当年起事抗金,并未想过什么荣华富贵,也更未想过坐地为王,即便当初朝廷行事有些不对之处,现如今新君登基,我家夫君还是执迷不悟就怪不得将军你们了!”

  “城中将士也并非都是他李全的麾下,还有不少人乃是妾身所率将士,他李全生死倒也罢了,反正他也不念及我们母子死活,倒是此战开,城中不少并无反意的弟兄们也会因此受累,既然李全不降,那么我也不愿看着以前的老弟兄们随他受累。”

  “请将军准我出营趟,去再劝说番我家夫君以及城中将士,最好能让他们幡然悔悟,献城投降为好,假如不成的话,将军再行开战也不迟,望将军能答应妾身这个请求!”

  高怀远这才没什么好说的了,他也看出杨妙真已经被李全激怒,这李全也确实过分,杨妙真亲笔信已经送入城中多日了,李全不但没有点紧张他们母子的意思,反倒将他派去送信之人当场斩杀,人头还悬在了城头上面,明摆着就是向宋军示威,要是换成别人的话,怒之下说不定就将杨妙真母子刀斩了,人头丢入城中,李全这么做等于就害了他们母子,也难怪杨妙真会如此生气,换成任何人都会觉得心凉的。

  于是高怀远点头答应了下来:“既然李夫人心意已决,那么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这便命人给夫人备马,请二位公子过来,请夫人稍候片刻!”

  说罢之后,高怀远立即亲自陪同杨妙真,带了杨妙真两个儿子齐了三千兵马,出营摆开了阵势。

  倒不是高怀远不放心杨妙真,他担心的是李全看到杨妙真之后,会派人突然冲出来营救他们母子,乱军之中旦伤了他们母子的话,恐怕事情就不好办了,故此才点了兵马,列开阵势,为杨妙真观阵。

  杨妙真还向高怀远讨了她趁手的梨花枪,高怀远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杨妙真很是感动高怀远的信任,立即回她的帐中换上了身甲胄,顶盔挂甲翻身上马,便随着高怀远起出了大营。

  到城下,杨妙真便催动战马来到了西门之外,将手中梨花枪朝城头指,大声喝道:“今日是何人当值?快快出来应话!”

  楚州城西面城墙上的守军看到宋军出营,在西门外摆开阵势,便立即都紧张了起来,他们以为宋军将会动进攻,于是赶紧都备好了弓箭等物,打算开始抵抗宋军攻城,但是没成想忽然间从宋军阵中冲出来员女将,并且来向他们喊话,于是定睛瞧,纷纷大惊失色。

  杨妙真乃是李全军中的第二号人物,这两年虽然不怎么在军中走动,但是军中上下军官们又岂能不认识她呢!这些天宋军天天叫嚷说他们的主母已经投顺宋军,但是李全却再辟谣,说这是没有的事,可是今天当他们看清了从宋军之中冲出来的这员女将之后,顿时都认出了杨妙真的身份,当即便片哗然了起来。

  看到城上片混乱,当值的军官于是赶紧登城观看,看之下也吓了跳,赶紧趴在城墙上对杨妙真叫道:“在下刘杨,参见恩大人!”

  杨妙真抬头望去,这个刘杨她当然认识,此人乃是李全嫡系手下,现任军中偏将,于是点点头道:“刘杨你听了,现在立即去让你们主公出来见我,我在此等候着他!”

  刘杨听罢不敢怠慢,他自己不敢擅离城门,赶紧派了个亲兵以最快的度去城中找李全禀报此事,现在他也有点慌乱,因为李全直在说杨妙真现在宿迁城中,正在调兵前来楚州增援,而突然间杨妙真出现在宋军之中,这便打破了李全的谎言,这下对于他们军心士气可又是不小的打击。

  李全这个时候也很忙,正在和几个亲信将官商议如何破敌之策,忽然间亲兵在门外通传,说城西当值的刘杨派人说有急事要禀报李全。

  李全愣了下之后,以为是宋军开始了攻城,于是赶紧令人将报信之人带入大之中。

  “启禀将军,刚才恩大人突然随宋军到了西门,令刘将军通传,请将军大人到西门见她!”

  这个报信之人进入大便立即跪倒对李全奏报道。

  李全和中议事之人听罢之后,都觉得脑袋猛然大,李福当即便蹦起来拉出了腰刀骂到:“派胡言,恩现在正在宿迁,岂会在宋军之中!你居然敢扰乱军心,看我不砍了你!”

  吓得那个报信之人赶紧连连磕头叫道:“将军饶命,小的不敢胡言乱语,刚才小的确实也看清楚了,城外喊话之人确实乃是姑姑本人,小人曾经多次见过恩大人,绝不会看错的!刘将军也认定城外的乃是恩大人,故此才会让小的过来报信!”

  李全其实直都在担心这个事情,他现在以谎话暂时哄骗着手下之人,怕的就是让人知道杨妙真已经落入宋军之手,这么来沉重的打击他的士气,但是他也知道迟早宋军会把杨妙真送到城下亮相的,他的谎话包不住几天,现在怕什么来什么,宋军果真还是使出了这招。

  李全于是拦下了飙的李福,站起来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便去看看也罢!李福你们这些人立即到城中各处巡查,万不能让城中乱起来!”

  说罢之后李全便披挂整齐,出府翻身上马,带上了他的亲兵卫队,路朝着城西方向赶来。

  当李全登上了城头之后,抬眼朝下看,果真不假,只见杨妙真也是身戎装,手提她成名的暴雨梨花枪,脸怒色的正在西门外面等候他的到来。

  李全心中又是疼,又是怒,疼的是他毕竟和杨妙真十多年夫妻了,现在他们母子落入敌手,天知道宋廷会如何对待他们母子!

  怒的是他认为杨妙真不该这个时候出城弃他而去,以至于落入了敌军之手,更怒的是杨妙真眼下摆明了是投顺了宋军,要不然的话宋军也不会让她骑马提枪来到军前,举目望去,他居然还在宋军阵列之中看到了他的两个儿子,而他的两个儿子现在宋军阵中。

  杨妙真的出现,让李全刚刚下定的决心又有些动摇了起来,沉吟了下之后,手扶垛口对城下的杨妙真叫道:“夫人可是安好?为夫已经来了!”

  杨妙真正在气恼之中,抬头看到李全出现在城头,于是立即对李全冷哼了声道:“哼!安好?我们母子三人倒是很好!夫君倒是放心呀!我来问你李全,你视我们母子又为何人?你明知我们母子已经被朝廷所获,却不但不谋救援,更不听从妾身劝告,反而增兵派将连连挑衅于朝廷军队,难不成你要逼朝廷杀我们母子不成?”

  “今日暂且不说这些,妾身今天来是要告诉你,当今天子已经派人送来了赦免我们的诏书,诏书已经送至了高将军手中,官家圣旨说的明白,只要你现在投顺朝廷,朝廷便会对你我既往不咎,并赐封你为晋阳侯,让我们全家到建昌安置,妾身今天再劝你次,还是快快献城投降朝廷吧!你即便不为我们母子所想,也要为咱们那些手下的弟兄们着想呀!我等都为大宋子民,岂能如此与朝廷为敌!莫要因你己之私,便误了他们的性命呀!”

  李全听罢之后颇有点惭愧,因为他确实没太在意他们母子的生死,现在他只想着如何击败朝廷兵马,坐稳他山东王的位子,这两天只顾着忙着稳定城中局势,基本上没有再考虑他们母子的问题,今日当看到了杨妙真当面喝问之后,让李全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夫人误会了,非为夫不去救你们母子,而是南朝朝廷实在是言而无信,想我们为他们征战十多年,又得到了什么?他们所谓的投顺便不予追究,根本就是派胡言,我又岂能信他们!假如我轻信他们,再次投顺他们的话,料定他们定还是不会放过我们家,而且我们麾下将士十余万人,岂不都要因我而死吗?”

  “今日料想定是那姓高的逼迫夫人来游说我的吧!如果是的话,那么我只能说抱歉了,南朝不仁,言而无信不足以令我等归附,我也正是为了众多弟兄的前程,才更不能投顺他们!夫人暂且忍耐几日,待我率军破了宋军,定要将将你们母子救出虎口!”

  李全趴在垛口对着杨妙真叫道。

  朝堂之争 第544章 反目成仇

  杨妙真听罢李全的话之后,彻底对李全绝望了,什么等上几天,待他破了宋军救出自己,这话骗鬼去吧,要是李全有心救他们母子的话,早就献城投降了,现在他不肯投降,说明李全已经放弃了他们母子,听由宋军处置了。

  杨妙真心中大恨,指着李全便骂道:“好你个薄情寡义的李全,我早已告诉你,不要和朝廷作对,现在朝廷新君仁慈,高将军更是答应只要我们投顺朝廷,便不咎既往,而且我在宋军营中也见到了不少前些日被俘的弟兄,高将军严守承诺,不打不骂善待他们,又岂会食言?而你只想着坐你的草头王,根本不念及我们母子以及数万弟兄们的生死,意孤行要对抗朝廷大军,如此下去的话,只会落得个兵败身死,身败名裂的下场!假如你念及我们夫妻场的话,那么今日就立即献城投降吧,假若你不肯的话,那么今日起你我夫妻便恩断义绝,我杨妙真再也不会为你着想了!”

  李全没想到杨妙真居然如此倾向于朝廷,居然以和他恩断义绝相要挟,逼他献城投降,时间气的他有些头晕,正待要开口说话的时候,李福便赶到了城头上,李福也听到了杨妙真的话,生怕李全又被杨妙真说动,立即趴在垛口对杨妙真骂到:“大胆贱妇!休要在此妖言惑众,我看你定是早已被宋军说服,才会如此替南朝说话,我家兄弟乃是凭着自己己之力打下现如今的天地,岂会因你句话便献给昏庸无能的南宋小朝廷?既然你已经背叛了我家兄弟,那么今天你便是我们北军的敌人,再敢在此妖言惑众的话,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杨妙真仰头看,居然是李福在骂她,当即便大怒了起来,长时间来,杨妙真就看不惯李全的这个仲兄,李福这个家伙无德无能,就凭借着李全是他的兄弟,便在他们辖地之中胡作非为,这些年来,李福这厮捅出来了不少的娄子,当初他看中了张林的盐场,非要逼着张林将盐场送给他,张林不答应,他便蛊惑李全发兵攻打张林,逼得张林不得不投靠蒙古人,后来又鼓动李全发动楚州兵变,逼死了朝廷命官许国,而且李福好财好色,不知道多少次贪墨军饷,克扣兵将粮饷,搞得军心不稳,杨妙真多次对李全提醒要李全疏远李福,罢去李福的官职,但是李全不听,现如今又蹦出来骂她贱妇,杨妙真如何能忍!

  杨妙真随即抬手摘下梨花枪指着李福骂到:“大胆李福,这里岂有你说话的份?你又是什么东西?居然敢骂我贱妇,我家夫君现如今落得这样的田地,和你这混账东西有分不开的关系,你现在还在鼓动我家夫君对抗朝廷,难道还想陷我夫君于不义吗?李全,我早就说过,李福乃是小人,假若你还听他的话,迟早会被他所累,还是听妾身句劝吧,快快开城投降,高将军绝不会加害于你的!”

  李福最怕的就是李全投降,听杨妙真还劝李全投顺南宋朝廷,于是心中大急,也不管李全这会儿怎么想,当即便怒道:“贱妇!休要再说了,我念在你乃是我家兄弟的女人的面子上,本不想和你反目,何乃你这贱妇不知好歹,再妖言惑众蛊惑军心,就莫怪我翻脸无情了!来人,拿弓,给我放箭!”

  李全心生不忍,抬起手叫道:“不要”

  但是不知为何,李全在叫出不要的时候,却有些显得犹豫。

  而李福却已经把夺过身边个兵卒的弓,搭箭便瞄准了城门下的杨妙真,丝毫不听李全的制止,松手便射了下去。

  杨妙真正在城门下面叫骂李福,看的是真真切切,岂能让李福射中她,抬手枪便将李福的这箭打落在地,再看到李全犹豫着伸手劝阻的样子,心当即便碎了,眼泪止不住奔流而下,用梨花枪的枪尖指着李全:“你你”

  结果是杨妙真你了半天,也没能继续说出来什么话,她无论再怎么厉害,到底还是个女人,今天当看到自己的丈夫居然在别人要射杀她的时候还犹豫不决,摆明了是已经不再念及他们十多年的感情了,想要她不肝肠寸断是不可能的。

  而李福箭未能射中杨妙真之后,立即又招呼身边的亲信随从也放箭射杀杨妙真,这些人都有些犹豫,毕竟杨妙真乃是李全的夫人,他们有心也没胆,倒是李福变本加厉了起来,看别人不敢射,他倒是起了兴,也不管身边的李全的反应,接二连三的朝着城下的杨妙真连连放箭起来。

  杨妙真边落泪,边拨打李福射下来的箭支,而再看李全,这会儿反倒不再说话,心知李全已经默许了李福的行为,现在李全为了保住他的地盘,再也不顾及他们母子的生死了。

  高怀远看城头有人放箭射杀杨妙真,当即派出亲卫冲出去,将杨妙真给围在了中间,并且举盾挡住李福不断射下的箭支,而他也提马冲出去,上前把拉住杨妙真的马缰,对杨妙真劝道:“李夫人还是快快随本官回营吧!看来李将军心意已决,再劝也无用了!”

  杨妙真心真的碎了,带着满脸的泪水扭头对城上的李全叫道:“李全,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今日居然眼睁睁看着李福这厮射杀于我,你好狠的心呀!有本事你就亲手射死我吧!也省的我成了你的累赘!”

  李全这会儿心中是五味杂陈,边是他的仲兄,另边是和他生活了十几年时间的妻子,还有就是他打下的偌大的地盘,时间他不知道该如何决断了,当看到高怀远策马冲到城下,劝阻杨妙真的时候,李全忽然心中大怒,他觉得自己本来日子过的好好的,都是这厮给害得,现在还推出来他的老婆劝降他,惹得他们夫妻反目成仇。

  他不觉得自己有错,倒是将切责任都推到了高怀远的身上,怒急之下,李全把夺过了张弓,搭箭便瞄准了城下的高怀远,大骂道:“姓高的匹夫,我李全今生和你誓不两立!”

  话音未落便松手射出了支雕翎箭。

  合着也该李全倒霉,高怀远这会儿和杨妙真本来就站的很近,他搭箭本来是想要射高怀远,而夺得这张弓质量又实在不咋地,用起来不顺手不说,用力还很不均匀,而他抓到的那支箭也是粗制滥?br />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