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耽美小说 > 水乡人家最新章节 > 第497章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水乡人家 第497章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你且回去,不要打草惊蛇,只管在那盯着,以防有人暗害郭姑娘。”

  郭大全也道:“就怕有人晚上下手。你们就辛苦些。”

  细腰冷冰冰道:“知道了。”

  又看了沈寒秋一眼,才飞身走了。

  从此,她和张恒便每晚潜伏到织造衙门内保护清哑。

  从那日后,夏流星再未能进去清哑房内。

  ※

  卫晗和夏流星探望清哑后回家,卫昭还没睡。

  卫家上下近日都在为卫昭成亲忙碌,到处一片喜庆;卫昭自己更忙,似乎外面的动荡对卫家没有任何影响。

  卫晗前脚回房,一黑衣女子后脚赶去外书房,向卫昭回禀道:“姑娘和夏少爷晚上去织造衙门探望了郭织女。”

  卫昭问道:“你可听见他们说什么了?”

  黑衣女子摇头道:“我没能进去,里面守卫森严。”

  卫昭奇道:“那他们怎么进去的?”

  黑衣女子道:“直接就进去了。”

  卫昭皱眉想:“夏家被查封,他怎还有这样权利?”

  正觉疑惑,就听见那悲恸的琴音。

  他忙起身,走到书房外。

  听了一会,他不自觉也去了织造衙门。

  他隐在暗处,一面听琴,一面将那场闹剧看在眼里。

  等一切结束回来后,已经是三更了,他却匆匆向卫晗的住处走去。

  卫晗尚未入睡,她刚才也在听琴。

  见哥哥深夜前来,有些意外,又似乎了然。

  “我今日去见夏少爷了。”她坦白承认。

  “你的心思哥哥明白,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曾阻拦你。可是,夏家才被查封,你不该这样公然去看他。”卫昭道。

  第455章套现

  “多谢哥哥。我以后会尽量小心的。”卫晗没想到哥哥不但没责怪她,反而担心她,不禁又惭愧又感动。

  “刚才听见郭姑娘弹琴,琴音悲怆。我出去查看,发现郭家人和许多百姓都被她吸引了去,聚集在衙门外痛哭呢。她到底为何如此绝望?白天我见她还好好的,普渡驱逐了她的魂魄,她也没这样。”卫昭一面问卫晗,一面双目紧盯着她的眼睛。

  “这个……怕是她担心前途吧。”卫晗垂下眼睑,轻声道,一双手指却扭缠在一起,反复扭、反复搅。

  “不对!这事蹊跷的很。”卫昭很肯定道。

  “明日再打听吧。天不早了,该歇息了。哥哥就要成亲,诸事繁多,可要注意身子,别劳累了。”卫晗打断他道。

  “也好,我不打扰妹妹了。”卫昭沉默一会,向妹妹告辞。

  卫晗忙送他出去。

  卫昭走几步,又回头对妹妹道:“自从爹娘去后,你我兄妹相依为命。妹妹可千万要保重,别让哥哥担心才好。”

  卫晗强笑道:“哥哥放心,我一定好好的。”

  卫昭点头道:“那就好!”

  说完,转身大步离去。

  卫晗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融入夜色中,默然无语。

  卫昭走到垂花门前,迎面见卫晗身边的丫鬟小兰冲他施礼,“见过少爷。”他挥手让她起身,走近她,盯着她瞧。

  随着他靠近,男性气息扑面而来。

  小兰呼吸急促起来,身子僵住。

  他贴着她站住。仿佛这样才能看清她的神情。

  “你一直贴身伺候姑娘?”他问。

  “是的。”小兰回道。

  “好。用心些伺候。尤其是出门的时候,不能大意了,一定要紧跟姑娘。伺候好了,爷我定会赏你。”他凑在她耳边叮嘱,嘴唇都擦着她的耳垂了,激得她浑身一阵轻颤、发软。

  “是……大爷……”小兰声音飘忽。

  “站稳了。”卫昭伸出双手,扶住她双肩。

  等小兰站稳。他才松手。转身离去。

  小兰像个傻子一样,站在那,好半天还没回过神。

  次日。以霞照为中心,两湖之地的春茧价格暴涨。

  遭灾的蚕农们喜出望外,已经卖了的则顿足惋惜。

  昨日审问郭织女仿佛一场对决,夏织造和郭家都没得了好。但以周记为首的捐款锦商却跃跃欲试。想代替织锦世家的野心蓬勃生长。他们以为,郭织女必死无疑。夏织造就算获罪,也自有其他官员护住他们。所以,他们毫不退缩,全力和韩家沈家抢购春茧。

  严纪鹏和方瀚海等人没有参与。不屑哄抢。

  今年特殊,他们决定收缩经营,但也没闲着。

  次日起。不断有人向钦差大人提供证据,指控周记等商户背后有官员操纵推动。实则是官商勾结,谋取暴利。市面上谣言四起,说夏织造等一批贪官要被抄家,与他们勾结的锦商也要被牵连,家产全部都要没收充公,正好发卖了赈灾。

  纺织市场被搅得动荡不安!

  在韩希夷等人刻意打压下,哄抢蚕茧的捐款锦商不得不停手。

  他们一收手,韩家和沈家也立即停止收购。

  那时,市场上春茧都被抢空了,茧价迅速回落。

  王大人觉得蹊跷:那些小锦商哪有能力和织锦世家争抢蚕茧生丝?这个价格哄抬得吓人!

  他命人查证,搜集证据出奇顺利,证实他们背后确实有朝廷官员的支持;他们赈灾的银两也不是自己出的,来源直指夏织造。

  当证据越来越多时,王大人再不能不处置,因此案牵扯太广,他一时半刻还不能理清头绪,无法拘押相关官员,便查抄了五六家锦商,查抄出来的钱财直接充实赈银,其余产业公开发卖。

  对这产业感兴趣的不在少数。

  有锦商想买蚕茧。

  有锦商想买织工。

  还有的想添置一二台机器。

  大家目标不一,要求的质量也不一,价格更是五花八门。

  官府怎肯这样麻烦!

  王大人下令:若要买,须得一把吃下,所有房屋、机器、织工、库存的蚕茧和生丝,以及织出来的锦缎,债权债务,零碎物件全部折价捆绑在一起拍卖。

  如此一来,感兴趣的就没几家了。

  小锦商们是实力不够,吃不下。

  织锦世家不稀罕:嫌织机不够新、织工技艺不够精练;还嫌弃官府出的价太高,比如那蚕茧,市价已经回落了,他们居然还按哄抬起来的最高价计算,谁肯吃这个亏!

  王大人无奈,找了内行人折出合理价格。

  反复几次,才算定了。

  可是,织锦世家好像约好似的,都不出头。

  王大人心急,又命降价。

  韩希夷这才派人告诉沈寒秋:捞回本的时候到了!

  沈寒秋却无意插手,沈家织锦规模够大了,无需扩张。

  韩希夷便暗中派人出手,吞并了三四家。

  方初也紧急通知方则,两兄弟一齐出手。

  这些查封的产业就被方韩两家瓜分了,只有周记规模大,与夏织造牵连既深又广,许多问题待查,暂时还未能处置。

  洪灾过后,大量百姓涌进霞照城,其中有穷人,也有富人。土财主当然不会流落街头,他们在城中购买住宅,甚至购买铺面,寻个养家糊口的营生,把家暂时安顿下来。

  大灾过后,往往孕育众多的机会:房屋和日用物资价格暴涨,珠宝玉器等奢侈行当价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