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百合小说 > 表妹难为最新章节 > 第 40 部分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表妹难为 第 40 部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赵燕恒微微皱了皱眉,敛起了笑容:“如今金姑娘已是皇子妃,有些事万不可再提了。”

  清明低头道:“是。奴婢也只是与少爷说一说,万不会对外人提的。”

  “我知道你有分寸,只是有时隔墙有耳。”赵燕恒微微阖上眼睛,“话说得再谨慎,亦不如不说更稳妥些。”

  清明低头应了,看他似乎有些累,便自马车暗格里抽出一条薄毯,轻轻搭到他身上。忽听赵燕恒道:“府里各处管事的,有多少是王妃的人,有多少还是府里的人”

  清明微微一怔:“少爷这是要——”这些都是赵燕恒身边另一个丫鬟白露在管,赵燕恒倒是极少过问的。

  “哦,这是白露的差事。”赵燕恒也想了起来,“回去告诉白露,仔细列个名单出来,等世子妃进了府,暗中教她都认得,不管王妃想怎样,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清明迟疑片刻道:“奴婢有些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几时也学了这一套了”赵燕恒半闭着眼睛带笑轻斥了一句,“有什么话说就是,还要藏着掖着么”

  “奴婢是觉得,少爷这次——似乎太急了些。毕竟如今并无实证能教王爷知道此事是王妃蓄意所为。如今只拿下一个追风,怕王妃又会说是误听人言了。”

  赵燕恒叹了口气:“我本也没想这般就能拿住了她。”

  “那——少爷其实不该让肖侧妃去说周姑娘的好话。越是周姑娘不好,王爷才越会对王妃生怨生疑,若是好了,怕王爷又会觉得王妃毕竟还是替少爷着想,挑了个能干的。”

  赵燕恒微微摇头:“王妃自然是不喜欢她的,燕妤更不必说。若父亲也不喜欢她,她在这王府里便是举步维艰。我娶了她来,难道是为着让她来受苦的这些不必说了,待她嫁了进来,你们也要悉心伺候辅佐才是。”

  清明低头答应,心里却不由得叹气——别人成亲都是是欢天喜地,自家少爷成亲却要费这般的精神,那未来的世子妃曾在上元节为自家少爷传递消息,想来胆子是大的,但管家理事却不是胆大就行,只求老天保佑千万莫要是个烂泥扶不上壁的才好。

  马车走了几条街,忽然慢了下来,立秋稍稍打起车帘探头进来:“少爷,前头是茂源金铺,小的看见胭脂姑娘的丫鬟飞红站在门外头呢。”

  清明立时皱起了眉嗔道:“少爷方歇下,你好不晓事!”一个青楼里的倌人罢了,也值得巴巴的拿进来说。

  立秋被骂得缩了缩脖子,不敢回话。他是跟着赵燕恒出入过这种地方的,知道那凌波楼的胭脂姑娘对自家世子颇多倾慕,且接客时听到什么言语,也会给世子递个消息,这茂源金铺便是传递消息的地方,别看金铺小,背后却是有靠山的。是以他远远看见那飞红,不敢不向世子禀报。

  “我也进去看看。”赵燕恒掀了薄毯坐起来,“清明留在车上。”清明最看不上胭脂这种烟花女子,还是不见面的好。

  茂源金铺虽小,匠人的手艺却好,只是打首饰耗的时间长些,若是不急等着用的,倒是这里好。赵燕恒进去时里头也没几个人,掌柜的见了他顿时眉开眼笑,颠颠的过来奉承:“世子爷您来了,请里边雅间坐,上回子您让打的两对镂金镯都已好了,正想着给您送过去呢。”一边说,一边向里头使了个眼色。

  赵燕恒会意地微微点头,进了后头的雅间。里面哪有什么镂金镯,却是身着淡粉衣裙的胭脂听见声音,已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见他进来顿时眼圈微红:“少爷——”

  “低声。”赵燕恒看见她梨花带雨的模样,真不知是什么心情,“今日怎么过来了”

  胭脂向前走了半步,一双如同水洗过的眸子定定注视着他,低声道:“奴是过来看看,想不到少爷接着就来了……”樱桃般的唇边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赵燕恒轻咳了一声:“方才经过,看见你的丫鬟站在外头,怕是你有什么事所以进来瞧瞧,若是无事——”

  胭脂连忙道:“奴自是有事才来的——昨儿,昨儿恒山伯府的郑大少爷领了一位贵人来楼里,听郑大少爷称他是永顺伯。”

  “哦——”赵燕恒目光微微一闪,淡淡一笑,“郑琨是太后的堂侄孙,永顺伯是太后的亲孙子,亲近也是理所当然。”

  胭脂见他似乎并不重视这个消息,不由得心下微微有些着急:“可是奴听见他们在谈论未来的世子妃,说,说世子妃与少爷的兄弟有些,有些——”

  “兄弟爷的哪个兄弟”赵燕恒脸色倏地沉了下来,“世子妃也轮得到他们来嚼说!”

  胭脂见他动怒,不敢再吞吞吐吐吊他胃口,忙道:“听郑大少爷说,当日在大明寺里,有两个盗匪欲劫周姑娘,是张家的少将军出手相救。当时二少爷奉着两位侧妃去寺中烧香,有人亲眼看见,周姑娘拉着二少爷去一边儿说话,两人,两人耳鬓厮磨,十分亲近……”

  “耳鬓厮磨,十分亲近”赵燕恒嘴角泛起一丝不似笑的笑意,“大庭广众之下,未出闺阁的姑娘会如此行事岂不是要传得满天飞了”

  胭脂原是略微夸张了几分,这时见赵燕恒一句话就点破了,心里忐忑,低声道:“郑大少爷是这般说的。不过奴想,他素与少爷不睦,言语之中必然也有夸大,只是周姑娘与二少爷私语怕是——”

  赵燕恒淡淡看了她一眼,扯过一张椅子坐了,示意胭脂也坐下:“胭脂,你今年年纪几何了”

  “回少爷,二十岁整了……”胭脂心里也有几分凄然。做倌人的,十四五岁梳弄,十六七岁是好时候,到十岁就老了。她纵然再是天生丽质,如今二十岁整,也是青春不再。如今不过是依仗着从前的名气,再过一两年,怕是就要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那你还不愿让我替你赎身,回家乡去过活吗”赵燕恒看着她那张仍旧美丽,但眼神却已经深沉复杂,不复少女纯真的脸,有几分想叹息,“这样的日子,你还打算过多久若是要衣食无忧,我亦可以给你。”

  胭脂痴迷地盯着他俊秀的脸,心里却随着他的话一点点的凉下来。她等了这些年,也有不少要给她赎身的人,她却一一拒了,时刻留心着那些客人的言语,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传给赵燕恒,不就是盼着有朝一日这个人能替她赎身,带她进王府吗即使不是王府,做外室她也欢喜。

  “少爷是觉得奴无用了可是昨日奴还听到永顺伯说什么绣娘的事,还说果真消息灵通的话,也不知——”

  赵燕恒摇摇头打断了她:“我早说过,并不愿你再过这样的日子。”

  “可是奴总能替少爷打听些消息……”

  赵燕恒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胭脂的消息不能说是无用的,有时酒后的只字片语亦是信息,但他实不愿一个女子这般的牺牲色相替他收集消息,然而数次含蓄地提过,胭脂只是不接话。

  “你回去吧,好好想想。若是愿意离了凌波楼,我大婚之前还可替你赎身。”

  胭脂怔怔看着他:“少爷的意思——难道大婚之后便不能替奴赎身了”

  “若是大婚,我自然不能再往那些地方走动。”赵燕恒起身欲走,却见掌柜的捧了两副镯子进来,随口便道,“这两副镯子你拿着吧,想好了就来金铺里说一声。”

  82大喜日姨娘生事

  绮年不知道世子大人是怎么安排的;反正她跟舅舅说了想请个教养嬷嬷之后,没几天就真是那位赵嬷嬷来了。于是绮年的日子突然忙碌起来:上午学规矩;下午绣嫁妆,晚上就用赵嬷嬷配制的各种保养品,务求不会因着忙碌影响气色,到七月中能拿出一个精神饱满美貌动人的新娘子来。

  “王府的规矩;世子妃每日要去王妃处请安;侍奉了早膳再回自己屋子。当初吕王妃在时听闻是只侍奉早膳的,后头秦王妃入府,却是每日侍奉三餐。老身离开王府已有几年了;却不知如今府里是什么规矩。”赵嬷嬷果然是一句话不多说的;只管叙述了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余就不多言了,“侍奉之时,要用这样的银筷……”

  绮年看着那一尺长的银筷头大如斗,一边学着赵嬷嬷的动作挽起衣袖拿那大筷子去夹一根小小的酱萝卜条儿,一边叹道:“嬷嬷,若是桌上有鸽子蛋之类菜肴,如何是好”

  赵嬷嬷虽觉得这样问话有失大家闺秀的身份,却也忍不住想笑:“这类菜肴主子们自己也不好挟,一般是不用的。”

  绮年松了口气。话说她用筷子的技术还是不错的,也不是那等连碗都端不起来的病美人,只要别老远的去夹那滑溜溜的东西,别的都不成问题。

  “嬷嬷在郡王府里呆了几年”

  “三年。直到大小姐定亲,老身才离了王府。”

  “平日嬷嬷就在大小姐的院子里,不去别处”

  赵嬷嬷敏锐地看了绮年一眼:“老身只管教导大小姐,自然不管别的院子的闲事。除非阖府里都知道的事情,老身或许也能知晓一二。”

  够谨慎的。绮年想了想:“王府里规矩礼仪是一回事,有些喜好和禁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嬷嬷能与我讲讲这些吗”

  赵嬷嬷深深瞧了她一眼,沉吟片刻,缓缓道:“老身也并不能完全知晓,只是有时听大小姐或是下头丫鬟们说几句而已。姑娘若不嫌啰嗦,老身就说几句……”

  绮年笑眯眯地点头:“要劳烦嬷嬷了。如燕,你们都来听着嬷嬷指点。”她已经决定陪嫁过去四个丫鬟:如燕如鹂,菱花和珊瑚。郡王府下人本来已经够多,据说世子自己就有四个贴身丫鬟,带得多了恐怕还会被人说失礼。倒是李氏拿她的陪嫁银子在外头购了两间铺子两个庄子,这些需要从吴府带几家人家过去管着。

  蜀素阁这里学习气氛良好,松鹤堂那边也开始模仿。颜氏坐在炕上,跟阮夫人说话:“我在外头还有两间铺子,都给连波带了去。如今我也不好使唤老大,这些银子,你替连波好生置办一房家俱,到时候总要有一百零八抬才好!”

  阮夫人有些懒懒的:“娘,总要等阮麒娶了县主,连波才能嫁进去。还是先看看县主的嫁妆有多少罢。前些年郡王府嫁长女就是一百零八抬,这几乎已然是顶着天了,想来县主也就是这个数,连波若跟县主一样,怕是不好罢。”

  “正因县主的嫁妆多,连波若是少了,日后在妯娌和公婆面前怎生抬头何况她是你外甥女儿,嫁妆少了,你也不好看相。都是记名儿的嫡子,怎好差得太多”

  阮夫人倒有些不在意:“我又不争她这些妆奁。倒是娘你,也别把东西都贴了她,手里总要留些。”

  “我都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还能活几年这些东西留着也是被人分了去,还不如贴了我的亲外孙女儿。”颜氏说着便抹起眼泪来,“盼儿的东西多,也不差这些,连波她爹娘都没了……我的东西一分两半,将来章儿大了,这一半就给他娶媳妇儿。只可恨周家那丫头,二房送来的添妆银子硬是退回去一半,说什么礼太厚了不敢受。岂不知二房是最不差银子的,倒害得我连波儿也少得了许多。”

  这么一说,阮夫人倒想起一件事来:“大哥和二哥给她添了多少东西可跟给连波的一样”

  “不知!”颜氏气冲冲地道,“这我怎好去问,想必是不同的。老大还给她请了个教养嬷嬷来,说是教导王府礼仪——对了,国公府可有相熟的教养嬷嬷你也给连波请一个。”

  阮夫人觉得好生麻烦,她如今忙着阮盼的嫁妆和阮麒的下定礼就已经忙得脚打后脑勺,今日还是颜氏派人去叫了,这才捉个空儿出来:“盼儿那个教养嬷嬷早就回乡了,如今一时哪里去找何况连波又不是长媳,也不必那许多讲究罢。”

  “那如何能行”颜氏很是固执,“国公府也是讲规矩的地方,若是将来有什么失礼之处,岂不被县主笑话”

  “哎呀,娘——”阮夫人拖长了声音,“女儿最近实在忙得很,此事好歹也等盼儿出了门再说。且我是她的姨母,将来便是有什么,难道我会为难她不成”

  颜氏听她这样说方放下了心:“也并不急,你只记着这事便是。虽说你是姨母,但若是失了礼数,也是丢了你这姨母的脸。”

  阮夫人颇不以为然,暗想阮麟不过是姨娘生姨娘教的罢了,就是将来记成了嫡子也照样上不得台面,要个那般懂礼仪的妻子有什么用处不过既是母亲说了,也就胡乱点头,又道:“盼儿下个月出嫁,跟我说要请姊妹们都去送嫁呢。”本来出了阮麒那档子事是应该避嫌的,何况乔连波将来又要嫁给阮麟,但阮家无有女儿在家中,也就没有姊妹陪着,说起来也不大合规矩,阮盼就提出请表姊妹们来,千万别因着此事再与吴府生分了。

  颜氏自然答应:“她们去送表姐出嫁也是应当的。”

  “就怕绮儿那丫头不肯去。”阮夫人隐约猜着女儿的想法,周绮年将来是郡王世子妃,生分了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去给表姐送嫁有甚的不肯去!”颜氏不悦道,“你只管放心就是。”

  绮年确实没有说不去。阮家别的人虽然讨厌,但阮盼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家闺秀,心地宽和,举止得体。绮年想想阮夫人那样儿,就觉得这多半是阮家老太君教导的功劳。这样的姑娘人都愿意结交的,再者说姊妹们一起过去,谅来也不会出什么事。

  英国公嫡长女出嫁,嫁的又是侯府的小探花,自然是京城中一件大事,若无一月后郡王世子娶妻,怕是这件亲事就是本年第一轰动的亲事了。

  一大清早的,英国公府里就挤满了阮家的亲眷,还有些是英国公府的没落旁支,想着来多少打点秋风的,真是热闹到令人头大。

  吴家的马车自侧门而入,结果被挡在了那里,只听得前面有人在大声吵闹。吴知霏手快,已经忍不住把车帘打了起来,顿时那声音就传进了车内:“你们这些奴才,我妹子是阮家世子的生母,你们也敢叫我走角门瞎了你们的狗眼了!”

  吴知霏惊讶道:“今儿是盼表姐大喜的日子,怎么在这里嚷起来了”

  因为晓得今日阮家人必多,吴家就用了一辆最大的马车,于是五个姑娘都在一辆车上。吴知雯淡淡向窗外瞥了一眼,将帘子拉了下来道:“这是别人的家事,我们只管来给表姐送嫁,别的都不必问。”

  绮年看了她一眼。自与周立年的婚事定下来之后,吴知雯明显地沉默且清瘦了,但举止之间也相应地沉稳了许多。后宅里的事是瞒不大住自家人的,绮年也听如鹂说过,孙姨娘在中秋院里打着滚的哭,埋怨李氏这个嫡母不慈,不肯给庶女挑门好亲事,结果被吴若钊命令立刻送到庄子上去了。临走那日吴知雯去送了她,只淡淡地说姨娘好生保重,我自然会好生过日子,将来姨娘见了我们姐弟都好,自然就放心了。

  孙姨娘听了这话,据说是嚎哭的声音当时就低了,虽然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但总是肯老老实实被送走了。倒是吴知雱那日在书院,回来才知道生母被送走了,少不得在自己院子里伤感了半日。只是他如今也十四了,再不是那不懂事的孩子,也知道有些事不能带到脸上来,因此此事倒是平平淡淡就过去了。

  老实说,绮年对周立年这门亲事不无担忧,吴知雯虽说了要好生过日子,但最后会过成个什么样可不好说。不过这事她也管不着,周立年自己的选择,谁也不能替他们过日子不是。

  前头的吵嚷声突然高起来,又突然低了下去,不过片刻,吴家的马车就行驶起来,直进了侧门。到了二门换轿子,一直抬进了阮盼所住的清荫桐轩。

  单以这一路过来的时间计,国公府就占地面积庞大,下了轿子再看,单是清荫桐轩地方就要顶得上半个康园了,院子里两株并生的百年梧桐树,枝,所以一时不察竟被苏姨娘冲了进来。这时都从下房里出来,苏姨娘哪里是对手,立刻就被捆了起来。阮麟虽然拳打脚踢,但几个婆子上来挡着他,咬牙挨着他的拳脚,只不让他上前。

  正闹得不像样子,猛听有人厉声喝道:“这是要反了不成把二少爷也给我捆起来!”却是阮夫人带着人过来了。

  阮夫人此时也是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今日阮盼出嫁,苏姨娘的娘家人也来送礼,她早吩咐下了,姨娘的亲戚来了俱从角门走。本来这也是惯例,苏姨娘的家人从角门也走了十几年了。谁知阮麒这请封的世子位一下来,苏家就要生事,抵死不肯从角门走了。下人们眼看这堵住了侧门,连忙去报阮夫人。

  正值阮盼的大喜日子,阮夫人哪里会容人生事,立刻叫人去将苏家人全部绑了掼在下房里,说待阮盼出了门,全部送到衙门去。当然后头这句话就是吓唬人的了,但就是这句吓唬人的话,却被苏姨娘抓住了。

  自打阮麒请封世子成功,跟县主的亲事又过了明路,苏姨娘隐忍了十几年,也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一听自己的嫂子被捆了,哪里还能忍料着若去阮夫人面前哭闹,没准就被这悍妇也一条绳子捆了,转念便想到阮盼。料想不过是个未出阁的姑娘,今日又是大喜日子,便是为着平平安安出嫁也是不敢闹起来的,因此便披头散发地哭了过来。

  83国公府乱七八糟

  阮盼看着吴家众女去了后头;这才平了平气;起身走了出去。此时阮夫人正厉声叫捆起苏姨娘和阮麟来,婆子们得了主母的吩咐,自然手下不留情。苏姨娘嘴里的帕子方才被阮麟趁乱扯了出来;此时也顾不上哭了;挣扎叫道:“夫人这是要治死我么便是不给我脸,也要给世子留脸面!”

  不提还好;提起世子阮夫人更是大怒,刚要大骂;阮盼已上前拉她一下;抢在前头淡淡道:“姨娘这话说得有趣;究竟是谁不给世子留脸面姨娘以为阻了我出嫁只是打了我与母亲的脸可知道永安侯府的脸面也在这里更可知道这里还有父亲和兄弟们的脸面”

  此时阮海峤方在卧雨报信之下匆匆赶了过来;一进来便听见阮盼的话;不由得心里有些不悦,上前道:“这是闹什么今日大姑娘的好日子,是哪个不要命了敢生事”

  苏姨娘一见阮海峤过来便哭了起来:“老爷,婢妾并不敢生事,实在是夫人将婢妾的娘家人全给捆了,还要送到衙门里去!老爷,婢妾的嫂子也是良家妇人,若是送到衙门里去——夫人是要死她么”

  阮海峤听得眉头皱得死紧,阮夫人已怒道:“你还有脸说!在侧门处堵着门碍了客人的车马进来,还叫嚣什么国公府都是你苏氏的儿子囊中之物,我不捆进来 ,难道等着你败坏国公府的名声吗”

  阮盼示意阮夫人不要再说,提起裙摆跪了下去,从容道:“父亲,庶子不能承爵,这是惯例。母亲正因着不愿让爵位成了别人家的,才将弟弟记到母亲名下。如今苏氏家人四处传扬,是唯恐麒弟的世子位坐得太稳吗这等人母亲不捆起来,是要让京城人人都记着,麒弟只是个姨娘生的,继承国公府名不正言不顺吗”

  阮海峤本觉阮夫人太过份了,再怎么也不能这般的踩苏氏的脸,但听了阮盼的话,又不禁觉得有理,连忙道:“盼儿快起来,今日你大喜的日子,不要被这些事冲了喜气。”

  阮盼并不起身,只道:“父亲虽这般说,女儿只怕这喜气已然是冲尽了。从未听说姑娘出嫁,姨娘和兄弟可以嚎哭到眼前来的,吴家的表妹们都在屋里,方才都被吓得往后头去了。女儿这脸面都不知在哪里,还谈什么喜气呢”

  阮海峤听得哑口无言,只道:“是为父的不是,不曾好生教导你弟弟。”丢脸都丢到亲戚们面前去了,这事实在不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

  苏姨娘此时已吓得不敢哭了,只哼哼着道:“都是婢妾糊涂了,求大姑娘恕罪。”

  阮盼心中冷笑,理都不理,向阮海峤道:“本来女儿马上就要出嫁,论理,家里事是管不得的。但为了兄弟们日后的前程,不得不问父亲一句。这般的家无宁日,将来麒弟娶了县主,岂不被郡王府所笑若苏氏再这般想哭便哭,想闹便闹,动辄还要摆出麒弟生母的谱来,将来县主进门,究竟是要伺候几位婆婆呢县主会欢喜吗郡王府会如何想”

  这几句话听得阮海峤有些悚然。以县主之尊,难道会把个婢妾当婆婆不由得道:“这,这如何是好”

  阮盼淡然道:“依女儿浅见,为着兄弟们日后的前程,苏氏断不能留在家中。”

  苏姨娘听得大为惊骇,嘶声叫道:“大姑娘,你怎能这般心狠!”阮麟也叫起来:“姐姐你这是做什么姨娘做了什么就不能留在家中”

  毕竟是宠爱了十数年的爱妾,又生了两个儿子,阮海峤也不由皱眉道:“她总是你两个弟弟的生母。”

  阮盼垂着眼睛淡淡道:“难怪苏氏敢连永安侯府的脸面都踩,原来就因着是世子生母的缘故。女儿不知若永安侯府知道此事会做何反应。父亲若是有意与永安侯府结仇,还请不要将女儿嫁过去,与其日后在婆家受苦,倒不如女儿今日与母亲去庙里修行,也好落个清静。”

  阮海峤不由气结:“你,你这是威胁为父的”

  阮盼昂起头来道:“女儿岂敢威胁父亲,分明是求父亲给女儿一条活路。娘家若是家反宅乱,女儿在婆家又如何立足若是将来女儿也如母亲一般,被妾室这般欺辱,倒不如今日不要嫁了,去庵中持斋诵经了此一生,倒也干净。”她垂下头,淡淡又补了一句,“料想县主温柔敦厚,日后自是肯好生侍奉苏姨娘,郡王妃亦是宽厚的人,也定愿与苏姨娘论正经亲家的,日后有苏姨娘料理内帷,母亲也可安心清修了。”

  这句话算是打蛇打到了七寸上。姨娘料理内帷,那叫做宠妾灭妻,是要被御史参一本的。君不见恒山伯府收了义女的那位冷家姑娘,母亲长年在庙中修行,家里就是个姨娘在料理。可纵然这个姨娘是恒山伯府的亲戚,京城里又有哪位有身份的妇人愿意与之交往的

  冷家还不过是六七品的小官,纵被人笑也无甚大损失,但英国公府就不同了,就因阮夫人没生儿子,这爵位不知有多少旁支盯着呢。好容易请封下世子来,还是郡王府从中斡旋出力,若是将来县主进门,看见头上还有这么位婢妾出身的婆婆,她岂会愿意若得罪了郡王府,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阮海峤越想越是不安,叹了口气道:“你说的也是。”

  苏姨娘一听,顿时哭号起来。阮盼淡淡道:“姨娘还是低声些好,若是传到永安侯府耳朵里去,怕是喜事也要不喜了。”姑娘出嫁,自然是娘家靠得住,在婆家腰杆才会硬。可反过来说,婆家厉害,姑娘在娘家说话也可高声些。如今她就是拿永安侯府来倒父亲又如何横竖到了今日,这亲事也是不可能不做的。

  “夫人——”碧玺喘着气跑进来,“全福夫人来了,该给姑娘上头开脸了!”

  阮盼跪着不动,脸上波澜不惊。阮海峤思来想去,只得叹了一声:“也罢,明日就将苏氏送到家庙里去。”

  苏姨娘听得两眼一翻就要晕死过去,忽听外头有人道:“请父亲宽恕姨娘一次罢。”却是阮麒走了进来,一进院子便往阮盼眼前一跪:“姨娘今日举动大大不妥,只是她素来糊涂,姐姐看在我份上,莫与她计较太多,就让她在秋思院里建个佛堂诵经可好”又转身向阮夫人磕头道,“母亲,今日是姐姐大喜日子,切莫耽搁了姐姐的吉时,请母亲饶过姨娘这一遭罢。”

  阮盼心中叹了口气。毕竟日后这国公府都是阮麒的了,也不好与他过份翻脸,只得道:“我的吉时算什么,整个英国公府日后都在麒弟肩上,扫了我的脸面事小,毁了国公府,日后难见列祖列宗才是大事。”

  阮麒磕头道:“姐姐说的是。日后姨娘在自己院子里诵经,不会再出院子一步,请姐姐放心。”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阮盼也不能将他得太狠,只得站了起来。丫鬟婆子们七手八脚将苏姨娘拖了出去,好迎接后头的全福夫人。阮麒心里不知什么滋味,明知道该出去,却又忍不住往屋子里看了一眼。这一眼正好落在阮盼眼中,不由得心中冷笑,淡淡道:“麒弟还是快出去罢,你也是快要娶亲的人了,日后做事少不得稳着些,须知整个国公府将来都瞧着你呢。”

  这里前头乱着,后头绮年她们虽然没有听清楚,但吵闹声总不是几间屋子能隔住的,何况即使不听不看,难道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么吴知雪撇着嘴,本想说几句话的,终究是看着堂姐和表姐都没言语,也就把话咽了回去,只是嘴角挂着讥讽的笑看了乔连波一眼——再怎么出身国公府,再怎么记成嫡子,终究是姨娘生的,有那么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亲娘。

  乔连波连头都不敢抬,只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轻蔑地瞧着自己,当真是如坐针毡。幸好片刻之后外头终于安静了些,卧雨也来请她们出去,说是全福夫人已经开始给阮盼开脸梳头了。

  众人都走到前头去,看着全福夫人用一根红丝线绞去阮盼脸上的薄薄绒毛,施粉涂朱,又梳了头,戴起凤冠,绮年便笑道:“表姐今日真是美貌。”其实粉涂得有点厚了,但阮盼胜在生得端庄,即使涂成这样儿也是好看的。

  阮盼虽然并无多少羞涩之意,但被绮年这样一夸,也不由得微微低下了头。飞虹拿了一条湿帕子擦拭去她嫁衣裙摆方才在地上沾的一点尘土,一面打趣笑道:“过不了一个月,就轮到表姑娘这般打扮了。”

  绮年不禁好笑:“表姐看看你的丫鬟,真真是忠心,连嘴上便宜都不许别人占一点的。”

  全福夫人在旁边听得也笑,仔细打量着绮年道:“这位姑娘是——”

  飞虹嘴快道:“这位是我们姑娘的表妹,未来的郡王世子妃呢。”

  全福夫人哦了一声,看着绮年的眼神立刻变了,虽未做出特别亲近的意思,但说话之间已然是变了态度。在座的除了知霏还懵懵懂懂之外,皆都觉得了,各自心里不免都有了些想法。

  过了一时便听门外喧嚷起来,全福夫人笑道:“这怕是吉时将至,新郎官儿上门来迎亲了,既是探花,怕今日要被着做许多诗了。”

  知霏听得心痒痒的,问道:“为何要着做诗呢若不是读书的又怎办”

  全福夫人笑道:“姑娘哪里是这般好娶的必是要女婿费些功夫,将来娶回去才知道得来不易呢。若不是读书的,自然有不读书的办法,有些地方,新女婿要进门还要挨打呢。老身从前在京外时看过一次,新娘家里姐妹嫂嫂一起上阵,手持竹条木g,劈头就打,打得新郎好不可怜。要冲过了这g棒阵,才能进正屋接新娘呢。不过那都是商户人家这般行径,高门大户是不会如此的。”

  知霏听得心里更痒了,拉了绮年的手求着要去前面看热闹。全福夫人笑道:“去看看也是无妨,只是未出阁的姑娘须寻个隐蔽之处,莫要叫外男看见了就好。”

  吴知雪也想看,于是与知霏两人一边一个,硬把绮年拉了出去,只留下乔连波与吴知雯在屋里陪着阮盼。吴知雯自定亲之后就沉默寡言,阮盼也是不妄言妄动的人,何况今日她是做新娘子,更不可多话,于是屋中十分安静,倒正好叫乔连波得了空儿想起心事来。

  与英国公府的亲事,颜氏也是觉得有了五六分把握才与乔连波说的,那已然是在落水事件之后了。彼时乔连波心乱如麻,何况婚姻之事自己亦不能作主,自然颜氏说什么就是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