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百合小说 >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最新章节 > 第 31 部分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不负如来不负卿(全) 第 31 部分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我昂头凝望他,清癯的脸满是岁月刻下的痕迹。额头上深雕出道道皱纹,眼睛略微一眯,眼角便扯出粗粗浅浅的纹路。唇边也有抹不去的细纹,笑起来时细纹愈深。眸子已不复年少时的晶亮,带着淡定的沧桑,却更加勘透人心。

  建宗立派,成为一代大宗师,这是所有佛法大家的理想,也是他从十三岁起树立的志向,却在五十三岁时抛弃了。他余下的生命里,一心扑在译经上,没有著书立论。1在很多中土的佛教徒看来,能译出如此多重要的佛经就是无上的贡献。但对于他本人而言,译经是牺牲了他四十年的理想,用中国人能理解的方式让佛教迅速传播。要怎样的痛定思痛,才会让他作出这样的取舍

  而他,果真如后世一些佛教史家认为的那样,只是佛教传承中一位成功的教义传播者,一个〃才俊明义〃的法师吗

  他的弟子,什门四圣之一的竺道生,提倡顿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后世禅宗的最早雏形。

  唐高僧吉藏以他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罗什为始祖。

  高僧智顗选他所译的《法华经》为天台宗的〃宗经〃,天台宗也被称为〃法华宗〃。天台宗的影响力愈广,罗什的声望也愈高。

  他译的《阿弥陀经》,文字简短,容易背诵,成了净土宗人人每天必读的〃课本〃。净土宗随着这部经的广泛传播而日益扩大其影响。

  十三世纪,日本僧人日莲依他译的《法华经》在日本建立日莲宗,尊罗什为初祖。

  这些,还不足以证明他的伟大,他是个真正的大宗师吗译而不作的,还有一位大宗师,那便是玄奘。没有自己的著作遗世,也丝毫无损这两位大师的宗师地位。

  鼻子又开始酸涩难忍。看着他睿智悲悯的眉目,我明白,他不在意是否做宗师,他也没时间去在意了。他的生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我再次投入他怀里,圈住他的腰,听着他的心跳声,泪又禁不住滴在褐红僧袍上。而他,只是温柔地为我吻去眼角的泪,风轻云淡的笑包容着我,暖出一片温馨……

  背包是第二天一早拿回来的。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大沓照片,按照时间顺序给罗什一张张细细讲。从小什刚生下来,到他为我过三十三岁生日。上千张照片,都是一日之内从我的手提电脑和手机里打印出来,几乎耗完了小聂的胶纸。

  他一张张翻得极慢,似乎要与每一张上的小什重新度过这六年时光。情绪激动时几次忍不住老泪纵横。这样翻看着照片,一个上午悄然过去。

  罗什的手颤抖了,呼吸渐重,颤颤巍巍地拿起最后一张照片。这是我走的前一天在雪地上拍的。我跟小什堆了两个大雪人,一个小雪人。小什把我脖子上的艾德莱斯绸系到一个雪人上,又把自己脖子上的玛瑙珠子做出心形放进另一个大雪人的心脏部位。然后摘了自己的帽子戴在小雪人头上。他说,这是我们一家。

  小什站在代表自己的小雪人身边挥手,酷似罗什的小脸上笑如灿烂的阳光。小雪人身上,树枝歪歪扭扭地拼出几个英文字母。

  我告诉罗什:这几个字母是i love you,我爱你们!

  罗什的手不住颤抖,泪水滴落在照片上,他赶紧用袖口擦去。我笑着抹掉眼角的泪,想起那天拍照的情形。小什当时取了我的丝巾,让我转过身,等他摆弄完后才让我看。当看到三个雪人身上代表我们三人的信物还有那行字时,我跟罗什一样哭了。这些点子,都是小什自己出的。那一刻,真的好想我们一家三口如这三个雪人一样,紧紧地拥在一起……

  我走近坐在床沿的他,他一把搂住我的腰,埋首在我腹部,哽咽着声音:〃艾晴,一个人带孩子,辛苦你了。罗什惭愧至极,身为父亲,却什么都没做过……〃

  〃罗什,别自责,你只是不得已罢了。〃我吸一吸鼻子,尽力地笑,〃对了,儿子还给你写了封信。〃

  我到包里寻出这封信递给罗什。他拆开,拿着信纸的手仍在颤抖。我探头问他:〃小什是用千年后的简体字书写,句式也跟古文不一样,需要从左往右横着读。你可需要我帮忙〃

  〃不妨事。〃他看着信,鼻音很重,闷着声音回答我,〃你的笔记,罗什已经反复看了上百遍,早已习惯了。〃

  小什的信我没有看过。这是他写给父亲的,虽然他没说不让我看,不过我还是得尊重儿子。我凝视着看信的罗什,他眉间渐拢,嘴角战栗,喉结在布了好几道颈纹的颈项中上下起落。看完后忍不住用宽大的袖子掩面,双肩微微抖动。

  〃罗什……〃

  他仍旧埋首在袖子中,闷闷的哭泣声传出,右手抖抖地将信递过来。我接过,看上面一笔一画幼稚的字体:

  爸爸:

  你好!我是小什,你的儿子,我今年六岁了。

  妈妈告诉我,你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火车飞机都到不了,所以你无法来看望小什。但是,妈妈说,你很爱妈妈和小什。你每天都在想念我们,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妈妈说我长得很像你。妈妈有时候会对我看着看着就哭,我知道妈妈是想念爸爸了。每年小什生日,妈妈要小什许愿。小什的愿望从来没有告诉过妈妈。小什的愿望是:爸爸可以跟妈妈在一起,这样,妈妈就不会经常哭了。小什不喜欢妈妈哭

  妈妈带小什很辛苦,虽然有外公外婆照顾。但是妈妈很孝顺,说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不能老是让他们c心。小什每次一生病,妈妈都会急得好几个晚上不睡觉。妈妈很疼我,每天晚上都给小什念书。妈妈有时候也会生气,因为小什太调皮。不过爸爸放心,小什以后一定乖,不再惹妈妈生气。

  妈妈说,她要来看你。小什知道,妈妈盼着来看你,盼了很久。她能来看你,小什也很高兴。小什也想来,可是妈妈说小什太小了,不能来。妈妈说,只要我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像聂叔叔那样的科学家,懂好多好多东西,我就可以来看你。

  虽然要有半年见不到妈妈,妈妈也没办法给小什打电话。但是小什知道,妈妈见到爸爸肯定很开心。爸爸要替小什照顾好妈妈。妈妈身体不好,经常会头晕没有力气,每天要吃药。但她工作一忙,就会忘了吃饭吃药,还经常熬夜百万\小!说写文章。小什以前都会提醒妈妈吃药,监督妈妈不许熬夜。妈妈在爸爸那里,爸爸一定要提醒妈妈按时吃饭吃药,早点睡觉。

  妈妈说,她半年后会回来。小什本来希望妈妈能把爸爸带回来,可是妈妈说,爸爸不能来我们这里。所以,妈妈回来后爸爸不要担心。小什是男子汉,一定会快快长大,用心照顾好妈妈。

  爸爸,你等我长大。我长大了一定会来看你。

  您的儿子:小什

  我的泪也忍不住掉落。这孩子,才六岁就这么懂事。他生日时对着蜡烛默默许的愿,竟是希望父母在一起。无法给他一个完整的家,无论如何,都是做父母的不该啊……

  罗什将我抱进怀,紧紧地拥着,热泪滴上我的颈项:〃我妻,谢谢你把儿子教得这么好。罗什对不起你,对不起儿子……〃

  我们相拥着哭了很久。那一刻,眼前不停晃动着他可爱的小脸。我想儿子,想得心都揪成一团了……

  好不容易我们的情绪都平静了下来。他拿着小什的信又细细看了一遍,再抬头时,脸上有一丝凝重:〃艾晴,你这次来,只能待半年吗〃

  我缓缓点头。本想过几天再告诉他的,不料还是被儿子说了出来。他眼神一黯,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眼睛落在窗外的松树上,半天没有言语。

  心里凄然。我何尝愿意只陪伴他半年呢可是,就连这点时间,也是向老天爷偷来的。我走近他,柔声唤:〃罗什……〃

  他转身,眼里不复悲戚之色,翩然一笑,风轻云淡。他搂住我的肩,与我一起笑看雪中的劲松:〃佛祖能让你我夫妻有生之年再相聚,罗什已感激不尽别无所求。半年,足够了……〃

  我也笑了。是啊,有半年呢。只要我们好好珍惜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过得比几十年还有意义,不是吗靠在他肩头,感觉心中满溢的幸福与满足。心,变得柔软如棉。

  相互倚靠了一会儿,他转头问我:〃艾晴,你的血虚之症,仍需日日服药吗〃

  唉!这个小什,干吗要把什么都讲出来呢早知道,就应该先检查他的信。

  不想告诉他实情让他担心,我便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的。我有一张药方,可以治疗血虚。只要日日吃,便没事了。〃

  我去包里把小聂打印出来的药方递给罗什,他仔细看了,点头称妙。自己去誊抄了一遍,将打印版本交给我收起来。然后带着药方出去了。

  那日他回来后我一直在跟他讲小什,一点一滴的细节也不放过。只是隐瞒了小什出生时的白血病和后来的骨髓移植手术。他一直如饥似渴地听着,听到儿子的早慧与早熟,会心地点头赞扬。听到小什调皮捣蛋,会皱眉摇头,又忍俊不禁。

  直到室内人影模糊,才惊觉夜幕降临。他的弟子已将熬好的药与晚餐送来。看我苦着脸喝完药,他又着我吃完全部晚餐。我想拉着他继续讲,他却笑着摇头。

  〃艾晴,今日晚了,睡吧。儿子交代过,每日需得让你按时吃饭吃药,不能熬夜。〃他温润一笑,〃我要代替儿子,好好照顾你。〃

  注释

  1《晋书吕隆传》记载的在吕隆投降姚兴前一年冬天发生的饥荒:〃沮渠蒙逊又伐隆,隆击败之。蒙逊请和结盟,留谷万余斛以赈饥人。姑臧谷价踊贵,斗值五浅文,人相食,饿死者十余万口。城门尽闭,樵探路绝,百姓请出城乞为夷虏奴婢者日有数百。隆惧沮动人情,尽坑之。于是积尸盈于衢路。〃

  慧皎《高僧传》记载罗什为何没有著论:〃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常叹曰:吾若着笔作大乘阿毗昙,非迦旃延子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于此,将何所论!乃凄然而止,唯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并注《维摩》。出言成章,无所删改,辞喻婉约,莫非玄奥。〃

  八十六 点滴幸福

  额头上一直贴着温暖的柔软。我迷糊地睁开眼,一双浅灰眸子近在咫尺。满室光亮中,他一直噙着浅浅的笑,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窗外传来清脆的鸟啼声,这么亮堂的天色,肯定不早了。脸有些发烫,这是我在有了小什后第一次睡到这么晚。有多久,没有睡得如此安宁了漱洗后,跟他一起吃过早饭,敲门声响起,一个恭谨的年轻声音传入:〃师尊,陛下派人来告知,再过半个时辰便到师尊处。〃

  我笑了,就知道姚兴会来。他还算够人情味了,给了我们完整的两日后才来。罗什开门出去,门口那个恭谨的声音再度响起:〃陛下还说,希望能见一见……师母。〃

  〃师母〃这两个字咬得犹豫不决,听上去很别扭。我笑一笑,继续在房里叠被子。

  〃僧肇,你随为师进屋。〃罗什叹了口气。

  我奇怪地望向房门。这两日,无论他的弟子送什么东西,都是他到屋外接,从没有让一个人进来过。

  一个年轻的僧人局促地踏进屋,站在窗口阳光透进的地方半垂着头。我打量一下,年纪不超过二十。眉清目秀,身体单薄,阳光照耀下如同一张透明的白纸。

  〃艾晴,这是我的大弟子,僧肇。〃罗什走近我,向我介绍他。

  我点头。我知道他。罗什到了长安后收徒三千,人才济济。其中最有才干的被称为什门四圣八俊或十哲,而僧肇位列第一。所有汉人弟子中,他跟随罗什时间最长,受益最多。他留下了四篇高水平的论文,后人合编为《肇论》,成为三论宗的重要典籍。可惜年仅三十一岁便死了,不然,他可以更有作为。

  我正打量着这位留名后世的年轻僧人,听得罗什轻声说:〃狗儿,你以见母亲之礼跪拜吧。你的命,便是师母所救!〃

  我跟僧肇同时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向眼前这个文弱的年轻僧人,已经看不出当年抱在手中的模样了。狗儿僧肇便是我当年收养的狗儿1

  〃师尊!〃僧肇失去镇定,朝罗什颤抖着声音问,〃她,她便是您一直惦念的师母当年在姑臧受我亲母所托,饥荒之中救我一命的师母〃

  罗什凝重地点头:〃所以别人可不认师母,唯独你不可以。〃

  〃师母!〃僧肇突然跪地而泣,〃狗儿感激师母救命之恩!若非师母,狗儿也与父母一道葬身灾乱之中,更不会拜在师尊门下习法。〃

  我含泪将僧肇扶起,他今年应该十八岁了。从我走后,罗什将他带大,顺理成章地拜了罗什为师。难怪僧肇跟什门十哲其他人比起来年纪最轻,却是得罗什真传最多的大弟子。这十六年的朝夕相处,他与罗什,不但是师徒,更有父子之情。

  与僧肇再说了会儿话,姚兴马上要到了。罗什牵起我的手往屋外走。在屋子里待了两天,现在才走出房门。之前浑浑噩噩之时,根本没注意自己到底身在何处。只依稀记得在草堂寺里与他相见后,他拥着我走了不到一刻钟。可见他的住所离草堂寺不远,但却不在寺内。

  在接近正午的阳光下我眯眼打量了一下这个庭院,是个很大很雅致的院子,花圃中一边是松柏,一边是蜡梅,种满各色花卉。正是蜡梅花开时节,幽香阵阵,沁人心脾。庭院正中的人造小湖边是假山堆砌的亭台水榭,中轴线上是五开间的重檐歇山式主屋,雕梁画栋装饰精美。两侧厢房也很典雅华美。

  路上有仆人在打扫,还有僧人进出,看见他牵着我的手,都面带惊诧。罗什吩咐仆人唤我夫人,僧人唤我师母。理家之事,日后由我来做主。他带着我走进主屋的会客堂。正中设一张非常考究的罗汉榻,两边是低矮一些的小榻和几案。案桌上供奉着佛祖像,袅袅檀香烟霭升起,整间屋子清香淡雅。

  跟他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住得这么豪华。他的传记中说他〃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姚兴待他,的确是非同一般。

  想到姚兴,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轻声问罗什:〃那日在草堂寺大殿,你向我走来时姚兴曾经拦住你。你到底对他说了什么,他便不再拦你了〃

  罗什意味深长地一笑,凑到我耳边说:〃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鄣须妇人。〃

  我倒吸一口气,捂住嘴巴瞪圆了眼:〃你,你为何要这么说〃

  他淡淡地笑:〃即便罗什不这么说,你以为后世的刀笔之吏会改写这段话吗〃

  我被他问得哑口无言。的确,他无论对姚兴说了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个惊世骇俗的记载。唉,只是心中仍旧有些不舒服。看他风轻云淡地毫不在意,想想又释然了。他说了什么并不重要,反正后世总会这样写。所以,何须在意呢

  僧肇进屋,低声告诉我们姚兴即刻到了。罗什点点头,带着我们出门,站到院落门口等候。听到脚步声、马蹄声、车轱声纷纷响起,大队人马拥着几辆马车缓缓而来。正中是一辆明黄的豪华马车。到了院门口,几个太监拥上,搀扶着姚兴下车。

  罗什恭敬地合掌鞠礼,我那日学过宫廷礼仪,该行跪礼。正在犹豫要不要跪的时候,却被罗什暗示不必跪。我只好弓身行礼。姚兴对着罗什合掌回礼,饶有兴趣地看了我一眼。从他看我的眼神里得知,他早就不记得之前已经见过我一次了。

  坐进客厅的上座,僧肇奉上茶。姚兴哈哈笑着:〃不知朕此刻前来,是否打扰了国师。〃他对踞坐在下首的我看一眼,颇有深意地说,〃朕可是听说国师自前日将此女带走,一连两日不曾出屋。〃

  罗什微微一笑,颔首道:〃陛下可知当年在凉州时,罗什曾经有妻〃

  〃朕略有耳闻。听闻国师之妻虽是龟兹公主,却是汉女。温文贤淑,才慧过人。十六年前已有身孕,可惜难产仙逝。〃

  罗什眼光飘到我身上,微叹口气,含糊地说:〃罗什与妻,乃因缘和合之果。历经几十载风雨,本相约地狱再见。佛祖垂怜,让罗什有生之日再见吾妻,已是宽怀。〃

  姚兴现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顺着罗什的眼光上下打量我:〃难怪法师在讲经时有如此惊人之举,原来此宫女与法师之妻相貌酷似。法师乃至情之人,这么多年依旧记挂于心,朕实在钦佩。〃

  我吃惊地张嘴,姚兴的想象力还真好。罗什笑笑,不言语,随便他猜去。听得姚兴又说:〃当年国师之妻,若能产下后嗣,如今正是青春年岁。风采翩然,定肖国师。朕念及此,实觉可惜啊。〃

  罗什跟我对视一眼,不知该如何回应姚兴。姚兴看我们在交换眼神,哈哈大笑:〃好在法师睿敏,自有神机。很快便能得双生儿,哈哈,可喜可贺啊。〃

  罗什有些尴尬,合掌一鞠:〃陛下,前番之语,乃是错算。罗什现在才知,我妻患有顽疾,怕是无法再妊娠了。〃

  姚兴一愣,摇头道:〃如此,真是可惜。〃喝口茶,想一想又说,〃国师,让朕替你安排吧。〃

  我心中一紧。姚兴的所谓安排,便是送十名宫伎了。这是史实,无法避免。到时我该怎样办

  罗什摇头:〃陛下无须费心。罗什已垂老,还有更重要之事,等待罗什在有限之年完成。〃

  姚兴诧异:〃国师已在收徒,还有何事更重要呢〃

  罗什正容,缓步说道:〃佛法东传入中原,始于汉明帝。魏晋之后,经论渐多。然已存之汉文佛经,皆为天竺西域僧人所译。行文聱牙,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本相应。如此经文,实难为中原众生理会贯通。罗什在中原多年,通览汉书。若能将罗什所学梵文经律译转汉言,可大兴中原佛法。〃

  姚兴越听越兴奋,不禁拍掌称道:〃好!国师梵华皆通,确是译经不二之选。不若就在草堂寺设立译场,需任何资助,朕必允诺。〃2

  〃译场组织严密,需多人相助。罗什有二十四名龟兹弟子,他们在梵经上可助罗什。但有能力相助译经的汉人弟子唯有僧肇一人,恐无暇一人身兼笔受证文诸多事项。〃

  〃这个好办!〃姚兴两眼放光,点头道,〃朕即刻下旨,招募各地有才学之僧人来此,拜国师为师,一同助国师译经。〃

  姚兴走后,下午佛陀耶舍终于到了。他汉语不畅,费了不少力气才到达草堂寺。罗什已在之前听我详细说了与佛陀耶舍见面的过程。他对好友来长安相助译经雀跃不已。两人二十多年未曾见面,自有许多话要说。我让他们畅谈,自己在僧肇的陪同下熟悉周围环境。

  在偌大的庭院里细细走了一遍,碰到不认识我的人,僧肇便一脸严肃地告知我的身份。还见到了几个罗什的龟兹弟子,他们都认出了我,莫名惊诧,却对我毕恭毕敬。我也不想多解释什么,只是笑着告诉他们,我自娘家回来了。

  〃罗什,累吗〃我在几案上再添一盏三支烛,用剪子剪去炭化的蜡烛芯子。光线亮堂多了,却依旧不能与现代的电灯相比。看到自己与他在纱窗上剪出两个亲昵的身影,想起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心里暖暖。

  〃不累。〃他搓搓眼角,用毛笔在砚台里蘸一蘸,继续奋笔疾书。只是,时不时搓搓眼角。人离开几案越远,眼睛却是越来越眯起。

  〃来,不要动。〃我柔声说,将老花眼镜取出,帮他戴上。

  他诧异地看眼前的本子,又拿起来上上下下地看。嘴角弯出好看的弧度,转头问我:〃此是何物为何一戴上便能看得这么清楚〃

  我看着戴眼镜的他,心中好笑。他戴了眼镜,儒雅得如同大学里的教授。步入老年的他,与当年的鸠摩罗炎像一个模子里刻出。不禁感喟,遗传的力量真大。

  〃这叫老花眼镜。人上了年纪,便会看不清楚。这个眼镜,利用光学原理,可以帮你恢复正常聚焦。我们那里的老人,都在百万\小!说写字时戴上它。〃

  他正要赞叹,我叹气:〃我带来的是二百度的老花眼镜,这是五十岁左右的人最常见的度数。但不一定准确,最好应该到医院去验光配镜。唉,可惜你去不了……〃

  他不答,只是温润地笑。眼角、额头、嘴角都皱起丝丝纹路,颈项上还有圈圈皱纹。这么多大小不一的沟壑却无损他的清雅。他的气质已经升华如窖藏多年的醇酒,岁月磨砺增加了绵厚的浓香,滴滴沁人。这样历尽风霜的脸,比少年时更耐看,凝视多久也不会腻。

  他大大方方地任我看,不像少年时动不动就脸红了。见我一直看不够,他有丝好笑,伸手想拉我。

  〃对了,还有东西呢。〃我故意跳开,〃把你的脚抬起来。〃

  帮他穿上厚厚的到膝盖的羊毛袜。这是出口到俄罗斯的袜子,上百块一双,我一口气买了几十双。〃暖和吗冬天穿着这袜子,可以防冻疮再犯。〃我说道。

  〃嗯。〃他抬脚看看,自己忍不住又笑,〃千年后的东西,罗什居然能用上,真是奇妙。〃

  我还带了几十盒刮胡刀片,十几把剃须刀。这些行李装到背包里提给皑皑时,她都吓了一跳。我絮絮叨叨地拿给罗什看,他微笑着从柜子中取出一件东西,用手帕小心地层层包裹。打开后露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剃须刀,是我当年带来的。

  我鼻子酸酸,掏出手帕擦眼角:〃都锈得不成样子了,扔了吧,有这么多新的呢,够你用好几年。〃

  他不答,仍然微笑着,又重新包裹好,放回柜子。他穿着羊毛袜,戴着眼镜,拉我入怀,圈住我的腰,埋首在我发际。热热的呼吸喷在颈上,有丝悸动。我嗯哼一声,看着几案上他写的东西问:〃在写什么呢〃

  〃这是为陛下所著的《实相论》,共两卷。罗什已写了近一个月,很快便能写好。〃他贴着我,柔声说,〃大将军姚显,左将军姚嵩,屡次请我去长安大寺讲说新经。待写完《实相论》,我们去长安。〃

  我一愣:〃我也去吗〃

  〃当然!〃他仍然圈着我的腰,吻落在我颈上,〃你在这里的半年,每一日罗什都不会跟你分开。〃

  他将眼镜摘下放到几案上,然后一把抱起我:〃儿子交代的,每日要监督你吃药早睡。〃

  他将我放shangchuang,有些气喘:〃真的老了,都快抱不动你了。〃

  我赶紧安慰他:〃是我比以前胖了。〃

  他翻身覆上我,粲然一笑:〃是啊,是重了些……〃

  佛陀耶舍在我们家中只住了一夜,便搬到草堂寺去了。罗什因为自己带来的梵文经书不全,便请佛陀耶舍将《十住经》默写出来。等他从长安回来时,两人再共同研讨,译定此经。

  对于罗什与我的夫妻生活,他从来没有明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还是很难接受。不过,罗什与我,早已不在意外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咀嚼幸福滋味都还来不及。

  阳历三月中旬,园子里的桃花开了。望不到头的红云铺天盖地。清风扬起,扫过枝头,粉色的花瓣飞絮般扬在天空,轻旋着落在他高瘦的身上。他在落英缤纷中对着我笑,过尽千帆的超然风采如化外仙山之人。

  他将手伸向我:〃我们去长安……〃

  1慧皎《高僧传僧肇》:〃释僧肇,京兆人。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爱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尝读老子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及在冠年,而名振关辅。时竞誉之徒莫不猜其早达,或千里趍负入关抗辩。肇既才思幽玄又善谈说,承机挫锐曾不流滞。时京兆宿儒及关外英彦,莫不挹其锋辩,负气摧衄。后罗什至姑臧,肇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及什适长安,肇亦随返。〃

  作者说明:僧肇(384…414)是最早追随罗什的汉人弟子,早在姑臧时便师从罗什,是罗什最信任的大弟子。此处,僧肇是罗什饥荒中收养的孤儿是作者杜撰,但僧肇在本文中的年龄仍然符合历史事实。

  2慧皎《高僧传》对姚兴迎罗什为国师及设立译场的记载:兴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园葱变为茞。以为美瑞,谓智人应入。至五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破,至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入关。以其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于长安,兴待以国师之礼,甚见优宠,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勘。

  自东被,始于汉明,涉历魏晋,经论渐多。而支竺所出,多滞文格义。兴少崇三宝,锐志讲集。什既至止,仍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什既率多谙诵,无不究尽。转能汉言,音译流便。既览旧经,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本相应。于是兴使沙门僧*、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叡、僧肇等八百余人,咨受什旨,更令出《大品》。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惬伏,莫不欣赞。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书香小筑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