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这就是秦始皇 第3部分阅读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李斯回答:“活到老,学到老,我到秦国后,可以继续学习。而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机遇不是随随便便就会出现的,如果没有抓住摆在面前的机遇,也许这辈子都会碌碌无为。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一统天下,学生到那里就可以大干一场。所以,我要到秦国去。”
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试问,谁愿意一辈子穷困,一辈子抬不起头呢?如果一个人总是处在卑贱穷困的地位,那会令世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也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更不是李斯的想法。
当时,六国都比较弱,相比较而言,秦国是最强大的。可虽说六国弱小,还不至于弱得没有一点翻本的机会;秦国强大,也不敢冒险以一挑六。一般人通常会这样想:宁为鸡头,不为牛尾。六国弱小,正是用人之际,这一去,还不弄个大干部当当。秦国强大,能人也多啊,位子却有限,别说当大官了,不被淹没在人流之中就烧高香了。李斯不是一般人,所以也有自己另类的想法。他不做鸡头,也不为牛尾,他要做就做牛头。他要向世人证明,在弱者中间,他是强者,在强者中间,他是更强者。
在人才济济的秦国,要想出人头地,首先要立足,找个好的靠山显得至关重要。李斯此番不远万里来到秦国,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跻身在秦国朝堂之上,做人中龙凤。可自己身份低微,要想实现这么大的理想,没有中间的踏板,很难一步登天。
当下,秦国的大权都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如果能成为他眼中的红人,那么,实现理想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斯最后决定投身在权倾一时的吕不韦门下,做了三千门客中的一员。一切都和李斯预想的一样,由于他才华出众,又是荀子的徒弟,很符合吕不韦儒家思想的口味,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器重,成为了吕不韦的心腹。
更让李斯想不到的好事还在后面,不久,他便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了嬴政的面前。
20。有关“天下”的话题
嬴政也不是三岁的小孩,对于吕不韦派来的人,他自然十分小心谨慎地对待。
李斯除了兴奋,倒没没感觉有什么不妥,做帝王的老师,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自己所学的“帝王之术”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得到了大展拳脚的机会,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正应了那句俗话: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所以,一切看着又是那么理所当然。
吕不韦提前就和嬴政打了招呼:为了大秦的将来,要派一位老师教帝王之术。对于这样的安排,嬴政很讨厌,自己身边已经布满了吕不韦的眼线,再多一个又有什么关系呢,但,对这个即将到来的所谓的“老师”却充满了厌恶之情。
李斯低着头,几乎不敢去看嬴政的容颜。
“抬起头来。”嬴政的话语间存满了蔑视。
十六岁的嬴政已经身高八尺多,英俊冷漠的脸庞上,不带丝毫稚气。再加上王者的衣冠,一种盛气凌人的王者风范咄咄逼人。
李斯第一次面见大秦帝王,就被嬴政的气势所折服,五体投地膜拜在嬴政脚下。如果这样的人都不能一统天下,天下就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担当这个重任了,李斯为自己当初选择来秦国发展而暗自庆幸,更为自己能跟着这样的老大闯天下而骄傲万分。
在空旷又肃穆的正殿内,只有李斯和嬴政两个人。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柱,每一道梁,都代表着秦国的尊严和权力。在这样庄严的地方,便不自觉地让人心生敬畏。
嬴政冷着脸看着面前瘦弱且外貌没有丝毫特征的男子,直言道:“听说先生曾经是相国的门客。”
语气平淡而自然,让人感觉不出任何的感情倾向。
李斯赶紧回答道:“臣做相国的门客已经有两年多了,但臣日思夜想的都是大秦的未来而不是相国的个人利益。如今身为郎官,甘愿为大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哼,冠冕堂皇的话谁不会说,干脆承认是眼线不就得了,还披上虚伪的外衣,恶心。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反击,只能忍耐等待。自己现在还要依靠相国,他派来的人,还是不为难为好。对吕不韦只能纵容佯从,绝不能轻易暴露自己要对付吕不韦的意图。
嬴政思虑一番后,继续说:“寡人还没有成年,国事全靠相国辅佐,先生身为相国的门客,其实也算是在为国效力了。”
这话明显是假话套话,句句都暗藏机锋,有试探的意思。李斯是何等聪明的人,这种君臣间的争斗,他自然也了然于胸,但最好的反应就是装作对此一无所知。因为一旦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相国只是相国,王才是国。为王效力,才是为国家效力。君臣是不能混淆的。”
李斯不愧是李斯,只要是他认准的,就绝不更改,他这样继续表明自己的立场,就是希望能赢得嬴政的信任。他既然把赌注押在了嬴政身上,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绝不回头。
嬴政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个貌不惊人的人,心想,自己现在缺少心腹,如果能把眼前的这个人从相国那边拉过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斯见秦王不说话,便接着说:“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能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过去秦穆公时,秦国虽然很强,但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大王又贤德有为,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这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大王千万不能错过啊。”
一统天下是任何一个君王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嬴政也是日思夜想。可现在内有太后,外有吕不韦,嬴政其实就是一个傀儡君王,怎么去实现天下一统的梦想呢?不过至少有人提到了这个问题,嬴政很开心,开始对眼前的这个人越来越感兴趣了。
就这样,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和一个三十三的壮年,跨越了十七年的代沟,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天下。
“既然这样,怎么来一统天下呢?”嬴政来了兴趣。
“以臣之见,大王应该悄悄地派遣谋士,用金银财宝来游说诸侯,离间六国,使他们不能团结一心抗秦,从而为秦国逐一消灭六国创造条件。”李斯说。
嬴政不屑地说:“这是离间计,历代先王已经用过多次,没有什么稀奇的,你就不能来点新鲜的?”
李斯从容地说:“离间之计,是没什么稀奇的。但同样的一柄剑,可以披荆斩棘,也可以在百万军中直取将军首级。剑是同一把剑,用法不同,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前人用离间计,只是为了解燃眉之急。臣所献离间计,却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大王能用臣的计策,用钱财来收买诸侯名士,愿意降秦的,就留下他们;不从的,就刺杀了他们。五年或十年后,他们就没有了战斗力,自然会不攻自破。”
离间计常见,但站在如此高的高度,来大规模、大范围的离间,让六个国家个个都患上精神分裂,上下离心,内部瓦解,确实是头一回听说。
嬴政感觉和李斯的交谈不仅很愉快,而且如醍醐灌顶一般。从来没有人对久居深宫的嬴政说过这些内容。宦官宫女只知道阿谀奉承,官员大臣只知道毕恭毕敬。在他们眼中,自己只是一个王而已,一个还没有亲政的王,和秦国历代的王没有区别,甚至和六国的王也没什么两样。别人在他面前只要表现出足够的尊敬就ok了。但是,在嬴政心中,他不仅仅渴望听话的臣民,更需要耳提面命的老师。毕竟,自己只有十六岁,需要学习,更需指导。
如今,遇见了李斯,是他的万幸,更是大秦的万幸。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与六国的王不一样,和古往今来的王也不一样,自己是统一天下的王,王中之王。这种感觉恰恰是李斯给的,既然感觉不一样,就要做的不一样,统一天下的种子在这一刻便深埋在了嬴政心中。
嬴政开始对眼前的这个人刮目相看了。
“先生的见解让寡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愿拜先生为长史,常听先生教诲。”
李斯拜道:“谢大王赏赐,臣有一事相求,希望大王恩准。”
“什么事啊?”
“臣孤身在咸阳,妻儿还在楚国上蔡,已经有三年没有见面了。臣想将妻儿接到咸阳,从此为秦人,不为楚人。”
李斯做了两年多的门客,大半年的郎官,一直都没有把老婆孩子接到咸阳来,说明他存在投机心理,做两手准备。现在,他张罗着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表明了他要真正在咸阳安家落户,全心为嬴政效力。其实,李斯把老婆孩子接过来,既有享受天伦的意思,也有将他们作为人质的用意,以便取得嬴政更多的信任。
起初嬴政还以为李斯贪得无厌,要向自己索取什么高官厚禄呢,一听是这种事情,自然十分高兴,很爽快地答应了。
李斯主持的这次洗脑手术,可谓是进行得相当及时而且成功,患者嬴政获得了新生。可亏了另一个人吕不韦,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斯是披着儒家思想外套的法家一派。
李斯照旧每天都向吕不韦报告嬴政的状况,以便让吕不韦安心。他就这样扮演着双面间谍,只不过他把宝押在了嬴政身上,而没有押在吕不韦这边。
从这一刻起,吕不韦身边就好像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最让他郁闷的是,这颗炸弹是他自己给自己准备的,就好像自掘坟墓一样。
21。饥渴的赵姬
在位三年的庄王,抛下如花似玉的夫人赵姬,追随仅当了三天正式秦王的父亲后,正当盛年的赵姬一下子便变成了寡妇。
虽然十三岁的儿子嬴政当上了秦王,自己也成了王太后,但是,这位王太后的日常生活少了男人,便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孤孤单单。
俗话说,饱暖思*。以前在邯郸,她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卖笑,现在饱食无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奢侈生活,应该知足了吧,可我们的这位王太后天生*,没有男人,你还不如干脆杀了她呢。
但现在身份不同了,总不能再大摇大摆地出入青楼之地了,可怎样才能顺理成章地找个男人呢?
一个男人的身影进入了赵姬的视野,他就是相国吕不韦,也就是赵姬的老情人。
吕不韦身为相国,被称为“仲父”,身份已经今非昔比。
对嬴政来说,吕不韦就是一盏高堂红烛,点亮了他的生命,照亮了他的前程,造就了他千古一帝的历史地位。因为,如果没有吕不韦的包装和运作,子楚就不可能登基为秦庄襄王;如果没有吕不韦的支持,嬴政也不肯那么顺利地继承王位;如果没有吕不韦的前期辅佐,大秦也不会这么蒸蒸日上。
不敢,对于赵姬来说,大秦的富足与否,对她来说,是那么遥远,她不会关心这些,她在乎的是自己的需求,对一个男人的需求,而吕不韦恰恰就是一个能满足她生理需求的男人。
此时的吕不韦虽然是相国,却又是赵姬以前的情人。庄王在世的时候,吕不韦还能控制自己,可当自己真正大权在握的时候,理智就被冲动打得支离破碎,他开始与赵姬频频约会、私通。
但吕不韦慢慢地发现,赵姬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赵姬了,岁月毫不留情地在她身上留下了印痕,她不再年轻。沉鱼落雁、环肥燕瘦已经成为了昨日的故事。所以,面对赵姬无休止的渴望和要求,吕不韦开始产生了厌恶的情绪。
再说,这种不正常关系,在嬴政小的时候还可以隐瞒过去,可万一被日益长大成人的嬴政知道仲父与母亲的苟且之事,那么,吕不韦就真是万劫不复了。
话又说回来了,赵姬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她是王太后。吕不韦尽管是相国、仲父,总揽朝政,但终归是臣。吕不韦有今天的地位来之不易,如果得罪了太后,后果肯定相当严重,恐怕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于是,在赵姬的怀抱中,吕不韦便开始思考一个金蝉脱壳的办法,既能满足赵姬的需要,又能不得罪这个女人。
回到吕府后,吕不韦根本无心睡眠,他背着双手,来回踱步,一会儿抬头看天,一会儿低头看地。
怎样才能既安全脱身而又不被王太后赵姬察觉呢?突然,灵光一闪,吕不韦喜上眉梢:找一位替身。如果有人能够代替自己满足赵姬的需要,自己不就可以脱身了吗?吕不韦美滋滋地喝了一杯,对月当歌,感觉今夜的美丽月色就是单单为他一个人呈现的。
可见,吕不韦和寡居的赵姬重温旧情,多半是政治策略的需要。毕竟,权倾一时的吕不韦身边多的是年轻漂亮的女子,他怎么会在乎一个快要人老珠黄的旧情人呢。
找一位妓男,堂堂一个相国自然不会亲自动手,他必须让自己的心腹去办,要办的滴水不漏,他想到了李斯。
明白了吕不韦的意思后,李斯便着力办这件事情。他没有问为什么要找妓男,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越少越好,不过,他还是隐约猜到了吕相为什么要找这么一位性功能超强的猛男。其一,自己用,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其二,送人,送什么人呢?李斯还没有想到人选。虽然,人们谣言说吕相和王太后有不正当的关系,可这也不是找妓男的合理理由呀,谁愿意把自己的情人送给别人呢,所以,李斯还是觉得自己的领导有特殊的爱好。
可以说,这个差事不是那么好办的,如果找一位*,那就再简单不过了,可要找一位妓男,就不简单了。首先,要看他的家伙厉害不厉害;其次,要搞明白人家愿不愿意做妓男。毕竟,在那个时代,吃这种软饭的男人不是很多。
整个咸阳都是穿裤子的男人,李斯恨不得把他们的裤子都扒掉,看看谁下面的东西大,然后就逮几个回去。他真有些怀念远古人光屁股的生活了,那样的话,谁的东西大,就一目了然,也用不着这样劳神费劲了。
在咸阳城转了一天,照例是毫无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别人的愤怒和不屑。李斯灰头土脸,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吕不韦毕竟还是领导,而领导的光辉形象是要维护的,领导的隐秘糗事是要遮掩的。所以,李斯总不能说为领导找个妓男,当然也不能把这帽子扣在自己头上,自然,就难上加难了。
有人说,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如今,吕不韦几乎把自己的癖好完全暴露在了李斯面前,可见,领导对他是多么信任。日盼夜盼,机会终于来了,可这个机会几乎要把李斯压垮了。
天无绝人之路,一定能想出个法子来。李斯坚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自己一定能从咸阳挖出这个猛男。再说,实在不行的话,就从六国找,天下之大,四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把儿大的男人还是不难找的。
22。一脱成名的猛男
这天,李斯从咸阳的繁华街市转回到相国府,除了漫无目的地游荡,照例是一无所获。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下等士人居住的地方,奇怪的是著书大厅里空无一人。反而从不远处的洗澡间传来阵阵沉闷的叫喊声。
李斯顺着叫喊声好奇地走了过去,可澡堂门口早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幸亏自己不是很胖,三两下就挤了进去。只见一群门客围着一个身体比较消瘦、脸庞还算俊秀的青年大笑着,而且个个脸上都带着不怀好意的笑。
李斯认得那个被围的青年,名叫嫪毐,到相国府也有小半年了,为人老实本分,一说话脸就红。这些士人为什么要群起而攻击这么一个单纯的人呢?李斯从旁边的人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嫪毐被围攻的理由再简单不过了,因为他自从来到相国府,都是在别人洗完澡后,才偷偷地去澡堂独自洗澡。人的好奇心太强烈了,当你与众不同时,便注定会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
对于嫪毐的诡异行为,人们私底下议论,莫非这小伙天生阉割,要不就是那东西太小,羞于见人。更有人异想天开地怀疑嫪毐是女扮男装。这下嫪毐便成了他们研究的焦点,于是,这些好事者们秘密联合起来,准备揭开这个困扰他们很久的谜底。可见,这些士人真是无聊至极。
至于李斯,他本应该抓紧时间办自己的正经事,可是他更无聊,多次碰壁之后,甚至产生一种放弃寻找的冲动。再说,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挤进来,何必不把这场好戏看完呢。于是,他索性站在了一个凳子上,居高临下,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这无聊的游戏。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是这种极其无聊的举动成全了李斯,天上掉的大馅饼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嫪毐惊恐地望着一张张充满恶笑的脸,他想逃跑,可能逃到哪里呢?除非自己变成了老鼠,前提还得有耗子洞。
“哥们,自己脱吧,”人们哄笑着。
“等等,不要这样,让我考虑一下。”嫪毐的脸红了,看来他天生害羞不是传说。
看着嫪毐扭扭捏捏,没有要脱的意思。几个人便没有给嫪毐太多的考虑时间,一拥而上,将他放倒在地,七手八脚地上前脱他的裤子。嫪毐挣扎着,紧紧捂着裤口,可在众人的撕扯之下,他的裤子变成了碎片。片刻功夫,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抛到了空中,他的下身便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不看则已,一看都惊呆了,澡堂里瞬间恢复了平静。
只见嫪毐胯间那根沉睡的阳物,竟然如婴孩的小腿,又粗又长,不过却没有那么白皙。这样巨大的阳物真是世间一大奇观。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嫪毐惊艳一脱。这一脱,嫪毐出名了,他那巨大的阳物征服了众人的眼球,正因为有这个奇特的东西,他才有了后来豪华奢侈的生活。
怪不得现在的一些艺人心甘情愿的脱呢,她们是想学她们的老祖先嫪毐一脱成名啊。这不知道是我们的传统,还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这种事情,不言也罢。
在嫪毐的阳物面前,众人除了惊异之外,还怀有嫉妒之心,恨自己老娘为什么没给自己安一个大个的阳具。众人各怀心思,半天也没有说话,最后,终于有一个人对嫪毐说:“大就大呗,不丢人,何必偷偷摸摸来澡堂呢。”一句话把极度沉闷的气氛打破了,众人也由惊异和嫉妒嫪毐的阳具转为了耻笑和不屑嫪毐的胆小。
嫪毐真是个老实孩子,把心中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我偷偷去澡堂是一片好心,怕你们看了自卑。”
有些时候是不能说真话的,特别是在要犯众怒的时候,否则就是自讨苦吃。
嫪毐讲了真话,所以他要为他的实在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句话同样会犯众怒。
一个人怒吼道:“你把儿大怎么了?老子就不敢揍你吗?”说完,便把嫪毐压在了身下。
正在散去的众门客也全都停下了脚步,折回身子,挥舞着拳头,砸向了嫪毐。
在众人拳头下的嫪毐,除了抱头,也只能感叹:这是什么世道,说句真话也要挨打。
在凳子上的李斯被愤怒的众人碰撞的摇摇晃晃。他看见嫪毐的阳具后,出于男人的本能,也非常嫉妒,但出于政治家的本能,他又大喜,知道今天自己总算是捡到了一个宝贝。他担心再这样打下去,嫪毐的小命恐怕不保,便急忙从凳子上跳下来,制止了这场群殴。
众人见是李斯,知道他是相国面前的红人,不好惹,便都痒痒地离开了,临了还不忘向嫪毐吐几口唾沫。
院子里只剩下李斯和嫪毐两人。嫪毐被打得一时还爬不起来,李斯蹲下身子,近距离观察着嫪毐的阳物,让他瞠目结舌。
大,实在是大。
李斯大喜,他终于可以非常漂亮地交差了。
当把猛男嫪毐带到吕不韦面前的时候,吕相很满意,大大夸奖了李斯办事得力。
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李斯自然不会告诉嬴政了。就这样,他在吕不韦和嬴政中间游刃有余,可见,李斯还真是有那么两把刷子,天生就是做双面间谍的料。
23。吃软饭的男人
按照史记的记载,嫪毐是一个阴茎相当巨大的人,吕不韦列传记载,他可以用阳具转动桐木车轮,可见,嫪毐的阳具不仅大,而且还相当有力,是一个性功能超强的男人。
在吕不韦面前的嫪毐唯唯诺诺,一副死狗扶不上墙的样子。这正合自己的心意,只需要一个性功能强的男人而已。
这下,吕不韦可以放一万个心了,因为这样的人,只配做一个性工具,根本就没有在后宫翻云覆雨的能力,因为他从娘胎里出来除了*大,就没有别的本事。可他万万没想到,就这样一个连说话都脸红的人后来竟然成了自己的大患。权力真是太可怕了,它给了人为所欲为的机会,甚至可以改变人性。
这当然都是后话了,现在关键是怎么让太后知道有这么一个性功能超强的人。
这是一道难题,如果处置不当,被赵姬看出自己金蝉脱壳,那情况就不妙了。
吕不韦煞费苦心地思考多日,觉得贸然把嫪毐献给赵姬,实在不妥,容易引起她的怀疑,便决定先放出鱼饵,等待鱼儿上钩。他派人到后宫散布嫪毐如何如何强壮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住在深宫中的王太后赵姬耳中。
赵姬听说嫪毐有如此超强的性功能,便幻象如果能和这样的人成双成对,那肯定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恨不得马上得到嫪毐。吕不韦也不含糊,便顺水推舟,把嫪毐献给赵姬。
可嫪毐是一个强壮的男人,要将他送入宫中侍奉太后,还要保证他正常的性能力,同时又要避免遭受众人的非议。怎么将嫪毐送进宫中呢?这又是一个难题,不过,对于大权在握的吕不韦来说,这就是小菜一碟。
经过一番讨论后,吕不韦和王太后赵姬确定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先让人告发嫪毐犯了宫刑罪,然后王太后私底下送给主管宫刑的官员一份重礼,这些官员收了重礼,又知道这是王太后交办的事情,所以整个宫刑全是装装样子。不过,宦官由于缺乏雄性激素,都没有胡须。因此,对嫪毐用宫刑尽管是装装样子,但也绝对不能让嫪毐留有胡须,于是行刑官只好将嫪毐的胡须一根根全部拔掉。一切完事后,受过“宫刑”的嫪毐便以宦官的身份进宫服侍太后了。
这样,嫪毐摇身一变,成了“宦官”,并立即被安排在太后的寝宫中,成为太后的男宠。
由于得到王太后的垂青,嫪毐一夜暴富,家中奴仆数千。原先那个说话也脸红,外表俊朗的青年已经成为了昨天的故事。
这些还可以理解,不可思议的是,想通过嫪毐当官而到嫪毐家中做门客的也有一千多人,嫪毐一下子成为当时秦国与吕不韦并驾齐驱的豪门。这是因为王太后赵姬在宠信嫪毐的同时,还让让嫪毐干预国家大事,又将太原郡作为嫪毐的封国。凭借在王太后面前炙手可热的地位,一时间大小政事都取决于嫪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加上有太后这样的硬后台,难怪门客们对嫪毐趋之若鹜。
风光无限的嫪毐享尽了荣华富贵,可一不小心,太后怀孕了。
一位寡居的王太后竟然怀了孕,这在秦宫中可成了特大新闻,不过,偷情怀孕的是王太后,谁敢声张?
做贼心虚的太后还是怕被别人知道,尤其是怕被嬴政知道。于是,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中居住。雍地便成了太后和嫪毐的天堂,二人缠缠绵绵,过着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日子。
24。为他人作嫁衣裳
随着嫪毐和吕不韦两大集团逐渐形成,嬴政也渐渐长大了,他越来越不满足自己被控制,当一个傀儡秦王,他也在为亲政积蓄着力量,开始刻意培养自己的党羽、亲信,比如李斯等人。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成蟜无论如何是自己的弟弟,也不曾受过吕不韦的任何恩惠,自然也成了嬴政拉拢的对象。
嬴政继承王位的这几年,吕不韦一直坚持削弱六国,先后攻占了六国好几十座城池。兢兢业业地辅佐嬴政,打理着大秦的江山。
他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呢?如果说只是为了高官厚禄,一切想要的他已经都得到了,而且也没有自立为王的野心,因为在他的心里,秦王嬴政就是他的儿子,大秦实际上就是他吕氏的江山。帮着儿子管理江山,他心里美着呢,可惜的是,对近在咫尺的儿子,却不能相认。曾经他也有想把真相告诉嬴政的冲动,可冲动终归是冲动,他知道一旦捅破这层窗户纸,嬴政将失去了为王的根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只有把这种痛埋藏在心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悄悄舔舐着伤口。
吕不韦忠心耿耿地辅佐嬴政,还为秦王朝扩展疆土,实际上就是来自于这样的动力。所以,当他发现有人可能动摇嬴政的地位时,他决不会答应。
嫪毐和他抢地盘,他只有气愤,并没有真正把他放在眼里,因为他知道嫪毐是个什么样的货色,知道嫪毐再嚣张也难成大器。现在,他要对付的是另外一个人,一个威胁到嬴政王位的人,这个人就是王弟成蟜。
一个孩子从小被长辈呵护宠爱,必定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当突然有一天他的长辈不在人世时,这棵温室中的幼苗才真正开始经历风暴,可是他会发现外面的小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成蟜就是这样,他自小在宫廷长大,从来没有受过半点委屈,十四岁又当上了长安君,更加不可一世。其实成蟜自己并没有心思当王,那只是母亲和祖母的想法,他一直觉得哥哥嬴政比自己强百倍,更适合当王治理国家。再说,他对自己的生活也很满意,年纪轻轻就已经是长安君,也知足了。他从来也不考虑什么未来,只要快快乐乐的过自己的每一天。
可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快快乐乐,随着一天一天慢慢地长大,生活中总有数不尽的烦恼。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自己必须做出抉择,这也是一个人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一个很艰难的抉择马上就要降临到成蟜身上了,这个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皇子注定逃脱不了因为皇权的明争暗斗。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25。强权下的谣言
嬴政七年(前240年),在攻打龙邑、孤邑、庆都,又回军攻打汲邑时,蒙骜将军战死沙场。同年,夏太后也去世了。秦国上下处在一片悲哀之中。
夏太后在临死之前,她拉住嬴政的手,要嬴政封成蟜为将军。
吕不韦一再给嬴政使眼色,让他不要同意,可嬴政还是点了头。他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回绝一位将死之人的请求,何况是他的长辈。再说,成蟜是自己情同手足的兄弟,他怎么也不能把自己的兄弟拒之门外。
这样,十七岁的成蟜当上了将军。成蟜少年得志,对哥哥嬴政自然有无限的感激之情。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辅佐哥哥,守护好大秦的江山。
一下子失去了一员猛将和一个亲人,嬴政的情绪低落了很多,可更严重的打击还在后面,它丝毫不顾及嬴政的情绪,如滔滔江水般汹涌而来。
嬴政八年(前239年),这一年注定是无法平静的一年。新年刚过,赵国邯郸谣言疯起,并迅速在赵国全境传开,又越过赵国边境,像草原上的烈火燃遍了六国全境。
谣言的大致内容:嬴政不是子楚的儿子,而是吕不韦的儿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吕不韦一手策划的篡君夺国的阴谋。当然,这是最初始的谣言,经过千百人添油加醋地传播,谣言被越穿越玄,甚至把吕不韦说成是三头六臂的怪物,当然嬴政也逃脱不了被妖魔化。照这样看来,秦国就不应该叫秦国了,改名为妖国倒再合适不过了。
最喜欢听这种八卦谣言的当然是六国了,他们自知已经无法和秦国抗衡,能避免被灭亡的唯一希望就是秦国出现内乱。而这个谣言如果被确认真实无疑,便足以让秦国出现内乱,乃至发生内战。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局面,那么秦国就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力来攻打六国。
所以,齐、楚、燕、魏、韩五国都派出高级别的代表团,造访赵国,确认谣言是否属实。
近水楼台先得月,谣言始于赵国,赵王自然是最早听到谣言的人之一,他刚听到谣言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认为这下可够秦国忙乎一阵子了,没准自己还可以渔翁得利。可转念一想,却又不禁满面愁容。公然诽谤天下第一强国的元首,而这样的事情恰恰就发生在自己的国家,万一秦国问责或兴兵,自己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这可恶的谣言,无疑是让赵国虎口拔牙,也给赵国引狼入室。
现在各个诸侯国对秦国唯恐避之不及,而自己却自找秦国的麻烦。他恨不能把那个造谣的家伙揪出来,一刀割下他的脑袋,送到秦国为自己请罪。
面对五国的来使,赵王好像找到了后盾,感觉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心里也就踏实了许多。不过对于五国来使的询问,他始终表明自己不知情,也难怪,只有傻子才引火烧身。
只要从一开始便确定是谣言,那么总有被澄清的一天。但解铃还须系铃人,谣言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如果要辟谣,唯一能做的就是拿出证据。当然如果能让人闭嘴,谣言也会销声匿迹,这就需要使出杀手锏——武力*。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你便成为了神,谣言在你面前也会矮上半截,别人才不会来重伤你。但嬴政还不够强大,充其量他现在就是一个摆设而已,难道他真的要被这谣言从王位上拉下来吗?
现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谣言,秦国处在了危机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内乱。所以,秦国把安全级别提到了最高,咸阳城里到处是巡视的官兵,连守卫边疆的将士也都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嬴政刚听到谣言,对造谣者恨得咬牙切齿,暗骂道:又是这个该死的赵国,难道自己这辈子都逃脱不了赵国的阴影?
我们知道,嬴政在赵国生活了九年,对那里曾养育过他的土地和人民,他唯一的感情除了仇恨,还是仇恨。他曾发誓,要第一个把赵国从版图上抹掉。所以,对赵国的恨是由来已久,这次更是加深了仇恨的程度。
这则谣言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动摇着嬴政的执政根基,挑战着他的正统合法地位。可喜的是嬴政、吕不韦、太后、嫪毐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整体,如果嬴政垮台,那么他们三人的利益将受到不可预料的损失,
所以,为了既得利益,吕不韦、太后、嫪毐抛弃前嫌,暂时结成一个同盟,共同维护嬴政的王位,与嬴政一同对抗谣言。
当然,嬴政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出身,自己就是秦国的王孙,这是铁打的事实,不需要拿出什么证据,但为了消除谣言的恶劣影响,他还是做了一些事情。
首先他遣派使节到赵国施加外交压力,督促他们查办造谣者,并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其次,在国内,他颁布法令,议论王室并传播谣言的人,一律灭族。一时间令行禁止,国内一片肃然。
谣言就是谣言,永远成不了事实,尤其在强权下,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可是有一个人却活跃了起来,他就是王弟——成蟜。
26。虎落平阳被犬欺
当成蟜听说哥哥嬴政其实是赵姬和吕不韦的私生子后,他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可谣言听得多了,也会变质的。当你身边的人都在说着一件事情,不管它是不是真的,你都会被左右视听。
每天被这种东西折磨来折磨去,何况又关乎秦国的血脉,成蟜便派出密探,偷偷潜入赵国,找到赵国当年认识吕不韦和赵姬的人。结果,大家的说法是一致的,赵姬虽然是吕不韦送给父亲的,但在送给父亲之前,赵姬和吕不韦有染,并且已经怀有身孕。
成蟜又回忆起吕不韦对嬴政好像父亲一样的宠爱,嬴政还尊称吕不韦为仲父。再加上,他也听母亲说起过,在父亲死后,吕不韦和赵姬好像还有来往。
结果,成蟜越想越气,他可以忍受自己不当王,但不能忍受那个背叛自己父亲的女人的私生子当王。一时间,他的胸腔中充满了怒火和豪情。愤怒的是他尊敬的哥哥竟然欺骗他,豪情的是他要保护秦国的王室血脉,他要当大秦的王。
人往往在一念之间,便会走偏了方向。从这一刻起,成蟜便被这个念头所左右。他开始笼络士人,寻找能人志士为自己夺取大秦江山出谋献策。
成蟜没有想到他的一切举动都被一个人在暗中冷冷地盯着,这个人就是吕不韦。
在吕不韦的眼里,成蟜还太嫩了些。如果没有这个谣言,吕不韦并不十分重视成蟜的行动。但是现在,如果大家都相信这个谣言,那成蟜将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因为成蟜是嬴政唯一的弟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他争夺王位的人。相当初,如果不是庄王在临终前立嬴政为太子,相信成蟜背后的势力绝对不会轻易就把王位让给嬴政,现在机会又出现了,这股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
吕不韦开始夜不能寐,他不能明目张胆地对付成蟜,但是危机在即,又不能放任成蟜扩大势力,进而威胁到嬴政的地位。
必须尽快拔掉这颗钉子,吕不韦想到了李斯。
自从李斯当上了长史以后,和嬴政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和吕不韦的来往就越来越少了。但是两个人还是偶有来往,在朝堂上碰见了,还是比较亲热的。
这天,吕不韦又请来了李斯。在探听了嬴政最近的一些动态后,便对李斯说起了近日的烦恼:担心成蟜有不轨的行为,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吕不韦早就收集了一系列的证据。
李斯点点头,说:“还是相国细心,如果发现的晚了,后果恐怕就不堪设想了。”
吕不韦接着说:“是啊,可是怎样才能干净利索地除掉成蟜,还请先生献策。”
李斯想了想,说道:“成蟜毕竟是王弟,没有确凿的证据,恐怕不能说服秦王。不过,相国不用担心,我有一计……”
一个是当朝的权臣,一个是嬴政的红人,从这一刻起,成蟜便被这二人判了死刑。
当吕不韦把成蟜的反常举动呈报给嬴政后,嬴政打死也不相信弟弟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毕竟,二人的关系一直比较亲密,成蟜在嬴政心中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小弟弟。不过,自从吕不韦给嬴政掏了耳朵后,这些话便一直在嬴政的耳边回荡,生性狐疑的他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年轻的弟弟了,毕竟他是威胁自己王位的唯一一个有实力的人。
等事态平稳一些后,嬴政长舒一口气,自己的王位依然固若金汤,不过,他还是分别召见了大小官员,摸摸他们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