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风流公子十二娇最新章节 > 第10部分阅读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风流公子十二娇 第10部分阅读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人所特有的淡淡体香,黎正高兴的边吻边闻。小螃蟹不乐意了,拉着黎正身子,把那兴奋得发热灼人的身体贴了上去。

  ”哥,等下再吻……”小螃蟹怎么时候都是直接的。

  小螃蟹那紧绷的身体,特别的娇嫩,更是别具一番风味,黎正抱紧她,直奔主题。

  小螃蟹在快意中轻声吟唱,手脚无助的挥动。活像一个淘气的孩子。

  只是到了最后,小螃蟹就连挥动手脚的力气也没有了,像一堆烂泥一样瘫软在黎正的身下。

  黎正又是一阵激战,猛喷狂泄后伏后到小螃蟹的身上。

  小螃蟹喘气半天才平静了下来。

  黎正无言的在小螃蟹的小嘴上吻了一口。接着开始边吻边闻她的身子。

  小螃蟹高高兴兴的把全身的每一个寸肌肤都送到他的嘴边,恨不得整个人窜入他的嘴里让他含着。

  两个山包包好大,圆满润胀的托着鲜红的草莓,很秀气,直逼某男双眼。

  小螃蟹大方的请某男深含红草莓之后又请他单嘴吃双包,还让他一口吃两草莓。

  男人那经得了这么诱惑,热血男儿身早就起来反抗了。

  女人那给它反抗的机会?包围住哥哥苦苦折磨,大有不低头臣服不罢休之势。

  两人在心身满足之后相拥在一起说话。

  小螃蟹觉得光说话太单调,于是把哥哥的双手拉到自己的山包包上边抚握揉搓边说话。

  真带劲啊!

  这天晚上,小螃蟹也做了一回不雅的软垫子,不过早晨起来时精神却特别的好。

  六十、十几桶油

  第二天,黎正和小螃蟹到县衙转了一圈。

  林家绍很烦燥,史志达说过,给他三天时间,不放晁羔就不客气,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林家绍不烦燥不着急才怪。

  吃过早饭暗哨就来报,史志达已悄悄的到狱中探监去了。

  黎正没作声,在县衙坐了一下就走了。

  带着小螃蟹在街上走了走,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干脆回租住房去。

  一回到屋里,黎正就把小螃蟹抱到怀里。

  小螃蟹的脸上红得像是被谁泼了鸡血一样。

  ”哥,这大白天的,姐要是知道了,还不拧下我的头。”小螃蟹低着头说。

  ”姐拧你的头干什么?”黎正有点奇怪。

  ”姐最担心你的身体了!”

  ”没事,我身体棒着呢!”黎正说着,把小螃蟹剥得光溜溜的,像棵小葱。

  小螃蟹像一剂狗皮膏药一样贴到了黎正的身上。

  直到两人都累得动不了,小螃蟹才乖巧的做了黎正的温暖牌软垫子。

  两人小睡了一伙,看着该到做晚饭的时间表了,小螃蟹才悄悄的爬起来做晚饭。

  昨晚弄了小半夜,今天又猛烈开战,小螃蟹觉得自己走路都有点不太自然了,她悄悄的放缓脚步,生怕黎正看出点什么来。

  饭还没做好,敖英就回来了。

  时间太急,一时也没查到史志达的什么,她只好回来。

  看着小螃蟹脸上红扑扑的,走路也不怎么自然,敖英不禁笑了:”小螃蟹,今天都歇了一天了,你怎么走路还那样?”

  ”那有的事,刚刚完了才起来做饭。”小螃蟹红着脸说:”就像个大狮子一样,只差没被他生吞了。”

  敖英听了脸上也红了一大片。

  ”姐,晚上你管管他,别太卖力……”

  ”什么管呀?我总不能不理他吧?”敖英想了想:”过一段时间,新鲜劲过了,也许就不这样了。”

  ”我看难说,哥不象是那种快冷快热的人。”小螃蟹说着,笑了笑:”算了,别管了,让他把力都用尽了,他也就老实了。”

  敖英想想也是,便悄然的笑了。

  这时,黎正从东厢房里出来了。

  敖英立即上前,把这两天之行说了一遍。

  黎正点了点头,关切的说:”累了吧?到床上去休息一下,吃饭的时候我来叫你。”

  ”没累。”敖英笑了笑说。

  黎正说着,到厨房去了。

  ”小螃蟹,先不要做饭了,你悄悄的到史志达住的旅馆去,看看史志达有没有叫人买花生油什么的。”黎正一进厨房就说道。

  小螃蟹二话没说,抬脚就出去了。

  黎正接着手做饭。

  敖英进来了,抢过黎正手里的家伙,说什么也不让黎正做饭。

  黎正只好坐下来,看着敖英做饭。

  没想到敖英一个公主,做饭手脚倒是很利索。

  ”哥,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敖英一边动手做饭一边问。

  ”我仔细想了想小螃蟹前天听到史志达说的那些话,总觉得史志达好象是要放火烧县大牢。”黎正说道。

  ”放火烧县大牢?那会死很多的人的!”敖英也有点着急了。

  黎正点了点头。他想了半晌,问敖英说:”妹妹,要是史志达真的放火烧大牢,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即让火烧起来,又不让人受伤吗?”

  敖英笑知说:”我没这本事,不过我知道一个人有这本事!”

  ”谁?”

  ”地灵菩萨!”

  ”地灵菩萨?你认识她?”黎正高兴的问敖英。

  ”何止是认识,我们还熟悉呢!”敖英说:”地灵菩萨是万阳古佛的干妹妹,万阳古佛是你的前世,说起来,也算是你的干妹妹呀。”

  ”那你能不能把他请来帮帮我们?”

  ”没问题,吃完饭我就去请她。”敖英说。

  ”也不用这么急,等小螃蟹回来看情况什么样再说。”

  正说话间小螃蟹回来了。

  ”哥,你什么这么会算呀?呆在家时里也能算出那个老麻子买了油!”小螃蟹一边进厨房一边叫喊。

  ”这么说史志达来真买了油放在旅馆里?”

  ”是的,他买了,有十几桶的花生油呢!”小螃蟹说道。

  ”史志达,你心肠也太黑了,为了救自己的家人,竟然要大牢中的近百人陪葬。不拿下你这小老儿,我黎正就枉在世间为人了!”

  ”敖英,明天天一亮,你就去请地灵菩萨来。”黎正咬着牙说着,走出厨房去了。

  看着黎正已出去,敖英悄悄的对小螃蟹说:”我担心明天去找不着地灵菩萨。等下吃完饭,你悄悄的去找她去,就说哥哥有事找她,请她一定来一趟。”

  小螃蟹点了点头。

  吃过晚饭,看着黎正和敖英进东厢房去了,小螃蟹驾云向大明山而去。

  亲,就劳烦各位在看完每一章时,轻点一下收藏栏或者推荐栏,(都是不用花钱的)您的轻轻一击,就是对本文的的最大支持与鼓励,也是本人码字的最大动力!

  六十一、地灵菩萨二十七八岁

  这才两日不见,敖英心里还真的很惦念黎正,当下两人一进到东厢房,敖英立即就投入了黎正的怀中。

  两人又是好一阵缠绵悱恻,到最后还是敖英软绵绵的让黎正压得扁平。

  有男如此,敖英觉得自己就是明天就死了也值了。

  第二天早上,黎正起来时敖英已经做好了早餐。

  没见到小螃蟹的影子,黎正正觉得奇怪时,小螃蟹从门外带着一个女子进来了。

  敖英一见,立即上前施礼:”小金龙敖英拜见地灵菩萨!”

  地灵菩萨笑了笑说:”敖英公主不必多礼!”

  黎正一见是地灵菩萨菩萨来了,也连忙上前施礼:”小民黎正拜见地灵菩萨!”

  地灵菩萨一见,急忙扶住黎正叫道:”哥哥你这是要折杀地灵啊!”

  ”小螃蟹说的没错,哥哥长的还真俊啊。”地灵菩萨看了黎正一眼,笑着说道。

  ”地灵菩萨是法力无边的神仙,黎正那敢担当这哥哥二字?”黎正觉得有些汗然。

  ”哥哥这话不对,你是万阳古佛的后世,自然就是我地灵的哥哥了,当年,要不是哥哥仗义收下地灵,地灵那有今天?”

  黎正有些迷惑:”连菩萨都说我是万阳古佛来世,难道还真有万阳古佛其人?”

  ”当有啦。古佛是我最为至亲至敬的人,那能是杜撰出来的?”地灵菩萨微笑着说。

  黎正还一时答不上话来了。

  ”菩萨来了,正好一起吃碗小米粥。”敖英说。

  地灵菩萨也不客气,坐下和三人一起喝小米粥。

  黎正悄悄的望了望地灵菩萨,觉得这她的样子和平日里那些二十七八岁的女子着不多,一副白净秀丽的小脸蛋,透出粉红,很漂亮。胸前的两个山包包,出奇的高大,就连细腰下面的屁屁,也是高大而圆润。

  ”哥哥在想什么呢?眼睛不停的转?”地灵菩萨看着黎正笑问。

  敖英一听禁不住笑了:”菩萨不知道,黎正哥哥和以前的万阳古佛、敖飞不一样,他一见到有本事又漂亮的女人,心里就特别的喜欢。现在哥哥心里想必是喜欢上菩萨了吧!”

  地灵菩萨一听,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晕。

  ”敖英妹妹,不要乱说对菩萨不敬和话!”黎正说。

  ”没事,地灵菩萨是哥哥的干妹妹,那会计较这些。”敖英笑咪咪的。

  黎正忽然想起谷种的事,忙问:”菩萨见多识广,不知可见过比小米,高粱、小麦更高产一些的旱地庄稼?”

  地灵菩萨笑了笑说:”在我华夏神州,是没有比小米,高粱和小麦更加高产的旱地庄稼。要不大家早就种上了。”

  黎正一听,整个人就蔫了。

  敖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忙安慰说道:”哥哥不要伤心,我们华夏神州没有,说不定别的地方会有,只要我们慢慢的找,终会有一天会找到的。”

  ”哥哥,敖英说得的道理,哪天我去问一问观世音菩萨,说不定她见过哥哥想要的东西也不一定。”地灵菩萨也安慰黎正说道。

  亲,如果喜欢本文,就劳烦各位在看完每一章时,轻点一下收藏栏或者推荐栏,(都是不用花钱的)您的轻轻一击,就是对本文的的最大支持与鼓励,也是本人码字的最大动力!

  六十二、叫妹妹吧

  ”那好,等晁羔的事完了,我就和你找观世音菩萨去!”黎正说道。心里想这个地灵,也是个菩萨,她要去找观音,应该不难吧?

  不过现在黎正的心里开始觉得这找谷种的事,是越来越茫然了。

  地灵菩萨不知道的事,不知观世音菩萨会不会知道?

  说到了晁羔的事,黎正忙对地灵菩萨菩萨说道:”菩萨,晁羔的事就有劳你费心了!”

  ”哥看你说的那里话,你的事不就是地灵的事吗?以后别中我菩萨了,那是别人叫的,哥哥就叫我地灵妹妹吧!”地灵菩萨说道。

  ”真可以这么叫?”能给地灵菩萨当哥哥那当然好了,要说黎正不想当这哥哥那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地灵菩萨说道,脸上还泛起一缕浅笑。

  ”那好吧,以后我就叫你地灵妹妹吧!敖英、小螃蟹,你们就叫地灵姐姐吧,这样叫亲切,也象一家人。”

  敖英和小螃蟹一听连忙摇头:”哥哥不可,我们可不敢这么叫!”

  ”哥哥都这么说了,你们就不用推了,我都七百多岁了,你们叫我一声姐姐吃不了亏的。”地灵菩萨笑着说道。

  ”七百多岁?”黎正心里愣了一愣,心想自己这小年轻的,竟然把一个七百多岁的人叫妹妹……

  还有敖英这小金龙,也是两百多岁了……

  倒是这个小螃蟹,就十岁,倒是和自己年纪差不多。

  吃饱早饭,黎正让敖英和地灵悄悄的到县大牢去看看地形,自己却带着小螃蟹到县衙去了。

  三天的期限已经过了,如果黎正猜的不错,史志达定会在今晚动手的。

  县衙里,林家绍早已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不过看到黎正的时候他也不好表现得太过露骨。只是悄然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贤侄,史志达说的三天期限已经到了,你说他会弄出什么事来?”

  ”大人放心吧!在迁江,史志达翻不起什么大浪来!”黎正气静神闲的说。

  在县衙呆了一下,黎正就带着小螃蟹回住处。

  下午也没再去县衙。

  现在有小螃蟹、敖英和地灵三个神通广大的人相助,黎正很放心了,他只是一心的等到着抓史志达这个老贼人了!

  闲着没事,黎正把小螃蟹抱到了东厢房。

  那小螃蟹一被黎正抱到怀里就烂成了一滩烂泥!软得连头都抬不起来。

  两人弄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小螃蟹美美的垫着黎正的肚皮睡去。

  敖英和地灵到了县大牢外面,看着左右没人,两人化成两只蝴蝶飞了进去。

  把整个县大牢看了一遍后飞出来,敖英看了看午时早过了,两人在街上吃了点东西。回到住处。

  整个房子里静悄悄的,敖英想黎正和小螃蟹一定还在县衙还没回来。

  ”姐姐,忙了一上午了,我带你到东厢房休息一下,等哥哥和小螃蟹回来了,我们再做晚饭。”

  东厢房里要比西厢房好很多,所以敖英当然要带地灵到东厢房去了。

  可两人一推门进了东厢房便臊了个大红脸:黎正和小螃蟹正光溜溜的窝在床上睡得正香呢!那小螃蟹张着腿,露着羞处,整个身子被黎正压得扁平……

  两人悄然无声的退出东厢房,把门关上。

  ”什么会这样?”地灵脸上一片红晕,轻声的说。

  敖英的脸红红的,不知如何作答。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黎正拥着小螃蟹从东厢房出来了。

  一见敖英和地灵正坐在大厅上,小螃蟹的脸立即红到了脖子根上。

  小螃蟹跑进厨房做饭去了。

  亲,如果喜欢本文,就劳烦各位在看完每一章时,轻点一下收藏栏或者推荐栏,(都是不用花钱的)您的轻轻一击,就是对本文的的最大支持与鼓励,也是本人码字的最大动力!

  六十三、两只小蝴蝶

  昨晚本本中毒了,一万多字的稿子丢失,今早只得重写,都想哭了!!

  吃过晚饭,敖英和地灵二人放下碗就出去了。

  如果说黎正猜的没错,史志达今晚就会来烧县大牢,这么大的事,敖英和地灵都不敢大意。

  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两人变成两只小蝴蝶,向县大牢飞去。

  两只小蝴蝶悄悄的来到到了县大牢,在牢门的斗拱上停了下来。

  上半夜倒也安静。

  午夜,两个醉眼朦胧的男子摇摇晃晃的朝大牢的门口走来,两个看牢门的狱卒没好气的上前,要赶这两个醉鬼走,没想到还没弄清是什么回事就被来人打晕在地。

  两个狱卒被装成醉鬼的两个人拖入了大牢中。

  没一会,那两个装成醉鬼的人从牢里出来了,他们的身上换成了狱卒的衣服,象模象样的站在了大牢的大门前,要是不认真看,还真的以为狱卒在守门呢!

  一群人悄悄的过来了,高大的史志达就夹在人群中间。

  令人奇怪的是,人群里居然还有两个女的!

  来到牢门前,也不做声,直接走了进去。

  两只蝴蝶悄无声息的跟了上去。

  走在前面的几个壮汉,手段很是了得,没几下就把牢中的十来个狱卒全都拿下了。关到一间大牢房里。

  史志达带着一群人来到关押晁羔的牢房前。

  “绑了!”史志达低哼了一声,几个壮汉立即把跟着一起来的一男两女三人给绑住了!

  “不是说好了我们只陪你们来探监的吗?为什么要绑我们?”被绑的男子大声的叫嚷。

  “你们以为十五两银子有那么好拿吗?告诉你们,今天你们是来得回不得了!”史志达的管家阴阳怪气的说。

  几个壮汉不理会三人的喊叫,把三人推入牢中,换出了晁羔、史小梅、史杏儿。

  好几个大汉担着花生油进来,到处乱泼乱洒,被骗来来的一男两女更是被泼得一身都是。

  泼完油,一群人向牢门退去。

  火,立即从门口烧了起来!

  这些人还真是歹毒,门口先点上火,众人就是想逃命也没地方逃了!

  敖英变成一个老头模样,拿着钥匙跑过去,把紧锁的各个牢门全都打开。

  “大家快到最里面的那间大房去!”敖英高叫。

  其实那用敖英叫喊!大火正在往里面烧,大家为了活命,都在往牢房最里面跑!

  敖英虽然着急,但还是很小心的检查了一遍,确定所有人都跑到那间大房去了,这才放下心来!

  地灵飞到大牢的后面,现出人形,从身上取出一方手帕,扔到空中,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手帕飞入那大牢房之内,在众人的头顶上展开来。

  火又大又猛,到处乱窜,不过就是烧不到那大牢房里来。

  大牢房里,就连烟都没有!

  众囚犯和狱卒都惊恐到了极点,没人注意到头顶上的手帕。

  看着大家应该没什么事了,敖英悄然的化成一缕清风出去了。

  来到县衙后门,见两个看门衙役正坐在地上靠着墙壁睡觉,便不停的大喊:“不好了!大牢起火了!”

  敖英的声音又高又大,两个衙役被喊醒了,抬头一看,立即被大牢的那冲天大火给吓坏了,慌慌张张的打开门,一边朝里跑一边大叫:“不好啦!大牢起火啦!”

  林家绍正搂着一个年轻的小戏子睡觉呢!猛的听说大牢起火了,差点从从床上滚落到地上,他哆嗦着穿上衣服,直奔大牢而去!

  六十四、宝贝哥哥也累了

  敖英和地灵出去后,小螃蟹和黎正就回到了东厢房。

  一被黎正拥入怀里,小螃蟹的心就咚咚的跳了起来。

  不过黎正却却没多少激|情。

  小螃蟹心想:这宝贝哥哥可能是几天来连续作战,累了,便微笑着躺在宝贝哥哥的怀里睡了过去。

  半夜,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把黎正和小螃蟹吵醒。

  “不好啦!县大牢起火了!县丞大人,林大人叫你快点去呢!”

  两个衙役在门外不停的叫喊。

  明朝的县衙师爷都叫县丞,是八品官,知县是七品官,衙役的头儿是九品官,这些带品的官,平头平姓和众衙役都要叫大人!

  火,还是烧起来了!这个史志达还真是狠毒,要不是自己早有防备,那迁江今天又要多出几十条冤魂了!

  黎正和小螃蟹飞快的穿上衣服,直奔县大牢而去!

  林家绍正在手忙脚乱的指挥着一群衙役救火。

  见黎正来了,敖英悄悄的走过来,在黎正 的耳边轻说了一句:“牢里所有的人都要在最里面的那间大房里,很安全,那大房是泥巴墙壁,不怎么结实,哥哥让人砸一下就能把人救出来。”

  黎正听了,一颗心稍稍的放宽了一些。

  大牢不远处,丢弃着一根碗口大的长木头,黎正叫四个衙役过来,抱上那木头,直奔大牢后墙。

  四人抱着那大木头连砸了十来下,后墙终于破了一个大洞!

  里面的人都争先恐后的爬了出来。

  “立即清点一下人数,看全出来了没有。”黎正对惊魂未定的狱卒小头目下命令。

  小头目人虽还在惊恐之中,但一想到自己的责任,不敢怠慢,立即开始清点起人数来。

  “禀县丞大人,少了晁羔、史小梅,史杏儿,却不知从那里多出了一男两女出来!”狱卒小头头一边指挥手下注意看管人犯一边回答黎正的提问。

  黎正明白了,史志达这是拿别人的命令来换自己人的命啊!只要大火一烧,不但人死了,而且个个面目全非,谁还认得那个是那个?到时候史志达反咬一口,说自己的亲人被火烧死了,那林家绍就有口莫辩了。

  加上大牢里还有囚犯和狱卒共八十二人一同被烧死,林家绍就是没被砍头这一靠子也莫想抬起头来了。

  “你们都看清楚了没有,是什么人放的火?”黎正问众狱卒。

  “看清了,是那个浔州知州史志达带着一帮人放的火,还把死囚晁羔和晁羔的老婆老娘给带走了!”刚刚在鬼门关上走了一趟,众狱卒是个个义愤填膺,当然不会隐瞒什么了。”

  “史志达进来时脸上有没有蒙着布什么的?”黎正仔细的求证。

  “没有,他的脸上什么都没有,我们都看得真真切切的!”好几个狱卒同进说。

  “那你们什么就能肯定他就是史志达?”黎正又问了一下。

  “这两天,史志达都来大牢好几次了,所以我们都认识他!”众衙役说。

  史志达你太过自负了,你以为大牢里的人全都被烧死,可是我黎正不想让他们平白无故的冤死!这下,死的就是你史志达了!

  黎正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个寒冰一样的笑。

  听到狱卒们说放火的是史志达,林家绍惊得嘴巴大张半天合不上。

  不过林家绍不是傻子,看到大牢虽烧了,可是牢里的人一个也没伤着,知道黎正一定早就有了准备。

  史志达这是窜到了黎正的套里来了!

  林家绍心里乐开了花:史志达,这回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你这州官,已做到头了,等着吃牢饭去吧!

  林家绍一高兴,脚下也勤快了起来,不停的指挥着衙役和狱卒把那些囚犯临时关到县衙的那些小房子里去。

  地手灵知道牢里的人全都出来了,口中念念有词,把那手帕收了回来。

  火,猛的一下子就窜到了那间大牢房里。

  六十五、三姐妹拿下史志达

  那大牢,大部分都是木结构,这火一烧起来,根本就没法挡!

  既然人都已经安全的出来了,那这火也没多大的必要去扑灭它了,反正里面的东西都烧坏了,就是把火灭了,那里面的东西也是没用了。

  林家绍果断下令:不再灭火!免得弄伤了人就不好办了!

  好大的火,把整个迁江的天空照得一片通红。

  黎正本想封锁已经从大火中救出人来的消息,可现场人那么多,除了衙门的人,还有附近的街坊,火场的周围,可以说是乱成了一团。所以要封锁人已从火中救出的消息,那是不可能了。

  既然很多街坊都知道火没烧死任何人,那史志达肯定也知道了,这个老家伙,一定会派有人到现场来打探消息的。

  本来想坐在家等史志达自己送上门来。现在是不可能了。

  史志达知道大火没有烧死人,那他的罪恶行就有很多的人知道了。

  放火烧大牢,往大的说,那可是杀头的之罪,估计现在史志达早已经逃离迁江了。

  天朦朦亮的时候,大火慢慢的熄灭了,整个大牢只剩下残垣和瓦砾。

  因为心情好,林家绍破天荒的从县衙拿出银子,买了不少的小米饼分给前来救火的衙役和街坊们吃。

  黎正一边吃着小米饼,一边想:这个史志达会向那里逃呢?

  要是说回浔州,出了迁江城向东,过红水河后向东南走,路最近,当初估计史志达就是走这条路来迁江的。但现在估计史志达不会走这条路了,因为十几个外乡人同时坐船过河,会爆露自己的行踪。

  若是向南,就必须要路过宾州。

  宾州是政葛炳富的地盘,史志达往那里走,那不是自投罗网吗?所以史志达是不会走这条路。

  向西没有路。

  剩下的,就是向北了。

  从迁江向北,就是忻县,属柳州辖下。

  黎正算来算去觉得史志达向北逃窜的可能最大。

  悄悄的叫过小螃蟹、敖英、地灵三人,让她们沿着马路向北追赶。

  如果史志达向北逃,此刻应该还路上,小螃蟹三人有驾云之术,和马跑比,驾云快多了,相信追上史志达不是什么难事。

  三人领命去了。

  史志达是浔州人,要是让他和晁羔一伙跑回了浔州,那无疑是放虎归山,以后要抓他那可就难了,说不定一辈都抓不到都有可能。

  林家绍这个木瓜脑袋,只想着史志达下台了,从此再也管不了压不住自己了,自顾在那里屁癫屁癫的乐呵呢!

  说不定那天史志达请人砍了自己的脑袋瓜子他还林家绍蒙在鼓里呢!

  再说了,要是这个史志达跑了,估计你林家绍这个知县也干不长了……

  黎正心里正烦时,小螃蟹回来了,她走到黎正的身边,悄悄地对黎正耳语说:”哥,史志达抓住了。是在往忻县的的路上抓住的,两个姐姐正在看住他们呢!”

  黎正一听,一颗心总算是落下了。

  史志达,天不容你啊!

  ”三位妹妹辛苦了!”黎正笑着对小螃蟹说道。

  小螃蟹有点腼腆的笑了笑,不太自然的搓着双手低声说:”姐姐要我问问哥,要不要把史志达押回迁江来?”

  黎正想了想说:”不用押回迁江来了,你到街上给两个姐姐买点吃的,一起押着史志达在原地等级我。”

  小螃蟹点了点头,转头走了。

  看着林家绍一乐得想笑的样子,黎正觉得此人真的不堪大用。

  但现在黎正又不得不推一推他。

  衙役们都出去了,黎正上前笑语:”林大人今天红光满面,印堂生光,我看马上就要升官发财了。”

  六十六、黎 林对话

  ”升官发财就不敢当,但史志达这个拌脚石总算是搬开了!”林家绍高兴的坦言。

  自从到迁江上任以来,林家绍一直觉得自己活在史志达的无形压制中。现在史志达放火烧了县大牢,也就沦为了阶下囚,林家绍觉得再也没人没人会来压制自己了。

  ”林大人这话不对,史志达放火烧了县大牢,沦为了阶下囚。这浔州知府不就空出来了吗?林大人打败史志达,就是大功一件,这浔州知府位子理应是林大人的才对呀!”

  ”我可不敢去想这天大的美事。史志达知府走得很近,当年,就是知府把史志达从知县的位置上慢慢的拉到知州的位子上的,这次史志达在迁江栽了跟头,知府说不定心里早就说恨上我了,那里会升我的官?这是不可能的!”

  林家绍把头摇得象波浪鼓一般。

  ”大人这话也对也不对!你想一下,这史志达在迁江的所作所为,和那些市井无赖有什么两样?知府提这样的人上来当大官,怎么说也逃不脱失察之嫌!这事查传出去了,知府的那些同事一定会拿这事来耻笑甚至是打压知府的,不过这事要是林大人办得漂亮了,知府心里一高兴,他不升你林大人的官升谁的官呢!”

  黎正把话说得这么白,林家绍好歹也是个举人出身,那有不明白的?

  以前林家绍不明白葛炳富为什么要自己多听黎正的意见,现在他明白了,在为人处事上,自己的洞察力跟黎正比起来,真的是相差太远了。

  黎正的意思,是在处理史志达的事情上要尽可能的低调,别让知府的名声受到伤害。这林家绍再傻也听出来了。

  ”要不,我们把史志达送到桂林去,让知府亲自处理?”林家绍认真的征求意见。

  ”我看这方法好。”黎正表示同意。

  ”就怕知府怪我们给他找麻烦。”林家绍还是有顾虑。

  ”知府应该不会这样想,他把史志达从七品知县提到五品知州,这其中或大或小都会有一些利害关系,能把史志达交给他处理,相信他会是最为满意的了。”

  ”知府不会让他继续当浔州知州吧?”林家绍最为担心的恐怕就是这事了。

  ”我听说这个知府在任上已经七年了,他要是这么个胸襟,早就下台了,那做得了七年的知府?”黎正说:”史志达的行径太下作,他注定要成为所有官员的弃子了。”

  ”那好!等下我立即调派人手,尽快的抓住史志达!”林家绍说道。

  ”不用了,我已命人把他抓住了!”

  ”贤侄真乃大将风范啊!你不出来做官,真是否太可惜了。”林家绍叹惜道。

  ”大人言过了!”黎正谦虚的说。

  匆匆忙忙的吃了点早餐,林家绍点了十来狱卒和衙役,一人一匹马。出城抓史志达去了。

  林家绍和黎正肩并肩的策马跑在众狱卒和衙役的前面。冲出了迁江城北门。

  走了两个时辰,发现前面有一群人,走近一看,正是史志达他们,晁羔、史小梅、史杏儿也在其中。

  史志达是倒勾着头,郁闷到了极点。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身上的衣服都被弄破了。

  黎正笑了笑,那些破这开的衣服,显然是被人用树枝打破的,不用说,这一定是小螃蟹姑娘杰作了。

  再一看,敖英、地灵和小螃蟹三人,正不远处的的树荫里乘凉呢!

  这一大队的男人这么老实,估计一定吃了不少的苦头。身上的那些被树枝打料的衣服就是最好的说明!

  六十七、众犯落网

  有林家绍这个知县在,黎正也就不用去理睬史志达一干人了,他向地灵、敖英和小螃蟹三人走去。

  小螃蟹第一个跑了过来迎他。

  ”哥哥你终于来了,你不知道,那麻脸老头和他的手下老是不听话,烦死了!”

  小螃蟹的脸上笑吟吟的灿烂如花。

  ”小螃蟹辛苦了,地灵和敖英两位妹妹也辛苦了。”黎正笑嘻嘻的说。

  ”不辛苦。”三人轻笑着说,但老觉得黎正那笑容有些邪乎,三人的脸上都泛起一抹浅红,特别是小螃蟹,两片粉腮有如初春的桃花。

  ”哟,我们的小螃蟹怎么时候也学会在哥哥面前脸红了,这可不多见啊!”敖英乘机取笑小螃蟹。

  ”还说我呢,你和地灵姐姐还不是一样,脸都和那下蛋的小母鸡有得一比了!”小螃蟹那两片嘴也不是用棉花捏出来的。

  ”小螃蟹别乱打比方,惹地灵姐姐生气了我可要打你嘴巴!”敖英笑骂小螃蟹说。

  ”我那有那么迂腐,开一句玩笑都不行?那我还能和你们呆在一起吗?”地灵笑了笑说。

  三人又轻笑开了,只苦了黎正,他都不知道这三个妹妹为什么会笑得那么的开心。

  拿下了恶人史志达,清除了哥哥的心头大患,三个女子那会不开心?

  黎正拿出一小袋子,递给小螃蟹:”都饿了吧?这是我给你们买的小米油饼。吃点吧!”

  ”谢谢哥!”小螃蟹接过小袋子,轻声说。

  这小螃蟹,在黎正面前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淑女,到别的人面前,那可是如假包换的母夜叉加螃蟹女。这天下的女人呀!就是让人没法摸透心思……

  林家绍让手下的人把史志达一干人全都绑了,留下史志达,其余的,全绑成一串。

  就是史小梅和史杏儿两个女人也未幸免。

  既然是犯人,那当然没什么资格骑马了。那些衙役和狱卒,宁愿让马儿空着也不给犯人骑。

  林家绍亲自选了三匹好马,牵到敖英地灵和小螃蟹的面前:”多谢三位姑娘出手相助!”

  三个女人一看就是个练家子的,不象普通人家的姑娘,林家绍有些怵然,特别是小螃蟹,一开口就能要人命,林家绍可是领教过了的。

  三个女子也懒得和林家绍答腔。牵过马骑了上去。

  两个衙役骑着马,一人手里牵着被绑住的史志达,一人手里牵着一匹马,走了过来。

  那史志达,低着头,一脸的死灰,全没有半点人形,更没了平日里的凌人盛气。

  黎正也懒得去理睬他,只当看没见。

  那些狱卒和衙役,得林家绍的命令,押着晁羔史小梅史杏儿一干人等,回迁江去了。

  前面有个小村子,林家绍在村里买了部小马车,把捆得象棕子一样的史志达扔了进去,放下车帘子,用马拉着,向桂林而去。

  倒不是担心史志达去不动路,林家绍是怕一路上有人认出史志达乱说话。

  悄悄的过了忻县,向东走,进了柳州,接着向北,整整走了七天,桂林到了。

  住在桂林城里的葛炳富和谢央两人,每天没事就到桂林城南门外的一个小食馆,一边小酌一边等候黎正的到来。

  终于等来了黎正了。

  两人高兴的迎了上去。

  林家绍把迁江发生的事详详细细的和两人说了一遍。

  短短十来日,史志达从一个七品州官沦落成为阶下囚,让人不得不感叹世事多变!而变好变坏,全在人们的善恶一念之间!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分来早与来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六十八、恭喜高升

  大家一起进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林家绍稍作休息,然后把两天前就写好的书贴,拿到手上,和葛炳富一起去知府衙门。

  在那书贴上,林家绍把史志达到迁江后的所作所为,写了个详详细细。

  两个衙役赶着装有史志达的马车,跟在林家绍的后面。

  傍晚的时候,两人回来了,林家绍的脸上笑咪咪,一看就知道有好消息。

  ”成了吗?”黎正笑问。

  林家绍点了点头:”象州知州,三天后上任!原象州知州调任浔州。”

  黎正明白了,史志达这个浔州知州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他的许多势力都还在,林家绍若真去了浔州,恐怕也讨不了什么好,调象州知州去浔州,那就不一样了,大家从来没有过任何的利害关系,自然而然的就好相处了。

  这个知府大人还真聪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